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唐筱恬
Tang Shiau Tian
論文名稱: 歐美派、日系風:台灣女性時尚雜誌的產製
指導教授: 胡綺珍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女性時尚雜誌文化中介者全球化文化階層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1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全球化風潮下,1990年代政府開放跨國媒體公司來台灣,歐美時尚雜誌為搶進市場開發「國際中文版」雜誌運作模式,改變原有女性雜誌市場結構,隨後日本翻譯雜誌也陸續以此模式進入台灣。本研究試圖從結構與行動者的角度出發,探討雜誌以何種方式進入台灣時尚場域?女性雜誌編輯扮演著全球與本土橋樑下生產與中介過程,拼湊出什麼樣的異國流行位階?

      整體而論,本研究有三個研究發現與結果,歸納論述如下:

      本研究爬梳女性雜誌發展脈絡,台灣時尚文化流動軌跡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以1989年《柯夢波丹》發行國際中文版後,歐美雜誌在當地形成「跨國資源共享」策略來包裝文化霸權形式,是條「文化帝國主義式的路徑」。第二階段是2001年日本雜誌《ef東京衣芙》來台之後,發展出一條日本較不情願的文化帝國主義路徑,形成不需要太多在地編輯進行文化轉換的亞洲低成本、區域生產鏈模式。

      女性時尚雜誌編輯身為「文化中介者」,在整個流行文化生產場域中處於全球時尚資訊與讀者之間的位置,一方面履行跨國公司規定下的契約關係,另一方面則是閱聽人喜好形塑編輯必須模仿、移植異國文化情境為產製原則,也造就女性雜誌仰賴國際流行知識的生產模式。

