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宜箴
論文名稱: 頭版設計與年輕讀者閱報效應之研究
指導教授: 蘇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2
中文關鍵詞: 報紙頭版版面設計年輕讀者實驗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2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電子媒體和網路媒體的興起,使得新一代的閱聽人,進入了新聞「視覺化」的時代,正因如此,報紙版面設計走向「視覺化」,不再是「為與不為」的問題,似乎成了「不得不為」的現實。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了解1.報紙頭版哪些設計要素容易引起年輕讀者注意、興趣、喜愛、閱讀及購買意願?2.國內年輕讀者對「視覺化導向」頭版的閱讀效應為何?本研究以焦點團體訪談法和實驗法進行。本研究界定的年輕讀者是「年齡在18-24歲之間,曾經、或經常閱讀報紙的青年」,並以大學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經由對年輕讀者的焦點團體訪談發現,年輕讀者對「視覺化導向」的頭版設計持「傾向喜歡」的態度。之後以實驗法進行研究,針對視覺化元素作版面設計,進行2×2×2三因子實驗設計,選擇報紙頭版設計中的三項視覺化元素作操弄:1.「新聞提要是否圖像化」、2.「頭條新聞是否使用大標題」,與 3.「主要照片是否使用大照片」,對年輕讀者判斷視覺化元素本身效果以及整個頭版版面的吸引力、易讀性與專業性有何影響?研究發現:1.「大照片」組、「一般大小照片」組,在「主要照片吸引力指標」這依變項上進行T檢定發現,兩者有顯著差異,顯示「主要照片是否使用大照片」和年輕讀者判斷「主要照片吸引力」有關,對年輕讀者而言,主要照片使用「大照片」比使用「一般大小照片」有吸引力。 2.「新聞提有圖像」組、「新聞提無圖像」組在「提要被注意程度」這變項上進行T檢定發現,兩者有顯著差異,顯示「新聞提要圖像化」與「新聞提要被注意程度」有顯著關聯,「圖像化的新聞提要」比「非圖像化的新聞提要」更吸引年輕讀者注意;證明「視覺化元素」和年輕讀者在「整個頭版版面」瀏覽的閱讀動線有關,加重「視覺化元素」的版面項目,將比以往「未視覺化」時更能吸引年輕讀者的注意力。 3.「新聞提有圖像」組、「新聞提無圖像」組在構成「新聞提要吸引力指標」的9個形容詞的變異數分析發現,在「提要活潑」這形容詞題項上有顯著差異,顯示年輕讀者認為「圖像化的新聞提要」比「非圖像化的新聞提要」更為活潑。 4.「頭條新聞使用大標題」組、「頭條新聞使用一般大小標題」組在構成「版面吸引力指標」的9個形容詞題項上之變異數分析發現,在「版面想買」這形容詞變項有顯著差異,顯示頭版頭條標題「使用大標題」比「使用一般大小標題」會令年輕讀者表示更想買這份報紙。 5.「主要照片使用大照片」組、「主要照片使用一般大小照片」組在構成「版面吸引力指標」的9個形容詞題項上之變異數分析發現,在「版面吸引」這形容詞變項有顯著差異,顯示主要照片「使用大照片」會比「使用一般大小照片」令年輕讀者覺得這版面更吸引人。 6.「讀者對頭條新聞的涉入感」和「頭條標題吸引力指標」的相關係數r =.605**,顯示一項訊息,即包含文字的「版面項目」,例如標題、新聞提要,其文字內容和該項目吸引力呈高度相關。根據實驗發現,針對報紙的頭版設計提供以下建議: 1.頭條新聞使用大標題,會顯著提昇年輕讀者的購報意願,並增加頭條新聞的重要性。 2.頭版使用大的主要照片,將使年輕讀者認為版面更吸引人。 3.新聞提要圖像化,將使年輕讀者認為提要更活潑,並明顯提昇提要被注意程度。此外,編輯放手嘗試「視覺化導向」的版面設計時,無須擔心報紙的「專業性」和「易讀性」會被降低,研究發現報紙版面不會因「視覺化元素」的增加而降低其專業的形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源起……………………………………………………………1  二、何謂好的版面設計……………………………………………4 第二節 研究問題………………………………………………………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讀者視覺心理…………………………………………………8  一、版面引起讀者注意的條件……………………………………8  二、讀者對「視覺化元素」的接收………………………………13 第二節 報紙版面設計的視覺化元素…………………………………16  一、照片……………………………………………………………16  二、標題……………………………………………………………17  三、色彩……………………………………………………………20  四、資訊圖像………………………………………………………20 第三節 現代頭版設計趨勢與要素  一、頭版版面設計趨勢……………………………………………22  二、頭版設計最重要視覺元素……………………………………24  三、本研究自變項的選擇及其相關學理…………………………25  三、本研究依變項的選擇及其相關學理…………………………29 第四節 國內「報紙版面與閱聽人」相關研究回顧…………………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變項與研究假設…………………………………………34  一、自變項………………………………………………………...35  二、依變項…………………………………………………………36  三、研究假設…………….…………………………………………36 第二節 研究方法………………………………………………………38  一、實驗設計………………………………………………………..38  二、共變數…………………………………………………………38  三、實驗架構………………………………………………………39  四、研究對象………………………………………………………40  五、問卷設計………………………………………………………40  六、預試……………………………………………………………42  七、正式實驗程序…………………………………………………43  八、資料分析方法…………………………………………………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  一、受測者特質…………………………………………………...45  二、因素分析與信度檢驗…………………………………………47   (一)「整個版面」的三個評價指標…………………………………47   (二)「新聞提要吸引力」指標………………………………………49   (三)「頭條標題吸引力」指標………………………………………49   (四)「主要照片吸引力」指標………………………………………50  三、是否以「讀者對頭條新聞的涉入感」作為共變數……………51  