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盛賢 Sheng-Hsien Chen |
---|---|
論文名稱: |
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政策論述 Policy Discourse on the Twelv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Taiwan |
指導教授: |
楊思偉
Yang, Szu-We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55 |
中文關鍵詞: | 國民教育 、教育論述 、現代性 、教育擴張 、全球化 |
英文關鍵詞: |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discourse, modernity, education expansion, globaliz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55 下載:18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延長國民教育年限成為我國長久以來的教育規劃目標,本研究從論述基礎、歷史脈絡、政策文本等三個方向論述十二年國民教育。國民教育是現代性的產物,在「教育可以提升人力素質,有利國家社會發展」的前提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積極地進行教育擴張,延長國民教育年限。從德國、法國、美國、英國、日本等五個主要國家的國民教育發展可知,國民教育的發展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分別是基礎建構階段、制度建立階段、規模擴張階段與素質提升階段。
在各國教育發展的軌跡中,從「初等教育全民化」演變到「中等教育全民化」,再轉換到「高等教育全民化」,進而發展到「終身教育全民化」。因此我國自1968年推動九年國民教育後,歷經10位教育部長都曾提出不同形式的延長國民教育政策,用以解決升學問題與提高人力素質,而1990年代以後我國推動普設高中政策,亦讓我國後期中等教育已經呈現「準義務教育」的樣貌。
本研究以1990年至2007年的「十二年國民教育」為主要政策文本,探究整個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發展脈絡、政策理念與規劃完成之政策架構。當前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文本從2003年形成雛形,到2007年2月27日正式提出,此政策經本研究歸納出,乃是「非義務、低學費、邁向免試」的國民教育。
Extending the length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aiwan has been an objective of educational policy for a long time. This research discloses the Twelv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from three directions, foundation of discours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exts on policy.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a result of modernization.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education can promote the quality of manpower and ass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and its society, after World War II, many countries actively expanded education, and prolonged the length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of Germany, France, the U.S., Britain, Japa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cluding foundation laying, establishment of institutional rule systems, scale expans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The tra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starts from elementary education for all, to secondary education for all, then transforms into higher education for all and finally develops life-long education for all. Thus, ten minister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Taiwan proposed various policies to extend the length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fter the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was launched in Taiwan in1968. The goal of these policies is to reduce the stress of entrance examinations and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manpower. Since 1990, the policy of setting more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aiwan became quasi-compulsory.
The main research materials are policy texts of twelv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from 1990 to 2007, and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analyzing its context, ideas and structures. The draft of the Twelv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was first proposed in 2003, and then formally drafted on February 27, 2007. The basis of the policy is non-obligation, low tuition, and exemption from entrance examinations of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于桂霞(2005)。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想的演進及啟示。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6(3),7-10。
中青網英語角(2007)。康德的啟蒙思想。2007年6月19日,取自om/cms/2004/englishcorner/digest/sanwen/200504/t20050414_19471.htm
中國東北師範大學網絡教育學院(2007)。外國教育史。2007年7月8日,取自http://source.mastvu.ah.cn
尹宏毅(譯)(2002)。 A. Giddens, & C. Pierson著。現代性-吉登斯訪談錄。臺北:聯經。
尹國杰、鍾艷(2004)。國外延長學生就學的改革措施。外國中小學教育,134:31-32。
方永泉(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西洋教育史上課講義。未出版。
方德隆(2000)。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之統整。課程與教學季刊,3(1),1-18。
牛可(譯)(2003)。Michael E. Latham著。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社會科學與美國對第三世界政策(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 Building” in the Kennedy Era.)。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王天一(主編)(1993)。外國教育史。中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世宗(2000)。傳教事業與新帝國主義擴張。歷史月刊,155,49-56
王世宗(2003)。現代世界的形成—文明終極意義的探求。臺北:三民書局。
王世英、張鈿富、葉兆祺、謝雅惠、吳美清、張雲龍(2007)。主要國家教育發展資料蒐集與分析。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光緒(2005)。政策網絡研究在公共政策領域中的核心地位與方法錯位。政策研究學報,5,61-102。
王兆璟、王春梅(2006)。西方民族主義教育思想研究。中國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如哲(1999)。比較教育。臺北:五南。
王如哲(2000)。英國教育改革分析。教育研究資訊,8(1),1-23。
王如哲(2006)。從經費觀點析論我國十二年國民教育之實施。研習資訊,23(1),19-29。
王如哲、蘇世章、丁志權(2005)。國民中學畢業生免試入學高級中等學校之研究子計畫六:經費規劃。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王志弘(2003)。社會變遷與社會演化:帕深思與盧曼思想之評介比較。人文社會學報,4,131-155。
王承緒、顧明遠(主編)(1999)。比較教育。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保進、陳清溪、黃增榮(2005)。國民中學畢業生免試入學高級中等學校之研究子計畫二:學區劃分。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王前龍(2001)。臺灣中小學課程政治意識型態分析的回顧與展望。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頁101-118)。高雄:復文。
王英杰、余凱、王曉陽、趙亮(2000)。美國教育。中國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王家通(1997)。比較教育論叢。高雄:麗文文化。
王家通(2003)。比較教育研究。高雄:麗文文化。
王家通(編)(1991)。中等教育。高雄:復文書局。
王振寰、瞿海源(2003)。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王婉芬(1994)。制度學派與組織制度化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焱(1985)。馬克斯•韋伯:一位思想家的肖像。讀書,81。2007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1001a.com/book
王瑞賢(2000)。教育政策是方案、還是文本(text)或是話語(discourse)。教育社會學通訊,21,3-7。
王慧蘭(2002)。重複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學校生活世界的邏輯和教育改革。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頁135-154)。高雄:復文書局。
王震武、林文瑛(1998)。傳統與現代華人的士大夫觀念:階級社會的素樸心理學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10,119-164。
王學東、柴方國(譯)(2000)。J. Habermas著。超越民族國家?。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王曉輝(2006)。法國新世紀教育改革目標:為了全體學生成功。比較教育研究,27(5),22-27。
王曉輝、趙中建等(譯)(200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著。21世紀教育的制約、危險和挑戰,編於「為了21世紀的教育-問題與展望」(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中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王麗雲(譯)(2002)。M. W. Apple 著。意識型態與課程(Ideology and curriculum)。臺北:桂冠。
王躍生(1997)。新制度主義。臺北:揚智。
丘昌泰(1997)。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臺北:巨流。
丘昌泰(2003)。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
卯靜儒(2002)。認同政治與課程改革:以鄉土課程為例的課程社會學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2),1-27。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臺北:三民。
田正平、肖郎(2000)。世紀之理想:中國近代義務教育研究。中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田培林(1976)。教育與文化(上)。臺北:五南。
石之瑜(2001)。政治學的知識脈絡。臺北:五南。
伍振鷟、溫明麗(1989)。英國教育改革法案概述。現代教育,4(1),101-108。
任軍鋒(2005)。聯邦主義與歐洲的未來-讀西登托普《民主在歐洲》。二十一世紀(網絡版):38。
任德厚(1990)。制度研究與當代政治學的發展。社會科學論叢,1,1-30。
任寶祥(2007)。虔敬派教育。中國大百科智慧藏。2007年6月20日,取自http://db2.library.ntpu.edu.tw/cpedia/Content.asp?ID=3297
朱旭東(1997)。歐美國民教育理論探源。中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志宏、丘昌泰(1995)。政策規劃。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朱金池(2001)。新制度論的組織理論初探。載於張潤書教授榮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張潤書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頁328-374)。臺北:三民。
朱謙之(2005)。日本哲學史。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
江文鉅(1994)。德國的中等學校技藝教育。載於教育部主要國家中等學校技藝教育之比較研究小組研究報告,主要國家中等學校技藝教育之比較研究(頁145-180)。臺北:教育部。
江岷欽(1993)。組織分析。臺北:五南。
江岷欽(1995)。制度形成論與組織經濟學。載於江岷欽、林鍾沂編著,公共組織理論(頁127-154)。臺北:空大。
牟宗三(譯註)(1982)。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學生書局。
羊憶蓉(1991)。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的反省。載於賴澤涵、黃俊傑(主編),光復後臺灣地區發展經驗(頁133-170)。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羊憶蓉(1993)。「國家與社會的理論與實例」:臺灣教育的個案。社會教育學刊,22,47-72。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桂冠。
行政院(2006)。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2007-2009):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2006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ey.gov.tw/public/Attachment/612151145371.pdf
何兆武(譯)(1990)。I. Kant著。何謂啟蒙。載於歷史理性批判文集(頁22)。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兆武、李約瑟(譯)(1988)。西方哲學史。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兆武、陳啟能(主編)(2001)。西方近代社會思潮史。中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何希慧、李俊湖、陳雅蓉(2005)。國民中學畢業生免試入學高級中等學校之研究子計畫四:師資培育與進修。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何金針、陳盛賢(2005)。十二年國民教育中的高職定位與發展。商業職業教育,98,18-23。
何竟、周曉辛(譯)(2000)。, J. Adda著。經濟全球化。臺北:米娜貝爾出版社。
何福田、陳清溪、朱麒華(2006)。2006年臺灣地區民眾對重要教育議題看法之調查結果報告(二)(中等教育及師資培育)。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佐藤學(2007)。全球化視角下的日本教育改革現狀與課題。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論壇年會網頁。2007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3jlt.com/rwff.asp
但昭偉(譯)(2007)。T. S. Popkewitz著。社會重建暨掌控心靈的專門技術邁向學校教育的政治社會學。2007年10月1日,取自http://mail.tmue.edu.tw/~jauwei/Thomas%20S.%20Popkewitz.doc
