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莫皓帆 |
---|---|
論文名稱: |
環境議題教學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以我國師範大學地理系所學(職)生為例 A Study of Behavior Intention Model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Teaching -The Perspectives from Undergraduates and In-service Teachers Majoring in Geography at Normal Universitie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黃朝恩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86 |
中文關鍵詞: | 環境議題教學 、師大地理生 、行為意向 、計畫行為理論 、結構方程模式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教育部為順應世界環境教育潮流,將環境教育納入民國90年9月推動的九年一貫課程融入七大學習領域的六項重大議題之一,強調採取環境議題教學的方式,國外研究顯示環境議題教學以中學階段實施效果最好。而環境議題教學又與社會學習領域
關連最密切。在我國師資培育機構中,三所師範大學是負責中學師資培育的最主要機構,有關社會學習領域的系科,以地理系學習訓練與環境教育關連密切,故在師資培育機構中,以我國三所師範大學地理系大學部學生和碩士在職專班教師(以下簡稱師大地理生)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環境議題教學的行為意向和課程需求,毋寧是件極重要和有價值的事,因為未來可在師資養成過程和在職進修管道幫助師大地理生提高環境議題教學的意願和能力,使其未來畢業或回到教育職場之後,可做為種子教師擴充至其他學習領域,這對落實中學環境教育,提升國中生環境素養,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本研究重要結果發現如下:1.師大地理生對環境議題教學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 AT)、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SN)和行為控制識覺(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PBC)會影響行為意向。影響力大小依序為主觀規範(β=0.393)、態度(β=0.363)、行為控制識覺(β=0.307)。2.外在變項會對環境議題教學的態度、主觀規範、行為控制識覺和行為意向造成差異,其主要為「環境議題教學模式的瞭解程度」、「教導環境議題教學的課程」、「開設環境議題教學的課程」、「聽過環境議題教學一詞」、「老師」、「報章雜誌」和「書籍」等7個變項。3. 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各個信念結構上的差異:(1)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態度信念結構有交互作用,其中以利責性因素的「獲得成就感」、「滿足教學相長樂趣」、「提高國中生學習興趣」和利他性因素的「發展國中生批判思考能力」、「幫助國中生反思價值和信念」為重要顯著差異處,宜列為改善重點。(2)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主觀規範信念結構有交互作用,其中以主群體的「同學」、「朋友」和次群體的「政府教育部門」為重要顯著差異處,宜列為改善重點。(3)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行為控制識覺信念結構無交互作用,行為意向類組在便利條件因素的「沒有同事邀請採用環境議題教學」、「沒有碰到傳播媒體報導機會」為重要顯著差異處,宜列為改善重點。4. 環境議題教學集群類型、預測機率和課程需求:(1)師大地理生環境議題教學集群類型可分為能力型、自我型、利他型、保守型、無懼型和開放型六群,各有特色。(2)環境議題教學的「態度」、「主觀規範」與「行為控制識覺」3個預測變項能有效預測發生「高行為意向」的趨勢。(3)師大地理生環境議題偏好構面可分為「危害生命」、「能礦物質」、「水源空氣」、「人口飢荒」4個因素。課程需求構面可分為「教法評量」、「鄉土生態」、「情意價值」、「媒體資訊」4個因素,而環境議題偏好和課程需求之間的關係可由典則相關關係來說明,這可做為未來規劃師大地理生有關環境議題教學課程設計的參考。(4)本研究最後提供我國師範大學地理系推動環境議題教學技能的SWOT分析,以協助師大地理生和現職地理教師因應當前教育職場的變化,提升教學競爭力。
1. 方德隆(2004),「基本能力、統整課程」:課程改革政策的理想與實際,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務,25-56,高雄:麗文文化。
2. 方德隆(2004),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之統整,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務,25-56,高雄:麗文文化。
3. 方德隆(2004),新興課程議題及其因應,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務,235-244,高雄:麗文文化。
4. 王佩蓮(2001),在自然科和環境議題教學中落實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務,教育資料集刊,26,185-214。
5. 王佩蓮、陳金寶、李惠芬、林寶珠(1999),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議題主題教學活動設計,市師環教,12, 2-42。
6. 王受榮(1992),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7. 王保進(2004),多變量分析,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 王秋原(1994),海峽兩岸國民(初級)中學地理類科教科書之比較研究,國立編譯館。
9. 王國川(1999),計分方式對於信念與態度之關係的影響─兼考慮量表結構與加權方法之角色,師大學報:教育類,44(1-2),1-17。
10. 王順美(1994),解決環境問題教學模式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22,38-45。
11. 王順美(2001),綠色學校與環境教育,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張子超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79-198。
12. 王順美(2004),環境教育領域中的對話,環境教育研究,1(2),47-69。
13. 王愛君(2004),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看「人與空間」主題軸之解讀,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下),626-653。
