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姿誼
Wu, Tzu-Yi
論文名稱: 韓國連線:社群媒體時代下韓國批貨賣家的文化勞動
Online with Korea: The Cultural Labor of Korean Fashion Sellers in The Era of Social Media.
指導教授: 胡綺珍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0
中文關鍵詞: 社群媒體韓國時尚韓貨文化中介者文化勞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MC.003.2018.F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8下載:10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從韓國連線活動的文化勞動過程,探究參與連線活動生產的韓國批貨賣家,如何在韓國東大門為中心的快速時尚中,掌握自身經驗的資本累積,想像、轉譯以及運用社群媒體與觀眾互動的數位科技傳播,達到個人美感的呈現,建構出韓國時尚意象,藉此勾勒出韓貨賣家作為中介力量對韓國流行時尚傳播的重要性。

    本研究發現,韓貨賣家的女性角色憑藉著個人魅力、社群影響力及與消費者緊密互動的經營方式,建立專屬於自己的創業風格。她們運用社群媒體的多工操作,發展多方位的社群通路,經營策略強調視覺導向的影像呈現、激發觀看者的好奇心以及平台生活化,目的就在於網路社群時代下眼球經濟的重要性。因此韓貨賣家透過身體的展演、空間的再現和文字的描述,搭配時下流行的直播,打造一個你我同步在韓國現場的連線活動,以即時實況方式讓消費者參與韓國連線活動。同時一種真實/虛擬,集體/個人混雜在賣家存在的韓國「現場」凝視的感官感受,將時尚與日常生活結合,在網路虛擬空間中再建構韓國時尚意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一、研究目的 6 二、研究問題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韓國流行時尚在台灣的推展 8 一、韓劇劇中主角的形象風格 8 二、韓國流行音樂的偶像裝扮參照 10 三、跨國批發採購的韓國服飾 11 第二節 消費文化網路化 14 一、網路社會的消費符號 14 二、網路消費的視覺感受 16 三、線上社群平台的互動關係 19 第三節 網路時代的文化中介者 22 一、什麼是網路時代的文化中介者 22 二、韓貨批貨賣家的文化翻譯 25 三、韓貨批貨賣家的網絡互動 27 四、韓貨批貨賣家凝視下的跨國媒體景觀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參與觀察法 32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 33 第四章 韓貨賣家的文化勞動 35 第一節 韓貨賣家投入韓國服飾小型創業 35 一、小型創業的契機 35 二、小型創業的資本累積 38 第二節 韓貨賣家的勞動過程 44 一、時間緊迫的工作狀態 45 二、韓國東大門商場的視覺衝擊 47 第三節 韓國連線活動的美感實作 49 一、快狠準的美感生產 49 二、韓貨賣家跨國移動的真實性 57 三、韓國連線活動的重要性 60 第五章 韓國批貨賣家的科技使用與網路互動 62 第一節 韓貨賣家的科技應用 62 一、網路社群平台興起 62 二、網路社群平台的經營策略 64 第二節 韓貨賣家的網絡互動 68 一、與消費者若即若離的親近 68 二、韓貨賣家作為資訊中介的角色扮演 71 三、網路互動新型態-直播 73 第三節 韓貨賣家多方位通路的價值 76 第六章 結論 78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8 一、社群媒體時代下的韓國時尚美感實作 78 二、年輕女性的小型創業 7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81 一、研究訪談者限制 81 二、網路直播影音的發展性 81 三、研究者位置:如何走入田野 81 參考書目 83

    Chiu, Mei(2015年05月09日)。〈時尚設計師經紀人莊國琳:「台灣應該要有自己的時裝週」〉,《Beautimode》。取自http://www.beautimode.com/article/content/66930/
    Hsu, Yen Ting(2016年10月14日)。〈25個東京馬喰町批貨辦卡常見問答總整理〉,《痞克邦》。取自http://modahsu1120.pixnet.net/blog/post/42514528
    Potts, Jason, Stuart Cunningham, John Hartley, Paul Ormerod(2011)。〈社交網絡市場: 一個創意產業的新定義〉,李天鐸(編),《文化創意產業讀本》,頁 107-125。台北:遠流。
    Tsai, Eva(2013年12月)。〈捕捉跨國批貨、在地賣衣、跨地製衣、日常穿搭的共感──師大夜市的韓系服飾潮(2009-2011)〉,《共誌》。取自http://commagazine.twmedia.org/?p=1488
    王志弘,徐苔玲,沈台訓譯(2016)。《文化工作的政治》。台北:群學。(原書Mark Banks. (2007).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Work)
    石子(2017年2月02日)。〈行銷人看過來!2017年經營Facebook粉絲團,你需要注意這三件事〉,《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2983/you-should-know-these-three-tips-about-running-a-facebook-fan-page-in-2017
    朱孟進,淦玲莉,(2007)。〈窮人經濟學視角下的城市地攤經濟〉,《寧波通訊》,9:25。
    朴允善、張寶芳、吳靜吉(2014)。《韓國流行音樂全球化之旅:「SM娛樂」的創新實踐》。台北:遠流。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莉君譯(2010)。《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原書:John Berger (1972) Ways of Seeing. London: Penguin Books)
    吳雅惠(製作人)(2012 年2月25日)。李四端的雲端世界。台北:東森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天鐸、何慧雯(2003)。〈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與認同實踐〉,邱淑雯(編)。《媒介擬想: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臺北: 遠流。
