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方喜英
Fang ,Si-Ying
論文名稱: 從港廚移動看臺灣飲食地景中的港式飲食:以大臺北地區為例
Hong Kong Food in Taipei: the Perspective from the Migration of Hong Kong Chef
指導教授: 陳玉箴
Chen, Yu-J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0
中文關鍵詞: 移民港式飲食臺灣飲食地景香港廚師
英文關鍵詞: immigration, Taiwanese food landscape, Hong Kong Food, Hong Kong chef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56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飲食研究是近年研究新趨勢,然而,在飲食研究風潮中,卻鮮少提到「港式飲食」在臺灣的發展脈絡,但「港式飲食」在臺灣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不論是燒臘便當店、港式飲茶還是廣式海鮮餐廳,屬於臺灣獨有庶民地景風貌究竟是如何形成?香港歷經多次政權更迭,造成港人一波一波向外移民,其中香港籍廚師大量移居至臺灣,為臺灣帶來飲食新面貌。

    本研究欲以大臺北地區港籍廚師為研究對象,將港式飲食在臺灣的發展當作研究主軸,輔以深度訪談及田野觀察,探討港廚經過遷徙後,從早期至高級粵菜廳後期轉向至平價燒臘餐館的流動過程,深入探討在環境改變、顧客目標轉變下,港式飲食文化如何在臺灣落地生根,成為臺灣飲食地景的一環。

    "Hong Kong-style diet" can be foundeverywhere in Taiwan's alleys. The political changes caused massive emigration waves of Hong Kong, and many of Hong Kong chefs migratedto Taiwan. They also brought different diets to Taiwan.This research uses Hong Kong chefs in greater Taipei area as an exampleto examin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style diets in Taiwan. Exploringby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ield observations, this researchdiscusses how Hong Kong-style catering culture has taken rootin Taiwan and has become part of Taiwan's food landscape.

    目錄 第壹章、緒論 6 第一節、研究背景 6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研究方法 9 第四節、訪談對象 10 第貳章、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香港與中國移民的進入 11 第二節、臺灣飲食文化的形成 16 第三節、香港飲食文化的發展 19 第參章、港式飲食在臺灣的發展 27 第一節、粵菜在臺發展脈絡 27 第二節、港式茶餐廳在臺發展 33 第三節、港式燒臘便當在臺發展 36 第四節、港廚移動之探討 41 第肆章、臺灣飲食地景的發展 49 第一節、臺灣飲食習慣的變革 50 第二節、臺灣人對香港飲食的想像 51 第三節、港式飲食在地化的發展 63 第伍章、結論 72 參考文獻 74 附錄1 訪談同意書 85 附錄 2 訪談大綱 86 附錄3 UDN聯合資料庫粵菜報導 87

    一、 專書
    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2016)。《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五南。頁48。
    吳俊雄(2002)。〈尋找香港本土意識〉。收於《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2000》。吳俊雄、張志偉編。香港:牛津大學。
    吳鄭重(2010)。《廚房之舞:身體與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台北:聯經。
    李雨夢(2015)。《島嶼.浮城:15則香港人在台灣的生活札記》。台北:南十字星。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英。
    李澤治(1994)。《吃在台灣》。台北:聯經。頁83-88。
    屈大均(1985)。《廣東新語》。中華書局。
    林乃燊(1992)。《中國飲食文化》。台北:南天書局。
    林俊延(2015)。〈外來飲食文化的在地性格與異國想像:台北市義大利麵之飲食社會學考察〉(1999-2005)。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保羅柯拉法樂(2005)。《地理學思想史》(鄭勝華等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徐承恩(2017)。《香港鬱躁的家邦:本土觀點的香港源流史》。左岸文化。
    徐唯宸(2013)。〈眷村文化的保存與再現-以新竹市立眷村博物館的飲食方式展示為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高鋼輝(2005)。《茶餐廳必點招牌料理:正港粥、粉、麵、飯、點心》。邦聯文化。
    張玉欣、楊秀萍(2011)。《飲食文化概論》。揚智。
    梁仕國(2003)。《港式粵菜-品嘗與烹製》。三友出版社。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陳玉箴(2015)。《飲食文化》。華都文化。
    陳念萱(2013)。《吃品味:尋常好滋味》。有鹿文化。
    陳秉安(2016)。《大逃港 (增訂本)》。香港中和出版。
