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昊瑀 Hong, Hao-Yu |
---|---|
論文名稱: |
臺灣當代普普藝術現象之研究(1963-2024) The Study of the Pop Art Phenomenon in Taiwan(1963-2024) |
指導教授: |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
口試委員: |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郭博州 Kuo, Bor-Jou 曾長生 Tseng, Chang-Sheng |
口試日期: | 2024/07/12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6 |
中文關鍵詞: | 臺灣藝術 、普普藝術 、大眾文化 、次文化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 art, Pop Art, Mass culture, Subcultur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98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4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普普藝術(Pop Art)在臺灣的發展及其與社會的互動。普普藝術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後來在美國興盛。普普藝術融合了大中生活元素,時常利用流行文化、政治、商業等符號,通過大量重複拼貼的技法,表現資本主義和大眾文化對藝術的影響,普普藝術也因而受到藝術市場歡迎,在世界各地區傳播並造成影響,包括臺灣。
本文除了藝術史的方式,也結合藝術社會學的方式考察臺灣普普藝術形成的背景,依照社會環境、藝術史發展與主要出現之題材,整理普普藝術從1960年代至今的發展脈絡,將其分為五個階段:引進初期(1963 -1970)、懷鄉期(1971 -1986)、政治普普期(1987 -1991)、摸索期(1992 -1999),以及發展期(2000 -至今)。接著也依據主題,將作品材料分為三個類別:政治普普、商業普普與生活普普。本文以此分期與分類,從社會角度切入,探討普普藝術如何在臺灣藝壇深根發展,從而發現其在臺灣的發展不只反映藝術接納,也反映臺灣在接受西方文化,受社會制度衝擊的西化過程。展現當地社會和文化的變遷,也展示臺灣與全球藝術潮流的互動。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Pop Art in Taiwa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society. Pop art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the 1950s and later flour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Pop Art incorporates elements of everyday life, often using symbols from pop culture, politics, and business, and expresses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ism and mass culture on art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repetitive collage techniques, which has made Pop Art popular in the art market and spread and made an impact i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Taiwan.
In addition to the art historical approach, this paper also combines the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Pop Art in Taiwan. Based 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art history, and the major themes that have emerged, the development of Pop Art from the 1960s to the present has been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the early introduction stage (1963 -1970), the nostalgic period (1971 -1983), the political Pop period (1984 -1991), the exploratory period (1992-1992), the exploration period (1992 -1999), and the development period (2000-present). 1991), the period of exploration (1992 -1999), and the period of development (2000 -). Then, according to the theme, the materials of the work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Political Pop, Commercial Pop, and Life Pop. Through this staging and categoriz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ep roots of Pop Art in the Taiwanese art scene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 and finds that its development in Taiwan reflects not only artistic acceptance, but also the process of Westernization as Taiwan accepts Western culture and is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system. It shows the changes in local society and culture,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aiwan and global art trends.
Alison Smithson and Peter Smithson (1953). “Parallel of Life and Art: Indications of a New Visual Order” (31 August, 1953), ICA Archives, Tate Gallery, TGA 9211.5.1.2 reprinted in October, Vol. 136, New Brutalism (Spring 2011)
Banham Reyner (1953). “Parallel of Life and Art”, Architectural Review, reprinted in October, Vol. 136, New Brutalism (Spring 2011)
Gerald Nordland, Dwan Gallery (1962). My country 'tis of thee, Los Angeles, Calif.: Dwan Gallery records.
Lawrence Alloway (1963). Six painters and the object, New York: 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
Theo Crosby ed.(2011). This Is Tomorrow, New York: Distributed Art Pub Inc.
臺北市立美術館(2016),《MADE IN TAIWAN: 楊茂林回顧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Arnold Hauser著,居延安譯(1987),《藝術社會學》,上海:學林。
Arnold Hauser著,黃燎宇譯(2015),《藝術社會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Arthur C. Danto著,鄭惠雯、林雅琪譯(2010),《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臺北:麥田。
David Hopkins (2018). After Modern Art: 1945-201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d Robbins ed. (1990). The Independent Group: Postwar Britain and the Aesthetics of Plent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H. H. Arnason (1986). History of Modern Art, New: Harry N. Abrams, Inc.
