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威良 |
---|---|
論文名稱: |
反貪腐倒扁運動議題倡議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胡光夏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0 |
中文關鍵詞: | 反貪腐倒扁 、議題管理 、議題倡議 、社會運動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2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自2005年起,陳水扁政府的貪腐弊案不斷爆發,在2006年又發生SOGO禮券案、台開案、國務機要費案等案後,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終於發起「反貪腐倒扁運動」,希望陳水扁下台負責。
反貪腐倒扁運動過程中,發起的許多創意活動,如「百萬人民百元捐款」、穿紅衣、倒扁手勢、納斯卡線…等等,不但號召出百萬群眾出來靜坐倒扁,更吸引媒體大篇幅地持續報導兩個月。運動期間的大規模活動,如「99凱道靜坐」、「915螢光圍城」、「遍地開花」、「天下圍攻」等,都號召許多群眾參與。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聚焦在施明德領導的反貪腐倒扁總部。研究的焦點為倒扁總部如何將倒扁的議題與訴求作持續性的倡導,以及探討其倡導、管理議題的策略。反貪腐倒扁運動是一訴求明確,且利用各種活動在媒體上不斷曝光來延續議題生命的運動型態。在「反貪腐倒扁」的議題生命週期中,隨著不同的議題階段,總部發起各種不同的倡議策略以實踐其訴求。分析反貪腐倒扁總部的倡議策略,是本論文的核心重點。
本研究探討的研究問題有三個。研究問題一為探討反貪腐倒扁運動期間的議題倡議,從議題管理的角度來看倒扁總部的組織決策與倡議策略。研究問題二為探討反貪腐倒扁運動的新聞報導量狀況,檢視運動進行期間報導量的變化,從而分析反貪腐倒扁運動的議題生命週期。研究問題三為反貪腐倒扁運動各階段的訴求與策略,從議題生命週期的分析來檢視各個階段倒扁總部所設定的訴求與策略,並探討各階段所遭遇之阻力。
本研究之研究發現整理如下:
一、反貪腐倒扁運動期間的議題倡議:
從整個反貪腐倒扁運動議題倡議的鉅觀脈絡來看,本研究發現反貪腐倒扁運動最重要的關鍵有兩個。第一,是參與運動的群眾之性質與數量。第二,是「不衝進總統府」的決策。此兩點影響了倒扁總部的倡議行動策略的各項設定。
倡議策略方面,最成功的是「百萬人百元捐款」承諾金、媒體策略、倒扁創意活動、穿紅衣的決策、管控群眾的策略與技術等。而較值得檢討之處是倒扁總部所設定的倒扁下台之策略、倒扁總部的議題框架策略、倒扁總部的群眾運動策略、各項阻力之回應等方面。
二、反貪腐倒扁運動的新聞報導量分析:
本研究依據報紙的報導量,將反貪腐倒扁運動的議題生命週期分為四個階段:醞釀期(2006年8月7日~9月8日);流傳與擴大期(2006年9月9日~9月14日);關鍵期(2006年9月15日~10月10日);衰退期(2006年10月11日~2007年10月)。
三、反貪腐倒扁運動各階段的訴求與策略:
第一階段的「醞釀期」,倒扁總部的主要訴求與策略為:1、施明德發起「百萬人民百元捐款」。2、確定「拒絕暴力、超越藍綠」的運動基調。3、訴求從「倒扁」擴充為「反貪腐」。4、總部發起寄信給司法施壓的活動。5、范可欽提出穿紅衣的策略和凱道靜坐的創意活動。
第二階段「流傳與擴大期」的訴求與策略為:總部發起「99凱道靜坐」、提出罷工行動的想法、力促政治協商、與「愛與非暴力」的運動基調。
第三階段「關鍵期」的主要訴求與策略為:1、總部發起「915圍城」。2、重建核心價值、政治協商與政治承諾。3、總部發起「遍地和平開花」。4、總部發想罷工與提倡罷免反罷免綠委。5、總部發起「天下圍攻」。
第四階段「衰退期」的主要訴求與策略為:1、總部為「天下圍攻」後紅衫軍遭驅離之事件道歉。2、總部宣布紅衫軍回家休息。3、轉向反貪腐修法。4、國務機要費起訴後,號召群眾「紅螞蟻出洞」。5、呼籲馬英九為特別費案辭去市長職務。6、施明德宣布自囚。7、2007年再次發起二次倒扁。
就反貪腐倒扁運動的直接訴求「倒扁下台」而言,這個運動是失敗的。但就反貪腐倒扁運動的價值而言,這個百萬群眾參與的運動最後可以和平落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運動最大的貢獻在於其開啟華人世界的反貪腐時代,更證明了台灣社會公民的民主素養。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一、網站:
〈反貪腐運動如何成為公民運動?〉(2006年10月17日)。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1日,取自http://mass-age.com/wpmu/bruceliao/2006/10/17/
〈反貪運動 確立基本政治價值〉(2006年12月29日)。上網日期:2007年12月10日,取自「江宜樺教授的教學網站」http://homepage.ntu.edu.tw/~jiang/article.htm
(不飛的豬,是沒用的豬:Xuite日誌)(無日期)。上網日期: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ctlee1105/blog
〈百萬人民反貪腐運動總部〉(無日期)。上網日期:2007年12月26日,取自:
http://www.newtaiwan.org.tw/
〈百萬人民反貪腐總部官方網誌—udn部落格〉(無日期)。上網日期:2007年12月26日,取自:http://blog.udn.com/newtaiwan0909
