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賈樂安
JIA, LE-AN
論文名稱: 暴力犯罪少年之行為相關因素與整合式團體諮商效果之研究
指導教授: 黃堅厚
Huang, Jian-H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畢業學年度: 7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5
中文關鍵詞: 暴力犯罪少年諮商教育教育
英文關鍵詞: SAVAGE, TRANSGRESS, BO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1)以Hirschi 的社會控制與Erikson 的自我認證危機論,建立
    少年犯罪因果模式,用以考驗對少年犯罪行為及暴力犯罪行為的適用性。(2)發展
    評量青少年自我認證與社會控制的量表。(3)設計以自我成長為目標的團體諮商方
    案,輔導暴力犯罪少年,以驗證其成效。(4)評估研究模式、量表及團體方案的可
    行性,做為爾後研究與實務工作的參考。(5)綜合研究結果提供防治少年暴力犯罪
    的具體建議,藉以增進祥和的社會風氣。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之一般青少年及犯罪少年為母群,隨機抽取2982人為樣,進行
    少年犯罪困果模式的考驗。並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士林分院受觀護少年,以實驗組、
    控制組前後測設計,進行整合式團體諮商之研究,再以青少年發展狀況量表、自尊量
    表、簡式內外控量表、焦慮量表與基氏人格測驗等工具,評估其成效。研究所得資料
    ,分別以變異數分析、徑路分析及多變項共變數分析等統計方法,考驗本研究九個假
    設。茲將本研究的重要發現分述如次:
    一、青少年的背景因素,如性別、年齡、家庭社經地位、宗教信仰及一般少年、犯罪
    少年等變項在社會連結、自我認證上均有顯著差異。顯示不同背景的青少年在社會連
    結與自我認證,具有不同的發展程度和意義。
    二、本研究所建立的「少年犯罪因果模式」經徑路分析,發現可以解釋43%的少年
    犯罪總變異量。模式中的各個因素對少年犯罪行為,均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研究
    者假定自我認證為社會連結和少年犯罪之間的中介因素亦得到支持。
    三、本研究以結構式團體諮商,對暴力犯罪少年進行十六次密集輔導,發現具有部分
    立即效困和長期效果,團體成員對於此種輔導方式普遍給予肯定的回饋。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針對暴力犯罪少年,提供直接防治措施與相關配合措施之
    建議,並對未來提供建言。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