14. 王濟川、郭志剛(2003),Logistic迴歸模型-方法及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15. 王鑫(1997),環境愛、鄉土情-鄉土環境教學,環境教育與資訊網路研討會論文集,9-15,台北:中華地理資訊學會。
16. 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87-103。
17. 王鑫、Steve Simpson、李淑媛(1995),發展教師環境教育哲學之研究,環境教育,26,1-16。
18. 丘逸民(1984),地理教育與環境教育,中等教育,35(2),42-46。
19. 丘逸民(1988),環境教育的人文精神,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6,223-229。
20. 丘逸民編(2001),地理學初級統計,地理研究叢書27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1. 甘漢銧、熊召弟、鍾聖校(1991),小學自然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22. 石再添(1987),未來師範學院課程中的地理課程,地理教育,13,1-4。
23. 石再添、李薰楓(1991),四十多年來我國的中學地理教育,教育資料集刊,16,169-201。
24. 石再添、施添福(1983):地理學與公民教育,「明日的公民教育」,師大學術委員會主編,167-186。
25. 石明卿(2000),環境教育「模組教學」實施之研究,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64-166。
26. 石雅玫(2000),探討花蓮地區國小教師議題中心教學信念及多元文化議題調查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石雅玫(2002),議題中心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及實施模式,教育研究資訊,10(2),頁145-163。
28. 伍忠賢(1998),實用策略管理:企業求勝之道,台北:遠流。
29. 朱錦鳳(2001),正反向試題敘述對人格測驗的探討,測驗年刊,48(1),105-118。
30. 江靜之譯,Tim Jordan原著(2001),網際權力,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31. 吳正己、陳美靜(2001),國中教師應具備的電腦基本能力,中等教育,52(1),16-27。
32. 吳明隆編著(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33. 吳俊憲(2001),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吳書榆譯,Seth Shulman原著(2002),知識的戰爭(Owning the future),台北:聯經。
35. 吳進喜(2000),台灣災害性地震的時空分布,台灣文獻,51(1),131-153。
36. 吳耀庭(2000),台灣環境保護問題研究,三民主義學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20,173-189。
37. 呂慧娟(2002),台北市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對議題中心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38. 李宗薇(2000),教學設計理論與模式的評析及應用:以師院社會科教材教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39. 李杰沛(1999),曾參與教師環境教育訓練之高中教師對於新環境典範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李茂興譯,K. D. Hopkins 原著(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台北:學富文化。
41. 李園會(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台北:南天書局,466。
42. 李錫津(1993),教育理念與教育問題,台北:三民書局。
43. 汪靜明(2001),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張子超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77-108。
44. 汪靜明(2002),學校環境教育的理念與原理,2002年自然保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議題教學,汪靜明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保護中心,11.1-11.20。
45. 周文賢(2002),多變量統計分析,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6. 周新富(1991),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信念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7. 周儒(1999),環境教育的神化與迷思,現代教育論壇,4,482-485。
48. 周儒(2000),行動研究與教師環境教育能力之發展,臺灣教育,589,22-28。
49. 周儒、王昭湄(2001),當環境教育遇上全語言,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張子超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49-76。
50.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2),David C. Engleson、Dennis H. Yockers 原著,環境教育課程規劃(A Guide to Cirrocumuli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台北:東華。
51. 林秀瞳(1996),環境相關科系學生之環境典範、知識及行動意向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52. 林金虎(2004),環境議題融入教學對高中學生環境素養學習成效之探討,2004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等主辦,602-615。
53. 林原宏(1995),線性結構模式理論與應用簡介,測驗統計簡訊,3,9-19。
54. 林清山(1988),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理論及應用-修訂魏氏兒童智力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5,117-136。
55. 林清山(1989),一般線性迴歸法在細格人數不等多因子設計的應用,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6,95-116。
56. 林清山(1995),多變項分析統計法,東華書局。
57. 林雪美、林春杏、史蕙萍、張曉菁(2000),霧峰鄉九二一地震災情與其空間分布,地理教育,26,19-34。
