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俶敏
Chu-Min Lin
論文名稱: 人本教育基金會管教論述之探究
Studying on Discipline discourse of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Foundation
指導教授: 卯靜儒
Mao, Chin-J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6
中文關鍵詞: 管教論述分析人本教育基金會
英文關鍵詞: discpline, discourse analysis, Humanistic Education Found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9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旨在解析「人本」管教論述的建構,剖析「人本」管教論述的陳述主軸與陳述策略,了解現場教育人員對於「人本」管教論述的迴響,理解「人本」管教論述對現場教育人員的作用。本研究偏向以傅柯式的論述分析為研究方法,以《人本教育札記》與訪談文件作為分析的對象。

研究結果顯示「人本」管教論述的建構主要搭建在教育體系問題、文化風氣與人權概念之上,而「人本」交替使用不同他者來擔任「人本」管教論述的主體,同時運用稀釋化、忽視化與兩面化的策略來搭建其管教論述。在教師迴響的方面,「人本」管教論述有其作用力,使得校園體罰管教現象有所減少,而「人本」與教育人員最根本的歧異來自於管教觀點的差異,「人本」以個體為出發來形塑管教議題,而教育人員以集體經營的觀點來端看管教問題。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discipline discourse raised by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Foundation(HEF). I was intented on how such discourse has been formed and what are the discursive structures and the strategies. In addition, how the school educators recognize, feel and reflect over HEF’s discursive practices, were also mentioned. Michel Foucaults’ Discourse Analysis was applied as the main research approach. The official magazines published by the HEF and school teacher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analitical data.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I found that arguments of the discipline discourse are grounded on the problematic educational system, changing culture climates, and the evolving of human rights. Interchangably others, such as lawyers, psychological therapists, professors in education, and teachers, are manipulated to serve the diverse roles of the multiple claiming subjects for the HEF. Meanwhile, the strategic rarifying, neglecting, and purposeful overlooking and emphasizing, are ways of how HEF structures her discourses.

The outcomes of HEF’s discipline discourses are somewhat productive and influential.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immoderate disciplines are banned and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schools. However, it is hard to merge the essential perspective gaps about discipline between HEF advocates and school stakeholders, which HEF takes an student-centered individualistic positions but school stakeholders keep the class management in mind from collective position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管教內涵之探究 11 第二節 體罰觀點之探究 24 第三節 人本教育基金會發展脈絡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61 第一節 論述分析 6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66 第三節 研究資料的蒐集與整理 69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75 第一節 人本教育基金會管教論述的陳述主軸 75 第二節 人本教育基金會管教論述的陳述策略 117 第三節 現場教育人員對「人本」管教論述的迴響 1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1 第一節 結論 181 第二節 建議 191 參考文獻 193 附錄 201

一、中文文獻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屏東分會新聞稿 (2007,2月)。擦亮眼睛看教育屏東人本95年度校園申訴分析報告記者會。2008年4月29日,取自http://inter.hef.org.tw/panno/000412.html。
人本教育基金會(1993)。關於教師懲戒權。人本教育札記,43,24-27。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7)。臺灣反體罰運動里程碑。人本教育札記,211,8-10。
人本教育基金會(無日期a)。人本理念。2008年1月25日,取自http://hef.yam.org.tw/index01.htm。
人本教育基金會(無日期b)。臺灣與人本大事記。2008年4月29日,取自http://hef.yam.org.tw/index01.htm。
人本教育基金會(無日期c)。經費從那裡來?2008年4月30日,取自http://hef.yam.org.tw/index01.htm。
人本教育基金會(無日期d)。人本教育學苑。2008年5月29日,取自http://hef.yam.org.tw/index01.htm。
人本教育基金會秘書處(2001)。消除體罰政策落實了嗎?人本教育札記,145,46-47。
人本教育基金會高雄分會新聞稿(2007,4月)。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2008年4月30日,取自http://inter.hef.org.tw/panno/000416.html。
