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守惠
Liu, Shou-Hui
論文名稱: PaGamO遊戲學習平臺融入國中九年級學生英語學習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PaGamO into English Learning in Ninth Graders
指導教授: 郝永崴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3
中文關鍵詞: PaGamO遊戲學習平臺遊戲式學習學習成效學習態度
英文關鍵詞: PaGamO Online Gaming Platform, game-based learning, learning performance, learning attitud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15.2019.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0下載:6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將 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融入國中英文課程後,對九年級學生在學習英文的學習態度及學習表現之影響,作為教學者日後教學之參考。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並搭配質性研究。以基隆市某市立國中九年級一個班級,共 30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學生在 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進行課堂任務練習。於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後導入 PaGamO,實施期間為期 6 週。研究以量化為主、質性為輔的方式進行;量化資料有英文領域學習態度量表、第一次英文模擬考及第二次英文模擬考成績,並以 SPSS 18.0 版統計軟體進行分析;質性資料以學生文字回饋及半結構式訪談進行,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對 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的看法。主要發現如下:
    一、 使用 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輔助英文領域對於授課班級之學習成效有顯著的進步。
    二、 使用 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輔助英文領域對於授課班級之學習態度並無顯著差異;但在訪談中,大多數學生對於 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融入英文的教學方式,持正面的態度。
    三、 
研究者對於 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融入英文教學,持肯定的態度。

    根據研究結果,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確實是一項教學的利器,教師必須善用資訊科技的特性,才能使其功效發揮到最大,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最佳的益處;本研究提出的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希望能對提高英文領域的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有所助益。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how the integration of PaGamO, a game-learning platform, influenced ninth graders' learning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in English learning, which could be used as a teaching reference for English instructors. The method used in this study is the case study, along with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participants were from a class of the ninth grader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Keelung, Taiwan. A total of 30 students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target, where 30 students used PaGamO platform to do their assignments in class. PaGamO started to be imported into the course after the first mock test in the first semester for the duration of six weeks. This study implemented a quantitative method supplemented with qualitative data. The quant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English learning attitude scale, and grad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mock exams. SPSS version 18.0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In addition to that, the qualitative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students’feedback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students’learning attitudes and their perceptions toward PaGamO. Three of the main findings were worth summarizing:
    1. The use of PaGamO, the game-based learning platform toward assisting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learning had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learning performance.
    2. The use of PaGamO, the game-based learning platform toward assisting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learning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arning attitudes. However, during interviews, most of the students were positive about the way that PaGamO being integrated into English teaching.
    3. Researcher hold affirmative attitude regarding the integration of PaGamO.