58. 林新沛、趙育隆(2004),人口變項對台灣地區民眾資源回收行為影響之後設分析,,2004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等主辦,663-671。
59. 林靜芳(2000),國中社會科統整課程的設計與發展-以兩所國中教師小組課程發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0.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61. 邱皓政(2004),結構方程模式,台北:雙葉書廊。
62. 施添福(1983),我國中學的地理教育-反省與展望,地理研究叢書3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1。
63. 洪富峰(1999),高雄市永續發展的策略與行動方案,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6,51-69。
64. 范莉雯(2002),大學生參與生態旅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東海大學學生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5. 韋煙灶(2002)鄉土教學及教學資源調查,地理研究叢書第二十八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13。
66. 徐昊早、邱佳椿(2002),技職教育研究教戰手冊,師大書苑。
67. 徐勝一(1993),香港地理教育的發展與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3(6),49-57。
68. 徐慧婷(2001),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以電子折價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9. 晏涵文(2001),教育改革與環境教育,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張子超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7-47。
70. 晏涵文、邱詩揚(2003),環境行動與群體效能教學模組之發展與評價,環境教育研究,1(1),107-137。
71. 翁國盈(1989),台灣地區中等學校地理教學之研究,地理研究叢書19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50。
72. 翁國盈、丘逸民(1991),環境教育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中等教育,42(1),44-48。
73. 郝明義、朱衣譯,Mortimer Alder & Charles Van Doren原著(2003),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74. 馬信行(1999),線性結構模式在教育上的應用及所遭遇之問題,教育與心理研究,22(上),1-13。
75. 高翠霞(1987),台灣地區中等學校教師環境保護意識調查研究,自版。
76. 高翠霞(1991),德國環境教育教育課程簡介,環境教育,10,37-43。
77. 涂世坤編譯(2003),大台北山區健行登山路線,台北:國民旅遊出版社。
78. 國立台灣師大學就業輔導組(2003),國立台灣師大學九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實習輔導會議記錄。
79.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編(199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概況。
80. 張子超(1995),環保教師對新環境典範的態度分析,環境教育季刊,26,37-45。
81. 張子超(2001),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環境教育融入,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張子超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09-127。
82.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理念與實踐演講集,東海大學教育學程中心,65-70。
83.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與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環境教育理念與實踐演講集,東海 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84. 張子超(2001),環境教育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張子超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29-155。
85. 張子超(2004),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如何一貫?,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上),321-339。
86. 張子超、楊冠政(1997),學生環境知識概念結構發展的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2,31-48。
87. 張光甫(1990),教師的理念,教育學術雙月刊,13,48-54。
88. 張春莉(1994),美國環境教育課程簡介之二,環境教育,22,56-61。
89. 張寶連(2000),師院學生對環境教育的制握信念與態度之研究,2000年環境教育研究會手冊,國立高雄師範環境教育中心,374-380。
90. 張蘭生(2002),環境教育的發展與方向,亞洲研究,34-52。
91. 教育部(2001),(二)環境教育,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37-46。
92.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93. 梁瑞安(1996),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94. 符碧真(2000),師資培育制度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雜誌,70,24-28。
95. 莊宓珍、張子超(2004),台灣大學校院永續發展相關課程之現況調查,2004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等主辦,561-567。
96. 許世璋(2003),大學環境教育課程介入研究:著重於環境行動、內控觀與環境責任感的成效分析,環境教育研究,1(1),139-172。
97. 許美瑞(2003),教師對於環境價值融入國民中小學綜合活動與家政教育之態度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1(8),159-188。