人本教育基金會高雄分會新聞稿(2008,4月)。2007年校園申訴案報告。2008月4月30日,取自http://inter.hef.org.tw/panno/000431.html。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2005,10月)。要打到什麼時侯? 請立法保護我們的小孩。2008年4月29日,取自http://inter.hef.org.tw/panno/000323.html。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2006,1月)。對於弘道國中打巴掌案的三點聲明。2008年4月29日,取自http://inter.hef.org.tw/panno/000342.html。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聞稿(2007,6月)。2007年校園體罰狀況調查報告記者會-孩子難管嗎?-----老師更難!2008年4月30日,取自http://inter.hef.org.tw/panno/000420.html。
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2)。中文大辭典(全十冊)。臺北:中華學術院。
公平課稅公投行動聯盟新聞稿 (2006,1月)。軍教恢復課稅案本會期無法通過的三點聲明。2008年4月30日,取自http://inter.hef.org.tw/panno/000322.html。
王美玲(2002)。教育部與人本教育基金會關係牽扯不清。中央月刊,35(10),59-60。
王淑女(1995)校園暴力之行為分析。學生輔導,37,50-59。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臺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39-76。
史英(1990)。師範大學與國民中學。人本教育札記,7,20-22。
史英(1991)。體罰辨義(下)。人本教育札記,29,14-25。
申慧媛(1997,5 月10日)。管學生有辦法,不明文禁止體罰。自由時報,第六版。
申慧媛(2007,5月9日)。只管可管的 師生關係變cool。自由時報,A9版。
伍振鷟(1989)。教育哲學。臺北:師大書苑。
刑泰釗(1999)。教師法律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朱永生(1993)。語言‧語篇‧語境。北京:清華。
吳沛璇(2005)。非營利組織教育政策參與之研究—以三個教育團體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清山(1996)。教師管教權責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刊,5,124-135。
吳靖國(1995)。「民間教育改革」意識形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維寧(2000)。社會運動與公民社會-以解嚴後民間教改運動為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天健(1996)。辦教育,不要辦小孩。人本教育札記,83,36-41。
李秀娟(2006)。臺北市小學現任教師對零體罰教育政策的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奉儒、吳芝儀(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臺北:桂冠。
李宗誼(2002)。國中教師體罰學生成因及處置措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制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李美華(譯)(2007)。正面管教法。臺北市:人本教育基金會。
李茂興(譯)(1996)。Gerald Corey 著。諮商與心理治療得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
李健一(1996)。處罰是否等於體罰—教師懲戒權之我觀。教育實習輔導季刊, 1(2),51-55。
李震山(2000)。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臺北市:元照。
沈姍姍(1996)。教師專業與教師自主權之社會學探討。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邢泰釗(1999)。教師法律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周志宏(1997)。教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市:稻香。
周祝瑛(2004)。誰捉弄了臺灣教改。臺北:心理。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臺北:正中。
林子斌(2005)。論述分析在教育研究上的運用:以Stephen Ball 的教育政策分析為例。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教育政策科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57-74),臺北市。
林文瑛 (1991)。體罰實態、理論及心理因素之探討。應用心理學報,1,53-77 。
林文瑛 (1992)。中國社會的體罰現象及其意涵:載於楊國賜、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文化、教化及病理篇。臺北:桂冠。
林玉体(1978)。教育與人類進步。臺北:問學。
林玉体(1988)。西洋教育史專題研究論文集。臺北:文景。
林玉体(1992)。教育概論。臺北:東華。
林玉体(1993)。西洋教育史。臺北:正中。
林玉体(1997)。西洋教育史,臺北:文景。
林玉体(1999)。西洋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
林良淦(2003)。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對我國當前教育改革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孟皇(1995)。論教師的教育權與管教行為的合理界限。師說,84 ,9-23。
林美伶(1999)。國中教師對管教權的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彰化。
林義男(譯)。Donald Light與Jr. Suzanne Keller 著 (1999)。社會學(精節本一版四刷)。臺北:巨流。
林靜淑(1997)。臺灣有關體罰教育政令的演變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月盛(1999)。從教育法學觀點論教師管教與學生懲戒的有關問題。研習資訊,16(4),48。
施啟揚(1987)。民法總則。臺北市:三民。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臺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縣:韋伯文化。
孫邦正(1992)。教育概論。臺北:臺灣商務。
孫邦正(編譯)(1963)。現代教育學說。臺北,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徐永誠(2000)。洛克的懲罰觀及其教育意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徐藝華(1995)。管教權從何而來-國立政治大學董保城總務長談管教權。師友月刊,339,12-14。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04)。美國教育法與判例。臺北:高等教育
翁秀琪 ( 1997 )。緒論。載於翁秀琪、許傳陽、蘇湘琦、楊韶彧、葉瓊瑜(合著),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係(頁1-12)。臺北:三民。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
張芬芬(1992)。我國師範教育中的意識型態。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頁395-408)。臺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德銳(1991)。體罰爭論何時休---淺談合理體罰的可能性。國教世紀,27(1):2-9。
