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俊儒
Chun Ju Huang
論文名稱: 從社會互動與認知投入的觀點探討理化實驗課中學習機會之分佈
A study of th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laboratory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cognitive engagement
指導教授: 楊文金
Yang, Wen-Gi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科學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8
中文關鍵詞: 社會互動認知投入學習機會理化實驗課
英文關鍵詞: social interaction, cognitive engagement, learning opportunities, laboratory tea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4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據以出發的問題意識是學生進行理化實驗課的過程中,一些學習機會不均等的現象。研究的主旨在於從理論上探討學習機會的意義,並從國中理化實驗課的實際教學中瞭解其分佈的情形。
    在理論的探討上為兼顧科學活動的本質及本地學生的心理特質,因此分別從科學研究(science studies)及庶人倫理的角度探討學習機會的意義;在實徵研究方面則實際進入國中理化實驗課中,瞭解學生在學習機會指標架構上的分佈,同時結合社會互動與認知投入的意義來瞭解學生互動過程中的意涵。此外,除了瞭解常態實驗中的學習機會分佈外,本研究更設計了「三階段教學處置」來瞭解學生間學習機會的變動特質。
    本研究的對象是以國中二年級理化實驗課的學校班級為主,在研究方法上採取多元方法論的進程,同時含括質化及量化的資料,從不同的層次來瞭解學習機會的問題。最後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一、從本研究理論上的探討可以發現,科學研究對於科學教育的意涵既豐富且多元,它提供了一個具涵蓋性及統整性的理解架構。此外,透過本研究所建構的科學教育與科學研究之關係模式,能夠幫助我們將科學教育的研究問題作有效的聚焦,同時提供多方觀點的校正,進一步診斷出新的科學教育研究問題,為科學教育提供可能的視域。
    二、在一個與小組及同儕有關的科學學習情境中,社會互動的過程是一個自己不斷與別人也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本研究從西方正義理論中的程序正義及分配正義,加上華人社會中庶人倫理的親親及尊尊原則,結合兩者運用到理化實驗課的情境中,可以有效地瞭解學生如何在互動的過程中分配學習資源,及不同地位學生之學習機會分佈的情形。
    三、在國中理化實驗課的互動中,地位越高的學生,就擁有品質較高且較多的學習機會,同時會積極地爭取這些學習資源;相對的,地位越低的學生可以從事較高層次的思考機會則較少,對於學習資源也會消極地迴避。此外,「尊尊原則」的效應對於本地的學生而言,是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對於學生之間的互動有很大的影響。
    四、透過「三階段教學處置」之後,學生間學習機會的分佈會發生變動,整體認知投入的層次亦會往更高的層次提昇。此外,透過此教學處置可以提供多樣的認知激盪機會,使學生有機會透過不同角色的轉換來學習,在不同的學習任務或角色上,找到某些自己的自尊以縮短學習動機的差異,但是地位之間的固著關係仍然明顯。

    Based on the concern for the equality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laboratorie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meanings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rom a theoretical literature review, and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s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rom the practical laboratory instruction.
    Considering both the nature of science activitie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n Taiwan, the study discussed meanings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oth science studies and Confucian ethics for ordinary people. Moreover,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distributions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by an empirical research 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aboratory, and searched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ents’ interactions from the views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cognitive engagement. Furthermore, the study designed a “three-step i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attern of students’ learning opportunity shift alone with different laboratory activities.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are second grade junior high school laboratory classes. The study methods include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which are expected to obtain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Results from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show that science studies reveal rich and multiple implications, which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The framework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which shows the relation between science education and science studies, not only helps researchers to focus research questions effectively, but also provides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diagnose and modify the questions.
    2.In a sc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 which involves groups and peers, the social interaction process includes talks of the learner to himself and to other people. From the viewpoints of procedural justice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from the Western world, and the “The principle of favoring the intimate” and the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ing the superior” from the Chinese world, this study has recognized the ways students manage learning resources during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and has identified th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distribution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status in the science laboratory.
    3.During the interactions of student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laboratory, students of higher status in class tend to hold better and more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nd are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learning resources in a more active way.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of lower status in class tend to tak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a more passive way in processing the higher level thinking, and even tend to avoid 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laboratory, the effect of the “The principle of respecting the superior” plays a prominent role in the interactions among students.