Hugh Honour,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譯(2001),《世界藝術史》,臺北:木馬文化。
Lucy R. Lippard編,張正仁譯(1991),《普普藝術》,臺北:遠流。
Olivier Assouly著,黄琰譯(2013),《審美資本主義:品味的工業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Paul Mantoux著,楊人楩、陳希秦、吳绪譯(2009),《十八世紀產業革命:英國近代大工業初期的概況》,北京:商務印書館。
Paul Taylor編,徐洵蔚、鄭湛譯(1996),《後普普藝術》,臺北:遠流。
Peter Gay著,梁永安譯(2004),《史尼茨勒的世紀:布爾喬亞一百年.一個階級的傳記1815-1914》,臺北:立緒文化。
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2015),《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
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2020),《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北:聯經。
Sarah Bakewell著,江先聲譯(2017),《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臺北:商周。
Sylvia Harrison (2001). Pop art and the origins of post-moderni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kashi Murakami (2005). Little boy : the arts of Japan's exploding subcultur, New York: Japan Society.
Theodor W. Adorno著,王柯平譯(1998),《美學理論》,四川:成都人民出版社。
Tilman Osterwold著,Chen Shun-fa譯(1999),《普普藝術》,英國:塔森。
王俊傑、黃建宏主編(2022),《臺灣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臺北:黑體文化。
姚瑞中(2008),《姚瑞中》,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胡永芬(2007),《後解嚴與後八九:兩岸當代美術對照》,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席德進(1966),《席德進看歐美藝壇》,臺北:文星。
草間彌生著,劉衍偉譯(2010),《無限的綱:草間彌生自傳》,臺北:木馬文化。
高千惠(1996),《當代文化藝術澀相》,臺北:藝術家。
高千惠(2017),《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運動》,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張世倫主編(2020),《未完成,黃華成:第三冊》,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嘉義:揚智文化。
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藝術家。
傅佩榮(2011),《一點就通:西方哲學史》,臺北:聯經。
曾肅良(2004),《眺望文化群島 : 曾肅良藝文評論集》,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辜振豐(2003),《布爾喬亞:慾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臺北:果實。
楊澤(1990),《狂飆八〇: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臺北:時報。
葉玉靜(1994),《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臺北:雄獅圖書。
趙天悅(2022),〈臺灣當代女性藝術中的自我凝視與身體隱喻——以嚴明惠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罡(2022),《新審美經濟》,臺北:時報文化。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
蕭瓊瑞(2013),《戰後臺灣美術史》,臺北:藝術家。
賴瑛瑛(2003),《臺灣前衛》,臺北:遠流。
嚴明惠(1991),《親愛的,我是個什麼樣的女人》,臺北:圓神。
Alison Smithson, Peter Smithson Nigel Henderson, Eduardo Paolozzi, Alison Smithson, Peter Smithson (2011). “Parallel of Life and Art: Indications of a New Visual Order” in October, 136, p.7.
Danielle Kvaran (2016). “Erró, or the Porousness of Borders”. Ørum, T. & Olsson, J. (Eds.),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Avant-Garde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1950–1975 (pp.291-302). Leiden, The Netherlands: Brill.
Lawrence Alloway (1958). “The Arts and the Mass Media”,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28, p.58.
Lawrence Alloway (1959). “The Long Front Culture” in Cambridge Opinion, 17, pp.25-26.
Matthew Crowley (2019). “Angry Young Men? A product of their time.” in Bloomsbury Academic.
