研究生: |
王婉育 Wang, Wan-Yu |
---|---|
論文名稱: |
臺灣早餐外食現象與社會變遷:以大臺北地區為例 The Phenomenon of Eating out for Breakfast in Taiwan and Relevant Social Changes: A Case Study of the Greater Taipei Area |
指導教授: |
陳玉箴
Chen, Yu-J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2 |
中文關鍵詞: | 外食 、早餐店 、豆漿店 、早午餐 |
英文關鍵詞: | eating out, breakfast shops, soybean milk shop, brunch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TCLL.002.2018.A0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6 下載:10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臺灣,早餐外食比例由2005年的65.3%,提升至2015年的74.1%,表示國人的早餐有近七成五的比例為外食,且也較午、晚餐高出許多。本研究目的以大臺北地區為例,探討臺灣早餐外食現象形成的過程與原因。首先以戰後移民與政策背景,說明麵食如何介入臺灣人的飲食習慣,以及夜生活、婦女就業率等生活型態的轉變,影響「中式」早餐店的營運模式,再來闡述「西式」早餐店透過加盟體系逐漸擴張,形成「中式」、「西式」早餐店競爭的現象。接著以生產與消費兩大部分說明臺灣的經濟發展現代化、婦女就業率及家庭型態的變遷,探討早餐店的特性如何吸引消費者外食,而種種社會條件改變下家庭內部的變化又如何促使人們必須向外尋求早餐。另外,「早午餐」作為新興餐飲型態,是一種早餐外食的變形,本文分析早午餐如何從西方引入臺灣,從飯店走入巷弄中,「實施週休二日」、「網路媒介的發展」切入,均有助於早午餐在臺灣的蓬勃發展。最後,以新消費工具的概念比較早午餐餐廳與早餐店的差異,以及業者如何透過操作符號價值,吸引民眾前往消費。綜合以上分析,本研究進一步指出臺灣早餐外食的特殊性,及社會變遷的緊密關聯。
In Taiwan, the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eat out for breakfast had increased from 65.3% in 2005 to 74.1% in 2015. Such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nearly three quarters of Taiwanese population eat out for breakfast an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that eat out for breakfast is higher than those of lunch and dinner. This research concentrate on the Greater Taipei area and investigate the social formations and reasons that had given impetus to the phenomenon of eating out for breakfast in Taiwan. I first focus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post-war immigration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to illustrate how the use of flour in food production had influenced the dietary habits of Taiwanese people. Transformations of lifestyles, such as night life and the employment of female workforce, would als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explain the transitions of business operations of “Chinese” breakfast shops. During this process, “Western” breakfast shops had been mushrooming in Taiwan through franchisees, which had resulted in the competi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breakfast shops. This thesis then focuses o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o illust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female employment rate, and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 structure. In so doing, I suggest that some of th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breakfast shops would attract consumers to eat out, and that the inner changes of family structure would also force people to have their breakfast outside. In the third part of my research, brunch as a contemporary new form of breakfast in Taiwan, in order to examine how the culture of brunch had been introduced to Taiwan from the West. Focusing on how brunch had been moved from hotels to streets, I try to analyze the reasons why the culture of brunch had been flourishing in Taiwan from government policies of “Five-Day Workweek” and “developments of Internet media.” This research finally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runch restaurants and breakfast shops with the new means of consumption, and analyzes how the industry can attract the public to consume through the sign value of operation.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Upaper》