    Base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aGamO, the game-based learning platform, was indeed a great tool for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are strongly advised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featur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bring the best benefits to students' learning. The recommendation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would promot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learning attitudes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learning.

    謝誌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i 表次vi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資訊融入教學與數位遊戲式學習 34 第二節 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 43 第三節 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 49 第三章 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以 PaGamO 融入國中九年級英文領域課程的實施情形 59 第二節 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差異探討 66 第三節 PaGamO 遊戲學習平臺對英文學習態度量表之差異探討 68 第四節 學生回饋 71 第五節 教師省思與所遭遇的困境 75 第六節 綜合討論 77 第四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88 西文部分 97 附錄 附錄一 國中生英文領域學習態度量表 99 附錄二 學生回饋彙整 102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05 附錄四 教學省思 106 附錄五 教學日誌 109 附錄六 教學札記 110 附錄七 參與研究家長同意書 112

    壹、中文部分

    Andylu(2016 )。數位平臺- PaGamO 【 討 論 群 組 】。取自 http://scl.ice.ntnu.edu.tw/course3/d7
    2008 年數位學習白皮書(2008)。取自http://teldap.tw/Files/98W_tw.pdf
    PaGamO 遊戲平臺 https://www.pagamo.org/
    方瑀紳、李隆盛(2016)。資訊教育系所學位論文研究趨勢與課題:2004∼2013學年的文獻計量分析。教育研究集刊,62,35-69 。
    王世全(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與評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王如哲(2010)。解析學生學習成效。評鑑,27,62。
    王思涵(2013)。數位遊戲式學習對中小學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王昱茹(2013)。數位遊戲對自然科概念記憶提取的相關研究-以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研究所,新竹市。
    王敬詠(2012)。應用電腦冒險遊戲式學習於專業英文課程對提升學習成效、學習動機與態度之影響。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王維聰、王建喬(2011)。數位遊戲式學習系統。科技發展,467,46-51。
    王韻齡(2017)。108課綱系列|臺灣國中小科技教育失落的10年,108課綱將是扭轉契機?。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848
    白玥淳、洪惠娟(2017)。電腦輔助造型設計課程學生學習態度對學習滿意度影響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14(1),37 – 62。
    石裕惠(2016)。桌上遊戲融入國中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程度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臺中市。
    有物報導(2015)。好運來自不停的嘗試---專訪教育科技公司 BoniO 創辦人葉丙成。 https://yowureport.com/20756/
    朱敬先(2002)。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江盈潔(2013)。智慧型手機遊戲 APP 在英語學習的成效研究:以英語動名搭配詞學習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8)。2008 數位學習白皮書。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經濟部工業局出版。
    何榮桂(2014)。大規模網路開放課程(MOOCs) 的崛起與發展。臺灣教育,686, 2-8。
    何榮桂、陳麗如(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的內涵與精神。資訊與教育,85,22-28。
    吳清山(2013)。教育名詞-磨課師。 教育資料與研究,111,267 - 268。
    吳清山(2014)。翻轉課堂。教育研究月刊,238,135-136。
    呂斌南(2001)。e-Learning 對組織發展與知識管理影響之個案研究。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李明昌(1997)。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習態度及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李明璜、蔡文榮(2017)。數學能力分組教學對國中生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影響。教育科學期刊,16(1),100 -130。
    李勇輝(2017)。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數位學習為例。經營管理學刊,14,68-86。
    李偉俊(2009)。國中原住民族學生族語學習態度與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系(所)教育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臺東。
    李婷婷(2017)。運用遊戲式補救教學活動於國小五年級學童對其英語字母拼讀能力及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汪怡伶(2016)。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中英語學習環境:談學生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沈泓颺(2017)。不然你是在玩什麼?「遊戲」的界限。哲學新媒體。取自https://philomedium.com/blog/79877
    周甘逢(2004)。品格與態度教學。載於林生傳(主編),教育心理學,(頁143-170)。臺北市:五南。
    周婉玲(2010)。誰來突破國中英語教學困境。諮商與輔導,292,c4-c4。
    尚志英(譯)(1995)。L. Wittgenstein著。哲學研究(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臺北市:桂冠。
    林生傳(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林志成、劉宗龍(2017)。線上平臺和教育部合作國中小生可免費上網學習。擷取自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111003089-260405
    林淑敏(2006)。體驗學習在國小社會領域教學之實地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莉臻(2017)。PaGamO 遊戲融入六年級社會領域教學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新竹。