    李侑珊(2010)。《解析快速時尚之符碼意義、價值與消費》。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文化認同〉,李天鐸、何慧雯(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頁42-73。台北:遠流。
    ─(2012)。〈Super Junior Imperialism(超新生帝國主義)?!韓國流行音樂的全球/在地化初探〉。「蕪土吾民」:2012文化研究會議。2012年1月7日。
    ─(2015)。〈韓國流行音樂的視覺性、身體化與性別展演:以「少女時代」的MV產製和消費挪用為例〉,《新聞學研究》,122:37-78。
    李猛、李康譯(2009)。《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麥田。(原書Pierre Bourdieu& Loic J. D. Wacquant.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李雅筑(2013)。《韓國流行音樂的視覺文化──以「少女時代」MV的看/用經驗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瑜茹、藍于洺(2015年10月9日)。〈五分埔「韓貨」比例逾半「MIT僅剩1成」〉,《TVBS》。取自http://news.tvbs.com.tw/life/620769
    季欣慈(2005)。《找尋臺灣「韓流」的推手-韓國偶像劇的政經結構與文本特性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庚旋(2010)。〈城市地攤經濟淺析〉,《湖南農機》,37(5)。
    房翠瑩、黃安琪、蔡依桃(2015)。〈「南韓傳媒與文化」學位與期刊論文彙編 (2001-2014)〉,《新聞學研究》,122:211-218。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文化。(原書 Baudrillard(1968). Le system des objets. Paris: Gallimard)
    林宜嫈(2011)。《從無名到知名:知名部落客的勞動發展過程與勞動認同》。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韋伶(2012)《信賴、秘密與價值:跑單幫的交易地理》,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婷(2009)。《時尚雜誌編輯議題設定之默會知識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政男、蔡宗哲、陳欣欣(2011)。軟實力下的新亞洲文化貼近性與現代性:韓國
    韋本、李尚遠譯(2002)。《帝國》。台北:商周。(原書 Michael Hardt& Toni Negri(2002). Empi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書Bonnewitz, Patric(1998). Premiéres leç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Paris: PUF)
    秦嫣。《雙11:全球最大狂歡購物節,第一手操作大揭密》。台北:遠流,2017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15)。【臺灣網友收看網路直播行為調查分析】。未出版之統計數據。
    馬寧,朱美芬,(2010)。〈和諧社會視域下發展地攤經濟的思考〉,《法治與社會》,25: 100-101。
    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John Storey.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Daily Life: Arnold)
    張美惠譯(2010)。《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台北:時報出版。(原書Koch, R & Lockwood, G.(2010). Superconnect: The power of networks and the strength of weak links. London: Little, Brown)
    張家嘯(2017年1月16日)。〈臉書加粉絲刺激購物 20~24歲受影響最高〉,《卡優新聞網》。取自http://www.cardu.com.tw/news/detail.php?nt_pk=5&ns_pk=31764&fix=pc
    張簡宛華(2010)《電子商務中知覺風險、資訊搜尋行為與信任之互動─以日貨購物為例》。淡江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國琳(2017年5月07日)。〈台灣時尚產業為何難以發展?多頭馬車管理成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第二大致命傷!〉,《Beautimode》。取自http://www.beautimode.com/article/content/83187/
    莊雅荃(2010)。《跟著奈良美智玩跨界藝術商品化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恆成(2016年3月9日)。〈韓劇火紅的魅力何在?〉,《商業週刊》。取自http://magazine.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_mag_page.aspx?id=61030
    陳佩鈺(2012)。《台灣韓流偶像迷群對應援文化的實踐與認同》。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庭軒(2011)。《新媒體文化中介者與品味建構:以女性時尚雜誌ipad版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曼薇(2014)。《誰在散播時尚的秘密?數位時代的時尚話語流動》。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曼薇、方郁絹(2014年6月)。〈從文化中介者探討台灣當代時尚文化意涵〉,「2014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台北市士林。
    陳慶德。《再寫韓國,台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台北:月熊,2017
    曾傑(2016年5月22日)。〈影劇明星工廠的生產線:韓劇的血汗經濟〉,《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news.tvbs.com.tw/life/620769