《人間福報》
《中央日報》
《民俗臺灣》
《自由時報》
《經濟日報》
《聯合報》
Adelle Davis(著)、李明勳(譯)1975 〈早餐對整天工作的重要性〉,《食品工業》7(11):34- 37。新竹: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Andrew Dalby(著)、張家綺(譯)2014 《早餐之書》。臺北:時報文化。
George Ritzer(著)、林祐聖,葉欣怡(譯)2002 《社會的麥當勞化》。臺北:弘智。
George Ritzer(著)、楊淑嬌(譯)2004 《當代社會學理論 精簡本》。臺北:巨流。
Herbert Marshall McLuhan(著)、鄭明萱(譯)2015 《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臺北:貓頭鷹出版。
Shmuel Noah Eisenstadt(著)、嚴伯英(譯)1987 《現代化:抗拒與變遷》。臺北:黎明文化。
Sidney W. Mintz(著)、林為正(譯)2001 《吃:漫遊飲食行為、文化與歷史的金三角地帶》。臺北:藍鯨出版。
于宗先、王金利 1999 《臺灣泡沫經濟》。臺北:聯經。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1953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第七期》。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王文綺 1998 〈飯糰?漢堡?吃不吃得飽〉,《甦活雜誌》10:64-67。
王正明 1997 〈臺灣冷凍食品傳統早餐發展現況〉,《食品資訊》141:12-15。
1998 〈冷凍食品發展趨勢〉,《食品市場資訊》8702:2-9。
王志弘 2008 〈族裔-文化經濟、謀生策略與認同協商:臺北都會區東南亞風味餐飲店個案研究〉,《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9:1-44。
王曉晴 2008 〈速食店宣戰,早餐東西軍開打〉,《Cheers雜誌》91:50-53。
王素梅、李河水2005 《2005年臺灣食品消費調查統計年鑑》。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0 《2010年臺灣食品消費調查統計年鑑》。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5 《2015年臺灣食品消費調查統計年鑑》。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王素梅、張育喬、李河水 2017 《2017臺灣連鎖店年鑑》。臺北:臺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
片岡巖 1921 《臺灣風俗誌》。臺北:日日新報社。
石聲漢 1957 《齊民要術今釋》。中國北京:科學出版。
江小琳 1985 〈早安!早餐問候您〉,《寶島的中國美食》。臺北:光華雜誌社。
行政院主計處(編)2014 〈2012 年主要國家就業者女性比率〉《2014年性別圖像》,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朱偉 2005 《考吃》。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何春蕤 1997 〈臺灣的麥當勞化--跨國服務業資本的文化邏輯〉,《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6:1-19。
吳佩陵 2015 〈臺灣學校午餐的形塑與發展(1951~2014)〉。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鄭重2010 《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臺北:聯經。
李怡芳 2008 〈從文化分析回到經濟社會學:臺灣咖啡館擴散遲緩的歷史比較分析〉。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承道 2015 〈早午餐餐廳商業模式之研究-以巴和奈野3號店、好初早餐為例〉。桃園:長庚大學商管專業學院碩士論文。
李皇照、林素娟 1997 〈三種家庭類型外食消費支出分析—家計生產模型之應用〉,《農業經濟學刊》3(1):1-24。
佳筑 1989〈一分鐘解決早餐─適合現代生活的西式速簡食品〉,《家庭月刊》155:75-77。
周樑楷 2004 〈大眾史學的定義和意義〉,《人人都是史家:第一屆第一期大眾史學研習會論文集》,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
林育慈 2005 〈外食型態轉變與速食消費的形成〉,《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6(1):51-58。
林海音 2000 《綠藻與鹹蛋》。臺北:游目族文化。
邱建章 2003 〈來去加州:休閒健身運動與生活風格之文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體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懿琳等 2013 《臺閩文化概論》。臺北:五南。
徐久美 1960 〈兩種家常的點心〉,《豐年》12(5):33。
桂世平 1997 〈年輕創業族投身西式早餐店行列〉,《突破雜誌》146:104-107。
秦宜萍 2013 〈「宅配晚餐」初探:家庭外食行為與家務性別分工〉。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臺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橫 1920(1962) 《臺灣通史》。臺灣:臺灣通史社。
常子蘭 2000 〈失業是創業的開始─急迫型創業〉,《甦活雜誌》42:32-35。
陳玉箴 2013〈日本化的西洋味:日治時期臺灣的西洋料理及臺人的消費實踐〉,《臺灣史研究》20(1):79-125。
2014 《大碗大匙呷飽未?》,臺北:聯合文學。
2016 〈從「家務」到「勞動商品」:臺灣家庭晚餐型態變遷的考察
(1980~2013)〉,《臺灣學誌》13:70-103。
陳向明 2009 《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書局。
陳宗玄 2010 〈臺灣家庭外食消費支出影響因素之研究-世代分析之應用〉,《朝陽學報》15:45-68。
陳彥淳 2009 〈二千億早餐市場的戰爭〉,《財訊》323:220-221。
陳淑莉 2005 〈外食產業分析─以披薩產業為例〉,《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1(2):11-16。
陳添壽、蔡泰山 2009 《臺灣經濟發展史》。臺北:蘭臺。