四、假設驗證…………………………………………………………52  五、其他重要發現…………………………………………………58   (一)年輕讀者與「圖像化的新聞提要」……………………………58   (二)頭條新聞使用大標題與購報慾望………………………………60   (三)年輕讀者與「主要照片使用大照片」…………………………62   (四)包含文字的「版面項目」,其文字內容與該項目吸引力……64  六、小結………………………………………………………………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66  一、視覺化元素本身效果的討論……………………………………66  二、「版面吸引力」的討論…………………………………………67  三、「版面易讀性和專業性」的討論………………………………68  四、視覺化元素的運用………………………………………………69  五、視覺化元素與頭版行銷效果……………………………………7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72  一、研究限制………………………………………………………72   (一)研究設計本身…………………………………………………72   (二)研究樣本………………………………………………………73   (三)研究變項………………………………………………………73   (四)實際操作………………………………………………………74  二、建議……………………………………………………………75   (一)實務方面…………………………………………………………75   (二)研究設計方面……………………………………………………76 參考書目………………………………………………………………78 附錄一 焦點團體訪談大綱…………………………………………84 附錄二 焦點團體訪談記錄…………………………………………86 附錄三 報紙實驗版面研究問卷(1、3、5、7組)………………94 附錄四 報紙實驗版面研究問卷(2、4、6、8組)………………99 附錄五 報紙實驗版面………………………………………………104 附錄六 受測者媒體使用情形統計表………………………………112

    中文部分
    中國時報(2000):《中國時報五十年》。台北:中國時報。
    丘永福(1995):《圖文編輯》。台北:藝風堂。
    古永嘉譯、古柏 & 艾墨瑞著(1996):《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書局。
    朱自成(1985):《中文報紙版面設計改進之研究--兼論電腦化排版之相關問題》。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杉峰(1989):《傳達企業情報的圖文構成》。台北:藝風堂。
    李天任 & 藍莘譯、威敏 & 多明尼克著(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
    冷楓(1956):〈編輯實務上的幾個小問題〉,《報學》,第一卷第九期,頁72-73。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添貴譯、安德梧著(2000):《MBA當家:企業化經營下報業的改變》。台北:正中書局。
    柳閩生(1986):〈讀你千遍也不厭倦:版面設計與閱讀意願之探討〉,《世界新聞專科
    學校學報》,第二期,頁207-215。
    柳閩生(1987):《版面設計》。台北:幼獅文化事業。
    徐佳士(1973):〈中文報紙版面改革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12期,頁17-66。
    徐美苓(2001):《愛滋病與媒體》。台北:巨流出版社。
    荊溪人(1987):《新聞編輯學》。台北:商務印書館。
    馬西屏(1998):《標題飆題》。台北:三民。
    陳百齡(1995):〈當記者本身也成為資訊來源--記者、美編與圖像〉,《新聞學研究》
    ,第50期,頁61-73。
    陳崇茂(1997):《編輯與文字的對話》。台北:博碩文化。
    陳映慈(2000):《台灣晚報頭版版面設計與內容變遷之研究》。台北:私立銘傳大學傳
    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萬達(2001):《現代新聞編輯學》。台北:揚智出版社。
    郭生玉(1990):《心理教育測驗》。台北:東華書局。
    莊宜昌(1997):《報紙版面設計對讀者閱報認知、態度影響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覺明(1980):《現代雜誌編輯學》。台北:帝略印書館。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黃任鴻(1999):《文章段落版面編排之視覺搜尋及閱讀效應》。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
    學管理研究所工業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葛晉良(1982):〈談報紙新聞標題的行數、字體及頭條〉,《報學》,第六卷第八期,
    頁47-52。
    歐素汝譯、史都華 & 珊得沙尼著(1999):《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文化。
    蔡祐吉(1998):〈對聯合報改版的評析與思考〉,《新聞鏡》周報,496期,頁36-39。
    蔡祐吉(1999):〈老店新張,完成不可能任務,從中央日報改版談起〉,《新聞鏡》周
    報,576期,頁40-44。
    蔡佩蓉(1995):《報社編輯選擇新聞與版面編排之研究--以大台北新聞版為例。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頌德(1993):《中文雜誌版面構成之分析與研究--以當前台灣地區中文雜誌為探討對
    象》。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輝(1991):〈打開天窗說亮話--版面革新的未來走向〉,《報學》,第八卷第五期
    ,頁33-37。
    羅文輝、吳筱玫、Paddon A. R.(1998):〈台灣報紙頭版設計的趨勢分析:1952-1996〉
    ,《新聞學研究》,第59期,頁67-90。
    蘇蘅(2001):〈台灣電子報版面設計的比較--探討現代主義的影響〉,台北:數位時代
    中的媒介與文化趨向國際學術會議。
    英文部分
    Arnold, E. C. (1969). Modern newspaper design. New York: Haper & Row.