    陳儀深等(2004)。《台灣的社會》。允晨文化。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2012)。《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新版)》(韓良憶譯)。左岸文化。
    黃紹恆、陳鴻圖、林蘭芳編(2012)。《台灣社會經濟史》。蘆洲:國立空中大學。頁:294-295。
    楊本禮(2007)。《世界美食風華錄》。台灣商務。
    楊涌泉(2005)。《中國十大商幫探秘》。企業管理出版社。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3版)》。商鼎。
    道格.桑德斯(2011)。《落腳城市:最終的人口大遷徙與世界的未來》(陳信宏譯)。臺北:麥田。
    廖炳惠(2004)。《吃的後現代》。二魚文化。
    銀龍飲食集團著(2013)。《港人飯堂茶餐廳》。香港:萬里機構.飲食天地。頁18。
    鄭勝華、劉德美等譯、華昌宜校編(2015),《地理學思想史》,第四版,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蕭玉倩(1999)。《餐飲概論》。揚智文化。
    邁克爾‧霍華德著(李茂興、藍美華譯)(1997)《文化人類學》。台北:弘智。
    關恆生(2004)。〈經濟低迷下香港新來港人士服務與政策何去何從?〉。載於陳錦華、王志錚(主編)。《香港社會政策評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171-187。
    關淑仁(1986)。《燒臘滷熏100種》。頁2-3。
    龔芳熠(1990)。〈五〇年代的江浙館〉,《吃在台北》,臺北市:博大廣告。
    Mannheim. Karl (1956)‧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Mike Crang(2003)‧ Cultural Geography(文化地理學)‧王弘志、余佳玲、方淑惠譯‧台北:巨流。
    Pamela Goyan Kittler & Kathryn P. Sucher (2004)‧Contemporary Cultural Anthropology,5th(世界飲食文化)‧金中婷譯,台北:桂魯,頁 2-3。(1983)
    Thomas, Brinley(1973)‧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roceedings of a conference held b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 Cambridge : University Press .
    Wylie, J. (2007)‧Landscap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二、期刊論文與研討會
    于佩玉(2007)。〈臺灣客家節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文思理(2008年09月)。傳播、離散與融合:中國飲食方式的演進。載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主編),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2頁)。台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王志弘(2006)。〈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1期:頁149-203。
    王志弘、沈孟穎、林純秀(2009)。〈族裔公共空間的劃界政治:台北都會區外圍東南亞消費地景分析〉。《臺灣東南亞學刊》第6卷第1期:頁3-48。
    王雯君(2005)〈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源如(2009)。〈傅培梅現象:60年代台灣經濟與社會變遷〉。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所碩士論文。
    王聲嵐(2000)。〈清朝東南沿海商船活動之研究(一六四四∼一八四○)〉。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王鴻泰(2000)。〈從消費的空間到空間的消費-明清城市中的酒樓與茶館〉。《新史學》第11卷第3期:頁1-48。
    成露茜(2002)。〈跨國移工、台灣建國意識與公民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8 期:頁15-43。
    何撒娜(2017)。〈韓食世界化:韓國飲食與國家品牌的塑造與想像〉。《中國飲食文化》第13卷第1期:頁165-203。
    吳英貴(2007)。〈異國料理消費型態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巫達(2012)。〈移民與族群飲食:以四川省涼山地區彝漢兩族為例〉。《中國飲食文化》。
    李信夫(2002)。〈台灣菜烹調技術溯源〉。《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8卷第4期:頁28-33。
    李昭賢(2008)。〈原住民傳統飲食的延續與市場調適以花蓮光復鄉馬太鞍阿美族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貴榮(2000)。〈臺灣菜的演進與發展〉。《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6卷第1期:頁28-32。
    周勝方、洪久賢(2011)。〈從「吃飽沒?」到「好吃嘸?」-臺灣飲食文化變遷與發展之探析〉。收入《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編,頁525-555。台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松浦章(2008)。〈清代帆船與海外移民〉。《海洋文化學刊》。第5期。頁63-83。