但昭偉、黃藿(譯)(2007)。D. Carr著。教育意義的重建:教育哲學暨理論導論(Making sense of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and theor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臺北:學富。
余曉雯(2007)。德國初等教育現況及改革。教育資料集刊,33,211-228。
吳元訓(1989)。中世紀教育文選。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吳文侃、楊漢清(1992)。比較教育。臺北:五南。
吳世婕(2003)。布萊爾工黨政府中等教育改革之分析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永泉(譯)(1985)。R. Ulich著。西方古代教育論著選。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吳怡萱(2003)。教育決策權力平衡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決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政達、朱麒華(2005)。國民中學畢業生免試入學高級中等學校之研究子計畫五:教育發展指標。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吳研因、葉島(1948)基本教育。中國上海:中華書局。
吳美瑤(1999)。Niklas Luhmann社會系統理論及其在教育分析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家瑩、郭守芬(1999)。「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訂定之起源與過程。臺灣教育,581,48-57。
吳清山、林天祐、高新建、張輝政(2003)。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教學資源及課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教育部。
吳寧遠(1998)。現代宗教世俗化之省思。宗教哲學,4(4),20-43。
吳瓊恩等(譯)(1993)。M. M. Harmon著。公共行政的行動理論(Ac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臺北:五南。
呂理州(1993)。改造日本的啟蒙大師:福澤諭吉傳。臺北:源流。
宋鎮照(2002)。重建臺灣社會永續發展的新秩序。載於薛天棟(主編),臺灣的未來(頁187-222)。臺北:華泰文化。
巫有鎰(2002)。從韋伯社會行動理論檢視九年一貫課程的「全理性」。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頁361-376)。高雄:復文。
李允傑、丘昌泰(1999)。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季湄(譯)(2003)。佐藤學著。靜悄悄的革命。中國長春:長春出版社。
李宛蓉(譯)(1996)。大前研一著。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臺北:立緒。
李明寰(1998)。政策網絡之研究-以我國醫藥分業政策為個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桂林(1995)。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中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康(譯)(2003)。Durkheim著。教育思想的演進。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彩綾(2003)。中德中等學校科技教育課程內涵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復新、馬小梅(譯)(2000)。A. E. Meyer著。當代教育發展史-二十世紀教育發展回顧(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臺北:桂冠。
李然堯(2003)。關於十二年國教的一些說明。教育研究,115,32-39。
李然堯、田振榮、鄭永福、江惠真、楊瑞明、李孟祐(2006)。國中畢業生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歷測驗表現暨升學狀況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教育部。
李華興(1997)。民國教育。中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隆盛、陳玫良(2005)。國民中學畢業生免試入學高級中等學校之研究子計畫三:學校型態及課程。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李福登(1990)。私校在十二年國教實施中定位之探討。臺灣教育,469,6-21。
李黎等(譯)(1969)。Aldous L. Huxley著。美麗新世界。臺北:志文出版社。
李錦旭(1993)。教育社會學的經濟面向。初等教育研究,5,213-234。
李錦旭、張建成(1999,6月)。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舉辦,「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3-232),臺北市。
李繼來、陳盛賢、黃贇瑾、譚以敬、官月蘭、張永翔(2004)。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教育經費合理分配之研究。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九十三年度政策規劃方案-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叢書。臺北市:臺北市教育局。
李坤崇、黃譯瑩、蔡清田、許育典、鄭育萍(2001)。世界主要國家高級中學課程發展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專案。臺北市:教育部。
沈姍姍(1998)。教育改革趨向與影響因素分析-國際比較觀點。教育資料集刊,23,39-53。
沈珊珊(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正中。
沈宗瑞(1987)。世界體系理論方法論與三民主義研究。中山學術論叢,7,129-154。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沈慶楊(1987)。蔡元培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明泉(2004)。Habermas與德希達「核心歐洲」之共同宣言。當代,198,8。臺北:合志文化。
周愚文(1996)。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周愚文(1998)。我國國家教育宗旨的回顧與前瞻(1906-1998)。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關鍵年代的教育。臺北:揚智。
周愚文(1999)。影響我國近百年教育發展的重要教育改革述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跨世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臺北,揚智。
周曉葶(2002)。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與運作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周麗華(2006)。德國基礎教育的改革理念與行動策略-解讀德國教育論壇「十二條教改建議。比較教育研究,12,6-10。
於治中(2004)。作為武器的「真理」-評介。臺灣社會研究,56,285-293。
林乃慧、孫國華(1997)。Mare-Antoine Jullien之比較教育理念與方法之探討。比較教育通訊,39,60-65。
林火旺(2004)。公共理性的功能及其限制。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8(47),60。
林正珍(1994)。晚清學制的變遷及西方教育制度的引介。清華通識教育季刊,4,23-26
林永豐(2003)。英國後期中等教育的證書與課程。教育研究月刊,12,104-118。
林玉体(2005)。優質教育的理念-臺灣經驗。2005年5月5日,取自澳門校聯網http://www.schoolnet.edu.mo/msnvc/vc013/b02.htm
林玉体(譯)(1978)。西洋教育史。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林玉体(譯)(2005)。西洋教育史。臺北:三民。
林玉華 (1999) 。政策網絡:政策執行的新典範。行政暨政策學報,1,135-184。
林生傳(1995)。我國公立高中升學率分配之成因與預測。教育研究資訊,3(2),57-84。
林生傳(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社會學分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頁1-28)。臺北:揚智。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心理。
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2003)。E. C. Cuff, W. W. Sharrock, D. W. Francis著。最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臺北:韋伯。
林尚達(1991)。蔣中正先生與九年國民教育政策形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明德(譯)(2004)。矢內原忠雄著。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林金祥(1994)。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中國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林奕瑩(2002)。九年一貫課程政策決定之評析。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林貴美(2003)。法國教育制度。載於王家通(主編),各國教育制度(頁337-403)。臺北:師大書苑。
林聰敏(1989)。德國中小學教育之背景與特色,比較教育通訊,21,22-32。
林鍾沂(1994)。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踐。臺北:瑞興圖書公司。
林玉華(2002)。政策網絡理論之研究。臺北:瑞興圖書公司。
邱天助(1993)。Bourdieu文化再製理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金耀基(1999)。全球化、現代性與世界秩序。二十一世紀,51。2007年7月30日,取自www.zisi.net/htm/ztzl/dyyj
青林國際(2007)。大國崛起日本百年維新。臺北:青林國際出版社。
姚大志(譯)(2002)。J. Rawls著。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臺北:左岸。
姚麗霞、洪明(2006)。美國真的處於危險中嗎?-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教育改革主旨探析。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36,147-150。
施康強、顧良(譯)(2000)。Braudel, Fernand著。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臺北:貓頭鷹。
洪佩郁、藺月峰(譯)(1990)。M. Horkheimer ,& T. W. Adorno著。啟蒙辨證法(哲學片斷)。中國重慶:重慶出版社。
洪詠善(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洪福財(1999)。臺灣地區幼兒教育歷史發展及未來義務化政策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洪顯勝(譯)(1988)。R. Barthes著。符號學要義。臺北:南方。
胡宗澤與趙力濤(譯)(2002)。A. Giddens著。民族國家與暴力(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臺北:左岸。
范信賢(2000)。「擁擠的樂園」:再思九年一貫融入議題課程。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頁393-406)。高雄:復文。
范昱峰(譯)(2000)。M. Ridley著。德性起源-人性私利與美善的演化(The origins of virtue : human instinct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臺北:時報。
夏鑄九(譯)(1998)。M. Castells著。網絡社會之崛起。臺北:唐山。
夏鑄九、黃麗玲、黃肇新、楊長苓、黃慧琦、劉昭吟(譯)(2002)。M. Castells著。認同的力量。臺北:唐山。
孫本初(2005)。公共管理(第四版)。臺北:智勝。
孫石(譯)(2002)。E. Fromm著。自我的追尋(Man for himself)。臺北:志文。
孫治本(譯)(1999)。U. Beck著。全球化危機。臺北:商務。
徐賁(2002)。阿倫特公民觀述評。二十一世紀,2,117-126。
徐超聖(2004)。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社會學分析-世界體系制度主義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1),1-26
徐進鈺(1999)。流動的鑲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勞動力市場與高科技發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5,75-118。
秦修明、李宜培、湯新楣(譯)(2000)。A. Tocqueville 著。民主在美國(Democracy in America)。臺北:貓頭鷹。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
馬康莊、陳信木(譯)(1995)。G.. Ritzer著。社會學理論(Sociological theory)。臺北:巨流。
高秉江(2001)。從先驗自我到主體間性。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4,119-137。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學理論。臺北:五南。
高家斌(2003)。法國師資培育新變革。教育研究月刊,111,154-158。
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編)(1970)。人力發展計畫工作成果檢討報告。臺北:編者。
康有為(1990)。康有為全集(第二集)。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康有為(1992)。康有為全集(第三集)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康樂、簡惠美(譯)(1993)。M. Weber著。宗教社會學。臺北:遠流。
張寧(譯)(2002)。N. Peseschkianc,& U.Boessmann著。恐懼與抑鬱:自我幫助和積極心理治療指南(Angst und Depression im Alltag : Eine Anleitung zu Seibsthilfe und positiver Psychotherapie)。臺北:慧明。
張人傑(譯)(1993)。G.. Mialaret, &J. Vial主編。現代教育史(1945年至今)。臺北:五南。
張文美(1992)。臺灣地區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可創、李其龍(2005)。德國基礎教育。中國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張秀雄(2004)。新世紀公民教育的發展與挑戰。臺北:師大書苑。
張苙雲(1986)。組織社會學。臺北:三民。
張煥庭(主編)(1979)。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張鈿富、張弈華、蕭霖(2005)。國民中學畢業生免試入學高級中等學校之研究子計畫一:理論基礎與國際比較。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張鳳陽(2006)。政治哲學關鍵詞。中國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張慶勳 (2002)。國民教育概念之評析。教育政策論壇,5(2),123-136。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臺北:黎明文化。
張瓊華、許敏(譯)(2000)。走出教育改革的誤區。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06)。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前置準備措施。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說帖。國立編譯館館刊電子期刊,35(2),2007年12月1日取自http://journal.nict.gov.tw/index.php
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先期工作小組(2004)。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方案之研究。臺北:教育部。
曹孚(編)(1979)。外國教育史。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梁光嚴(譯)(2000)。R obertson, Roland著。全球化: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建鋒(1997)。美國教育。中國香港:三聯。
梁啟超(2004)。康有為傳。中國北京:團結出版社。
梁裕康(1997)。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Charles Taylor)承認政治論之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梁福鎮(2004)。改革教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探究。臺北:五南圖書。