教育部公報(1995a)。242,28。
教育部公報(1995b)。246,34。
教育部公報(1995c)。248,46。
教育部公報(1996a)。257,29-31。
教育部公報(1996b)。259,34。
教育部愛的教育網(無日期)。有關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政策發展沿革。2008年4月29日。取自http://epaper.edu.tw/love-edu/develop.php。
盛寧(1997)。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批判。北京:新華。
莊繡霞(1996)。論學生基本權之保障—若干教育法制之憲法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雅惠(2002)。從法理學角度剖析教育議題——專訪臺灣大學法律學系顏厥安教授。教育研究月刊,97,18-25。
郭秋勳(1994)。教育專業的發展。載於葉學志(主編),教育概念(頁467-485)。臺北:正中。
陳佩英、洪嘉敏(2004)。反體罰的思想演進。2008年4月30日,取自http://b3m.netfirms.com/chinese/articles/ar_2004/ar_2004_peiying_ history.htm。
陳怡潔(2004)。中產階級國中生對家長課業管教的回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雅賢(1997)。由易經蒙卦論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孔孟月刊,35(5),4-8。
陳新轉(1997)。管教學生不只是良心工作。師友,361,32-35。
傅仁敢(譯)(1992)。洛克 (Locke, J.) 撰。教育漫話。臺北:五南。
傅木龍(1997)。以專業管教盡掃體罰陰霾。學生輔導雙月刊,51,92-101。
傅木龍(1999)。讓我們攜手落實「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之精神。學生輔導雙月刊,61,102-113
傅麗英(1995)。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教育改革類民間公益團體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彭瑞金(1995)。該有的沒有,不該有的確有—「教師法」評議,人本教育札記,75:76-78。
曾春榮(2004)。一個教育壓力團體的組織生命史研究—以人本教育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曾喜城(1995)。教師終於有「法」可行。師友月刊,339:26-28。
游美惠(1994)。體罰之法規範及其實證基礎-以桃園縣中、小學教師為對象。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馮莉雅(1996)。高雄市國中教師體罰觀念與教師角色自我觀念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8(3),53-78。
黃光雄(1982)。蘭開斯特與導生學校運動。高雄:復文。
楊人銓(2007)。後「零體罰」時代是什麼。全國教師會會訊,33:9。
楊守正、王正偉(1990)。教育人員法律之研究。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楊亮功(譯)。(克伯萊原著)(1970)。西洋教育史下冊。臺北:協志。
楊亮功(譯)。(克伯萊原著)(1975)。西洋教育史上冊。臺北:協志。
楊洲松(2003,9月)。人權教育:理念、實踐與問題。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教育部舉辦之「師資培育機構人權教育課程規劃研討會專刊」(頁29-40),臺北市。
楊桂杰(1992)。教師體罰學生事件之研究分析。師友,300:56-60。
楊桂杰(1993)。賦予教師懲戒權之探討。立法院院聞,3(21):66-73。
楊國樞(1986)。我為什麼不贊成教師體罰學生。中國論壇:262:55-56。
楊國樞(1989)。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臺北:桂冠。
楊國樞、余安邦編(1989)。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臺北:桂冠。
董保城(1997)。教育法與學術自由。臺北市:元照
詹志禹、鄭同僚(1994)。 師範體系的開放與師範課程的設計。載於羊憶蓉、林全(主編),臺灣的教育改革(頁391-430)。臺北市:前衛。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 : 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市:麥田。
蓋浙生(1995)。我們對教師懲戒權的看法與建言。師說,77,10-11。
劉作揖(1997)。法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劉作揖(1998)。法學概論。臺北市:三民。
劉念肯(1991)。體罰問題面面觀。諮商與輔導,69,4-9。
歐陽教(1995)。教育哲學導論。臺北:文景書局
歐陽教(1996,6月)。體罰問題與學生管教。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春風化雨,點石成金——面對學生管教問題系列研討會」,臺北市。
潘志賢(2005)。國小教師對體罰行為的態度及體罰法令認知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蔣興儀、燕珍宜(2001)。人權發展的張力與意涵。學生輔導,73:72-81。
蔡淑萍(1992)。我國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教育政策過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鄭文鵬(2005)。山中猶有讀書聲-國民中學教師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2007)。
蕭忠國(1974)。訓導原理與實施。臺北:正中。
蕭紫菡(2006)。開創教育意義的司法先例。人本教育札記,206:47-49。
賴怡貞(2006)。師資培育制度的變遷過程:一個歷史制度論的觀點。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薛承泰(2003)。十年教改為誰築夢?臺北:心理。
薛曉華(1996)。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市:前衛。
謝小芩(2003)。對抗、競爭與合作:臺灣教育改革團體與學校體制的互動模式  ---以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為例。載於黃顯華、孔繁盛(編),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的伙伴協作(頁19-47)。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臺北:五南。
謝季桓(2006)。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影響常態編班政策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淑美(1999)。體罰!何時了?人本教育札記,120:48-49。
謝瑞智(1996)。教育法學。台北:文笙書局。
謝馥宇(2006)。國民中學組織運作中教師人權研究—以北部六縣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韓國棟(2007,5月9日)。老師不能再罰學生半蹲蛙跳。中國時報,A3版。
簡茂發(1991)。教育的心理基礎。載於「教育概論」。黃光雄主編。臺北市:師大書苑。