      從女性時尚雜誌編輯的跨文化產製模式中發現,儘管近幾年日系雜誌銷售量勝於歐美雜誌,但台灣仍視西方為時尚霸權的流行源頭,展現仰望歐美現代性的文化位置,但其實崇洋脈絡並非在文化鬥爭中消失,時尚產製轉化為取用日本模仿西洋味過後的流行資訊。雜誌生態也逐漸分類較具「觀念趨勢」的歐美版女性雜誌、標榜「實用價值」的日系雜誌、「模仿異國」為主的本土雜誌,彰顯流行文化場域追求現代性為歐美/日本/台灣的階層關係。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節 歐美派、日系風:女性時尚雜誌建構異國情境2 一、研究者觀察位置 2 二、女性時尚雜誌建構的流行風潮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一、女性時尚雜誌進入台灣的路徑為何? 7 二、本土女性時尚雜誌編輯如何生產流行文化 8 第二章 女性時尚雜誌轉變脈絡 10 一、日據時期 10 二、台灣光復後至戒嚴時期 11 三、台灣解除戒嚴令後:仿日本編輯風潮的源起 12 四、跨國集團進駐時期:國際中文版進軍台灣 13 五、本土女性雜誌改變方向 15 六、亞洲區域跨文化移轉時期 16 第三章 文獻回顧 20 第一節 流行時尚與雜誌 20 一、時尚與雜誌的發展 20 二、流行時尚的形成 21 三、時尚體系 21 第二節 文化全球化 24 一、國際流通模式 24 (一)文化帝國主義式的路徑 24 (二)不情願的文化帝國主義 25 二、文化全球化 26 (一)全球本土化的矛盾 27 (二)後殖民與文化混雜 28 (三)現代性論述 29 第三節 文化中介者 31 一、場域、資本與習癖 31 二、文化中介者 33 第四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6 一、次級分析法 36 二、深度訪談法 36 三、文本分析法 37 第五章 女性時尚雜誌組織來台灣的路徑 39 第一節 文化帝國主義式的路徑:歐美向全球流動 40 第二節、不情願文化帝國主義式的路徑:台灣渴望日本 45 第六章 女性雜誌編輯的跨文化認同與產製 49 第一節 女性雜誌編輯的主體位置 50 一、文化中介者 50 二、文化資本的累積 51 三、全球在地認同 55 第二節 女性雜誌跨文化產製 58 一、歐美國際中文版:包裝一個遙遠的夢 58 二、日本國際中文版:原汁原味的日本 67 三、台灣本土雜誌:歐美、日系與台味混成 76 第七章 研究結論 8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5 一、台灣時尚缺乏原創性 85 二、台灣雜誌編輯模式 86 三、歐美/日本/台灣的階層關係 8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1 附錄 92 參考資料 95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出版年鑑編輯部(2007)。《2007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中華民國出版年鑑編輯部(2008)。《2007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中華民國出版年鑑編輯部(2009)。《2007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臺灣省戒嚴期間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辦法(1953)
    編輯部(2006)。《2005台灣雜誌出版產業調查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編輯部(2007)。〈台灣地區雜誌印製量推估 家庭婦女雜誌競爭激烈〉,《動腦》,246, 47-52。
    編輯部(2005)。《尼爾森媒體研究2005年12月號》。取自http://www.magazine.org.tw/enews/2006Enews/NielsenMediaResearch200512.pdf
    王祥芸(1999年7月1日)。〈夏季閱讀遊樂區-時尚雜誌在台灣〉,《聯合報》,第41版。
    石計生(2006)。《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當代之後》。臺北:三民書局。
    白育珮(2004)。《時尚雜誌中的性別角色—男性雜誌與女性雜誌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進生(2008)。〈民國九十六年雜誌市場概況〉,程正春(編)《2008年出版年鑑》,頁70-85。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吳進生(2009)。〈二○○八年臺灣的雜誌在創新求生存〉,邵平雲(編)《2009年出版年鑑》,頁145-160。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據為 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
    李天鐸、何慧雯(2002)。〈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頁15-49。台北:遠流。
    李天鐸、何慧雯(2003)。〈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與認同踐〉,邱淑雯(編)《媒介擬想: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文化認同〉,邱淑雯(編)《媒介擬想: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42-73,台北:遠流。
    李明聰(2008)。〈去/再領域化的西門町:「擬東京」消費地景的想像與建構〉,《文化研究》,9:119-163。
    李思嫻(2008年8月23日)。〈Sword Fish、Jolly月創數百萬業績-日系品牌抬頭 ViVi少女風是指標〉,《聯合報》,第D7版。
    李政忠(2003)。〈以連結觀點思考媒體業者在全球化趨勢中的經營策略〉,《新聞學研究》,75:1-36。
    李忻絜(1999)。《資訊性女性雜誌讀者對化妝品認知、態度、行為之研究-以〈Beauty美人誌〉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怡(1994)。〈從40萬婦女在節育到 36.6%的剖腹生產率─台灣的女性雜誌 發展〉,《精湛》,21:7-10。
    邱麗珍(2000)。《女雜性誌中美容美體論述的解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鄧懿貞(2006)。《全球化下的台灣女性流行時尚雜誌研究》。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欣君(2001)。《女性雜誌市場區隔與產品定位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岩瀏功一(1998)。〈日本文化在台灣: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當代》,125:14-39。
    岩瀏功一(1998)。〈共犯的異國情調-日本與它的他者〉,許寶強、羅永生(編),《解殖與民族主義》,頁191-234。香港: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
    岩瀏功一(2003)。〈利用日本流行文化-媒體全球化、跨/國族主義、與對「亞洲」的後殖民慾望〉,李天鐸、邱琡雯(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Ⅱ》,頁99-123。台北:遠流。
    林育新(2006年7月26日)。〈閱讀習慣,透露消費模式〉,《經濟日報》。第A12版。
    林芳玫(1994)。〈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分子的定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 55-78。