Pam Brooke A. Casin (2010). “Manuel Ocampo: iconoclasm personified” in Artist At Work.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608224951/http://www.mb.com.ph/articles/241103/manuel-ocampo-iconoclasm-personified
王行恭(2010),〈臺灣美術設計百年發展〉,《臺灣美術期刊》,83,頁86-101。
王涵智(2007),〈看見的高師大一從「美術高雄」談藝術學院體制在高雄當代藝術的疲跡〉,《議藝份子》,9,頁121-138。
石瑞仁(2005),〈媒體與消費時代的臺灣當代藝術思維〉,載於林葆華編著(2005),《立異--九○年代臺灣美術發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頁21-30。
朱庭逸(2018),〈藝術博覽會的文化政治與機制運作:以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為例〉,《臺東大學人文學報》,8,1,頁77-115。
何政廣(1968),〈泛談普普藝術〉,《自由青年半月刊》,40,6,頁12-14。
何恭上(1964),〈紐約畫壇新興的普普藝術〉,《自由青年半月刊》,31,10,頁14-15。
李曼吟、高惠瓊(2008),〈橫尾忠則之海報創作風格初探〉,《商業設計學報》,12。頁191-208。
林裕祥(1992),〈臺灣家族群像的考古沈思—訪吳天章〉,《雄獅美術》,258,頁63-64。
林麗珊(2006),〈後現代論述與藝術創作〉,《哲學與文化》,33,10,頁165-180。
姚瑞中(2002),〈90年代臺灣裝置藝術狀況(五): 享樂主義與豔俗風〉,《典藏今藝術》,117,頁78-83。
席德進(1964),〈美國的普普藝術〉,《文星》,13,3,頁50-52
栗憲庭(1993),〈消費形象與「政治波普」〉,《二十一》,16,頁79-86。
梅丁衍(2008),〈又見普普王〉,《藝術欣賞》,4,3,頁4-9。
連德誠(1986),〈傑斯伯強斯的星條旗〉,《雄獅美術》,182,頁105-112。
陳郁馨(1993),〈意義多重的整合行動(第一屆中華民國畫廊博覽會)〉,263,頁22-24。
陳郁馨(1993),〈整合空間.投石問路(由內外形勢變化看九二年亞洲三場藝術博覽會)〉,《雄獅美術》,263,頁29-30。
陳曼華(2017),〈新潮之湧:美新處(USIS)美國藝術展覽與臺灣現代藝術(1950 -1960年代)〉,《臺灣美術》,109,頁27- 48。
陳淑芳(1994),〈普普藝術在臺灣座談會〉,《雄獅美術》,294。頁12-29。
陳慶坤(2006),〈從當代文化產業探討杜象《噴泉》的意涵〉,《藝術論壇》,4,頁267-283。
陳譽仁(2010),〈1960年代臺灣現成物創作脈絡〉,《雕塑研究》,4,頁1-29。
黃智陽(2007),〈解嚴後臺灣當代藝術中的文字符號與政治嘲諷〉,載於臺灣美術館編(2007),《後解嚴與後八九:兩岸當代美術對照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灣美術館。
楊清田(2004),〈普普藝術與臺灣後現代設計表現的關係研究-以臺灣海報設計為例〉,《藝術學報》,74,頁55-70。
劉佩修(1992),〈鮮豔而帶刺的冠冕—訪楊茂林〉,《雄獅美術》,253,頁36-40。
劉國松(1964),〈從美人海卻先生演講說起〉,《文星》,83,頁67-69。
蔡佩玲(2001),〈黃華成的「大臺北畫派1996年秋展」沒有畫〉,《藝術觀點ACT》,12,頁12-17。
蕭瓊瑞(2004),〈撞擊與生發:戰後臺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 - 1987)〉,《臺灣美術學刊》,56,頁30-49。
蕭瓊瑞(2010),〈八O年代台灣抽象繪畫〉,《今藝術》,214,頁121-127。
賴明珠(2021),〈主題扣問:1980年代101現代藝術群的新繪畫取徑〉,《臺灣美術》,120,頁80-111。
鍾俊雄(1966),〈什麼是普普藝術〉,《現代》,1,頁32-34。
龔加恩(2010),〈轉譯與批判--論當代美術神話題材對政治的批判〉,《臺灣美術》,79,頁68-79。
朱秀玲(2018),〈由普普探討藝術價值與藝術商品化〉,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所碩士論文。
呂欣儒(2007),〈俗世遊戲於眾神國度:論楊茂林與洪東祿藝術創作與跨文化影像消費的融合〉,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寶玲(2002),〈從羅蘭.巴特符號學觀點論普普藝術︰以安迪.沃荷作品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琳茹(2007),〈論吳瑪悧藝術作品-從一九八五年至二OO二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千棣(2014),〈愛德華多.包洛奇Bunk系列作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音(2010),〈王廣義《大批判》系列研究----兼論中國政治波普藝術〉,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晏溶(2014),〈普普情色:Tom Wesselmann的《偉大美國裸體》系列研究〉,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俊欽(2002),〈席德進繪畫中的同性情慾〉,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永澤(2018),〈談波普藝術中的泛藝術化特徵——以安迪.沃霍爾為例〉,青島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