(林正杰部落格-新浪部落)(無日期)。上網日期: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blog.sina.com.tw/jacky1952/
(周家發個人網頁)(無日期)。上網日期: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kfzhouy/home.html
〈紅衫軍聯絡網紅衫日誌-紅衫歷史〉(無日期)。上網日期: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deposewww.com/record/
〈紅衫軍聯絡網-公民論壇〉(2006年9月29日)。上網日期: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deposewww.com/talk/
〈紅黨官方網站〉(無日期)。上網日期:2007年12月26日,取自:http://homepartytw.org/
(書映‧圖文記事 - udn部落格)(無日期)。上網日期: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blog.udn.com/tb008939
(烏國綠色革命走調 血腥收場)(2005年5月16日)。上網日期:2008年5月20日,取自:http://tw.epochtimes.com/bt/5/5/16/n922827.htm
〈凱達格蘭靜坐記實〉(無日期)。上網時間:2007年12月26日,取自:
http://www.im.tv/myvlog/NewTaiwan
二、書籍:
卜正珉(2003)。《公共關係─政府公共議題決策管理》。台北:揚智。
王千美(1992)。《利益團體遊說活動對政策制定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甫昌(1999)。〈社會運動〉,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502-536。台北:巨流。
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原書Neuman, W. L.[2000].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Allyn & Bacon.)
王海光(1995)。《旋轉的歷史—社會運動論》。上海:人民。
王康陸(2001)。《非暴力的方法與實例》。台北:前衛。
朱增宏(2000)。《「威權」與社會運動--社會運動參與者的反省,以核四再評估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明修、陳定銘(2000)。<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之途徑與策略>,蕭新煌等(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386-433。台北:巨流。
江芝瑩(2006)。《社會運動組織議題倡議策略之研究—以媒體改造學社推動「無線電視公共化」議題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金山(1985)。《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蓋世(2001)。《非暴力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前衛。
何明修(2004)。〈當本土社會運動遇到西方的新社會運動理論:以台灣的反核運動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7:69-97。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吳沛璇(2006)。《非營利組織教育政策參與之研究—以三個教育團體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定(1996)。《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宜蓁(1998)。《議題管理─企業公關的新興課題》。台北:三民。
吳思華(2001)。《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臉譜出版。
宋國誠(2007年10月12—21日)。〈社會運動就是「運勢而動」!—西德尼˙塔羅的「鬥爭政治學」(下)〉,《破報》,頁27。
李承翰(1999)。《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團體及個人增權(empowerment)關係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長貴(1974)。《社會運動學》。台北:大林。
李南燕(2006年8月17日)。〈郵局櫃員累壞 但沒人抱怨 「你匯了沒?」成問候語〉,《中國時報》。
李盈諄(2002)。《非營利組織之議題建構與管理策略研究─以罕見疾病基金會為例》。國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所論文。
李美華等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原書Babbie, E.[2000].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Wadsworth.)