許彩禪 (2004)。法國中等教育。載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比較(頁209-270)。高雄:復文。
許智偉(1984)。我國職業教育現況之檢討與改進,載於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主編),中國學制改革之研究(頁517-554)。臺北:正中。
許樁生(1990)。義務教育的起源和演變。載於瞿葆奎(主編),教育制度(頁172-182)。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郭秋勳(2001)。研長國民教育年限之研究。教育委託專案報告。彰化縣:彰化師範大學。
郭添財(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問題與對策。國策研究報告,2007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article-2462-2.html
陳光金(譯)(2000)。J. M. Buchanan著。同意的計算-立憲民主的邏輯基礎。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頁10-18)。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陳伯璋(2000)。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
陳伯璋(2001)。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高雄市:麗文文化。
陳伯璋(2003)。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理論基礎及比較研究。教育委託專案報告。臺北縣:淡江大學。
陳伯璋(2005)。學術資本主義下臺灣教育學門學術評鑑制度的省思。載於反思會議工作小組(主編),全球化與知識生產-反思臺灣學術評鑑,(頁205-234)。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陳伯璋、李錦旭(譯)(1992)。C. E. Olivera著。比較教育:何種知識?載於楊國賜、楊深坑(主編),比較教育理論與方法(頁197-225)。臺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周志宏、李坤崇、吳武雄(2003)。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理論基礎及比較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教育部。
陳東升(1992)。制度學派理論對正式組織的解析。社會科學論叢,40,111-133。
陳秉璋、陳信木(1988)。邁向現代化。臺北:桂冠。
陳秉璋、陳信木(1988)。邁向現代化。臺北:桂冠。
陳美智、楊開雲(2000)。組織真是「理性」的嗎?--一個組織社會學的新制度論觀點。東海社會科學學報,20,27-59。
陳益興、王先念、黃坤龍、李秀鳳、李訓智、郭淑芳、鄭文瑤、莊秀貞、湯效蘭、黃慧中(200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規劃方案。臺北:教育部。
陳清溪(2007)。教育與發展研習資訊,24(2)。
陳惠邦 (2001)。德國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惠敏(2002)。Foucault的權力/知識論述及其在九年一貫課程的意涵。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頁323-339)。高雄:復文。
陳敦源、郭承天 (2001)。基督教倫理與民主制度發展:從美國經驗看臺灣。公共行政學報,5,67-100。
陳敦源、郭承天(2000,6月)。基督教倫理與民主制度發展:從美國經驗看臺灣。載於東海大學舉辦之「2000年學術與信仰倫理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67-100),臺中市。
陳瑋芬(2004)。近代日本漢學的庶民性特徵 ─漢學私塾、漢學社群與民間祭孔活動。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4,251-286。
陳學恂(編)(1986)。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冊。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陳學恂(編)(1987)。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中冊。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陳曉律(2007)。歐洲民族國家演進的歷史趨勢。陳曉律文集,2007年12月1日,取自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modern%20society/ms15.htm
陳鵬、林玲(2007)。中國義務教育法制百年歷程之反思。陝西師範大學學報,36(2):93-98。
陳寶山、賈馥茗、黃漢昌、游振鵬、吳美瑤(合譯)﹙2002﹚。論教育。臺北︰五南。
陸有銓(2001)。躁動的百年----20 世紀的教育歷程。中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彭強、黃曉京(譯)(2002)。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國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湯象(1984)美國教育的演進。中國香港:今日世界社。
舒新城(編)(1961)。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上冊。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賀國慶(1994)。近代歐洲對美國教育的影響。中國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
項賢明(2003)。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美國教育改革。比較教育研究,156,23-28。
馮建三(譯)(1999)。Tomlinson, John著。文化帝國主義。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馮炳昆(譯)(2000)。維特羅克(Bjorn Wittrock)著。社會科學與國家的發展:現代性問題論說的變化情況。載於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主編),社會科學與公共政策(頁1-19)。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黃 藿(2003)。英國教育制度重要名詞翻譯之商搉。國立編譯館館刊,31。
黃乃熒(2004)。教學領導研究。未出版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上課資料。
黃光國(1982,10月4日)。替「國中教育症候群」把脈。聯合報,2版。
黃光國(1988)。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臺北:巨流。
黃光雄 (1996)。 課程與教學。臺北︰師大書苑。
黃尚仁(譯)(1959)。Francesca Alexander著。恐懼的由來(What are you afraid of)。臺北:教育部國民教育小組編印。
黃政傑(編)(2000)。迎向教改新世紀。臺北:漢文書店。
黃政傑(編)(2001)。各國教育改革動向。臺北:師大書苑。
黃添盛(譯)(2005)。曼弗烈.孔恩(Manfred Kuehn)著。康德:一個哲學家的傳記。臺北:商周出版社。
黃照耘(2007)。法國中等教育改革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4,179-212。
黃瑞祺(2000)。現代與後現代。臺北:巨流。
黃瑞祺(編)(2005)。Giddens著。全球化與第三條路。臺北:松慧文化。
黃瑞祺、張維安(譯)(1986)。L. A. Coser著。古典社會學理論(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 ideas in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臺北:桂冠。
黃鉦堤(2003)。當代德國政策調控理論-行動理論與系統理論的爭論。臺北:翰蘆圖書。
黃嘉雄(1996)。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臺北:師大書苑。
黃碧智(2004)。英國中等教育。載於鍾宜興(主編),各國中等教育。高雄:復文。
黃德祥(1992)。英國的教育改革與中等教育發展。教師天地,60,42-47。
楊孔熾 (2007)。日本學校公民教育的歷史由來。陜西師範大學外國教育史,2007年12月1日取自http://202.117.144.143/files/FED/Documents/A1007002TA0327.htm
楊思偉 (2002)。學校制度,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教育學概論(頁335-368)。臺北:學富文化。
楊思偉(2004)。規劃十二年國民教育理論之分析。教師天地,128,64-71。
楊思偉(2004)。學校制度。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頁)。臺北:學富。
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心理出版社。
楊思偉、王如哲(2004)。比較教育。臺北:空中大學。
楊思偉、吳明振、張明輝、李繼來、黃淑馨、陳清誥、陳盛賢(2004)。臺北市未來五年(93-97年)後期中等教育需求評估研究。臺北市教育局委託專案。臺北市:臺北市教育局。
楊思偉、吳清山、吳明振、蔡清華(2003)。向下延伸為主,向上延長為輔。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研究小組舉 辦之「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研討會,臺北市。
楊思偉、沈姍珊(2000)。比較教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楊思偉、施明發、許照庸、黃棋楓、黃文振(2003)。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辦理模式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教育部。
楊思偉等(2003)。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辦理模式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楊深坑(1999)。教育知識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兼論臺灣近年來的教育研究Education Journal(教育學報),26(2), Winter 1998 & 27(1), Summer1999,361-381。
楊智穎(民91)。九年一貫鄉土語言課程的政治文本分分析及其對課程實踐的啟示。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頁379-392)。高雄:復文。
萬俊人(譯)(2002)。John Rawls 著。政治自由主義。南京:譯林出版社。
群力(譯)(1984)。福澤諭吉著。勸學篇。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葉郁菁(2003)。教育優先、技能第一:英國2001-2006年教育改革發展方向。教育資料與研究,54,47-53。
葉重新(1985)。從康得的道德教育思想論我國的道德教育。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8(12):19-24。
董樂山(譯)(2000)。Alan Bullock著。西方人文主義傳統。臺北:究竟。
詹盛如(1999)。世界銀行教育援助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賈馥茗(1991)。教育哲學。臺北:三民書局。
雷國鼎(1985)。各國教育制度。臺北:三民書局。
鄔昆如(2007)。西洋哲學十二講。臺北:東大圖書。
廖仁義(譯)(1989)。Edo Piv`eevic著。胡塞爾與現象學。臺北:桂冠圖書。
廖立文(譯)(1991)。Ian Craib著。當代社會理論。臺北:桂冠圖書。
廖春文(1992)。英國一九八八年教育改革法案對我國中小學課程發展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頁347-377)。臺北:師大書苑。
廖春文(2001)。影響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國教輔導,40(3),52-61。
廖義銘(2004)。從理性到反思―行政學與行政法基本理論於後現代時期之整合與轉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4),603-626。
熊明安(1990)。中華民國教育史。中國重慶:重慶出版社。
維基文庫(2007)。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2007年12月1日取自http://zh.wikisource.org/wiki
維基文庫(2007)。曹錕憲法,2007年12月1日取自http://zh.wikisource.org/wiki
維基百科(2007)。明治六大教育家。2007年12月1日,取自2007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8%8E%E6%B2%BB%E5%85%AD%E5%A4%A7%E6%95%99%E8%82%B2%E5%AE%B6
維基百科(2007)。法國歷史。2007年9月24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95%E5%9C%8B%E6%AD%B7%E5%8F%B2
維基百科(2007)。普魯士。2007年12月1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9%AE%E9%AD%AF%E5%A3%AB
臺灣省教育廳(編)(1973)。臺灣省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文獻。臺中縣。
賓玉玫、鄭勝耀、湯瑞雪、黃約伯(1999)。柏恩斯坦分類與架構概念與當前的教育改革—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啟示。臺灣教育,581,43-47。
賓靜蓀(2006)。整天還不夠。2007年12月1日取自海闊天空網站http://www.lcenter.com.tw/inter/GermanyList.asp
趙一凡(譯)(1989)。 Daniel Bell著。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 (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臺北:桂冠圖書。
趙中建(編)(1996)。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宣言和行動綱領。中國北京:育科學出版社。
趙中建、李敏(譯)(2003)。面向21世紀的學習,載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編),為了21世紀的教育-問題與展望(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中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劉世閔(2005)。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臺北:心理出版社。
劉伯驥(1983)。西洋教育史。臺北市:中華書局。
劉孟奇(2006)。現代性、市場經濟與社會改革。當代,225,50-65。
劉軍寧(譯)(1994)。Samuel P. Huntington著。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臺北:五南。
劉瑞華(譯)(1994)。North, Douglass C. 著。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臺北:時報文化。
劉慶仁(1999)。美國中小學教育改革的趨勢:從學童教育卓越法談起。文教新潮,4(4),3-7。
劉潤忠(譯)(1990)。Thomas F. O'Dea著。宗教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艷偉(2004)。關於義務教育年限確定的一個初步討論。北京教育經濟研究電子季刊,1-20。
劉宜君(2002)。政策參與與政府再造-談政策網絡的概念與類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歐用生(1999a)。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析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
歐用生(1999b)。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上)(頁19-33)。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潘光哲(2005)。評《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二十一世紀網絡版,40,2007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03100.htm
滕大春(1990)。外國教育通史。中國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
蔣中正(1953)。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蔡炳坤(2005)。十二年國教「學區劃分」之規劃研究。教育研究,140,40-47。
蔡培村、陳麗珠、鍾蔚起(2003)。十二年國民教育經費需求推估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教育部。
蔡培村等(2003)。十二年國民教育經費需求推估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
蔡清田 (1999) 。從歷史學科課程評析英國國定課程改革之理論與實際,教育研究集刊,42 (1),51-78.
