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江啟昱 JIANG, QI-YU |
---|---|
論文名稱: |
CIPP評鑑模式之研究 he study of the CIPP evaluation model |
指導教授: |
黃光雄
Huang, Kuang-Hsi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1993 |
畢業學年度: | 8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0 |
中文關鍵詞: | CIPP評鑑模式 、教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CIPP評鑑模式發展背景、中心論點、評鑑流程、其他評鑑模式的比
較、分析其特點與限制、以及提出其對國內教育評鑑發展的啟示。採用歷史研究法
和理論分析法進行研究,透過圖書館光碟檢索系統來尋找研究資料並蒐集國內各級
學校的評鑑報告書作為研究參考之用。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及名詞界定。在名詞界定方面
,釐清評鑑與考試、評分、評等、績效、考核、視導、測量、評估、評價和研究之
間的差異。
第二章詳述影響CIPP評鑑模式發展的歷史因素,將評鑑的歷史劃分為摸索、定位、
和專業時期,其中以美國國會1965年所通過「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直接促進CIPP
評鑑模式的發展,歷經1971年美國PDK 「全國評鑑研究委員會」在Stufflebeam 的
領導下對CIPP評鑑模式的擴展,以及1985年Stufflebeam 的再度修正才完成現今的
CIPP評鑑模式。本章後兩節並論述評鑑的意義、功能、方法、與標準。
第三章綜論CIPP評鑑模式的中心論點,探討CIPP評鑑模式的評鑑定義、作決定流程
、價值判斷與評鑑標準、評鑑層次、和評鑑方法論等問題,以了解CIPP評鑑模式強
調教育評鑑的目的是在「改良」而不在「證明」的主要觀點。
第四章說明CIPP評鑑模式的評鑑流程,以了解其改良策略。論述背景、輸入、過程
、和成果評鑑的目標、方法、與功用,並提出一份評鑑設計大綱以供進行評鑑設計
時參考之用。
第五章比較CIPP評鑑模式與Stake 的全貌模式、Scriven 的消費者導向評鑑途徑、
Provus的差距模式、和CSE 模式的異同。從而發現CIPP評鑑模式和這些系統評鑑途
徑的哲學觀點和評鑑流程相似之處與獨特的見解。
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在結論中指出CIPP評鑑模式的主要特點,並分析其限制;在
建議方面則提出CIPP評鑑模式的應用範圍,並指出CIPP評鑑模式對國內教育評鑑發
展的十項啟示,分別是加強評鑑理論研究,認識評鑑的目的,制定判斷受評對象價
值與優點的標準,廣泛蒐集評鑑資訊,擴大評鑑對象的範圍,採用質量並重的評鑑
方法,建立系統的評鑑流程,培訓專業的評鑑人員,妥善利用評鑑的結果,以及發
展健全的後設評鑑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