    辜樹仁(2014年07月)。〈東大門,逆轉全球化的奇蹟〉,《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7728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台大社會學刊》,第28期: 117-154。
    ─(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份認同與信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瀞琦(2012)。《與K-pop共舞:Cover Dance與台灣年輕女性的身體實踐》。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心怡(2007)。《獨樂樂?眾樂樂?從網路拍賣探討網路時代的新消費體驗》,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崴馨(2015)。《歐膩都是這樣穿- 台灣都會女性對韓劇置入商品的解讀》。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研究所碩士論文。
    電視戲劇在東亞地區觀眾之接受因素探究。人文與社會學報,2(8),115-142。
    趙偉妏譯(2009)。《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原書:Mike Featherstone (2007)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劉仰芳(2012)。《日系混血美:台灣本土時尚圈的生產邏輯》。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名潔(2010)。《網住日本」:新E世代下的日貨控消費》,南華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毓儒(2011)。《我是日貨族:日貨連線認同與消費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風格社會》。台北:天下,2006
    蔡如音(2012)。《透過韓國感知亞洲: 流行服飾與音樂創作中女孩主體的跨在地生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100-2410-H003-070)。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蔡明達、盧懿岑(2012)。〈電視消費關聯性對於來源國印象與品牌態度影響之研究-以韓國電視劇集為例〉,《行銷評論》,9(4):417-441。
    鄭心怡(2010)。《他鄉「瘋韓」意更濃─臺灣女性熱衷韓貨的消費現象與認同混淆》。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群學。(原書Appadurai, Arjun(1996).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盧開朗(2015)。〈「韓流後」與「後韓流」之間〉,《新聞學研究》,122:219-232。
    賴守誠(2008)。〈現代食物運動的浪潮中享用傳統飲食:義大利慢食運動及台灣客家飲食運動的文化經濟〉,《文化研究月報》,86。
    鍾志鵬(2006)。《韓劇崛起關鍵因素之研究-韓流現象的觀察與學習》。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在職專班研究所碩士論文。

    Andrew L.,Graham M., Mike R., &Sean B.(2012). The power of “Like” how brands reach (and influence) fans through social-media market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52(1), 40-52.
    Armstrong, A. G., & Hagel, J. (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Ashman, Rachel., Solomon, Michael., &Wolny, Julia.(2015). An old model for a new age: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in participatory digital culture. Journal of Customer Behaviour, 14(2), 127-146.
    Bauman, Zygmunt (2006). Liquid Times: Living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Cambridge, UK: Polity
    Baym, Nancy K.(2010). Personal Connections in the Digital Age. Cambridge, UK : Polity
    Boothroyd, Dave.(2009). Touch, time and technics: Levinas and the ethics of haptic communications.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26, 330–345.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Richard Nice, Tran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9)
    ─ (1986).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1). The aristocracy of culture. In D. Miller (Ed.), Consumption: Critical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1(1), 239-245. London: Routledge.
    Campbell, C. (1987). 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Choo, Ho-Jung, Ji-Wook Jung and Ihn Hee Chung. (2009).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in Dongdaemun fashion market: Relationship quality model.Journal of Fash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13 (4), 481-500.
    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1(1), 57-67. London: Routledge.