蔡清田 (2003)。課程政策決定。臺北: 五南。
蔡清華 (2003)。美國教育制度。載於王家通(主編),各國教育制度 (頁263-302)。臺北:師大書苑。
蔡繼光、李振昌、霍達文(譯)(2000)。 Friedman, Thomas L.著。了解全球化:凌志汽車與橄欖樹。臺北:聯經。
鄭重信(1977)。西德的教育制度。臺北:幼獅。
鄭崇趁(1990)。如何延長十二年國民教育。臺灣教育,469,17-21。
鄭崇趁(2001)。「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策略分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261-286。
鄭陸霖(1999)。一個半邊陲的浮現與隱藏:國際鞋類市場網絡重組下的生產外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5,1-46。
鄭勝耀、黃約伯(2002)。伯恩斯坦的分類與架構概念及其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啟示。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頁341-359)。高雄:復文。
鄭博真(1999)。從社會學觀點論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國民教育研究集刊,7,109-125。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1)。Tomlinson, John著。全球化與文化。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賴志峰(2004)。美國教育經營組織經營特許學校之經驗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2(5),59-88。
錢曼倩、金林祥(主編)(1996)。中國近代學制比較研究。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霍益萍、戴天華(2004)。為了所有學生的成功-法國全國教育大討論總報告概述。教育發展研究,12,46-48。
戴曉霞(2000)。全球化與高等教育:我國高等教育「私有化」發展趨勢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邁向新世紀:比較教育理論與實際(頁121-140)。臺北:臺灣書店。
戴曉霞(2002)。從世界體系到全球化:觀點的轉變及其對高等教育的意義。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頁463-459)。高雄:復文。
聯合報(1986,11月28日)。遺書一紙心酸話,忍令父母淚兩行。聯合報,5版。
薛荷玉(2007,6月22日)。基測只作入學門檻。聯合報,A1版。
薛絢譯(1994)。Appleby, J., Hunt, L., & Jacob著。歷史的真相。(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 New York: Norton.)臺北:正中。
薛曉華(1995)。八0年代中期後臺灣的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薇薇夫人(1978,11月16日)。大書包‧不得了!。聯合報,9版。
謝小芩(1998)。教育活動與學校組織。載於張苙雲、吳乃德、孫中興、謝小芩、顧忠華(合著),社會組織(頁248-301)。臺北:空大。
謝小芩、王震武(1993)。臺灣學校組織性格的形成。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之「近期組織變遷理論之發展:本土經驗研究的對話」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謝文全(1983)。西德與法國中等教育制度之研究。師大學報,28,219-262。
謝文全(1992)。中等教育。臺北:文景。
謝文全(1999)。中等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謝立中(2000)。西方社會學名著提要(下)。臺北:昭明出版社。
謝孟穎(2002)。由課程知識社會學的角度評析文化對教育的支配性。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頁119-133)。高雄:復文。
謝宗林(譯)(2000)。國富論。臺北:先覺出版社。
謝宗學(2003)。政策工具選擇的政治經濟學。公共行政學報,9,89-121。
謝俊義(1998)。新制度論與公共行政:整合性觀點。中國行政評論,7(4),155-188。
謝斐敦(2003)。德國與臺灣教育分流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謝蕙蓮(2007,6月)。98學年基測轉型門檻,量尺擬調降。聯合晚報,4版
鍾文芳(2006)。西方近代初等教育教育史。中國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鍾宜興(2004)。各國中等教育。高雄:復文。
韓繼成(2006)。十二年國教之探究。學校行政,44,85-97。
瞿宛文(2000)。全球化與後進國之經濟發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7,91-117。
瞿菊農(譯)(1926)。教育論。中國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瞿葆奎(1987)。教育制度。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簡成熙(譯)(2002)。G. R. Knight著。教育哲學導論。臺北:五南。
藍皓華(2003)。以社會學之觀點來探討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教育學苑,3,16-24。
顏國樑、蘇進棻、林志成(2005)。國民中學畢業生免試入學高級中等學校之研究子計畫七:教育法令。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藤大春、藤大生(1986)。德國教育史。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藤田英典(1997)。教育改革―共生時代の学校づくり。日本東京:岩波書店。
蘇永明、方永泉(主編)(2007)。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臺北:學富。
蘇奕溱(2007)。林萬億坦承有困難,學費全免做不到。新新聞,1044。2007年6月20日,取自http://news.yam.com/view/mkmnews.php/467154
顧忠華(1998)。有關組織的知識與理論。載於張苙雲、吳乃德、孫中興、謝小芩、顧忠華(合著),社會組織(頁48-63)。臺北:空大。
顧忠華(2006)。臺灣的現代性—誰的現代性?哪種現代性?當代雜誌,221,66-89。
顧明遠(主編)(2000)。世界教育大事典。中國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二、外文資料
日本文部科学省(2001)。21 世紀教育新生プラン。2006 年10 月27 日,取自http://www.mext.go.jp/a_menu/shougai/21plan/main_b2.htm
日本文部科学省(2003)。新しい時代にふさわしい教育基本法と教育振興基本計画の在り方について(答申)。2007年11月19日, 取自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0/toushin/030301.htm
日本文部科学省(2006)。學校制度。2006年10月11日,取自http://www.mext.go.jp/b_menu/soshiki2/12.htm
Ahmed, M., Chabbott, C, Joshi, A., & Pande, R. (1993). Primary education for all: Learning from the BRAC.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Academy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lmond, G. A.(1990). A Discipline Divided: Schools and Sect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bury Park, CA: Sage.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London: Verso Press.
Anderson, C.W.(1975).Public policy-making. New York:Praeger.
Apple, M.W. (1993). Book review.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37 (3), 322-324.
Apple, M.W. (1996). Power meaning and identity: Cr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7, 125-144.
Apple, W. M. (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 New York: Rouledge.
Appleby, J. O., Hunt, L. A.,& Jacob, M. C.(1994).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New York: Norton.
Appleby, J., Hunt, L. & Jacob, M. (1994).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History. New York:W. W. Norton.
Aronowitz, S.,& Giroux, H. (1991). Postmodern education-politics, cultures and social criticism. Oxford: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Arrow, K. (1973). Higher education as a filter.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3), 193-216.
B. Marin and R. Mayntz eds. (1991), Policy Networks: Empirical E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
Ball, S. J. (Ed.) (2000). Sociology of education: Major themes (Volume I: Theories and methods; Volume II: Inequalities and oppressions; Volume III: Institutions and processes; Volume IV: Politics and policies). New York: Routledger Falmer.
Ball,T. (1994). Critical soci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olic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42(1), 70-84.
Bauer, R.A.,& Gergen, K.J.(1968).The study of policy format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
Beck, R. H., Cook, W. W., & Kerney, N. C.(1960). Curriculum in the modern elementary school (2nd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Hall,Inc.
Beck, U.(1999). World Risk Socie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Beck, U., Giddens,A., & Lash,S. (1994) Reflexive Modernizatioin. Cambridge:Polity Press.
Bell, D. (197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New York: Basic Books.