陳建中、羅大鈞 2005 〈異國餐飲業外食市場及需求分析〉,《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 2):4-10。
陳鴻年 1970 《故都風物》。臺北:正中出版。
張晉芬 2013 《勞動社會學》。臺北:元照。
張隆志 2014 〈卡爾‧貝克〈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史家〉新譯解題〉,《歷史臺灣》8:151-152。
黃俊人 1990 〈早餐大餅香又甜 有本事您來吃〉,《餐飲經營雜誌》2:14-17。
黃敬翔 2017 〈美而美商標戰!奇怪捏!為什麼早餐店都要叫「美而美」?〉,《食力》8:69-70。
黃鵬達 2011 〈選址作業研究-以連鎖早餐店為例〉。新北: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士範 2011 〈當代臺灣外食文化下的社會生活方式變遷〉,《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7(4):26-34。
楊千慧 2013 〈高雄市宵夜文化發展之探討:以小港區及前金區之夜間豆漿店為例〉。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臺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桐 2013 《臺灣舌頭:臺灣味道三部曲之三》。臺北:二魚文化。
舒國治 2008 《窮中談吃》。臺北:聯合文學。
逯耀東 1987 《祇剩下蛋炒飯》。臺北:圓神。
葉新民 1958 〈臺灣人民主食消費水準之研究〉,《中國經濟月刊》89:38。
雷震邦1990 〈早餐美而美 創業樂中樂〉,《餐飲經營雜誌》2:18-21。
1990 〈美?美早餐何其多 命名全依美而美〉,《餐飲經營管理》2:22。
廖正宏 1985 《人口遷移》。臺北:三民。
臺灣省政府糧食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 1997 〈第一篇一百年來臺灣糧政之演變〉,《臺灣百年糧政資料彙編》。臺北:臺灣省政府糧食處。
鄭麗玲 2015 《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臺北:蔚藍文化。
劉文苓編,何昱泓、林幸萱、盧德昀、張絡迪、張嘉玲、劉方甯、蔡靜慈、陳聿琳、何澤欣 2016 《臺味誌 創刊號:早餐》。臺北:就曰設計。
劉志偉 2011 〈國際農糧體制與國民飲食:戰後臺灣麵食的政治經濟學〉,《中國飲食文化》7(1):1-59。
2012 《臺灣飲食革命:麵食文化與烘焙產業》。新北:財團法人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
劉育菁、林凱萍 1999 〈開早餐店獲利最穩〉,《錢雜誌》151:110-117。
劉梓潔、陳彥鈴、許舜英、周行、凭融、許育華、陳德政、小葳 2012 〈封面故事〉,《小日子享生活誌》1:頁52-79。
蔡文芳 2001 〈跨國娛樂資本的空間生產─以台北星巴克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輝 1995 《社會變遷》。臺北:三民。
蔣竹山 2014 《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臺北:蔚藍文化。
蕭新煌 1981 〈「現代化」、「發展」答客問〉,《中國論壇》174:36-39。
賴怡甄 2011 〈早餐店商店形象對顧客滿意、顧客價值及顧客續留之影響〉。新北:國立臺北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謝仕淵 2012 《國球誕生前記: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瞿宛文 2017 《臺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臺北:聯經。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2012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臺北:東華書局。
羅惠馨 1999〈本小利多、成長率高的早餐店〉,《錢雜誌》155:36-39。
顧皓婷 2015 〈臺灣民眾早餐飲食型態之地區差異〉。臺北: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鵬程2009 《飲饌叢談》。臺北:二魚文化。
(二) 英文文獻
Baudrillad, Jean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London: Sage.
Douglas, Mary 1972 “Deciphering a Meal.” Daedalus: Myth, Symbol, and Culture,101(1):61-81.
Douglas, Mary & Nicod, Michael 1974 “Taking the biscuit: the structure of British meals.” New Society, (30):744-
747.
Ritzer, George 1999 Enchanting a Disenchanted World: Revolutionizing the Means of Consumption. California: Pine Forge Press.
Harvey, David 1990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lackwell.
Kotler, Phili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Mullan, Barbara A. & Singh, Monika Singh 2000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quality, content, and context of breakfast consumption.” Nutrition & Food Science, 40(1):81-114.
Ternikar, Farha 2014 Brunch: A History.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Tsui, Elaine Yi-lan 1997 “Breakfasting in Taipei: Changes in Chinese Food Consumption Changing.” In David Y. H. Wu and Tan Chee-Beng, eds., Chinese Foodways in Asia, pp.237-255.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Warde, Alan 2000 Eating Out: Social Differentiation, Consumption, and Pleasure.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