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慧娟
Hui-chuan, Lee
論文名稱: 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不使用非法藥物行為意圖及性別差異-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
Applying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understand intention not to use illicit drug and Gender Difference.-A Case of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grade Students.
指導教授: 郭鐘隆
Guo, Jong-L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7
中文關鍵詞: 非法藥物性別差異計畫行為理論
英文關鍵詞: Illicit drug, Gender Difference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0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目的:
根據過去研究顯示青少年非法藥物的盛行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加上青少年階段是發展的關鍵時期,若不及早預防與提供相關教育,藥物濫用情形可能更加氾濫,故本研究針對國小學童進行不使用非法藥物行為意圖調查,並瞭解不同性別間,計畫行為理論的各相關變項對於學生不使用非法藥物意圖之預測力。

方法:
本研究採用立意取樣,以國小高年級學童為本研究對象,並以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再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
一、計畫行為理論變項中,女性的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優於男性。
二、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不使用非法藥物行為意圖具有正相關,其中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的相關性最高。
三、計畫行為理論的解釋力達65.3%,其中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更具顯著性。

建議:
未來推行相關的國小藥物濫用課程可設計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並搭配多元教學策略,以提升不使用非法藥物意圖。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prior studies, the prevalence of abusing illicit drugs among adolescence has been increasing. Since the phase of adolescenc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human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is essential to take precautions against the tren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ntention of not abusing illicit drug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e related TPB variables of not abusing illicit drugs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re examined.

Method:
The study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5th and 6th graders were used as participants of study.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as the study tool, and the results were used for statistic analyses.

Conclusion:
1. Among TPB variables, the scores of the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of femal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male counterparts.
2.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ables of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in non-using illicit drugs were all positive. Among all, the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have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3.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PB is 65.3%.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re more significant.

Suggestions:
It is suggested that illicit-drug-use prevention education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be designed based on TPB, incorporating with multi-learning strategies.

誌謝 I 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錄 VII 圖次 IX 表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 第四節 名詞界定 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非法藥物使用現況及性別差異 7 第二節 計畫行為理論與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非法藥物使用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2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1 第六節 倫理考量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5 第一節 研究對象在社會人口學資料之性別比較 35 第二節 計畫行為理論變項之性別比較 38 第三節 研究對象的計畫行為理論變項在性別之相關分析 40 第四節 社會人口學及計畫行為理論變項之階層複迴歸分析及性別比較 4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研究限制 51 第二節 結論 51 第三節 建議 53 參考文獻 57 中文文獻 57 英文文獻 64