    邱淑惠、陳家綺、陳重均(2010)。兒童在《楓之谷》做些甚麼?探討兒童玩線上遊戲的行為與態度。教學科技與媒體,94,25-39。
    柳棟(2004 )關於學習遊戲化的思考。現代教學,5。取自 www.being.org.cn/theory/learning-play.htm

    洪艤鈞、曹雅方(2009)。英語句型學習遊戲的學習成效。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舉辦之「2009 數位學習創新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3-202),高雄市。
    洪蘭(2016)。遊戲與閱讀:最符合孩子需求的學習方法。臺北市:信誼基金出版社。
    紀文祥(1965)。大學及高中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胡天玫、周育萍(譯)(2016)。B. Suits著。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The Grasshopper:Games, Life, and Utopia)。臺北市:心靈工坊。
    孫春在(2013)。遊戲式數位學習。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世瑜(2003)。自我導向學習對於國小教育的意義。教育研究,116,114-119。
    徐式寬、關秉寅(2011)。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素養評量表之建構與調查。科學教育學刊,19(4),335-357。
    徐新逸(2003)。學校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的實施策略探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4,68-84。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之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3)。2013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結果公布無線及行動上網人口突破千萬 中高年齡網路使用者增加快速。擷取自https://www.twnic.net.tw/NEWS4/129.pdf
    高玉芬、邱雅萍(2008)。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線上學習系統之使用意願一以網路大學為例。萬能商學學報,13,83-101。
    高建斌(2009)。數位遊戲式學習對國中生學習動機、問題解決能力與學科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國立臺灣大學(2016)。PaGamO小學英語電競大賽總決賽「萌翻了!」。擷取自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loventu/posts/62837379400825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5 )。「104年數位機會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ms=DF717169EA26F1A3&s=D1F0936A870F828C
    康軒盃 PaGamO 電競大賽(2015)。康軒愛 teach。取自 http://www.945enet.com.tw/promo/20150323/PDF/pagamo.pdf
    教育部(2016 )。2016-2020 資訊教育總藍圖。取自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46563/3d9a977d-cd20-429f-a5d0-a17a68e86199.pdf
    康軒愛 teach-PagamO 特刊(2015)。 擷取自 https://www.945enet.com.tw/Upload/Edu_Discussion/%E5%BA%B7%E8%BB%92%E 6%84%9Bteach%EF%BC%8DPagamO%E7%89%B9%E5%88%8A.pdf
    張乃方(2016)。遊戲式學習系統對補救教學成效影響之探討─以二次函數圖形為例。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明華(2014)。學習如打 game 葉丙成翻轉大學教育。評鑑雙月刊,34-36。
    張秉寰(2011)。填字遊戲輔助英文學習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南投。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原禎(2006)。中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網路課程之發展研究/以「ASSURE 教學設計」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臺北。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卷期,41, 16-25。
    張新仁(1982)。國中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綉錦(2016)。英文遊戲教學學習成效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學系碩士論文,雲林。
    張德銳、丁一顧(1999)。情境領導理論及其在國小班級領導之應用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103-126。
    張馨尹(2006)。探討專輯導向學習教學法之學習理論。師說,192,47-49。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臺灣。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取自http://www.edu.tw/userfiles/url/ 20130115115257/%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 5%B8%AB%E8%B3%87%E5%9F%B9%E8%82%B2%E7%99%BD%E7%9A% AE%E6%9B%B8.pdf
    教育部(2013)。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5/pta_2189_2524507_39227.pdf
    教育部(2016)。2016-2020 資訊教育總藍圖。取自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46563/3d9a977d-cd20-429f-a5d0-a17a68e86199.pdf
    教育部電子報小組(2016)。 學網頻寬 100G 飆出翻轉與創新。 擷取自教育部電子報: 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714&topical_sn=924&page=2
    教育部電子報小組(2016)。教育部電子報,714,學網頻寬 100G 飆出翻轉與創新, 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714&topical_sn=924&page=2
    梁育維、陳芳慶(2015)。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習態度影響之後設分析。中等教育,66(2),100-125。
    許育健(2012)。「數位教材融入於教學」,抑或是「教學融化於數位教材」?電子教科書設計與使用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8),30-32。
    許琬甄(2009)。國民中學資訊教育的推展對教師數位學習之影響。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舉辦之「2009 數位學習創新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69-181),高雄市。
    郭玉生(1989)。心理與教育測驗。新北市:菁華。
    郭禮文(2009)。國小英語輔助教學平臺的應用與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臺中市。