孟祥森譯(1978)。《近代社會運動》,台北:牧童。(原書Cameron, Wm. Bruce.[1978]. Modern social movement. Cowboy.)
林如森(2006)。〈社會運動過程中的認同、共識動員與傳播策略〉,《台灣社會研究》,64:151-218。
林庭瑤譯(2004)。《全球化、政治與權力:政治社會學的分析》,台北:韋伯。(原書Nash, K.[2000].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ociology: Globalization, politics, and power. Blackwell.)
林御翔(2005)。《民間集體行動的機會、動員及對政策的影響:以「一一二三與農共生」運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林嘉誠(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台北:黎明文化。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會運動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5:111-156。
松敏麗(2006)。《文教類非營利組織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侯博文(2007)。《全像圖組織設計運用於危機管理之研究—以警察組織處理紅衫軍倒扁行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姜誌貞(1998)。《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之研究—以婦女團體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封國晨(2007)。《從「反貪腐倒扁運動」檢視其議題建構與框架策略》。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
胡晉翔(1994)。《大眾傳播與社會運動:框架理論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光描(2002)。《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以台灣人權促進會電子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苗延威譯(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原書Porta, D. D. & Diani, M. [1997]. 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 Roma: La Nuova Italia Scientifica.)
夏鑄九等譯(2002)。《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原書Castells, M. [1997]. The power of identity. Blackwell.)
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張華青譯(1991)。《政治社會學》,台北:五南。(原書Orum, A. M. Political sociology.)
張毅民(2001)。《非營利組織運用議題管理協助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富邦文教基金會「媒體素養公民教育」為例》。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永安譯(2004)。《狂熱份子》,臺北縣:立緒文化。(原書Hoffer,E.[1951].The true believer :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 HaeperCollins)
陳世煌(2002)。《非營利組織參與治安政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宗哲(2006)。《非營利組織在交通議題的倡議角色—以蘇花高速公路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宏譯(2003)。《非暴力抗爭—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台北:究竟。(原書Ackerman, P. & Duvall, J.[2000]. A force more powerful: A century of nonviolent conflict.)
陳建志(2005)。《政治轉型中的社會運動策略與自主性:以貢寮反核四運動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映真(主編)(2006)。《貪腐破解了台獨政權的神話》。台北:人間。
陳湘嵐(2004)。《網際網路、替代性媒介與社會運動:以「南方電子報」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美雲(1995)。《核四議題生命歷程及台電議題管理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若棋(2004)。《菸商遊說策略初探—以「菸害防制法」及「菸品健康福利捐」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振家等譯(2002)。《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學富文化。(原書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Wadsworth.)
黃雅文(1998)。《我國非營利組織議題倡議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儀(2001)。《公共政策之議題管理與公共宣導策略研究—以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渡(主編)(2006)。《紅花雨》。台北:南方家園。
葉瓊瑜(1995)。《從媒介策略角度探討消息來源之議題建構—以公視立法爭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剛(2006)。〈希望之苗:反思反貪倒扁運動〉,《台灣社會研究》,64:219-265。
劉于禎(1999)。《非營利組織行動暨訊息策略研究—以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的「反雛妓社會運動」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素珍(2004)。《從宜蘭「反六輕」運動試論知識份子的社會參與》。佛光人文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文文(1995)。《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策略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明宏、陳志瑋等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原書Nachmias, C. F. & Nachmias, D. [1996].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Wadsworth.Scientific American/St. Martin’s College.)
