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旭棋 |
---|---|
論文名稱: |
台灣童話故事的故事結構──以賞善罰惡民間故事為例 |
指導教授: | 林東泰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1 |
中文關鍵詞: | 敘事理論 、故事結構 、Propp 、童話故事 、賞善罰惡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3 下載: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敘事理論中Propp對於故事結構的分析方法,探討台灣童話中關於賞善罰惡此一主題的故事結構,經過34篇故事文本的歸納分析,從中找出台灣童話此類故事的共通結構,並探討童話故事的社會化功能。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2003年8月)。導讀:創新閱讀童話,創化新視界。載於楊淑智譯,《百變小紅帽──一則童話的性、道德和演變》。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村賢明(1978)。〈賞與罰的教育意義〉,長島貞夫(編)《兒童賞罰心理學》。台北,巨流。
王儷錦(2006)。《義大利童話中反派角色形象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申丹(2004)。《敘事學與小說文体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白雲開(2006)。〈李潼兒童短篇小說敘事模式研究〉,《兒童文學學刊》,16:127-165。
何佩珊(2004)。〈國小生命教育的思考與實踐──以安徒生童話為範例〉,黃惠玲等(著)《第八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9-124。台北:富春。
吳安清(2004)。《虎姑婆故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宋尚倫(1981)。《社會化之社會心理觀》。台北市:巨流。
林文寶(2000)。《試論我國近代童話觀念的演變:兼論豐子愷的童話》。台北市:萬卷樓。
林東泰(2008年9月)。《大眾傳播理論》(增訂三版)。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姿君(2008)。《安徒生童話的基督教意涵》。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敏雅譯(2004年5月)。《童話治療》。台北:麥田。原書(Kast, V. [1986]. Märchen als therapie. Patmos Verlag GmbH & Co. KG Walter Verlag.)
邱妍嘉等著(2004)。〈國小兒童說中文故事的敘事結構〉,趙天儀(編)《第八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7-260。台北:富春。
洪汛濤(1989年9月)。《童話學》。台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夏湘華(2008)。《義大利童話中洗冤類型童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辛勇(1987年11月)。《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美鈴(1998)。〈如何以童話導讀協助兒童語言發展〉,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硏究所(編)《台灣地區1945年以來現代童話學術硏討會論文集》,頁83-100。台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硏究所。
陳正治、林文寶等著(1996年9月)。《兒童文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思綺(2006)。《格林童話角色模式的分析》。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景聰(2003)。《安徒生童話的人物形象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慶浩、王秋桂主編(1989年6月)。《中國民間故事全集》。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惠玲(2002年5月)。〈兒童文學與文化感知〉,譚小媛(編)《第六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9-160。台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新生(2008年8月)。《偵探與間諜敘事──從小說到電影》。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賈放譯(2006年11月)。《故事型態學》。北京:中華書局。(原書Propp, V. IA. [1928]. Морфол огия сказки.)
賈放譯(2006年11月)。《神奇故事的歷史根源》。北京:中華書局。(原書Propp, V. IA. [1928].)
鄒理民譯(1991)。《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巨流。(原書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Y: Doubleday. )
廖純瑩(2006)。《廣義「兩兄弟」型民間童話探析──以中國民間故事全集為對象》。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所碩士論文。
趙國端(1998)。〈故事建構幼兒的人格基模〉,瞿立鶴(編)《嬰幼兒人格健構的再探》,頁252-263。人格建構工程學研究基金會。
劉苓莉(1998)。《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以〈青蛙和蟾蜍〉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尚志(1986)。《兒童故事原理》。台北:五南。
鄭明韋(1998)。〈以童話對父母離異兒童進行讀書治療之實例分析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硏究所(編)《台灣地區1945年以來現代童話學術硏討會論文集》,頁101-126。台東: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硏究所。
謝嘉仁(2007)。《格林童話中的罪與罰──古典童話與台灣現行法律的對照》。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玉鳳(1996)。《近十年圖畫故事書內容價值觀之分析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硏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al, M. (1985).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Barthes, R. (1964/1967). The elements of semiology (A. Lavers and C. Smith Trans.). NY: Hill & Wang.
Barthes, R. (1970/1974). S/Z (R. Miller Tran. & R. Howard Pref.).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rthes, R. (1977/1978). A lover's discourse: Fragments (R. Howard Tran.).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rthes, R. (1983).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arratives. In Sontag, S. (Ed.), A Barthes reader (pp.251-295). NY: Hill & Wang.
Berger, A. A. (1997). Narrative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Sage Publications, Inc.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Garden City , NY:Doubleday.
Bettelheim, B. (1976). The use of enchantment: 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 New York: Knopf.
Bettelheim, B. (1982). On learning to read: the child's fascination with meaning. New York: Knopf.
Brenner, C. (1974). An elementary textbook of psychoanalysis. Garden City, NY: Anchor.
Brim, O. G. (1966). Socialization after childhood: Two essays. New York: J. Wiley.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i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W. (1987). Social problems. New York: Harper & Row.
Elliott, M. A. & Merrill, F. E. (1961). Social disorganization. New York: Harper.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Arnold.
Fairclough, N. (2003). Analys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Genette, G. (1972/1980). Narrative discourse. (J. E. Lewin. Tra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ergen, K. J. (1999).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Haseltine, P. (2000). The construction of spatial-temporal meaning in preschool narrative experience. 趙天儀(編)《第四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5-198。台北:富春。
Huang, J. (2004). Children in pain: The healing power of story. 趙天儀(編)《第八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7-173。台北:富春。
Hunt, C. L. & Horton, P. B. (1984). Soci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Jung, C. G. (1921). Psychological typ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ast, V. (1986). Märchen als therapie. Patmos Verlag GmbH & Co. KG Walter Verlag.
Propp, V. (1928/196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Trans. by L. Scott [and] with an introd. by S. P. Jakobson).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Rimmon-Kenan, Shlomith (1983). 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etics. London: Methuen.
Rimmon-Kenan, Shlomith (1987). Discourse in psychoanalysis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Methuen.
Siegler, R. S. (1991). Children's thinking. N.J.: Prentice-Hall.
Todorov, T. (1969). Grammar of narrative. The Hague: Mouton.
van Dijk, T. A. (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 Erlbaum.
van Dijk, T. A. (1998). Ideology: A multidisciplianry study. London: Sage.
van Dijk, T. A. (Ed.) (2007). Discourse studies. Vol. I,II,III. Los Angels: Sage.
Wilson, R. W. (1974). The moral state: A study of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hildren. New York: Free Press.
Winnicott, D. W. (2001). Collected papers, through paediatrics to psycho-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