    陳世曄、洪兆樂、黃天麒、張耀中、童證祐(2018)。擴增實境技術結合遊戲式學習模式提升學習英文字彙動機及成效之研究。第七屆工程、技術與科技教育學術研討會。
    陳秀文(2016)。運用電子教科書於國中英語教學對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個案研究。樹德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明鈺、歐陽誾(2017)。資訊科技融入 5E 探究教學對七年級學生生物科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影響 ─以「血液循環系統」為例。教育學誌,38,125~176。
    陳金宏、林東興、林盟傑(2016)。數位多媒體融入體育課程對學習態度與自我效能之影響-以彰泰國中游泳教學為例。臺中科大體育學刊,12,87~101。
    陳帝安(2013)。遊戲化(gamification)案例分析與建議:PaGamO http://sdachen.blogspot.tw/2013/10/gamification-pagamo.html
    陳思婷(2015)。國中低成就學生使用 APP 於學習英語字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婉青(2017)。英語教學策略與學生課堂參與行為關係之探討。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5(1),29~44。
    陳穎文(2015)。合作策略閱讀教學對離島國中生閱讀西洋少年小說能力與態度效益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錦儒(2010)。引導式的遊戲式學習用於數學應用問題解題與錯誤類型分析-以二元一次方程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新竹市。
    彭美玲(1995)。臺北市國小校內團體活動與兒童英語組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曾秋玉(2013)。教學策略對學生學習成效與學習焦慮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臺北市。
    曾虹瑋(2016)。數位遊戲式學習對於輔助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學習成效與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曾雯靖(2009)。合作學習對國中學生生物生殖單元學習成效及自然科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黃宇莊(2018)。PaGamO 遊戲式學習平臺融入國中數學課後學習成效之研究。淡江大學,臺北市。
    黃貝玲(2001)。從線上學習的發展看企業線上訓練。電子企業:經理人報告,12-23。
    黃怡婷(2013)。數位遊戲式學習應用在二元一次方程式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黃家榮(2009)。融合科學與英語學習之數位遊戲模式發展及成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黃淑玲(2010)。學其所做、做其所學-以 CHEA 傑出校院學生學習成效執行獎為例。評鑑,25,36-39。
    黃莉君(2008)。青少年參與線上遊戲之影響研究。致遠資管學刊,2,1-15。
    黃詩芳(2013)。融入電子教科書於英語文法句型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課程與教學領導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詠婷(2010)。數位遊戲式英語教學之學習成效與滿意度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桃園市。
    楊楠華、李宏安、方慧臻、陳慧秋(2015)。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中生線上學習使用意願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管理資訊計算,4(1),132-141。
    葉丙成(2015)。沒苦過的孩子,如何與世界競爭。取自:http://pcyeh.blog.ntu.edu.tw/
    資策會(2015)。2015 年臺灣遊戲市場春季大調查。網址: http://gnn.gamer.com.tw/4/117454.html
    廖珮雯(2016)。數位遊戲評量對於國小低年級學生在英文科單字識字學習上動機的行動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樂為良(譯)(2001)。M. Rosenberg著。E-Learning:提升個人競爭力、強化企業優勢的終極學習策略(E-learning :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公司臺灣分公司。
    潘尼、陳潮、宋雅文、劉思嘉、秦彬(譯)(2016)。T. Fullerton著。遊戲設計夢工廠(Game Design Workshop)。大陸:電子工業出版社。
    蔡文傑、胡秋明、徐建業(2004)。建構一個數位遊戲學習平臺之醫學內容發展模式。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臺北市。
    蔡文榮(2014)。探討即時反饋系統運用在大學「管理數學」之教學現況。教育科學期刊,13(2),75-96。
    蔡世斌(2015)。遊戲化 Gamification 入門篇。取自:https://vide.tw/2414
    蔡米桂、郝永崴(2015)。高中生之英語聽力焦慮感研究/以認知學徒制為教學設計模式 。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1,25-48 。
    蔡佩君(2013)。互動式電子白板在國小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習成就、學習態度與學習專注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臺中市。
    蔡貞雄(2000)。體育教師的教學效能。國民體育季刊,29(4),42-51。
    蔡淑苓(2004)。遊戲理論與應用,臺灣五南。
    蔡瑞君(2014)。數位時代「翻轉教室」的意義與批判性議題。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115-138。
    蔡碩穎、羅佳羚、鄭鈿樺(2013)。2012 亞太創意教師競賽~以國小資優班「資訊融入教學」課程設計為例。特教論壇,15,84-102。
    蔡福興、游光昭、蕭顯勝(2008)。從新學習遷移觀點發掘數位遊戲式學習之價值。課程與教學期刊,11(4),237-278。
    蕭英勵、林進材(2017)。中小學資訊教育二十年回顧與展望。師友月刊,601,52-57。
    蕭英勵、蔡清田(2017)。臺灣資訊教育4.0新趨勢。師友月刊,599,40-44
。
    蕭景德(2016)。利用PAGAMO網站提升國中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臺北市。
    戴雲卿(2007)。社會建構導向的資訊融入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英語教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謝宗叡(2009)。淺談混成學習。國立臺南大學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論文,臺南市。
    簡良平(2005)。淺談教師教室層級課程決定的架構。國教新知,52(2), 37-53。
    顏春煌(2010)。數位學習 : 觀念、方法、實務、設計與實作。臺北:碁峰資訊出版社。
    顏龍源(2000)。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80,32-40。
    羅芸慧(2010)。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自然科探究教學對國小學生之學習成就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屏東縣。

    貳、西文部分