    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威秀資訊。
    林志鴻(2002)。《時尚符號的媒體產製與消費:以中國風流行風潮下的本土時尚意識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瑄(2003)。《台灣「獨立唱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訓民(1993)。〈台灣女性雜誌市場探秘〉,《精湛》,20: 14-16。
    林朝鑫(2006)。《中時集團《愛女生》雜誌進入大陸市場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
    柯惟惟(2008)。《台灣的新日系外來語之研究-透過「mina米娜時尚國際中文版」的調查》。南台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碩士論文。
    康庭瑜(2007)。《流動女體的跨國敘事:旅英台籍女性的身體美學與文化認同》。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2002)。〈日本偶像劇在台灣〉,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Ⅰ)》,頁50-67。台北:遠流。
    侯立朝(1997)。《後殖民主義與美國中國圖像》。台北:博學。
    紀佳嫻(2004)。《解碼女性雜誌的時尚編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幸琪(2002)。〈虛擬的日本 翻版的台灣:日劇的跨國經驗〉,《文化研究月報》,14。上網日期:2009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91.htm。
    孫立群(1999)。《日本卡通對青少年消費文化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詠萱(2007)。《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在地化」策略研究-以「在地切割」與「在地重組」的觀點分析》。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小虹(2007)。《假全球化》。台北:聯合文學。
    張淑麗(1994)。〈解構與建構之後:女性雜誌、女性主義與大眾文化研究〉,《中外文學》,23(2): 110-125。
    張艾湘(2004)。《女性雜誌中女性形象內容產製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旭明(2003年3月)。〈從韓流看亞洲流行文化的流轉〉。上網日期:2009年12月11日,取自「傳媒透視」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30315_76_68688.html
    許如婷(1990)。《全球霸權秩序的再現:美國/日本/台灣影像文化的依附的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芬(2000),《她們的美麗與哀愁---女性雜誌的美貌建構與讀者使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 1-37。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21: 73-139。
    陳光興(2003)。〈在全球反戰聲浪下反思台灣主體性中的美國〉,馮建三(編)《戰爭沒有發生?2003年英美出兵伊拉克評論與紀實》,頁195-202。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陳亭妤(2007)。《全球化下的搖滾文化中介:晚近台灣網路的搖滾書寫》。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碩士論文。
    陳燕琪(2006)。《臺灣女性時尚雜誌內容分析與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萍(2004)。《女性雜誌讀者之生活型態、購買涉入感與廣告訴求偏好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韜文(2000)。〈文化移轉:中國花木蘭傳說的美國化和全球化〉,《新聞學研究》,66: 1-27。
    陳文芬(1996年7月2日)。〈台灣春暉法國樺榭分手了〉,《中國時報》,第24版。
    陶福媛(2009年1月6日)。〈Vogue沒新意? 紐時狠批穿Prada的惡魔〉,《聯合報》,第A5版。
    辜振豐(2004)。《時尚考:流行知識的歷史秘密》。台北:城邦文化。
    黃文貞(1997)。《流行及其符號生產機制:以服飾流行工業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敬華(2007)。《男顏之癮-台灣時尚美型男的跨文化消費與跨性別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進福(2000)。《再讀跨國流行服飾廣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照(2001)。〈百年風雲路──台灣雜誌發展小史〉,《誠品好讀》,12: 14-24。
    楊喻婷(2008)。《影響閱讀行為的因素及其結果:以日系時尚女性雜誌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立誠(2006)。《服飾美學》。台北:商鼎。
    葉懿慧(1996)。《現代台灣婦女流行服飾風格演變之研究-西元1945年至西元1990年》。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炳惠(2000)。〈台灣流行文化批判〉,《當代》,149: 76-95。
    劉維公(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台大社會學刊》,28: 189-228。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 113-136。
    劉維公(2003)。〈文化全球化與新消費工具〉,《東吳社會學報》,14: 147-162。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雜誌。
    賴珮如(1994)。《女性雜誌與女性價值變遷相關性之探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守誠(2008年11月)。〈現代食物運動的浪潮中享用傳統飲食:義大利慢食運動及台灣客家飲食運動的文化經濟〉,《文化研究月報》,86。上網日期:2009年11月3日,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86/park03.htm
    賴永忠(1992)。《台灣地區雜誌發展之研究-從日據時期到民國八十一年》。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秀釗(1998)。〈探討近年來台灣女性雜誌的發展現況及未來走向〉,《印藝學報》,1: 140-151。
    羅如芳(2005)。《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之市場行銷策略分析》。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蘋(1998)。〈全球化無可避免的「惡」—媒介全球化的結構及其對內容、閱聽人的影響〉,「1998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