    林乃燊(2000年09月)。〈粵菜大系的形成及其延伸和發展〉。載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主編),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5-343頁)。台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林史樹(2006年08月)。中國菜的「現地化」與「再現地化」:越境的「韓式中國菜」。載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主編),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7-227頁)。台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臺灣東南亞學刊》第3卷第1期:頁63-81。
    林肇豊(2015)。〈台灣、香港本土論的發展與比較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靜旻(2011)。〈異國飲食文化與中介--以日式飲食文化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俞美霞(2011)。〈國宴食單與臺灣飲食文化探析〉。《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17卷第2期:頁16-28。
    段穎(2012)。〈遷徒、飲食方式與民族學文化圈:緬甸華人飲食文化的地域性再生產〉。《中國飲食文化》第8卷第2期。頁43-69。
    胡家瑜(2009)。〈食物符碼與儀式行動:從賽夏社會關係的建構到時間連結的體現〉。《民俗曲藝》第166期:頁61-96。
    孫鼎之(2014)。〈美國糧援對臺灣飲食文化之影響(1955-1965)〉。《中興史學》第16期。頁152-173。
    師秀珍(2010)。〈從懷鄉到在地認同:眷村味覺記憶下的文化展演-以高雄市左營眷村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徐偉傑(2003)。〈全球在地化:理解全球化的一條路徑〉。《思與言》。第41卷第1期。
    徐榮崇(2002)。〈當代澳洲的台灣移民-兼論香港與大陸移民〉。《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15期。頁137-157。
    涂珮鈞(2016)。〈台灣北部地區消費者對市售醬油的認知及購買行為〉。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亭婷、張翰璧(2008)。〈東南亞女性婚姻移民與客家文化傳承:越南與印尼籍女性的飲食烹調策略〉。《臺灣東南亞學刊》第5卷第1期:頁93-145。
    張俊仁(2016)。〈台北市行動餐車行銷策略之研究:兼論公私夥伴關係〉。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凱瑄(2015)。從政府法規角度探討臺灣行動餐車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企管系碩士論文。
    張惠真(2014)。〈麵粉與臺灣飲食文化。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122期。頁:128-131。
    張雯(2013)。〈當代香港電影中的飲食文化研究〉。西北師範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論文。
    梁佳佳(2016)。〈如何辨別生抽和老抽〉。《家庭科技》第四期。頁:43。
    許木柱、簡美玲(1996年03月)。〈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載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主編),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5-82頁)。台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許育純(2013)。〈台灣菜的歷史與文化之研究〉。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尹嬿(2011)。〈西餐的傳入與近代上海飲食觀念的變化〉。中國飲食文化。第7卷第1期。頁:143-206。
    陳正忠(2013)。餐飲業服務品質、認知價格、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相關研究-以自助餐業為實證。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碩士論文。
    陳玉箴(2008)。〈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臺灣史研究》第15卷第3期。頁139-186。
    陳玉箴(2013)。〈日本化的西洋味:日治時期臺灣的西洋料理及臺人的消費實踐〉。《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1期。頁79-125。
    陳玉箴(2013)。〈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轉型: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1945-196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9期。頁183-229。
    陳玉箴(2016)。〈「道地」的建構:「台灣料理」在東京的生產、再現與變遷〉。《臺灣人類學刊》第14卷第1期。頁7-53。
    陳亦權(2008)。〈蠔油的發明〉。《金融經濟》。第11期。頁63。
    陳志明、丁毓玲(2010)。〈泉州城郊「巴厘華人村」:華僑農場歸僑重建的家園〉。《華人研究國際學報》。第2卷第1期。頁:2-19。
    陳宗玄(2010)。〈台灣家庭外食消費支出影響因素之研究-世代分析之應用〉。《朝陽學報》第15期。頁45-68。
    陳玫如(2009)。〈美濃地區不同世代的客家族群對客家飲食文化的認知及飲食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俐君(2012)。鮮食海洋?都市海鮮消費的自然拜物教與新鮮迷思-以爭鮮企業為例。文化研究月報。第129期。頁:28-60。