98. 郭志剛主編(2001),社會統計分析方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99. 陳小紅(1990),蛻變中的教育理念,教育研究雙月刊,13,55-58。
100. 陳正昌、程炳林(1998),SPSS、SAS、BMDP統計套裝軟體在多變量統計上的應用,台北:五南。
101.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鑑(2003),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台北:五南。
102. 陳念慈(2002),國小四年級社會領域課程環境議題融入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3. 陳怡如、陳孟文(2001),運動對兒童中期身心影響之探討,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院學報,9,177-182。
104. 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105. 陳國彥(1980),中等教育,31(2),16-17。
106. 陳富美(1997),德國巴伐利亞的地理教育,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7,175-192。
107. 陳富雄(1999),國小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議題探索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8. 陳榮輝(2002),從學童戶外情境偏好與環境議題關切探討環境教育之機會,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9. 陳曉菁(2002),國小實習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議題之態度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10. 陳懿鈴(1998),環境議題探索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11. 博格編輯工作小組編輯(2000),國家公園深度之旅(上),台北:台灣博格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12. 單文經(2000),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診斷與對策,九年一貫課程革新論文集,高強華主編,101-10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113. 喻麗華(2004),社會科教材教法,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114. 曾勘仁(1993),教師的職業道德,台灣教育,508,27-30。
115. 游恆山譯(1996),消費者行為心理學,台北:五南書局。
116. 黃文華(2003),金門島居民環境意識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17. 黃光雄(1999),情意教學的內涵與策略,課程與教學,273-284,台北:師苑。
118. 黃芳銘(2002),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119. 黃俊英(1991),多變量分析,台北:中國經濟研究所。
120. 黃俊英(2000),多變量分析,台北:華泰書局。
121. 黃建中(2001),銀髮族其家庭社會角色對創新科技使用決策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2. 黃政傑(1988),台灣地區國小、高中、大學學生環境意識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123. 黃炳煌主編(2002),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師大書苑。
124. 黃朝恩(1992),地理素養的養成,地理教育,18,11-20。
125. 黃朝恩(1995),環境問題與永續發展的全球尺度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4,119-170。
126. 黃朝恩(1995),環境議題分析和教學,環境教育,27,20-33。
127. 黃朝恩(1996),環境教育中的決策教學,環境教育,29,31-39。
128. 黃朝恩(1998),環境新聞的報導內容及其時空特-以臺灣地區(民國75至84年)為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9,1-32。
129. 黃朝恩(2000a),國民中小學課外活動現況的研究:以環境教育為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2,51-80。
130. 黃朝恩(2000b),國民中學地理科環境價值教學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3,53-101。
131. 黃朝恩(2001),跨世紀的美國地理教育新貌,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5,139-162。
132. 黃朝恩、陳燕釗、王淑芬、洪肇呈(2002),國民中學師生的環境意識及環境教育需求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6,33-57。
133. 黃靖惠(1993),台北地區成人環境議題涉入程度與擔任環境義工意願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34. 楊宗惠(1971),地理教育的永恆價值,中等教育,22(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43-44。
135. 楊冠政(1995),環境價值教育,教育研究集刊,20,55-82。
136. 楊冠政(1996),環境課程編製—理論與應用,教師環境教育研習資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137.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明文書局。
138. 楊斐如(2001),國民中小學教師自我導向專業發展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試辦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39. 楊慧鉑(2001),建構論地理環境資源教學研究:一個高中教師的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