    4.The “three-step instruction management” helps change the distributions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mong students and improve students’ cognitive level in activity involvement. Besides, this i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shown to provide multiple cognitive thinking chances for students to learn by experiencing playing different roles, in which th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motivation among students are minimized through self-fulfillment opportunities. However, regardless of the change shown above, the static status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still remain.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 10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7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科學教育與科學研究間的關係 20 第二節 源自科學研究的問題診斷 33 第三節 班級結構中的學習機會 42 第四節 改變學習機會的可能 59 第參章 研究設計 66 第一節 研究理念與流程 66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選取 71 第三節 研究工具的選取 72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74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3 第一節 個體的學習機會分佈 83 第二節 互動情境的轉折 94 第三節 情境中的個體 131 第四節 學習機會分佈的變動 14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77 第一節 理論研究的發現 177 第二節 實徵研究的發現 181 第三節 結論 184 第四節 建議 187 參考文獻 198 中文部份 198 英文部份 201 附件 212 附件一 三階段教學工作單 212 附件二 班級結構問卷 214 附件三 小組關係問卷 215 附件四 理化科自我效能問卷 216 附件五 實驗知覺問卷(一) 217 附件六 實驗知覺問卷(二) 218

    王文科(1986/199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江天驥(1988):《當代西方科學哲學》。台北:谷風。
    余玉眉(1991):資料分析的方法。載於余玉眉、田勝芳、蔣欣欣主編之
    《質性研究-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台北:巨流。
    余麗嫦(1990):《培根及其哲學》。台北:巨流。
    吳恬妮(1999):《探討國中生生物科自我效能與學術地位之關係及其在
    組對討論中的效應》。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枝(1993):從有關公平判斷的研究結果看中國人之人己關係的界
    線。《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期,頁267-300。
    李英明(1989):《科學社會學》。台北:桂冠。
    李郁文(1998):《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桂
    冠。
    汪榮才(1995):國小學生之後設認知與科學文章閱讀理解。《國民教育
    研究集刊》,第一期,81-139。
    周愚文(1987):教育學的科學研究之反省。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之
    《教育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邱旻昇(1999):《從期望地位的觀點探討學生在科學小組討論中互動的
    平等性》。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吾倫(1994):《托馬斯.庫恩》。台北:遠流。
    洪振方(1994):《從孔恩異例的認知與論證探討科學知識的重建》。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振方、賴羿蓉(1997):教師對以邏輯實證與後邏輯實證主義科學哲學
    觀建構之電化電池發展史教材的認識與抉擇。《科學教育學刊》,5
    (3),347-390。
    洪菁穗(1999):《探討國中生在理化科的學術地位、自我效能與學業成
    敗歸因之關係》。台灣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
    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
    北:巨流。
    夏林清(1999):制度變革中教育實踐的空間:一個行動研究的實例與概
    念。《應用心理研究》,第1期,33-68。
    張巨青、吳寅華(1994):《邏輯與歷史-現代科學方法論的嬗變》。台
    北:淑馨。
    張鳳琴(1994):孔恩-哲學觀與我國科學教育的省思。《科學教育月
    刊》,175期,8-16。
    張瓊、于祺明、劉文君(1994):《科學理論模型的建構》。台北:淑
    馨。
    許良榮、李田英(1995):科學史在科學教學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
    月刊》,179期,15-27。
    郭重吉、許玫理(1992):從科學哲學觀點的演變探討科學教育的過去與
    未來。《彰化師範大學學報》,第三期,頁531-561。
    郭重吉、蔣佳玲(1995):評析學生對科學家的形象之相關研究。《科學
    教育月刊》,179期,頁2-13。
    陳奎熹(1987):教學研究方法論的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之《教
    育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閱讀理解之相關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守恆(1997):《「同儕科學家意像」對科學知識重建過程的影響分
    析》。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舒煒光、邱仁宗(1991):《當代西方科學哲學述評》。台北:水牛。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台北:綠洲出版社重印。
    黃光國(1988):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載於楊國樞主編《中
    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黃光國(1993):互動論與社會交易:社會心理學本土化的方法論問題。
    《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期,頁94-142。
    黃光國(1995):《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台北:
    心理。
    黃忠雄(1997):《國中生「同儕科學家意象」對科學概念合理性判斷的
    影響》。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儒、楊文金(1997a):觀點論對於科學教育的意涵。《科學教育月
    刊》,196期,頁9-22。
    黃俊儒、楊文金(1997b):由科學本質觀的流變來看人與知識間的關係
    及其對科學教育的意涵。發表於《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前瞻與回顧研討
    會彙編》。台北:師範大學。
    黃俊儒、楊文金(1999):從科學研究對於科學教育的影響探討科學社會
    心理的角色及功能-以國中理化實驗課的一個場景為例。《「中等學
    校之教學與學習」地方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2-208。
    楊文金(1996):比較、社會比較、與科學學習動機。《科學教育月
    刊》,195期,頁2-15。
    楊文金(1997):社會類別對信念選擇的影響分析。《科學教育學刊》,
    5(1),頁1-21。
    楊文金(1998):「同儕科學家意像」對訊息合理性判斷的影響分析。
    《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3(1),1-17。
    楊文金(1999a):「學生像科學家」的類比分析。《科學史、哲與科學
    教育學術研討暨研習會彙編》。高雄:高學師範大學。
    楊文金(1999b):「期望地位」對同儕互動的影響分析。《科學教育學
    刊》(已接受)
    楊宗仁(1991):《國中生地理科學習之研究-後設認知取向》。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莉川(1997):《從社會認同理論探討高中生傾向科學的態度》。台灣
    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瑩(1998):教育機會均等。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台
    北:師大書苑。
    趙金祁(1993):科學理念衝擊下科學教育再出發芻議。《科學教育月
    刊》,158期,頁2-16。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
    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潘世墨、陳振明(1995):《現代社會中的科學》。台北:淑馨。
    蔣佳玲(1995):《從符號互動論的觀點探討國小學生科學家形象的建
    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佳玲(1999):《從權力的觀點探討學生小組互動中科學知識的建
    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蔣佳玲、郭重吉(1997):同儕間科學問題討論中的合作及權力關係。
    《中華民國第十三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627-634。
    魏麗敏(1995):後設認知學習理論與策略。《學生輔導》,38期,66-
    75。
    羅文杰(1998):《兩種「班級結構」分類法在國小「同儕科學家意象」
    的維度上之比較分析》。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