    陳珊華(2003)。〈小學生文化資本之累積與作用〉。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陳盈棻(2011)。〈觀影之城─台灣香港電影狂熱者建構的電影城市印象與轉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傳康(1994)。〈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域分化和發展趨勢〉。收入《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編,頁237-253。台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陳燕禎(2008)。〈台灣新移民的文化認同、社會適應與社會網絡〉。《國家與社會》第4期。頁43-99。
    曾亞雯(2009)〈媽媽的味道?食物口味、飲食實踐與家庭關係〉。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品滄(2010)。〈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新史學》第21卷第4期(2010)。頁1-55。
    曾品滄(2011)。〈從花廳到酒樓:清末至日治初期臺灣公共空間的形成與擴展(1895-1911)〉。《中國飲食文化》。第7卷第1期。頁89-142。
    曾品滄(2011)。〈戰爭、食物、餐館-二次大戰期間的「鄉土食」與臺灣料理〉。收入《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編,頁 295-331。台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曾品滄(2013)。〈鄉土食和山水亭:戰爭期間「臺灣料理」的發展(1937-1945)〉。《中國飲食文化》。第9卷第1期。頁113-156。
    曾品滄(2015)。〈日式料理在臺灣:鋤燒(スキヤキ)與臺灣智識階層的社群生活(1895-1960年代)〉。《臺灣史研究》第22卷第4期。頁1-34。
    曾寶慧(2016)。〈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景:台灣高山農業的政治生態學〉。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童元昭(2012)。〈大溪地唐餐/Maa tinito的在地性〉。《中國飲食文化》第8卷第2期。頁71-102。
    馮植翎(2011)。〈文化生態、地景與技術-苗栗公館客家福菜產業之變遷〉。高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麟(2011)。〈劃界?跨界?--桃園縣火車站周邊印尼飲食店之探討〉。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學位論文碩士論文。
    黃鉯玲(2012)。〈客家飲食傳承與族群認同〉。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士範(2011)。〈臺灣連鎖飲料店下的當代日常飲食生活─以咖啡和珍珠奶茶之連鎖產業為例〉。《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17卷第1期:頁38-47。
    虞迅、張敏杰(1984)。〈粵菜特色形成的歷史〉。《廣州研究》。第五期。頁:42-45。
    路全利(2015)。民間信仰與水果價量關連性之探討–以台北市果菜批發市場為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廖建民、陳財順(1997)。〈您必須知道的臺灣飲食文化危機〉。《師友月刊》第360期。頁73-76。
    熊四智(2002)。〈中餐廚師的名稱〉。《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8卷第3期。頁4-13。
    趙碧華、朱美珍編譯(1995)。《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Allen Rubin & Earl Babbie)。
    劉志偉(2011)。〈國際農糧體制與國民飲食:戰後臺灣麵食的政治經濟學〉。《中國飲食文化》第7卷第1期(2011)。頁1-59。
    劉婉羚(2014)。〈文化地景變遷與保育機制之研究-探討屏東大鵬灣漁業文化地景發展〉。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江東(1990)。〈北方菜與其他菜系之比較〉。《高雄餐旅學報》,頁 181-187。
    潘宗億(2016)。〈瑪德萊娜時刻:以戰後臺灣飲食書寫中的食物記憶爲例〉。《中國飲食文化》第12卷第1期:頁91-176。
    蔡滄龍(2005)。〈臺灣早期飲食文物〉。《師友月刊》第459期。頁94-95。
    蔣豔蓉(2001)。〈從餐飲版面探討台灣飲食文化之變遷------以中國時報.民生報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鄭淑玉(2010)。〈周星馳電影的香港市民文化心態〉。《新聞愛好者》。第十六期。
    鄭淑娟(2007)。〈臺灣飲食文學出版概況〉。《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02期:頁47-64。
    鄭陸霖(2004)。〈全球在地化的多重軌跡-台北市異國餐飲的時空構成〉。《東吳社會學報》第17期。頁1-41。
    鄭智福(2014)。〈「合味」─臺、越料理跨界混融的現象與模式〉。高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麗甜(2008)。〈淺談粵菜的嶺南文化特質〉。《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14卷第3期。頁57-61。
    盧美淑(2013)。〈國家與道地:泰精選餐廳在台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倩儀(2006)。〈政治學與移民理論〉。《台灣政治學刊》。第十卷第二期。頁 209-261。
    蕭欣浩(2011)。〈戰後香港的飲食影像-以五、六十年代香港電影為研究核心〉。收入《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編,頁 661-675。台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蕭新煌、林開忠。(2011)〈自立、鄉愁與融入:越南配偶小吃店在臺灣〉。收入《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編。頁121-147。台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駱香妃、王志宏、施又文(2013)。〈開放式廚房設計餐廳感官體驗與滿意度之探索性研究〉。《餐旅暨觀光》。第十卷第四期。頁219-242。