Benavot, A. (1992). Description of the curriculum database and the methodologies employed. In J. W. Meyer, D. H. Kamens, & A. Benavot (Eds.), School knowledge for the masses: World models and the 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ar catego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28-39).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Benavot, A., Cha, Y. K. Kamens, D. H., Meyer, J. W., & Wong, S. Y. (1992). Knowledge for the masses: World models and national curricula, 1920-1986. In J. W. Meyer, D. H. Kamens, & A. Benavot with Y. K. Cha & S. Y. Wong (Eds.), School knowledge for the masses: World models and the 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ar catego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40-62).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Benson, K. J. (1982).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 In D. L. Rogers & D. Whetten (Eds.),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pp. 137-176). Ames, 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Berg, I. (1970). Education and Jobs : the Great Training Robbery. New York, Praeger.
Bernstein, B. (2000). 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Critique. 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Bidwell, C. E.(2000).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chooling. In M. T. Hallinan (Ed.),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163-87). New York: Kluwer / Plenum Academic.
BMBF (2007). Better opportunities for everyone. Berlin:BMBF. Retrieved July,9,2007, from http://www.bmbf.de/en/index.php
Boli, J., Ramirze, F, & Meyer, J. (1985). Explaining the origins and expansion of mass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9(2), 145-170.
Bormann, E.G. (1972).Fantasy and rhetorical vision: the rhetorical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58,396-407.
Bourdieu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wen, J. (1981).A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 London:Methuen.
Brawley, M. R.(2003). The politics of globalization: Gaining perspective, assessing consequences. Peterborough, Ontario: Broadview Press.
Brubacher, J. S. (1947).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utts, F. (1973). The education of the west. N.Y.,McGraw-Hill Book Company.
Butts, R. F. (1955). A cultural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 : its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N.Y.: McGraw-Hill.
Butts, R. F. (1978).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revolution to refor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utts, R.F. (1978). Public education in United States: from Revolution to Reform., New York :John Wiley.
Carnoy, M., (2000). Notes on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knowledge in the education sector,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OECD: Paris
Cha, Y. K. (1992). The origins and expansion of primary school curricula: 1800-1920. In J. W. Meyer, D. H. Kamens, & A. Benavot with Y. K. Cha & S. Y. Wong (Eds.), School knowledge for the masses: World models and the 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ar catego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 63-73).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Chabbott, C., & Ramirez, F.O.(2000).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In Maureen T. Hallinan (Ed.), Handbook of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Kluwer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New York.163-187
Chomsky, N.(1969). American power and the new mandarins. New York: Pantheon.
Chouliarake, L. & Fairclough, N. (1999). 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 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Chubb, J., & Moe, T. (1990). Politics, markets and America’s schools.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e.
Cizek, G. J. (1999).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olicy.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Codd, J. A. (1988). The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docum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3,(3), 235-247.
Colebatch, H. K. (2002)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olicy.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 & Hoffer, T.(1987).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The impact of communities. NY: Basic Books.
Coleman, J. S. (1961). The adolescent society: The social life of the teenager and its impact on education. NY: Free Press of Glencoe.
Coleman, J. S. et al. (1966).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New Hampshire : Ayer Company.
Coleman, J. S.(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Coleman, J. S., Hoffer, T. ,& Kilgore, S. B. (1982). High school achievement: Public, catholic, and private schools compared. NY: Basic Books.
Coleman, James S (Ed.) (1965).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J.S., & Hoffer,T.(1987).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The impact of communities. NY: Basic Books.
Collins, R. (1979). The Credential Society: A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ollins, R.(2000).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patterns of education. In Maureen T. Hallinan (Ed.),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 213-239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Connell, W. F. (1980).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nover, P. J. (1995). Citizen identities and conceptions of the self.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3, 133-165.
Cook, C.& Keith B. (1984). British Historical Facts: 1830-1900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Cornbleth, C. (1990). Curriculum in context. New York, NY:Falmer.
Cornbleth, C. (1990). Curriculum in context. New York: Falmer.
D. Held, D.(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 Cambridge: Polity Press.
Dahl, R.A .(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Dale, R. (2000).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Demonstrating a “common world educational culture” or locating a “globally structured educational agenda”? Educational Theory, 50 (4), 427-448.
Davies, S.(2002).The paradox of progressive education: a frame analysi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5,269-283.
Denhardt, R.B.,& Denhardt, J.V.(2003).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not steering. New York:Armonk.
DiMaggio, P. J. & Powell, W. W. (1983). The iron caged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 (2), 147-160.
Donald, J. (1992). Sentimental education: schooling,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regulation of liberty. London: Verso.
Dore, R. P. (1976)The Diploma Disease: Education, Qual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ryzek, J.S. (1990)﹒Discursive democracy: politics, policy, and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rkheim, E. (1956).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New York: Free Press .
Durkheim, E. (1982).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Dye, T.R. (1972).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ckersley, R. (1993). The west’s deepening cultural crisis. The Futurist, 27(6), Nov-Dec, 8-12.
Eckersley, R. (1995). Values and visions and youth and the the failure of modern western culture. Youth Studies Australia ,14 (1),13-21.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New York:Longman.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Cambridge, Mass. : Polity Press.
Foucault, M. (1972)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 M. S. Smith, Trans.). London:Tavistock.
Fowler, F. C. (2004). Policy Studie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An Introduction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Fowler, Roger & Gunther Kress (1979). Critical linguistics. In Fowler, Roger, Bob Hodge, Gunter Kress and Tony Trew (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pp.185- 213. London, Bost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Fraser, S. (1964). Jullien’s plan for comparative education 1816-1817. Columbia: 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 A. Jordan and J. J. Richardson,.(1987). Government and pressure Groups in Britain. Oxford: Clarendon
Giddens, A. (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Giddens, A. (1992).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ddens, A. (2001). Sociology (4th ed.).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ddens,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d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Polity Press.
Giroux, H.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Granby, Mass.: Bergin & Garvey Punlisher, Inc.
Giroux, H. (1997).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ope. Oxford:Westview.
Granovetter, 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3), 481-510.
Green, A. (1990).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The rise of education. systems in England, France and the USA. London: Macmillan.
Green, A.(1997).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 state. London: Macmillan.
Greenfield, L. (1992).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ba, E.,& Lincoln, Y.S. (1989).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Sage.
Gummesson E. (1991). Qualitative methods in management research. London:Sage Publication.
Gutek, G.L. (1991).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Guthrie, J.W.,& Springer ,M.G.. (2003).A nation at risk revisited: did “wrong“ reasoning result in “right” results? at what cost?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79(1),7-35.
Habermas, J. (1985). Modernity: an Incomplete Project. Postmodern Culture. H. Foster. London, Pluto Press.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T. Burger and F. Lawrence, Tran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2).
Habermas, Jurgen. (1989).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Hallinan, M. T. (Ed.) (2000).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 Y. : Plenum.
Hallinan, M. T. (Ed.). (2000).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Harbison, F.H. and C.A. Myers. (1964). Education, Manpower, and Economic Growth, Strategie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 Hill.
Harmon, M.M. (1981) .Ac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Longman.
Hartog, J.(1983). To graduate or not: Does it matter? Economics Letters,12,193–199 .
Hayek, F. A. (1983). The Origins and Effects of Our Morals. In The Essence of Hayek, C. Nishiyama & K. R. Leube,( eds).Stanford, Hoover Institute Press.
Hayes, M.T. (1992). Incrementalism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Longman.
Heater, D. (1999). What is citizenship?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elco, H. (1978). Issue networks and the executive establishment. In A. King (Ed.), The new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pp. 87-124). Washington: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Held, D. (1997)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New Political Economy,2(2),257-277.
Held,D. (2000) .Regulating Globalization? The Reinvention of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5 (2), 394–408.
Hirst, P. & Thompson, G. (1996). Globalisation: Te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nd Some Surprising Answers. Soundings, 4, 47-66.
Hirst, P., & Thompson, G. (1996). 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ishimura, Y. (1994). How are Jap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changing?NIER Newsletter,26:1.
Honeywell, R. J. (1964).The Educational Work of Thomas Jefferson. New York: Russell and Russell.
Howlett, M., & Ramesh ,M. (1993).Patterns of policy instrument choice: policy styles, policy learning and the privatization experience. Policy Studies Review, 12(1),3-24.
Howlett, M., & Ramesh, M. (1995).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 Toronto: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ghes, P. (1991). Australia 2000:a shared challenge, a shared response. Youth Studies Australia, 10,1.
Hult, K. M., & C. Walcott(1990). Governing Public Organizations. Pacific Grove, Cal.: Brooks/Cole.
Hungerford,T.,& Solon,G.(1987). Sheepskin Effects in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69(1),175-177.
Inkeles,A.,& Sirowy,L.(1983).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Trends in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s. Social Forces, 6(2), 303-333
Iriye, A.(2004). Global community: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making the contemporary world.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epperson, R. C., & Meyer, J. W. (1991). The public ord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ormal structure. In P. J. DiMaggio & W. W. Powell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pp.204-231).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T.W. & Reed, R.F. (2002).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American education. Boston,MA: Allyn&Bacon.
Jones, C.O.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Belmont, CA: Wadsworth.
Jones, K. (Ed.)(1992).English and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Cox’s revolution. London: Kogan Page.
Jordan, G. A,.& Richardson, J. J.(1987). Government and pressure Groups in Britain. Oxford: Clarendon
Kamens, D. H. (1992). Variants forms: Cases of countries with distinct curricula. . In J. W. Meyer, D. H. Kamens, & A. Benavot with Y.-K. Cha & S-Y. Wong (Eds.), School knowledge for the masses: World models and the 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ar catego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74-82).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Kariya, T., & Rosenbaum, J. (1995). Institutional Linkages between Education and Work. as Quasi-Internal Labor Market,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14, 101-136
Katz, L., & Murphy, K .(1992) “Changes in Relative Wages, 1963-1987: Supply and Demand Factor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 35-78.
