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沈宛瑩
論文名稱: 排列組合的補救教學活動設計之研究-以「球與箱子題型」為例
指導教授: 曹博盛
Tsao, Po-Son
楊凱琳
Yang, Kai-L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8
中文關鍵詞: 排列組合補救教學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49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6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高中學生學習完成排列組合的課程內容後,在解排列組合,會出現的錯誤類型有哪些,並針對這些學生的錯誤類型,去設計有效的補救教學活動。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選擇針對「球與箱子題型」進行補救教學教材的設計,並在補救教學課程設計完成後, 以研究者所在之學校的學生為實驗樣本,進行補救教學活動 。最後分析補救教學實驗中所獲得的資料,確認補救教學的實施成效。

      根據本研究,高中生在面對排列組合解題時,常見的錯誤類型可細分成 30項,研究者將錯誤類型發生的原因歸納成下列四個類型:(一) 看不懂題目的要求、(二) 未具備對應的解題基模或不能選擇適當的解題基模、(三) 能選擇適當的解題基模但不能順利依照解題基模執行解題、(四) 計算錯誤。

      對於補救教學活動,研究者的設計方向有以下五點:(一) 減少符號的使用、(二) 使用圖示協助讀題、(三) 固定化的解題流程、(四) 根據題型分類示範解題方法、(五) 在教材中加入題目的分類圖表。