    翻譯書

    吳美真譯(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原書Jameson, F. [1984]. Postmoder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London: Verso.)
    李長青譯(1983)。《解讀服裝》。台北:商鼎。(原書Lurie, A. [1981]. The Language of Cloth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原書Baudrillard, J. [1968]. Le systeme des objets. Paris: Gallimard.)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1)。《社會的麥當勞化》。台北:弘智。(原書Ritzer, G. [1996]. 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Thousand Oaks, Calif: Pine Forge)
    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原書Beck, U. [1998]. Was ist globalisierung?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書Bonnewitz, P. [1997]. Premieres Lecon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Paris: Ellipses.)
    張定綺譯(1995)。《流行陰謀:名牌時裝帝國遊記》。台北:時報。(原書Coleridge, N. [1995]. The fashion conspiracy : A remarkable journey through the empires of fashion. NY: HarperCollins.)
    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原書Tomlinson, John. [1991].
    Cultural Imperialism. London: Pinter.)
    陳逸如譯(2009)。《時尚學:時尚研究入門書》。台北:立緒。(原書Kawamura, Y. [2005]. Fashio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Fashion Studies. New York: Berg.)
    鄭棨元、陳慧慈(2002)。《文化全球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鄭明萱(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原書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McGraw-Hill.)
    趙東旭、方文譯(2005)。《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原書Giddens, A. [2002].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蘇宇玲譯,Straubhaar, J.著(2000)。〈全球、區域與國家在世界電視生態的結構層次〉,李天鐸(編),《重繪媒介地平線》。頁43-91。台北:亞太圖書。

    英文部分

    Barnard, M. (1996). Fashion as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Beck, U(1992).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Entwistle, J. (2000). The Fashioned Body: Fashion, Dress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London: Polity.
    Edwards, T.(2000). Contradictions of consumption: concepts, practices, and politics in consumer socie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Featherstone, M. (1996). Consuming Electronics: Japan’s Strategy for Control. Media Information Australia, 67, 4-16.
    Ferguson, M. (1983). Forever feminine: women's magazines and the cult of femininity. London: Heinemann.
    Featherstone, M. (1996). Localism, global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Goldman, Robert and Papson, Stephen. (1998). Nike Culture. London: Sage.
    Gought-Yates, A. (2001). Understanding womens magazines. London: Routledge.
    Hesmondhalgh, D. (2006). Bourdieu, the media and cultural production. Media, Cultural & Society, 28(2), 211-231.
    Hu, K. (2004). Chinese Re-makings of Pirated VCDs of Japanese TV Dramas. In Koichi Iwabuchi (Eds.), Feeling Asian Modernities: Transnational Consumption of Japanese TV dramas (pp. 205-226).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Lury, C. (2004). Logos: from relations to relationship, or the face of interfaces. In Brands: The Logos of the Global Economy (pp.62-81). London: Routledge.
    Law, L. (2004). Negotiating the Bar: sex, money and uneasy politics of Third space. In The Blackwell Cultural Economy Reader, pp. 352-367.
    Mattelart, A. (1991). Advertising International: The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Space. New York: Routeledge.
    McRobbie, A. (1998). British Fashion Design: Rag Trade or Imag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Negus, K. (2002). The Work of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nd Enduring Dist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ultural Studies, 16(4), 501-515.
    Pierre, B.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outledge &Kegan Paul: London.
    Pierre, B.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241-258.
    Ritzer, G. (1995). 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Thousand Oaks: Pine Forge Press.
    Robertson, R. (1995). Glob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 London: Sage.
    Simmel, G. (1971).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raubhaar, J. D. (199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sy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8, 39-59.
    Veblen, T. (1899).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