Kegley, C. W., Jr., Wittkopf E. R.(2001). G-8 riot leaders elude police, world politics: Trend and transformation. 8th ed. Boston: Bedford/ St. Martin s.
Keim, A. N. (Ed.) (1975).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amish—the right not to be modern. Boston: Beacon Press.
Kelly, R. (2005). 14-19 Education and Skills – White Paper. London: DfES.
Kenway, J. (1992). Marketing education in the post-modern age, to AERA Conference, April. San Francisco.
Kerckhoff, A. C. (2000)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Hallinan, M. T. (Ed.),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Boston,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King,K., & Singh, J.S. (1991).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Commonwealth Education Ministers, Barbados.
Kingdon, J.W. (1994).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2nd ed.). 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Kirst, M. W. and Wirt, F. (1992). State role,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In M. C. Alkin (Ed.). Encyclopedia ofeducational research. (6th ed.)(pp.1267-1275). New York, NY:Macmillan.
Kooiman, J.(Ed.).(1993) Modern Governance: New overnment-SocietyInteraction.London: Sage.
Lasswell, H. D. (1970).The emerging conception of the policy sciences. Policy Sciences,1,3-14.
Layard, R.,& Psacharopoulos, G. (1974). The screening hypothesis and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2(5), 985-998
Layard,R., & Psacharopoulos,G.(1974). The screening hypothesis and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2(5),985-998
Lester, J.P.,& Stewart, J. (2000). Public Policy(2nd ed). Belmont, CA:Thomson Learning.
Linder, S.,& Peters, B.G.. (1992). The study of policy instruments. Policy Currents,2(2),1-4.
Linkenbach, A. (2000). Anthropology of Modernity: Project and Contexts. Thesis Eleven, 61,41-63.
Lowi, T. (1972). Four system of policy, politics, and cho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3,298-310.
Lowi, T. (1979). The end of liberalism. New York: W. W. Norton.
Lowndes, V. (1996). Varieties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A critical apprais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74 (2), 181-197.
M. J. Smith, & Michael Hill(Eds.).(1997). Policy Networks in The Policy Process: A Reader.New York: Prentice Hall.
Marin, B. & Mayntz, R. (Eds.) (1991). Policy Networks: EmpiricalE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Inc.
Marsh, D. (Ed.) (1998) Comparing Policy Networks. Philadelphia.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Marsh, D., & Rhodes, R.A.W. (Eds.) (1992) 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Marsh, D.,& Rhodes, R. A. W. (eds.).(1992). Policy Networks in British Govern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May, J.P.(1991).Reconsidering policy design:policies and public.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11(2),187-206.
Mayer, A. E. (1950).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Prentice-Hall
McClelland, D. C. (1961). Achieving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McDonnell, L., & Elmore, R. (1987). Getting the job done: 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9(2), 133-152.
McEneaney, E. H., & Meyer, J. W. (2000).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An institutionalist perspective. In M. T. Hallinan (Ed.),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189-211).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McFarland. (1987) A Interest Groups and Theories of Power in America.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7, 129-147
Meyer, J. W, Ramirez F. O., Rubinson, R., & Boli-Bennett, J. (1977). The world educational revolution, 1950-1970.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0 (4), 242-258.
Meyer, J. W. & Kamens, D. H. (1992). Conclusion: Accounting for a world curriculum. In John W. Meyer, D. H. Kamens, & A. Benavot (Eds.), School knowledge for the masses: World models and the 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ar catego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165-179).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Meyer, J. W. (1977).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 as an institu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 (1), 55-77.
Meyer, J. W. (1980a). The world polity and the authority of the nation-state. In A. Bergesen (Ed.), Studies of the modern world-system (pp.109-137).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eyer, J. W. (1980b). Levels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schooling effects. In C. E. Bidwell & D. M. Windham (Eds.), Issues in macroanalysis: The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productivity , 3 (pp.15-63). Cambridge, MA: Ballinger.
Meyer, J. W. (1983). Conclus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he rationality of form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J. W. Meyer & R. W. Scott (Eds.),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 (pp.261-282). Beverly Hills, CA: Sage.
Meyer, J. W. (1992). Background: A perspective on the curriculum and curricular research. In J. W. Meyer, D. H. Kamens, A. Benavot, Y. K. Cha, & S. Y. Wong (Eds.), School knowledge for the masses: World models and the 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ar catego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18-27).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Meyer, J. W., & Rowan, B. (1977).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 (2), 340-363.
Meyer, J. W., Boil, J., Thomas, G. M., & Ramirze, F. O. (1997). World society and the nation-stat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 (1), 144-181.
Meyer, J. W., Ramirez, F. O., Rubinson, R., & Boil-Bennett, J. (1977). The. World Educational Revolution, 1950-1970.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0, 242-258
Meyer, J. W., Ramirze, F. O., & Soysal, Y. N. (1992). World expansion of mass education, 1870-1980.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5, 128-149.
Meyer, J. W., Scott, R. W., & Deal, T. E. (1981). Institutional and technical source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xplaining the structure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J. W. Meyer & R. W. Scott (Eds.) (1992),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Ritual and rationality (pp.45-70). Beverly Hills, CA: Sage.
Meyer, J., & Hannan, M. T. (1979).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world system.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yer, J., Kamens, D., & Benavot, A. with Cha, Y. K. & Wong, S. Y. (1992). School knowledge for the masses: World models and the 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ar catego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Meyer, J.W., Boli, J., Thomas, G.M. and Ramirez, F.O. (1997).World Society and the Nation-Stat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144—81.
Meyer,A.E. (1949).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Miller P .W, & Volker P A. (1984). The screening hypothesis: an application of the Wiles test. Economic Inquiry ,22,121-27
Mitchell. D. E. (1988), Educational politics and policy : The state level. In N. Boyan ( Ed.),Handbook of research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p.New York, NY:Logman.
Mitchell. D. E. (1992), Governance of schools. In M. C. Alkin (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th ed.)(pp. 549-558). New York, NY:Macmillan.
Morley, David , & Robins, Kevin.(1995). Spaces of Identity: Global Media, Electronic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Boundaries.London: Routledge.
Nord, W. A. (1995). Religion and American Education: Rethinking a National Dilemma. Chapel Hill,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Nord, W.A., & Haynes, C.C. (1998). Taking religion seriously across the curriculum.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ECD (2000). PISA2000Retrieved. December 1,2007,from http://www.pisa.oecd.org/document/48/0,3343,en_32252351_32236159_33668528_1_1_1_1,00.html
OECD (2007). About OECD. Retrieved December 8, 2007, from http://www.oecd.org
OECD(2007). Compulsory and intended instruction time in public institutions .Retrieved December 1,2007,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35/8/39287251.xls
Orr, J.B. (1987). The American system of education. In L.S. Luedtke (Ed.), Making America: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Pamela J. Conover. (1995). Citizen Identities and Conceptions of the Self.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3,133-134.
Parker, S. C. (1970). The History of Modern Elementary Education. N.J.: Littlefield, Adams & Co.
Perlman ,R .(1988).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 American perspective.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4(3), 121-127
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Taylor(1996).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Political Studies,XLIV,936-957
Petras, J. (1999). 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Analysis, in Chilcote, Ronald M. (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mperialism: Critical Appraisals(pp. 181-214).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iaget, J. (1967). Retrieved December 1,2007, from http://www.ibe.unesco.org/policy/ICE_PDFs/intro.pdf
Policy.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Powell, W. W. (1988). Institutional effects 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L. G. Zucker (Ed.), Institutional patterns and organizations: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pp.115-136). Cambridge, MA: Ballinger.
Pring, R. (2000).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Continuum.
Psacharopoulos ,G. (1979). On the weak versus the strong version of the screening hypothesis. Economics Letters,4,181-185.
Psacharopoulos,G. (1981) Returns to Education: an Update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17(3), 321-341.
Psacharopoulos,G.(1979). On the weak versus the strong version of the screening hypothesis. Economics Letters. 4,181–185
Pulliam, J.D., & Patten, J.V. (1995).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America.(6th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Quimps, R. D. (1890). Pestalozzi, The Man and His Work. (J. Russell, Trans).N. Y.: D. Appleton & Company.
Ralph, P.L., Lerner, R.E., Meacham,S.,Wood,A.T., Richard W. H., & Burns, E.(1991). World civilizations: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 N.Y.:W.W. Norton Company.
Ralph, Philip Lee, et al. (Eds.)(1991). World civilizations: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 .New York: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Inc.
Ramirze, F. O., Rubinson, R., Meyer, J. W. (1973). National 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causal interrelationships:1950–1970.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ADAG Seminar on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Singapore.
Ramirze, F., & Boli, J. (1987).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mass schooling: European origins and worldwide institutionalizati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0 (2), 2-18.
Rawls, John. (1996).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eid, W. A. (1990). Strange curricula: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stitutional categories of school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2 (3), 203-216.
Reid, W. A. (1999). Curriculum as institution and practice: Essays in the deliberative tradition.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Reisner, E. H. (1923). Nationalism and Education Since 1789: A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modern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Rhodes, R. A. W. (1988). Beyond Westminster and Whitehall: the Sub-central Government of Britain. London: Unwin-Hyman.
Rhodes,R.A.W.(1996).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44, 652-667.
Robertson, Roland. (1995). Glocalization.In Feathersone, Mike, Lash, Scott , Robertson, & Roland (Eds.), Global Modernities.(pp. 25-44).London: SAGE.
Rust, V. D. (2003). Method and methodology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Review, 47(3), 3-7.
Rust, V.(1991). Postmodernism and its comparative education implication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35 (4),610-626.
S. Wilks and M. Wright (Eds). (1987). Comparative Government-Industry Relation: Western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Sabatier, P.A., & Jenkins-Smith, H.C. (1999) .The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An Assessment.Iin P.A. Sabatier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117-166). Boulder.