    Arnold, E. C. (1981). Designing the total newspaper. New York: Haper & Row.
    Ashcraft, M. H. (1993). Human memory and cognition, (2nd e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Bogart, Leo(1989). Press and public: Who reads what, when, and why in American
    newspapers. Hillsdale, N.J. : Lawrence Erlbaum.
    Broadbent D. E. (1956). “Successive responses to simultaneous stimuli.”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8, 145-152.
    Burgoon, J. K. Burgoon, M., & Wilkinson, M. (1981). “Writing style as
    predictor of newspaper readership, satisfaction and image .” Journalism
    Quarterly, 58(2), 225-231.
    Click, J. W., & Stempel III, G. H. (1982). “Rate of adoption of modern format
    by daily newspapers.”ANPA News Research Report, 35, 1-5.
    Covert, D. C. (1987). “Color preference conflicts in visual composion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9(1), 49-59.
    Garcia, M. R. (1993). Contemporary newspaper desig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Griffin, J. L., & Stevenson, R. L. (1992). “Influence of text & graphics in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f foreign news context.”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13(1ž), 84-99.
    Griffin, J. L., & Stevenson, R. L. (1994). “The effectiveness of locator maps
    in increasing read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graphy of foreign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71(4), 937-946.
    Harrower, T. (1998). The newspaper designer's handbook, (4th ed.). Boston, MA:
    McGraw Hill.
    Hilliard, R. D. (1991). “Nut grafs: A powerful tool for attracting, holding
    reader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12(3), 76-90.
    Horton, W. K. (1991). Illustrating computer documentation: The art of
    presenting information graphically on paper and onlin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Levie, W.H. (1987). Research on pictures: A guide to the literature. In D. M.
    Willows & H. A. Houghton(Eds.), The Psychology of Illustration, Vol.1: Basic
    Research.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Levie, W.H. & Lentz. R. (1982). “Effects of text illustrations: A review of
    research.”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Journal, 30(4), 195-232.
    Moen, D. R. (1984). Newspaper: layout and design. Iowa : 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Messaris, P. (1994). Visual literacy: image, mind, and reality.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
    Molitor, S., Ballstaedt, S., & Mandl, H. (1989). Problem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text and pictures. In H. Mandl & J.R. Levin (Eds.), 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text and pictures. Netherlands: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 V..
    Morgan, C. T., & Richard, K. (1966).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Pasternack, S., & Utt, S. H. (1990). “Reader use and understanding of
    newspaper infograohic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11(2), 28-41.
    Reeves, B., & Geiger, S. (1994). Designing experiments that assess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to media messages. In H. Lang (Ed.), Measuring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to Media.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Smith, R. F. (1989). “How design and color affect reader judgement of
    newspaper.”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10(2), 75-85.
    Severin W. J. (1992). “Pictures as relevant cue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13, 241-263.
    Sutton, A. A.(1955). Design and makeup of the newspaper. New York: Prentice-
    Hall.
    Tankard, J. W., Jr. (1989). “Effects of cartoons and three-dimensional graphs
    on interest and information gain.”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10(3), 91-103.
    Utt, S. H., & Pasternack, S. (1989). “How they look: An updated study of
    American newspaper front pages .” Journalism Quarterly, 66(3), 621-327.
    Utt, S. H., & Pasternack, S. (1993). “Infographics today: Using qualitative
    devices to display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14(
    3ƀ), 146-157.
    Wainer, H. (1984). “How to display your data badly.” The American
    Statistician, 38(2), 137-147.
    Wanta, W., & Remy, J. (1995). “Information recall of 4 elements among young
    newspaper reader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16(2), 112-12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