      補救教學活動實驗的前測與後測結果顯示, 對於前測中答對率不佳的題型,後測時大部分學生皆能有顯著的進步 。 但若是前測答對率已達七成之題型, 後測時學生的進步情形不顯著。而分析學生的解題過程,可知除了答對率,補救教學活動也確實提升了學生解題時的判斷題型的能力 、使用圖示協助解題的比率和正確使用公式解題的比率。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高中現行的排列組合課程內容 6   第二節 數學解題歷程分析 10   第三節 排列組合的解題分析 16   第四節 認知負荷理論 2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步驟 2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2   第五節 研究限制 50 第肆章 研究結果之資料分析 51   第一節 自編排列組合試卷施測結果分析 52   第二節 錯誤類型調查問卷分析 54   第三節 第一次補救教學實驗結果分析 59   第四節 第二次補救教學實驗結果分析 6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建議 84 參考文獻 86   一、 中文部分 86   二、 英文部分 88 附錄 92   附錄一 現行課本中例題之「排列組合的球與箱子題型」 92   附錄二 自編排列組合綜合題型試卷 96   附錄三 錯誤類型問卷 100   附錄四 前測、後測、延後測試卷 101   附錄五 教學活動設計教案 103   附錄六 教學活動設計學習單 (附上課筆記&練習解答) 105   附錄七 第二次補救教學課程-實驗組&控制組前測答對題數 114   附錄八 第二次補救教學課程-實驗組&控制組前測結果原始資料 117   附錄九 第二次補救教學課程-實驗組&控制組後測結果原始資料 120   附錄十 複本信度實驗-前測&後測答對題數 123   附錄十一 複本信度實驗-前測結果原始資料 125   附錄十二 複本信度實驗-後測結果原始資料 127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筱惠(2010)。相同情境排列組合的對照起始例對高二學生學習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政豐(1991)。高中排列組合機率的診斷教學。數學傳播季刊,15(2),88-94。
    呂鳳琳(2010)。幾何證明不同文本呈現方式對學生認知負荷與閱讀理解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世偉(2011)。高一高二學生之排列組合相關數學能力與成就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金鈴,&王安蘭(2006)。高中機率概念的直觀教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柯書郁(2013)。高中數學排列組合單元教材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洪振方(2010)。思考導向的探究式學習對國二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8(5),389-415。
    胡炳生(1991)。數學解題思維方法。台北市:九章出版。
    徐偉民(2013)。國小數學教科書數學問題類型與呈現方式之比較分析-以臺灣、芬蘭、新加坡為例。科學教育學刊,21(3),263-289。doi:10。6173/cjse。2013。2103。02
    涂延誠(2004)。排列組合與古典機率的相遇-高二學生等機率偏見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志農主編(2010)。高級中學數學課本第2冊。台北:龍騰文化。
    許志農主編(2010)。高級中學數學教師手冊第2冊。台北:龍騰文化。
    許閑雲(2010)。解釋型寫作及偵錯型寫作對高職生解排列組合問題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政良(2014)。國中數理資優生在排列組合單元的解題歷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嘉聲(2011)。高中學生複數概念學習之錯誤類型分析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佩(2015)。重複組合不同文本呈現方式對學生學習表現與認知負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尉旂(2013)。資深高中數學補教老師之教學實踐:以「排列組合」單元的教師言談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黃一泓,&王貞雯(2011)。以心智圖做為筆記工具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在數學科的學習成效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0(2),91-114。
    黃彥霖(2006)。高二學生解排列組合問題思考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敏晃(1992)。數學解題規則。臺北市:牛頓,1992[民81]新版。
    楊宜蓁(2010)。高中生重複組合學習歷程中之數學思維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凱琳,&林福來(2006)。探討高中數學教學融入建模活動的支撐策略及促進參與教師反思的潛在機制。科學教育學刊,14(5),517-543。
    溫志偉(2011)。高中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研究─以排列組合教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蔡淑裕(2014)。國中生在文字符號的概念與運算上的主要錯誤類型及其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謝佩真(2004)。高二學生排列組合擬題活動對解題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彩鳳(2011)。數位化補救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閻育蘇(譯)(1993)。怎樣解題 (原作者: Polya, G.)。台北市:九章。(原著出版年:1957)
    教育部(民102)。修正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二、 英文部分    
    Anderson, J. R., Greeno, J. G., Reder, L. M., & Simon, H. A. (2000).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thinking, and activity. Educational Researcher(4).
    Baddeley, A. (1992). Working memory. Science, 255(5044), 556.
    Baddeley, A. (2000). The episodic buffer: A new component of working memor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4(11), 417-423. doi:10.1016/S1364-6613(00)01538-2
    Baddeley, A. (2003). Working memory and language: an overview.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36(3), 189-208. doi:10.1016/S0021-9924(03)00019-4
    Fischbein, E. (1975). The intuitive sources of probabilistic thinking in children (Vol. Synthese library ; v. 85). Boston: D. Reidel.
    Fischbein, E., & Grossman, A. (1997). Schemata and intuitions in combinatorial reasoning.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34, 27. doi:10.1023/A:1002914202652
    Gagne,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 (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2nd ed.). New York : HarperCollins.
    Greeno, J. G. (1978). Understanding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in mathematics insteru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2(3), 262.
    Greeno, J. G. (1984). Forms of understanding i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Pittsburgh, Pa: Lear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Greeno, J. G. (1997).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thinking and learning to think.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1), 85.
    Greeno, J. G. (2015). Commentary: Some Prospects for Connect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Individual Cognition and of Situativity.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50(3), 248-251. doi:10.1080/00461520.2015.1077708
    Greeno, J. G., & Bjork, R. A. (1973). Mathematical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New "Mental Forestr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4(1), 81.
    Greeno, J. G., & Goldman, S. V. (1998). Thinking practice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learning.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reeno, J. G., & Johnson, W. (1985). Competence for solving and understanding problems.Pittsburgh, PA: Lear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Greeno, J. G., Johnson, W., Pittsburgh Univ, P. A. L. R., & Development, C. (1985). Competence for Solving and Understanding Problems. Retrieved from http://0-search.ebscohost.com.opac.lib.ntnu.edu.tw/login.aspx?direct=true&db=eric&AN=ED263134&lang=zh-tw&site=eds-live
    Greeno, J. G., & van de Sande, C. (2007). Perspectival understanding of conceptions and conceptual growth in intera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2(1), 9-23. doi:10.1080/00461520701190462
    Kilpatrick, J. (1967). Analyzing the solution of word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An exploratory study.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027182)
    Kilpatrick, J., Hoyles, C., Skovsmose, O.,& Valero, P. (Eds.). (2005). Meaning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Boston, MA: Springer.
    Krutetskii, V. A. (1976).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al abilities in schoolchildre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ster, F. K. (1994). Musings about Mathematical Problem-Solving Research: 1970-1994.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25th anniversary special issue),25, 660-675.
    Lester, F. K., Jr. (1992). Preparing Elementary Teachers to Teach Mathematics: A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Final Report. Volume II: Content Component. , Indiana Univ., Bloomingt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Retrieved from http://0-search.ebscohost.com.opac.lib.ntnu.edu.tw/login.aspx?direct=true&db=eric&AN=ED349181&lang=zh-tw&site=eds-live
    Mayer, R. E. (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MA: Little, Brown.
    Mayer, R. E. (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Polya, G. (1945). How to solve it; a new aspect of mathematical metho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olya, G. (1981). Mathematical discovery : on understand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blem solving (combined ed.). New York : Wiley.
    Preckel, F., Gotz, T., & Frenzel, A. (2010). Ability grouping of gifted students: effects on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boredom.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3), 451-472. doi:10.1348/000709909X480716
    Repovs, G., & Baddeley, A. (2006). The multi-component model of working memory: Explorations in experimental cognitive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139(1), 5-21. doi:10.1016/j.neuroscience.2005.12.061
    Schoenfeld, A. H. (1985).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Orlando, FL: Academic.
    Schoenfeld, A. H. (2016). Learning to think mathematically: problem solving, metacognition, and sense making in mathematics. Journal of Education, 196(2), 1-38.
    Sweller, J., Ayres, P., & Kalyuga, S. (2011). Cognitive load theory. New York, NY.
    Webb, N. (1975). An Exploration of Mathematical 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106148)
    White, H. (1984). The Development of Combinatorial Reasoning: The Role of Cognitive Capacity.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45(2), 185.
    White, H. (1985). Breakdowns in Combinatorial Reasoning: The Role of Memory.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46(3), 43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