一、中文文獻
內政部 (2013年12月05日)。內政統計年報。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王雯華 (2011)。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之行為意圖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田慶琦 (2009)。高中職學生成癮物質認知、使用與盛行率之調查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朱日僑、盧胤雯(2002)。台灣北部地區青少年藥物使用流行病學調査:針對在校學生之調査。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原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DOH91-NNB-2001)。。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原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2013)。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一○一年報分析】。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原衛生署)。
余育斌、許華孚 (2005)。藥物濫用少年與期社會網絡之互動要素分析:以明陽中學收容少年爲例。犯罪學期刊,8(1),65-97。
李思賢、傅麗安(2007)。愛滋病照護與諮商「第十四章:藥癮者行為模式與藥癮愛滋病患諮商」。臺北市:財團法人護理人員愛滋病防治基金會。
李思賢、林國甯、楊浩然、傅麗安、劉筱雯、李商琪 (2009)。青少年毒品戒治者對藥物濫用之認知、態度、行為與因應方式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1(1)。1-28。
李建明、李景美 (2012)。臺北地區大學生社會人口學變項對成癮物質使用之研究。中華科技大學學報,51,149-159。
李景美、賴香如、李碧霞、張鳳琴(2000)。台北縣市高職學生物質濫用之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研究。行政院衛生署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 DOH89-TD-1115、DOH90-TD-1015、DOH91-TD-1024)。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李景美、賴香如、江振東、張鳳琴、陳雯昭(2002)。台北縣高職學生物質濫用之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第三年)。行政院衛生署委託專題研究計劃(計畫編號: DOH91-TD-1024)。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李靜芳(2011)。懷孕婦女規律運動行為意向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驗證(未
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濟蔚(2013)。運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婦女對乳癌篩檢之行為意圖(未
出版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吳齊殷(2001)。看顧台灣的未來:台灣青少年藥物使用相關信念、態度與行為的相關研究。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物管理局九十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OH90-NNB-1001。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周思源、李玫姿、梁文敏、郭憲華、張麗惠、賴璟賢、朱日僑、郭憲文(2006)。台灣地區在校青少年吸菸、喝酒及嚼食檳榔與藥物使用之盛行率。中台灣藥物期刊,11,177-186。
周思源、李玫姿、梁文敏、郭憲華、張麗惠、賴璟賢、朱日僑、郭憲文(2006)。
台灣地區在學青少年藥物使用行為與其家庭型態特性之相關性。中台灣藥物期刊,11,243-251。
周碧瑟(2000)。台灣地區在校青少年藥物使用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原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八十八年度委託研究報告(計畫編號: DOH88-TD-1064)。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林吟霞、陳漢瑛 (2010)。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成癮物質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2010/05),
73-89.
林秀惠(2005)。台北市高中職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博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G00H1053009)。
林瑞欽(2004)。犯罪少年用藥盛行率與社會及心理危險因子之探討。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原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九十三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 DOH93-NNB-1011)。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原衛生署)。
林瑞欽、黃秀瑄(2004)。海洛因成癮者濫用藥物信念與用藥渴求信念初探。犯罪學期刊,7(2), 29-66.
柯慧貞、林旻沛、余睿羚、翁嘉敏、廖聆岑、劉娟秀(2004)。全國大專院校學生藥物使用盛行率與其相關心理社會因素之追蹤研究。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原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九十三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DOH93-NHB-1010)。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柯慧貞、林旻沛、余睿羚、翁嘉敏、廖聆岑、劉娟秀(2006)。全國大專院校學生藥物使用盛行率與其相關心理社會因素之追蹤研究(第三年)。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原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九十五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DOH95-NHB-1013)。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2011年6月17日)。關心孩子們的健康,讓校園不再有菸害。取自http://www.hpa.gov.tw/BHPnet/Web/News/News.aspx?no=201106170001。
孫世維(2005)。青少年的風險行為與知覺。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1),87-116。
孫筠晴(2011)。高職生之壓力調適、憂鬱傾向與成癮物質使用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郭憲文(2004)。台灣地區在學國中、高中生藥物濫用之調查。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原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九十三年度委託研究報告(計畫編號:DOH93-NNB-1009)。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陳美華(2012)。社會關係、社會回饋對青少年身體滿意、身體自尊及運動行為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4(3),337-348。
陳為堅(2003)。台北地區青少年藥物濫用調查:全國性調查之先導研究。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原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九十二年度委託研究報告(計畫編號:DOH92-NNB-1008)。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陳為堅(2006)。全國青少年非法藥物使用調查(第三年)。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原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九十五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DOH95-NNB-1012)。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張新儀、吳秀英、莊義利 (2005)。2005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報告NO.2藥物濫用調查。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委託之專題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原衛生署)。
張新儀、邱淑媞、康照洲 (2009)。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報告 No. 2 藥物濫用調查。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委託之專題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原衛生署)。
張碧雲 (2010)。臺北市國中生非法藥物使用及其家庭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黃宗榮(2009)。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青少年早期成癮物質濫用行為傾向(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黃嘉言(2014)。桃園縣兩所國小六年級學童網路成癮之研究-從計畫行為理論觀點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桃園縣。
楊士隆、戴伸峰、曾淑萍(2011)。台灣地區收容少年入院前非法藥物使用盛行率調查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3,75-106。
楊士隆、吳齊殷、樓文達、戴伸峰、李宗憲、蔡宗晃、鄭凱寶、顧以謙、白新名(2012)。藥物濫用人口流行病學快速監測與預警模式調查研究-以高雄市為例。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原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101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DOH101-FDA-61101)。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楊士隆、戴伸峰、顧以謙、白新名、鄭凱寶(2013)。青少年使用非法藥物調查研究-以高雄市為例。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5,91-130。
楊昭慧(2012)。計畫行為理論的預測效果及行動控制的中介作用--以規律