蔡卓芬(2003)。《非政府組織之議題倡議--以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推動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萍(1992)。《我國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教育政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慶同(1996)。《當運匠聽到地下電台—論地下電台與社會運動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朝陽、謝佳雯(2006年9月16日)。〈圍城倒扁 紅潮塞爆總統府至台北車站〉,《民生報》。
隱地(主編)(2006)。《命運,非關命運》。台北:爾雅。
韓意慈(1999)。《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角色之剖析—以台北市廢除公娼事件中的婦女團體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徐芬(1994)。《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以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忠華(2003)。<社會運動的「機構化:兼論非營利組織在公民社會中的角色>,張茂桂、鄭永年(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頁1-27。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英文部分:
Berry, J. M. (1977). Lobbing for the people: The political behavior of public interest group.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ridges, T. A. (2004). Corporate issues management: Six theoretical approaches. Communication Theory, 14(1), 51-77.
Brown, J. K. (1979). The business of issue: Coping with the company’s environment. New York: Conference Board.
Buchholz, R. A. (1986).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public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formulations. N. J.: Prentice Hall.
Buchholz, R. A. (1988). Adjusting corporation to the realities of public interests and policy. In R. L. Heath and Associates (Ed.), Strategic issues management: How organizations influence and response to public interests and polici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nc.
Buchholz, R. A., Evans, W. D. & Wagley, R. A. (1989). Management response to public issues: concepts and cases in strategy formulation. N. J.: Prentice Hall.
Cobb, R. W. & Elder C. D. (1983). Participating in American politics:The dynamics of agenda-building. (2nd ed.).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oombs, W. T. (1992). The failure of the task forces on food assistance: A case study of the role of legitimate in issue management.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4(2), 101-122.
Crable, R. E. & Vibbert, S. L. (1985). Managing issues and influence public policy.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1(2), 3-16.
Dluhy, J. M. (1981). Changing the system: Political advocacy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Ewing, R. P. (1990). Moving from micro to macro issues management.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6(1), 19-24.
Gamson, W. A. & Wolfsfeld, G. (1993). Movements and media as interacting systems. The Annu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528, 114-125.
Gaunt, P. & Ollenburger, J. (1995). Issues management revisited: A tool that deserves another look.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1(3), 199-210.
Hainsworth, B. E.(1990). The distribution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6(1), 33-39.
Heath(1988). Strategic issues management: How organizations influence and respond to public interests and policy. Sanfrancisco, CA: Jossey─Bass.
Heath, R. L. & Cousino, K. R. (1990). Issues management: End of first decade progress report.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6(1), 6-18.
Heath, R. L. & Nelson, R. A. (1986). Issues management: Corporate public policymaking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New Delhi:Sage.
Heath, R. L.(1997). Strategic issu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policy challenge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Heugens, P. P. M. A. R. (2005). Issues management: Core understandings and scholarly development. The Handbook of Public Affairs, 481-500.
Jenkins, J. C.(1987).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policy advocacy. In W. W. Powell,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onne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J. (1983). Issues management-what are the issues? An introduction to issues management. Business Quarterly, 48, 22-31.
Jones, B. L. & Chase, W. H. (1979). Managing public policy issue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5(2), 3-23.
McAdam, D.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J. D., & Zald M. N. (1983). 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N. J.: General Learning Press.
Nelson, R. A. (1990). Bias versus fairness: The social utility of issues management.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6(1): 25-32.
Ramsey, S. A. (1993). Issues management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ies in public relation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9(3), 261-275.
Smith, M. F. & Perguson, D. P. (2001). Activism. In R. L. Heath & G. Vasquez(Eds.), Handbook of Public Relations(pp.291-300),Thousand Oaks, CA: Sage.
Stout, D. A. (1990). Internal process of corporate advocacy.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6(1), 52-62.
Thomsen, S. R. (1995).Using online databases in corporate issues management.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1(2), 103-122.
Wilson, L. J. (1990). Corporate issues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view.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6(1), 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