    薛明敏(1994)。〈中國餐飲經營之現代化〉。收入《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編。頁69-80。台灣: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謝美玲(2012)。〈誰來用餐?中壢地區越南飲食店消費選擇因素之探討〉。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素玫(2012)。〈日常飲食、節日聚餐與祭祖供品:印尼峇里島華人的家鄉、跨文化飲食與認同〉。《中國飲食文化》第8卷第2期:頁1-42。
    蘇志銘(2012)。〈臺灣「食粥」飲食文化考〉。《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第1期。頁191-212。

    三、報紙文章
    石文誠(2011)。〈食物v.s.文化符碼臺灣多元好滋味〉。《觀臺灣》。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第五期。頁:11。
    李彞孫(2015)。〈走出新道路粵菜新勢力崛起〉。《料理台灣》。中華飲食文化。第19期。頁:33-37。
    洪麗君(2015)。〈傳承精華粵菜在台灣〉。《料理台灣》。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第19期。頁:21-25。
    謝沅真(2016)。〈食霸澳門,美味新傳統〉。《TRAVELER luxe旅人誌》。第135期。
    謝懿慧(2015),〈在台廣東菜港籍師傅稱起一片天〉。《料理台灣》。中華飲食文化。
    本報訊,〈七七餐廳停業一週〉,1968.06.18,經濟日報,08版。
    本報訊,〈九種粵式便當 好萊餐廳供應〉,1976.10.08,經濟日報,07版。本報訊,〈大陸廚師要考執照專研一省菜餚 口味自然道地〉,1988.06.05,聯合晚報,11版。
    本報訊,〈北市酒樓 將多一顆紅寶石女報人胡仙和影星李麗華是老闆〉,1970.01.14,經濟日報,09版。
    本報訊,〈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 舉辦家庭藝術等活動〉,1968.08.21,經濟日報,08版。
    本報訊,〈百粵酒樓 五日揭幕〉,1968.02.03,經濟日報,04版。
    本報訊,〈東雲閣酒女朋麗 農曆除夕失蹤〉,1961.02.18,聯合報,02版。
    本報訊,〈果子狸 龍虎鳳 冬令進補 名餚上市一菜值千金 不少人預約〉,1967.12.12, 經濟日報,06版。
    本報訊,〈社團消息〉,1960.12.04,聯合報,03版。
    本報訊,〈美食店 實惠的飯〉,1968.04.29,經濟日報,08版。
    本報訊,〈美食篇自助餐〉,1968.05.07,經濟日報,09版。
    本報訊,〈國際聞名兩位大師傅的故事〉,1968.10.25,經濟日報,08版。
    本報訊,〈國聲酒店 蓬萊閣 今日重新開幕〉,1968.08.22,經濟日報,08版。
    本報訊,〈國聲酒店 蓬萊閣 今日重新開幕調整陣容‧加強表演節目〉,1968.08.22,經濟日報,8版。
    本報訊,〈第一飯店 今日揭幕〉,1962.10.31,聯合報,05版。
    本報訊,〈華國飯店萬歲廳 今天起正式營業〉,1968.05.01,經濟日報,08版。
    本報訊,〈華國飯店萬歲廳 擴大營業〉,1969.07.25,經濟日報,06版。
    本報訊,〈華都大飯店開幕〉,1968.02.07,經濟日報,03版。
    本報訊,〈廣東時菜 鰻魚進補〉,1968.11.21,經濟日報,08版。
    本報訊,〈蓬萊閣 加強節目 增添粵菜〉,1968.08.01,經濟日報,08版。
    本報訊,〈賣肉不看日曆食堂亂開葷十九家受罰警方澈底執行禁屠〉,1959.09.12,聯合報,04版。
    本報訊,〈醉漢滋事 大鬧警局〉,1962.03.07,聯合報,03版。
    本報訊,〈燒臘店革新經營「由靜到動」自備小貨車巡迴住宅區找顧客〉,1972.08.19,經濟日報,09版。
    本報訊,〈歡迎義士空中來歸〉,1962.03.11,聯合報,02版。
    張兆洛,〈國際聞名兩位大師傅的故事 他們將在世界酒店先推出四道大菜﹐那就是「百鳥歸巢」﹑「蟹黃珍珠筍」﹑「明爐烤乳豬」和「十錦鳳凰球」〉,1968.10.25,經濟日報,08版。
    錢嘉琪,〈茶餐廳港人飲食移民台灣 菜單東西合璧 招牌吃食解鄉愁〉,1998.05.03,經濟日報,07版。
    錢嘉琪,〈茶餐廳吃真香〉,1999.11.23,民生報,33版。
    桃園訊,〈福廣燒臘店營業額漂亮40幾家加盟店九成以上月淨利超過20萬元〉,1999.01.19,經濟日報,35版。
    本報訊,〈平價港式熱食 台北夜不眠〉,1999.12.12,星報,16版。

    四、網路資源
    徐仁全,2007.06,〈外食人口大調查全台330萬天天外食族逼近北縣總人口〉,《遠見雜 誌》第252期,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3117.html, 檢索日期: 2016.11.15。
    朱乙真,2013,〈全球都吹在地風為小商家找出一條新路〉。《遠見雜誌》第325期,https://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3522.html,檢索日期:2017.08.01。
    經濟部統計處,〈預期今年連鎖便利商店營業額將突破3,000億〉,https://www.moea.gov.tw/Mns/dos/bulletin/Bulletin.aspx?kind=9&html=1&menu_id=18808&bull_id=2504,檢索日期:2016.11.15
    勞動部,2017,〈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
    https://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141413555071.pdf,檢所日期:2017.08.01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