陳思樺(2017),〈丹托跨界的藝術終結問題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陳曼華(2016),〈藝術與文化政治:戰後臺灣藝術的主體形構〉,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佳璇(2011),〈黃華成(1935-1996)創作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論文。
蔡佩玲(2022),〈1990年代臺灣美術「多元主義」現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
錢善盈(2003),〈一九九O年代前後「替代空間」在臺灣執行之現象〉,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加恩(2009),〈解嚴後臺灣藝術家對政治神話的解構—以楊茂林、吳天章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https://www.joeymanlapaz.com(瀏覽日期:2023年11月2日)
http://www.yang-maolin.com/wordpress/(瀏覽日期:2023年11月30日)
https://www.castelligallery.com/about/leo-castelli(瀏覽日期:2023年12月29日)
https://www.aga.org.tw/art-taipei-1992/(瀏覽日期:2024年1月22日)
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crew.aspx?ty=a&id=127&ddlLang=zh-tw(瀏覽日期:2024年1月21日)
https://presidentlee.tw/李登輝與戒急用忍/(瀏覽日期:2024年1月18日)
Ruth Greene-McNally (2020). “Charles Demuth and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Figure 5” 資料來源:https://ogunquitmuseum.org/charles-demuth-and-william-carlos-williams-figure-5/(瀏覽日期:2023年9月18日)
卜大中,〈李登輝與郝柏村的「橋牌社」情節,是臺灣歷史的關鍵時刻〉,資料取自「關鍵評論」,資料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8734(瀏覽日期:2023年12月15日)
吳天章,〈以藝術之名:藝術家訪談吳天章〉,資料取自「伊通公園」,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25/666/-1(瀏覽日期:2024年4月28日)
吳瑪悧,〈以藝術之名:藝術家訪談吳瑪悧〉,資料取自「伊通公園」,資料來源: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13/670/42(瀏覽日期:2023年8月25日)
徐文瑞,〈藝術在那裡?─伊通藝術家們的一次(只有這一次)故意令人失望的展覽〉,資料來源: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column/107/190(瀏覽日期:2023年4月3日)
許伯瑜(2018),〈「展」與「被展」──從日治時期到戰後藝壇,美術展覽會與臺灣藝術家們的故事〉,資料來源: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artists-japanese-taiwan/(瀏覽日期:2023年4月19日)
郭振隆(2011),〈藝術色情隔一線,檳榔西施挑情慾〉,資料取自「公民新聞網」,https://www.peopo.org/news/72158(瀏覽日期:2024年3月3日)
陳香君,〈我的皮膚就是我的家/國〉,資料取自「伊通公園」,資料來源: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olumn/13/-1/text/188(瀏覽日期:2023年8月25日)
陳泰松,〈梅氏政治圖像學〉資料取自「伊通公園」,資料來源:https://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36/100/23(瀏覽日期:2024年4月1日)
華美協進社,〈關於華美協進社〉,資料來源:https://chineselectures.org/about.html(瀏覽日期:2024年3月20日)
黃思嘉(1998),〈物造物的時代宣告獨立,林建志、陳正才、彭弘智三人聯展在伊通〉,資料取自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資料來源:https://news.etat.com/etatnews/981225-3.htm(瀏覽日期,2023年8月27日)
趙慧琳(2003),〈美術檳榔攤惹爭議 西施質疑男性肉慾〉,資料取自「檳榔西施」,資料來源:https://sex.ncu.edu.tw/intermargins/repression/sexwork/types/betelnutbeauties/news/2003Jan-Jun/20030304a.htm(瀏覽日期:2024年4月12日)
盧明德,創作自述,資料取自「伊通公園」,資料來源:https://www.itpark.com.tw/artist/statement/23/152(瀏覽日期:2023年8月27日)
顧世勇,〈在亞熱帶環境做植物性思考某種本土藝術現象〉,資料取自「伊通公園」,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_group_intro/250(瀏覽日期:2023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