140. 溫春琳(2002),議題中心教學法在國中公民與道德科的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141. 葉旭榮(1997),志工參與行為意向模式的建構及其在志工人力資源招募的應用:以老人福利機構志工招募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2. 葉美玉(2001),台灣原住民青少年飲酒行為之心理社會模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143. 葉國樑(1997),城鄉地區國中學生資源回收行為意圖比較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144. 葉國樑、楊冠政、汪靜明(1998),輔導國民中小學配合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之探討,環境教育季刊,36,63-73。
145. 董秀蘭(2004),從社會領域省思學校本位的統整課程,課程綱要實施檢討與展望(下),607-623。
146. 詹棟樑(1993),教師所應具有的道德責任意識,508,9-13。
147.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小組(譯),K.A.C0rdes & H.M.Ibrahim原著(2003),休閒遊憩事業概論(Application in Recreation & Leisure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Second Edition.),桂魯有限公司,279。
148. 鄒東明(2002),中山大學學生環境行為之研究—以生科系和企管系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9. 鄔彤、周濤、袁淑君編著(2001),數據統計分析-SPSS原理及其應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50. 熊召弟(2001),環境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的理念與實務,國民教育,42(1),7-12。
151. 熊召弟(1994),師院生「教育實習」課程、教學法之改進:發展型建構論者模式之探討,台北:教育部。
152. 劉俊昌、陳曉菁(2001),師院新生的環境觀,逢甲大學社會人文學報,4,212-225。
153. 劉美慧(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的理論與實際,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報,8, 173-199。
154. 劉唯玉、王阿勉(2000),專訪花蓮師院陳伯璋校長、教育研究雜誌,74,11-18。
155. 劉欽敏、張永宗(2002)從霸權的學科歧視走向平權的課程統整-九年一貫課程國中教師合理授課節數推估與建議,94-104。
156. 劉潔心(2001),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大單元教學設計理念—行為科學理論與策略之應用,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張子超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57-178。
157. 歐陽鍾玲(1982),心智圖在地理學上的應用,地理教育,8,63-70。
158. 潘桂成(1993),地理教育在美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3(6),58-63。
159. 潘桂成(1995),地理教育之人文精神,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6),78-83。
160. 潘朝陽(1988),儒家哲學的環境思想,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4,165-188。
161. 潘朝陽(2002),周易的環境倫理及其大地關係,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7,23-48。
162. 潘朝陽、梁一萍講,蔣宜芳紀錄(2000),「空間、地域與文化」跨學科座談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4),65-113。
163. 鄭益明(2003)環境議題與民眾參與,看守臺灣,5(2),41-45。
164. 鄭勝華(1987),地理學的教育價值及社會功能,地理教育,13,55-66。
165. 鄭勝華(1991),法國地理教學問題探討,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229-244。
166. 鄭勝華(2002),建構主義的教學策略—以「社會領域教學」為例,新課程建構式教學理論與實踐,戴維揚主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29-251。
167. 鄭勝華、周學政、陳哲銘(1998),地理學科網路教學的發展潛力與資源中心建構的概念 ,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8,107-136。
168. 鄭翰林編譯(2003),傳播理論Q&A,台北:風雲論壇。
169. 鄭默、鄭日昌譯,R. M. Kaplan, D. P. Saccuzzo原著(1998),心理測驗:原理、應用與問題(Psychological testing:principle, applications, and issues 3rded.),台北:五南。
170. 鄧國雄(1997),鄉土情、世界觀-台灣鄉土教育的發展,國教月刊,44(3-4),43-48。
171. 鄧國雄(1999),國中小階段地理課程的學力指標分析,國教新知,45(5),2-6。
172. 鄧國雄(2003),師範院校之轉型與發展-以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為例,初等教育學刊,16,1-20。
173. 戴海崎、張鋒、陳雪楓主編(1999),心理與教育測量,暨南大學出版社。
174. 謝定祐(1991),環境教育的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75. 鍾敏龍(2002),國小社會科以爭論性議題為中心的批判思考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
176. 韓婷婷(1999),民眾參與環境影響評估的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7. 簡慧貞(2000),環境議題之比較社經風險分析及其建康風險共同因素探索—以台灣專家認知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178. 羅啟宏(1997),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簡介,白沙地理,1-5。
179. 蘇宏仁(1997),美國中學生環境問題興趣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 449-477。
180. 驚廉(2004),「推動讀報教育/幫助孩子學習」,國語日報2004.4.9(五)13版教育,劉漪晴主編。
181.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82.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n (Eds.), Action-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Heidelberg: Springer, pp.11-39.