    Aggarwal, A., & Bento, R. (2000). "Web-Based Education." In Web-basedLearning and Teaching Technologi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ershey USA, Idea Group Publishing, 2000), 2-3.
    Alfred, N. (1971). The importance of attitud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55(2), 82-88.
    Backer, C. (1999). Attitudes and language. Philadelphia, MA: Multilingual Matters.
    Barrows, H., & Tamblyn, R.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Becker, K. (2007).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once removed: Teaching teacher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8(3). 478-488.
    Brown, J., Collins, A., & Duguid, P.(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 32-41.
    Bruner, J. (1983). Child's Talk: Learning to Use Language. New York: Norton.
    Burns, M. (2003). Using Games in Your Math Teaching. Connect Magazine, 17(2), 1- 4.
    Collins, A., Brown, J., & Newman, S. (1989).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Teaching the crafts of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 In L. B. Resnick (Ed.), Know-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Essays in hon- or of Robert Glaser. Mahwah, NJ: Erlbaum.
    Gagné, R.M, (1998), Essentials of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 (2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Gardner, R., & Lambert, W. (2008). Attitud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Learning, 23(1), 145-149.
    Gardner, R., & Lambert, W.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Newbury House: Rowley, Mass.
    Greenfield, P. M. (1984). Mind and media: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video games, and computer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gle, J. G. (1996). Considering games as cognitive tools: In search of effective "Edutainment".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Kebritchi, M., & Hirumi, A. (2008). Examining the pedagogical foundations of modern education computer games. Computers & Education, 51(4), 1729-1743.
    Larsen-Freeman, D. (2000).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g, M. H. (1985). Inpu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In S.M. Gass & C. G. 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p.377-393).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Long, M. H. (1996).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ESOL Quarterly 19, 251-285.
    McVatta, R. (1981).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tudent affect,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Research extension at the community college.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203962)
    Papastergiou, M. (2009).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in high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Impact on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student motivation. Computers & Education, 52(1), 1-12.
    Pivec, M. (2007). Editorial: Play and learning potentials of game-based learn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8(3), 387-393.
    Prensky, M. (2001).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New York:McGraw Hill.
    Reddin, E. (1973).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Paper Presented to the Doctoral Seminar at the Inter American University of Puertorico, April, 1973.
    Richard-Amato, P. A. (1996). Making it happen: Interac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form theory to practice. New York, NY: Addison-Wesley.
    Rosenberg, M. J. (2001). E-learning: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New York:McGraw Hill.
    Vos, N., Meijden, H., & Denessen, E. (2011). Effects of constructing versus playing an educational game on student motivation and deep learning strategy use. Computers & Education, 56(1), 127-137.
    Wittgenstein, L. (1958).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Oxford : Blackwel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