運動行為為例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德杰(2003),吸毒犯行認知基模之萃取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鄭綉如(2010)。依據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學童節能減碳行為意向的影響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立德大學,臺南市。
鄭翔仁(2005)。藥物濫用青少年的用藥行為與藥物濫用行為有關之個人及家庭因素(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臺中市。
蔡偉德、劉育昇 (2007)。青少年藥物濫用行為對性活動的影響。經濟論文叢刊,35(4),379-413。
蔡麗紅、關百娟、涂慧慈、羅于惠、沈昱名、史麗珠 (2011)。桃園地區中輟生物質濫用情形及影響因素。秀傳醫學雜誌,10(1&2),25-36。
劉宜廉、陳聘琪、徐秋君、楊佩君、林誠、薛素美(2009)。宜蘭地區青少年非法藥物使用及其防制策略之研究。健康管理學刊,7,165-178。
劉淑芬、李品珠、呂孟穎、蔡文瑛、李志恆(2006)。大台北地區成癮物質使用調查。台灣衛誌,25,274-282。
鄧秀珍、劉瑞厚、黃美涵、張智雄(2006)。特殊青少年毒品濫用及相關因素探討。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五年度科技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DOH95-NNB-1015)。臺北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簡貝珊(2009)。青少年藥物濫用行為探討—2005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初探。(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顏正芳(2003)。青少年使用安非他命研究:濫用與復發預測相關因子之調查(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二、英文文獻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nderson, E. R., Bell, N. J., Fischer, J. L., Munsch, J., Peek,C. W., & Sorell, G. T. (1993).Applying a risk-taking perspective. Adolescent risk-taking.
Arthur, M. W. , Briney, J. S. , Hawkins, J. D, Abbott, R. D. , Brooke-Weiss, B.L. , & Catalano. R.F. (2007). Measuring risk and protection in communities using the Communities That Care Youth Survey.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30(2), 197-211.
Armitage, C. J., & Conner, M. (2001). 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 meta‐analytic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4), 471-499.
Armitage, C. J., Norman, P., & Conner, M. (2002). Ca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mediate the effects of age, gender and multidimensional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7(3), 299-316.
Botvin, G. J. ,Griffin, K. W. ,Paul,E. ,& Macaulay. A.(2003). Preventing tobacco and alcohol use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rough life skills training. 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 12(4), 1-17.
Brooks, T., Woods, E., & Knight, J., et al. (2003). Body modification and substance use un adolescents: Is there a link? Journal of Adolesc Health, 32, 44-49.
Chen, W. J., Fu, T.-C., Ting, T.-T., Huang, W.-L., Tang, G.-M., Hsiao, C. K., & Chen, C.-Y. (2009). Use of ecstasy and other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among school-attending adolescents in Taiwan: national surveys 2004–2006. BMC Public Health, 9(1), 27-34.
Chu, J. Y. (2005). Adolescent boys' friendships and peer group culture.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2005(107), 7-22.
Collins, D., Pan, Z., Johnson, K., Courser, M., & Shamblen, S.( 2008).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predictors of Inhalant Use Among 8th Graders: A Multilevel Analysis. Journal of Drug Education, 38(3), 193-210.
Conner, M., & McMillan, B. (1999). Interaction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Studying cannabis us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8(2), 195-222.
De Goede, I. H., Branje, S. J., & Meeus, W. H. (2009). Developmental change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friendship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2(5), 1105-1123.
Donovan J.(2008).Really Underage Drinkers: The Epidemiology of Children's Alcohol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vention Science.8(3):192–205.
Gottfredson, M.R. & Hirschi, T.(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ullone, E., Moore, S., Moss, S., & Boyd, C. (2000). The Adolescent Risk-Taking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5(2), 231-250.
Irwin, Jr., C. E. (1993). Adolescence and risk-taking: How are they related? In N. J. Bell and R. W. Bell (Eds.), Adolescent risk-taking. Newbury Park, CA: Sage.
Isralowitz, R., & Rawson, R. (2006).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evalence of drug use among high risk adolescents in Israel. Addictive Behavior, 31, 355-358.
Kandel, D. (1975). Stages in adolescent involvement in drug use. Science, 190(4217), 912-914.
Mcmillan, B., & Conner, M. (2003). Applying an Extended Vers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Illicit Drug Use Among Students1.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3(8), 1662-1683.
Morgan, C. J. A., & Curran, H. V. (2011). Ketamine use: a review. Addiction, 107(1), 27-38.
Pasch KE, Perry CL, Stigler MH, Komro KA.(2008). Sixth Grade Students Who Use Alcohol: Do We Need Primary Prevention Programs for “Tweens”?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1–23.
Perrone, D. ,Sullivan, C., Pratt, T., & Margaryan, S.,(2004). Parental efficacy, self-control,and delinquency: A test of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o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you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48(3),298-312.
Rivis, A., & Sheeran, P. (2003). Descriptive norms as an additional predictor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 meta-analysis. Current Psychology, 22(3), 218-233.
Svensson, R. (2003).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drug use the impact of parental monitoring and peer deviance. Youth & Society, 34(3), 300-329.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10). National Survey on Drug Use and Health (NSDUH). retrived from http://www.samhsa.gov/data/NSDUH.aspx.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2013). A Report from the Global SMART Programme. The challenge of 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Vangsness, L., Bry, B., & LaBouvie, E.,(2005). Impulsivity, negative expectancies, and marijuana use : A test of the acquired preparedness model. Addictive Behaviors.30(5),1071-107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