183. Ajzen, I. (1988).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Stony Stratford: Milton Keynes.
184.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185. Ajzen, I. (2001). Constructing a TpB questionnair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http://www-unix.oit.umass.edu/~aizen/pdf/tpb.measurement.pdf
186. Ajzen, I. (2002).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2, 665-683.
187. Ajzen, I. & Driver, B. L. (1991). Predic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om behavioral, 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isure Sciences, 13, 185-204.
188. Ajzen, I., & Madden, T. J. (1986).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 intention,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453-373.
189. Albrecht, D., Bultena, G., Holberg, E. & Nowak, P. (1982). The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scal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3(3), 39-43.
190. Bagozzi, R.P. & Yi, Y. (1988). On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Academy of Marking Science, 16(1), 74-94.
191. Bardwell, L. V., Monroe, M. C. & Tudor, M. T. (1994). Environmental problem solving: theory, practice, possibilitie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AAEE).
192. Comnes, L. & Sly, C. (1996). Teaching about controversial issue. E.E reference collection. Iowa.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193. Cordano, M. (1998).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ehavior: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Pittsburgh University, Pittsburgh.
194. Dunlap, E. R., Van Liere, D. K., Mertig, G. A. & Jones, E. R. (2000). Measuring endorsement of the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A Revised NEP Scal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6(3), 425-442.
195.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A: Addison-Wesley.
196. Godie, G. (1993). 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Overview of findings, emerging research problems usefulness for exercise promotio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5(2), 141-157.
197. Godie, G. (1994). Social-Cognitive models. In R.K. Dishman (Ed.). Advance in exercise adherence.113-136.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198. Ham, S. H. & Sewing D. S. (1988). Barriers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2), 17-24.
199. Hample, B., Holdsworth, R. & Boldero, J. (1995). Urban / rural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mong adolescents. Rural Society, 5(4), 13-27.
200. Hrubes, D., Ajzen, I. & Daigle, J. (2001). Predicting hunting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isure Sciences, 23, 165-178.
201. Hungerford, H. R. (1989). A prototyp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middle school. A discussion guide for UNESCO training seminar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eries 29. PP.34-42.
202. Hungerford, H. R., Litherland, R. A., Peyton, R.B., Ramsey, J. M, Tomera, A.N. & Volk, T. L. (1985). Investigating and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actions skill development modules. Illinois: Stripe Publishing Company. PP.20-32.
203. Hungerford, H. R., Peyton, R. B. & Wilke, R. J. (1979). Goal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1(3), 42-47。
204. Jöreskog, K. G. & Sorbom, D. (1993).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the SIMPLIS command language. Chicago: SSII.
205.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Guilford. P.6.
206.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CA: Random House.
207. Martorella, P. H. (1991). Teaching social studies in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208. Oja, S. N.&Smulyan, L. (1989).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a development approach.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209. Pennocktgdi, M. T., Bardwell, L.B. & Britt, P. (1994). Approach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classroom. Iowa: Kendall/ Hunt Publishing Company.
210. Ramsey, J. (1993). Effects of issue investigation and action training on eight-grad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4(3), 31-36.
211. Ramsey, J. & Hungerford. H. (1989). Effects of issue investigation and action training 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seventh grade stud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4), 29-34.
212. Ramsey, J. (1993). Effects of issue investigation and action training on eight-grad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4(3), 31-36.
213. Scott, L. H. (2003). The growth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1994-200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10(1), 35-46.
214. Skyes, H., Yenchen, D., Fien, J. & Choo, F. (2000). Young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Attitudes, knowledge and behavior. In Yenchen, D. et al. (Eds.),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the Asia-pacific. 189-220. New York: Routledge.
215. Somekh, B. (1991).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Working together towar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C. Bioee (Ed.), Semi-Detached Teachers: Building Support and Advisory Relationships in Classrooms.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216. Stapp. W. (1969).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3), 31-36。
217. Taylor, S. E. & Todd, P. A. (1995). An integrated model of waste management behavior: A test of household recycling and composting intention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7(Sep), 603-630.
218. Van Liere, K. D. and Dunlap, R. E. (1983). Cognitive integration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liefs. Sociological Inquiry, 53, 333-341.
219. White, L., Jr. (1967).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 Science, 155, 1203-1207.
220. Wilson, E. O. (1984). Biophili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21.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1987). Our common future.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