簡茂發(1997)。「教師管教學生範圍的界定」座談會。師說,105,16-17。
顏國樑(2001)。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的內容分析、特色與建議。學校行政雙月刊,13,89-100 。
蘇峰山(2004)。論述分析導論。教育社會學通訊,54,18-31。
蘇麗春(1996)。宜蘭縣教育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體罰論述研究室(2004)。1989宜蘭縣擬《改過遷善實施懲戒要點》草案。2008年4月20日。取自http://tfar.info/archives/2004/10/15/193/。

二、 英文文獻
Bauer, G. B, Dubanoski, R., Yamauchi, L.A., &Honbo, K. A. (1990).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the school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2(3) , 285-299.
Blommaert, J., & Bulcaen, C. (2000).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9, 447-466.
Bryan, J. W., & Freed, F. W. ( 1982 ). Corporal punishment : Normative data and soc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in a community college populat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1, 77- 87.
Carabine, J. (2001).Unmarried motherhood 1830-1990 : a genealogical analysis. In M. Wetherell, S. Taylor & S. J. Yates (eds), Dis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267-310). London: Sage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New York: Longman.
Fischer, L., Schimme L. D., & Kelly, C . (1991). Teachers and the law. New York: Longman .
Foucault, M. (1980).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New York: Pantheon.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London: Routledge.
Gee, J. P.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Routledge.
Halliday, M. A. K.(1978). Langugage as social semiotic. London: Edward Arnold.
Hargreaves, D. H.(1972).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Harris, Z. (1952).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28, 1-30.
Jaworki, A., & Coupland, N. (1999). Introduction: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 analysis. In A. Jaworski, & N. Coupland. (Eds.) The discourse reader(pp.1-44). London: Routledge.
Jorgensen, M.& Phillips, L.(2003).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Sage.
Kaestle , C.F. (1973) .Joseph Lancaster and the monitorial school movement.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Kendall, G. & Wickham G. (1999). Using Foucault’s methods. London: Sage.
Lowenstein, L. (1985). A sensible approach to corporal punishment. Education Today, 34(3), 33-42。
Luke, A.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I. Saha(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50-57).Oxford, U. K.: Elsevier Science Ltd.
Mills, S. (2004). Discourse. London: Routledge.
Newman, J. & Newman, G. (1980). Crime and punishment in the schooling process: A h istorical analysis. Violence and Crime in the Schools. Lexington: D.C. Heath.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hillips, N. & Hardy, C. ( 2002). Discourse analysis: investigating process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se, T. U. (1984). Current uses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American public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 427-441 .
Ryan, F. J .( 1994).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corporal punishment in the public school. Educational Horizons, 72(2) ,70-77.
Simpson, J.A., & Weiner, E. S. C. (1989). The Oxford English. Oxford, U. 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S. (2001). Locating and conducting discourse analytic Research. In M. Wetherell, S. Taylor & S. J. Yates (eds), Dis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5-48). London:Sage
Ulich, R. (1979).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educational wisdo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od, L. A., & Kroger, R. O. (2000). Doing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s for studying action in talk and text. Thousand Oaks, CA: Sa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