Saha, L. J. (Ed.) (1997).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Pergamon.
Salisbury, P.R. (1968).The analysis of public policy. Chicago: Markham publishing.
Sander, H.(1996). Multilateralism, Regionalism and Globalisation: The Challenges to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In H. Sander and A. Inotai(Eds.).World Trade after the Uruguay Round: Prospects and Policy Op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London: Routledge.
Schneider, A.,& Ingram, H. (1988). Systematically ‘pinching’ ideas: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policy design.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8. , 61-80;
Schneider, A.,& Ingram, H. (1990). Policy design:elements, premises and strategies.In Stuart Nagel (Ed.), Policy Theory and Policy Evalu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Schultz, T. W. (1963). The Economic Value of Educ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Scott, R. W. (1992). Organizations: 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cruton, R. (1980). The meaning of cnservatism .Harmondsworth: Penguin.
Sexton, S. (1987). Our schools-a ridical policy. London: Education Unit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Shavit, Y. (1990). Segregation, tracking, and th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of minorities: Arabs and oriental Jews in Israel.ASR ,55,115-126.
Shavit, Y., & Müller, W. (1998). From School to Work: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 and Occupational Destinat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Shavit, Y., & Müller, W. (2000). Vocational secondary education, tracking,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M. T. Hallinan (Ed.).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437-452.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Siedentop, L. (2001). Democracy in Europe. London: Penguin Books.
Siobhan Gorman (2002). Bipartisan Schoolmates. http://www.educationnext.org/20022/36.html
Siobhan, G.. (2002). Bipartisan Schoolmates. Retrieved December 1,2007, from http://www.educationnext.org/20022/36.html
Sjostrand, S. E. (1993).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ory and empirical findings.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Skocpol, T. (1977). Wallerstein’s world capitalist system: A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critiqu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 (5), 1075-1090.
Smith, Anthony. (1991). National Identity.London: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pence, M .(1973).Job market signaling. The Quarterly of Journal of Economics. 87, 355-374
Spring, J. (1972). Educ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Corporate State. Boston: Beacon Press.
Spybey, T.(1996). Glogalization and World Socie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Steiner-Khamsi, G., & Quist, H. O. (2000).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al borrowing: Reopening the case of Achimota in British Ghana.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44 (3), 272-297.
Stone,L. (1974) The university in socie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2007). A secular age. Cambridge, MA: Harvand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G., Meyer, J. W., Ramirze, F. O., & Boil, J. (1987).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Constituting state,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 Beverly Hills, CA: Sage.
Tilly, C. (1990). 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AD 1990-1992. Oxford: Blackwell .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7). Archived information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1998-2002.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6, from http://www.ed.gov/pubs/StratPln/index.html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2).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2002-2007. Retrieved November 30, 2006, from http://www.ed.gov/about/reports/ strat/plan2002-07/index.html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5). Archived- Strategic plan 2001-2005,Introduction.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06, from http://www.ed.gov/pubs/
UNESCO. (2007).UNESCO Retrieved November 30, 2007,.http://www.un.org/Overview/rights.html
Van Horn, C.E., Baumer, D.C., & Gormley Jr., W.T. (2001). Politics and Public
van Warrden, F. (1992). Dimensions and Types of Policy Network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21(1/2), 29-52.
Vanderstraeten, R. (2000). 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expansion. In S.J. Ball (Ed.),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Major Themes. Volume I: Theories and Methods (pp. 492-505). New York-London: Routledge.
Walford, G. (1994). Choice and equity in education. London: Cassell.
Walters, P. B. (2000). The limits of growth: expansion and school refor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M. T. Hallinan (Ed.),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163-87). New York: Kluwer / Plenum Academic.
Walters, P. B. (2001). Educational access and the state: Historical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racial inequality in American education.Sociology of Education, Extra Issue 2001, 35-49.
Walters, P. B.(2000).The Limits of Growth: School Expansion and School Refor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Maureen Hallinan (Ed.), Handbook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Y: Plenum.
Weible,C M., & Sabatier, P. A. (2005). Comparing policy network: Marine protected areas incalifornia. 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3(2), 181-201.
Weick K. (1976).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loosely coupled syste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1, 1-19.
Wells & Oakes,. 1996
Westbury, I., & Hsu, C. S. (1996a). Structures of curriculum governance and classroom practice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8 (2), 123-139.
Westbury, I., & Hsu, C. S. (1996b). Does state control of the curriculum matter? A response to Stevenson and Bake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8 (4), 343-347.
Wiggin, G.. A. (1962).Education and Nationalism: An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
Wilks,S.,&Wright,M.(eds.).(1987).Comparative Government-Industry Relation: Western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Wilson, E. O.(1979).On humman natur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ge.Mass.
三、報紙資料
中國時報(2007,3月2日)。「菁英」擺不平 12年國教變變變。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中國時報(2007,3月3日)。明星招誰惹誰了?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中國時報(2007,3月4日)。臺灣需要「菁英」高中嗎?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中國時報(2007,3月5日)。炒短線的選舉施政令人厭惡。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中國時報(2007,6月21日)。先弄清楚自己所占位置 多點機會 校方多鼓勵再試。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王貝林(2007,4月30日)。窮不能窮教育 蘇揆力倡公平。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王貝林、黃以敬、申慧媛(2007,4月30日)。補助弱勢生 將擴及五專前3年。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王典謨(1976,11月2日)。發展技術密集工業首須培訓大量技工。聯合報,2版。
王建訓(2003,3月5日)。游揆:對大陸開放 不可違逆 表示要深耕臺灣 需遵守市場法則。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王秋霖(2004,11月25日)。中教司長:推動十二年國教 解決多元入學問題。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王彩鸝(2007,6月20日)。中研院證實量尺不公 名次最多掉千名。聯合晚報,1版。
王寓中、莊育鳳、蘇金鳳( 2007,8月8日)。長駐雲嘉南首日 馬低調訪六輕。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8月8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王超群(2007,3月1日)。學生心聲 制度再怎麼改 壓力半點減不了。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申言(2004,5月8日)。十二年國教 提前亮黃燈?。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申慧媛( 2007,6月23日 )。量尺受質疑/基測新制 延至一百學年起實施。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申慧媛(2005,9月3日)。曾憲政:十二年國教 時機漸成熟。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申慧媛(2007,2月28日)。36明星高中職 可跨區招生。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申慧媛(2007,3月1日)。特殊產業科,今年優先免試升學。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申慧媛(2007,4月25日)。12年國教補助標準確立/參加私校單招 不加碼補助。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申慧媛(2007,4月28日)。補助款平均每校近1億,優質高中標準出爐。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申慧媛(2007,6月22日)。99學年起/基測轉型 登記分發逐步取消。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申慧媛、王貝林、陳詩婷(2007,3月8日)。400億推12年國教 38萬生受惠。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申慧媛、黃以敬(2007,4月30日)。12年國教 升學改革/基測轉為門檻 體適能納升學採計。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3日
申慧媛、黃以敬(2007,4月30日)。杜正勝:30年內人才素質再提升。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申慧媛、黃以敬(2007,5月1日)。基測逾240分社區高中生 大學指考不輸明星高中。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朱敬一(2007,3月1日)。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 ----12年國教必須以「免試升學」、「學區分發」為前提。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朱賜麟(2007,3月7日)。去除明星迷思。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自由時報(2005,9月4日)。高中社區化–校長說法╱提升社區高校品質 成敗關鍵。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何榮幸(2007,2月28日)。12年國教 蘇北縣府班底操刀。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吳文貴(2007,3月1日)。關鍵在校長。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吳京(2007,5月14日)。教改 先幫偏遠、窮孩子。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吳政修(2006,9月19日)。12國教 最快97年實施。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5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李名揚(2005,8月3日)。12年國教 杜正勝強調延後分流。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5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李名揚(2007,2月28日)。黃榮村:補助私校曾志朗:免費入學。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李欣芳(2007,8月20日)。十二年國教長昌達共識。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李祖舜(2007,5月24日)。國教向下延伸 首張政策支票 馬:免費念幼稚園大班。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李順德(2007,2月28日)。牛肉可口? 催票效果。聯合報,A2版。