    Crewe, Louis.(2013). When virtual and material worlds collide: democratic fashion in the digital age. Environment & Planning A, 45(4), 760-780.
    Deuze, M., & Lewis, N. (2014).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media work. In Mark Banks, Rosalind Gill& Stephanie Taylor (Eds.), Theorizing cultural work: Labour,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p. 161-174).Oxford, UK: Taylor & Francis.
    Ha-Brookshire., Jung E., & Yuri Lee.(2010). Korean appare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xploring from the industry life cycle perspective. Clothing & Textiles 28(4):279-294.
    Jenkins, Henry (2006).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Jenkins, Henry., Ford, Sam.,& Green, Joshua.(2013).Spreadable media: creating meaning and value in a networked culture.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Jin, Dal Yong& Yoon, Kyong.(2016). The social mediascape of transnational Korean pop culture: Hallyu 2.0 as spreadable media practice. New Media & Society, 18(7),1277-1292.
    Sun, Jung.(2011) .K-pop, Indonesian Fandom, and Social Media. Transformative Works and Cultures, 8. Retrieved from http://journal.transformativeworks.org/index.php/twc/article/view/289.org/index.php/twc/article/view/289/219#itnote1.
    Kim, C., Lee, S. G., & Kang, M. (2012). I became an attractive person in the virtual world: Users’ identification with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avata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5), 1663-1669.
    Korea Federation of Textiles Industries(2008). Past and present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Retrieved September 1,2008, from www.kofoti.or.kr/info/history_1980.php
    later, D. (1997). Affluence and disorder. In D. Miller (Ed.), Consumption: Critical
    Lee, Crystal.(2012). Specialty retailers as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 social analysis of the retail store owner.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ncordia University.
    Lina Yoon (2010.08.24). Korean Pop, with Online Help, Goes Global. Retrieved January 2, 2012, from http://www.time.com/time/world/article/0,8599,2013227,00.html.
    Ma, Eric (2006). Transborder visuality: The Cultural transfer between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9(3), 347-357.
    Maffesoli, M. (1996). The Time of the Tribes: The Decline of Individualism in Mass Society. New York, NY: Sage.
    Mcquarrie, Edward F., Miller, Jessica., & Phillips, Barbara J(2013). The megaphone effect: taste and audience in fashion blogging.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0, 136-158.
    McRobbie, Angela (2014). Be creative making a living in the new culture industrie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Mears, Ashley(2014). Aesthetic labor for the sociologies of work, gender, and beauty. Sociology Compass, 8(12), 1330-1343.
    Michael Polanyi(1958).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n Jeong Seo., Minjeong Kim.,& Kyu-Hye Lee.(2016).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small fast fashion firms: the case of the Dongdaemun Fashion District in South Ko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shion Desig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 9, 51-61.
    Negus, Keith . (2002). The Work of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Enduring Dist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ultural Studies, 16(4), pp. 501-515.
    O'Connor, Justin.(2015). Intermediaries and Imaginaries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Regional Studies, 49(3), 274-387.
    Osborne, P. (2000). Travelling Light: Photography, Travel, and Visual Culture, Manchester, U.K. &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ettinger L(2004). Brand culture and branded workers: Service work and aesthetic labor in fashion retail. Consumption, Markets and Culture, 7(2), 165–184.
    Pihl, C.(2014). Brands, community and style – exploring linking value in fashion blogging. Journal of Fash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18(1), pp. 3-19.
    Rettberg, Jill Walker(2013).Blogging: digital media and society. Hoboken, NJ:John Wiley & Sons Inc.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Cambridge MA:MIT Press
    Ridings, C. M., Gefen, D., & Arinze, B. (2002). Some antecednets and effects of trust invirtu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11(3), 271-295.
    Schau, Hope Jensen., Muñiz, Albert M., & Arnould, Eric J.(2009). How Brand Community Practices Create Value. Journal of Marketing, 73(5), 30-51.
    Siriyuvasak, Ubonrat & Shin, Hyunjoon. (2007). Asianizing K-pop: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patterns among Thai youth.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8(1),109-136.
    Tsai, Eva. (Forthcoming) "Tapping South Korea's Fast Fashion: The Local and Trans-local Trade-offs of Taiwanese Clothing Entrepreneurs." Visual Anthropology Review, Manuscript.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