李順德(2007,2月28日)。牛肉可口?催票效果。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李順德(2007,3月8日)。蘇揆:3年400億 12年國教後年上路。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1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李義、喬慧玲、葉志雲(2007,2月27日)。12年國教 名校校長:經費、越區人潮 應有配套。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汪建(2007,3月1日)。保留明星 玩假的。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周曉婷(2006,9月19日)。公私立高中職學費差額 教育部研議由政府補助。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林志成(2005,8月6日)。多校招生不足 12年國教時機成熟。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林志成(2007,1月13日)。批「一綱一本」把教科書聖經化 人本:一綱多本才對。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林志成(2007,3月5日)。除非免試 教改團體「有條件」支持。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林志成(2007,5月6日)。十二年國教實施後 專家建議:高中入學 基測只考國英數。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林志成(2007,6月23日)。中教司算錯 最快一百學年才實施 基測當門檻 教部改口:今年升小六生適用。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林宛諭(2007,6月2日)。12年國教/溪湖高中座談 課業落後補導 預算加倍。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林河名、陳志平(2007,3月3日)。臺聯批政院拚選舉。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林法(2007,3月2日)。十二年國教校校「明星班」。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林修卉、高有智(2007,3月3日)。臺聯:教部衝12年國教 變選舉部。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林淑玲(2007,4月24日)。是否免試學區劃分 政院:1年後才定案。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林新輝、李順德(2007,2月28日)。蘇:不能選舉到就不敢做。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林諭林、何榮幸、蔡慧貞、曾薏蘋(2007,4月20日)。蘇:經濟與環保求取兩者平衡。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施曉光、申慧媛、彭顯鈞、李明賢(2007,2月28日)。蘇揆宣示:12年國教 後年上路。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施曉光、李明賢、王貝林(2007,3月7日)。12年國教/重申排富:捨公立高中職讀私立 弱勢生不補助。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洪維良(2007,3月2日)。明星高中 有必要保留。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唐光華(2007,3月2日)。12年國教 學子空間更大。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夏念慈(2007,4月2日)。慈輝班 顧食宿 教技藝。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夏念慈(2007,5月15日)。12年國教 幼教老師爭取向下延伸。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孫蓉華(2005,9月20日)。高中職社區化 8成家長肯定。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5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孫蓉華(2007,2月28日)。高中校長錯愕。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孫震(1983,1月1日)。從當前教育的一些問題-談社會目的與正當手段。聯合報,2版。
徐如宜(2007,4月18日)。十二年國教 學區劃分「還沒譜」。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徐如宜(2007,4月18日)。十二年國教,學區劃分「還沒譜」。聯合報,2007年10月2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徐如宜(2007,4月20日)。辦學不佳退場 「公立也納入」。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翁聿煌(2007,6月13日)。12年國教 基女願先試辦。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翁聿煌(2007,8月31日)。逾五成私校生就學得靠貸款。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袁世忠、劉榮(2006,12月12日)。一綱多本 正反意見紛陳。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高正忠(2005,8月7日)。當前教育制度 資優生也受害。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5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涂順振(2007,3月15日)。私校農漁子女權益被剝奪。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涂順振(2007,3月4日)。弱肉強食 12年國教怎推動。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涂順振(2007,6月19日)。高中優質化之路。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張力可、何醒邦、陳愛珠、楊宗灝、甘嘉雯、廖素慧、王超群(2007,2月28日)。期待又怕傷害 南北意見分歧 家長擔心資源不均更嚴重。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張茲(2007,2月28日)。十二年國教 不是萬靈丹。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張茲(2007,3月8日)。先辦好九年國教再說吧。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張錦弘(2006,1月8日)。大專生失業 10年飆三倍。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5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2006,4月5日)。公立高中招生人數 城鄉差距大。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5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2007,3月17日)。12年國教 高職邊緣化?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2007,3月2日)。每學區 一定有公立高中職。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2007,3月3日)。北縣國中振奮 北市家長反彈。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2007,3月3日)。建中學區 擬跨永和板橋。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2007,3月3日)。看問題 家長搶名額 推動阻力多。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2007,3月5日)。吳武典:大溫暖小意思 淪為教改騙局。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1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2007,3月8日)。學者:免學費 才夠格稱國教。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1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2007,5月20日)。高中教育經費 只有美一半。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2007,6月23日)。基測轉型 今年升小六適用。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2007,8月24日)。北市自辦基測 教育部修法封殺。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錦弘、李名揚(2007,2月28日)。全教會籲加碼 年撥百億。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張聰秋、阮怡瑜(2007,3月19日)。蘇貞昌彰縣拚初選 馬英九中縣搏感情。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陳可文(2007,3月17日)。12年國教 澎湖很困惑 全縣校長 丟25個問號。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陳洛薇(2005,10月4日)。學者:該道歉的 不只李遠哲。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陳秋雲(2007,5月25日)。12年國教座談 教部:無意消滅明星高中。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陳啟濃(2007,3月3日)。十二年國教 變變變 怕失明星學生 算啥明星高中!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陳智華(2006,12月12日)。全家盟 全教會 單一版本 壓力仍在。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5日,取自http://udndata.com
陳智華(2006,6月13日)。明年起 學術性資優生 分散編班。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5日,取自http://udndata.com
陳智華(2006,9月21日)。明年起 高中職學費有補助。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5日,取自http://udndata.com
陳智華(2007,1月6日)。9月北市恢復一綱一本。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陳智華(2007,8月25日)。中等學校法草案教部長駁指控。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陳燕模(2007,3月4日)。杜正勝:不刻意消除明星高中。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彭顯鈞、施曉光、李明賢(2007,3月3日)。推動12年國教 蘇揆要求擬說帖。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曾薏蘋、高有智(2007,2月28日)。配套、預算在哪?立委批政策倉卒。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黃以敬(2005,9月3日)。12年國教啟動 高校社區化。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黃以敬(2005,9月3日)。社區高中 擬保障升大學。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黃以敬(2005,9月3日)。家長:社區內應免試升學。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黃以敬(2006,7月30日)。收社區偏遠高中生 國立大學須撥名額。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黃以敬(2007,2月27日)。家長教師團體表支持 促各地高中職均質化。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黃以敬(2007,3月5日)。杜正勝 堅持己見勇氣足。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黃以敬(2007,3月7日)。12年國教/重申排富:捨公立高中職讀私立 弱勢生不補助。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黃以敬、申慧媛(2007,3月1日)。明星高中招生名額,低於一成。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黃明堂(2007,4月11日)閱讀推廣計畫啟航 杜正勝授槳。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黃義虎(2007,3月6日)。十二年國教 上路要謹慎。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楊金城、申慧媛(2006,9月19日)。12年國教學費差額補助排富。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楊惠琪(2007,3月14日)。北高明星高中擠同區。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1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楊惠琪(2007,3月1日)。12年國教 私立職校:很慘。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楊惠琪(2007,3月3日)。建中北一:學區怎畫分 應先釐清。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葉煬彬(2007,3月9日)。明星高中迷思。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劉宗明(2007,2月28日)。弱勢學生認命讀爛學校。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蔡宗仁(2007,3月3日)。十二年國教 變變變 怕失明星學生 算啥明星高中!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蔡炳坤(2007,4月30日)。12年國教 學區照舊即可。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鄭同僚(2007,6月22日)。優質化以面對競爭。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魯永明(2007,6月27日)。單招不加額補助 正心:不公。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聯合報(2007,2月28日)。行政院能否嚴肅看待後年實施十二年國教的承諾?。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聯合報(2007,2月28日)。確定出局 松山、景美:不公平。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6,12月23日)。北北基基測 考生更為難。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5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1月19日)。12年國教 每人1 年最多補助4萬。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2月28日)。冰箱剩菜 硬說成滿漢全席。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2月28日)。誰是明星高中 教部不敢公布。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3月13日)。「非自願」啥意思 立委痛罵。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1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3月14日)。北高明星高中擠同區。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1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3月14日)。學區畫分 像切蛋糕 GIS搞定。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1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3月1日)。才宣布又推翻教部改口 沒有明星高中名單。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3月1日)。半吊子政策 一天壽命就破功。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3月2日)。12年國教怎麼辦 8月底定案。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3月2日)。建中北一 須收部分學區生。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3月4日)。弱勢生補助爭議 前十志願不補助被批排優。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3月4日)。給弱勢生選校的自由。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3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3月5日)。政策反覆 問答網一夜壽命。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1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3月5日)。教改團體組連線 推免試入學。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2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6月14日)。12年國教 6成民眾沒信心。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6月22日)。基測只作入學門檻。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7月16日)。家長:兩次基測隔太久折磨人。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2007,8月15日)。免試免學費 冷門類科暴紅。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李順德(2007,4月17日)。蘇揆邀談12年國教 六縣市批摸頭。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0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薛荷玉、林新輝(2007,2月28日)。12年國教並非免試保留 24明星高中 將惹爭議。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聯http://udndata.com
薛荷玉、楊芷茜、王紀青(2007,3月13日)。12年國教後 地方擔心經費。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1日,取自http://udndata.com
謝文華(2007,2月28日)。師長家長看法/「窮人不必再擔心升學」。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謝文華(2007,3月13日)。十二年國教 補助「一視同仁 」。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謝文華(2007,3月5日)。國教第一階段 先補助弱勢生。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謝文華(2007,4月17日)。12年國教 全教會倡2011實施。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謝文華(2007,5月13日)。十二年國教 學者倡縣市資源均質化。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謝文華(2007,5月7日)。學者批十二年國教違反就業需求。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謝文華(2007,6月20日)。明星高中減招/家長火:簡直趕孩子入私校。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韓國棟(2007,3月1日)。主導12年國教 林萬億「預計」:學區畫分3年敲定 多則上百個。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韓國棟(2007,3月1日)。特殊高中職免試入學辦法公布。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韓國棟(2007,3月2日)。三天連三變 12年國教 終結明星高中。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韓國棟(2007,3月2日)。搶明星學生 一定吵翻天。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韓國棟(2007,3月5日)。這種說帖 怎能服眾。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韓國棟(2007,3月7日)。教部公布說帖 杜正勝:以前的通通不提 12年國教怎麼做 1年後再說。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韓國棟(2007,4月25日)。12年國教 排富條款 單獨招生私校 學生不補助。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韓國棟(2007,5月21日)。國教向下延伸 比往上更急迫。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韓國棟(2007,5月2日)。12年國教加額補助 6.2萬人受惠。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韓國棟(2007,6月22日)。 訂九十九學年實施 高中入學基測非唯一標準。中時新聞資料。2007年10月6日,取自庫http://www.tol.com.tw
韓國棟、王超群(2007,3月13日)。中正堂更名 藍委不廢組織條例。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簡慧珍(2007,3月9日)。十二年國教 免試升學受期待。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1日,取自http://udndata.com
羅德水(2007,3月3日)。終結迷思,讓繁星閃耀。中時新聞資料庫。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ol.com.tw
嚴宏洋(2007,3月21日)。能進臺大的貓。自由時報電子報。2007年10月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鐘漢澤(2007,3月1日)。讓每校皆成明星。聯合知識庫。2007年10月14日,取自http://udnda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