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雅雯
論文名稱: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邁入寬頻產業之核心資源分析研究
指導教授: 關尚仁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寬頻產業核心資源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7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有線電視最早起源於社區共同天線,經歷「非法第四台」、「民主台及衛星電視興起」、「有線播送系統時期」,並於基隆市「吉隆有線播送系統」開播後,進有線電視時代。有線電視是個資本密集的產業,包括頭端各種設備、纜線施工的鋪設人力成本、每個月的頻道購買成本。其傳輸的線纜在科技聚合下,形成「高頻寬」的特性,未來將提供影視娛樂外、尚包括數位視訊、有線電視電話、與資訊服務等,台灣有線電視業者不再單純是播送節目的系統業者。
    未來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在核心資源的運用,不僅關係到有線電視市場存活與成長,更關係到未來寬頻網路發展趨勢與跨業競爭等問題。因此有線電視系統經營者更需要在邁入寬頻產業之際,善用其核心資源,以創造競爭優勢。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一、剖析台灣地區經營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核心資源之建構與資源特性。二、分析系統業者延伸關鍵的核心資源,邁入寬頻產業之行為策略。三、探析系統業者將有線電視產業、與寬頻產業之核心資源結合之策略與具體作法。四、依據上述研究發現,提供建議系統業者具體建議,並有效結合有線電視產業與寬頻產業之核心資源,以達成邁入寬頻產業的經營優勢。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中的個案研究,採取立意抽樣的方式,選取最台灣第一家有線電視系統公司—吉隆,與訂戶數最多的—群健有線電視系統。
    研究發現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進入寬頻產業之策略:(一)建立系統業者之服務品牌名聲以穩固寬頻通路業者之基礎。(二)提升網路硬體的建置以求達到寬頻服務的基礎建設。(三)提升優質的組織能力,因1. 服務品質的差異影響本業與未來業務發展;2. 與頻道業者的長期合作關係成為與中華電信競爭的最佳差異。(四) 具備行動力與遠見的領導者以進入寬頻產業。(五)善用外部機構與社會關係,加速寬頻網建的速度。(六)改善組織文化、提升組織的記憶與學習能力。(七)穩固財務資源的溢助。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概述與研究流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7 第五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核心資源的分類方式與內涵 10 一、資產 10 二、能力 11 三、整合資產與能力 13 核心資源內涵匯整 15 第二節 有線電視產業結構與產業特性分析 18 一、 系統業者上下游結構與商品 18 二、有線電視產業的組成分子 18 三、系統業者扮演之角色 21 四、 有線電視產業特性分析 22 第三節 台灣有線電視產業之競合與發展 23 一、 有線電視產業併購整合方式與動機 24 二、 台灣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併購整合結果 25 三、集團合作態勢 33 小結 34 第四節 有線電視進入寬頻產業的發展 34 一、寬頻興起的原因 35 二、有線電視系統網路結構 36 三、目前有線電視系統使用之線纜 37 四、寬頻加值服務 41 五、未來寬頻產業的發展 42 第四節 有線電視業者與寬頻市場的競爭者 47 一、ADSL與Cable Modem的技術與速率比較 49 二、ADSL的業務推廣比較 50 三、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寬頻競爭策略之SWOT分析 52 第五節 系統業者需建構之核心資源整理 53 一、網路硬體設施的改變 5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8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58 一、 個案研究法的優點 59 二、 個案研究法適用情況 59 三、 個案研究法的缺點 59 四、 本研究擬採個案研究法的理由 60 第二節 研究架構 60 第三節 研究設計 62 一、 研究對象 62 二、 文件資料收集 62 三、深度訪談 63 第四章 個案描述 66 第一節 吉隆有線電視系統 66 一、市場規模 68 二、組織能力 69 三、網路硬體與其支援服務的項目 80 四、財務資源 86 第二節 群健有線電視公司整理稿 91 一、市場規模 92 二、組織能力 93 三、網路硬體與其支援的服務項目 99 四、財務資源 101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研究個案的比較 107 一、市場規模……………………………………………………………107 二、組織能力……………………………………………………………108 三、網路硬體與其支援服務的項目 112 四、財務資源……………………………………………………………114 第二節 研究發現 115 一、 市場規模 115 二、 組織能力 115 三、網路硬體與支援項目 116 四、財務資源 117 五、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進入寬頻產業必需運用的策略 118 第五節 後續研究建議 121

    英文參考文獻
    Amit, R. & Schoemaker, P. (1993)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 33-38.
    Anderson, D. S. (1992). Identifying and responding to activist publics: A case study.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4(3): 151-165
    Barney, J.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99-120.
    Chan-Olmsted, S.M. & Litman, B. R. (1988). Antitrust and horizontal mergers in the cable industry.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1(3): 3-28.
    Chatterjee, S. & Wernerfelt, B. (1991). The Link between Resources and Type of Diversific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 33-48.
    Collis, D. J. (1991). A Resources-based Analysis of Global Competition: The Case of the Bearing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2: 49-68.
    Collis, D. J. & Montgomery, C. A. (1995), Com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The 1990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118-128.
    Dierickx, I. and Cool, K. (1989).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Management Science,35(12): 1504-1513.
    Gaughan P. A. (1996).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Gay L. R. (1976). Educational research-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pplication. Ohio: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Grant, R. M. (1991).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3(3): 114-135.
    Hall, R. (1992). 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Intangible Resour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2): 135-144.
    Kahn, R. & Cannell, C. (1957). The Dynamics of Interviewing. New York: John Wiley.
    Penrose, E. T. (1959).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New York: John Wiley.
    Porter, M.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New York: Free Press.
    Prahalad, C. K. & Hamel, G.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3):79-91.
    Wilson, K. G. (1992). Deregul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Natural Monopoly: A Critique of Economics in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4: 345.
    Wimmer, R. D. & Dominick, Joseph R. (1991).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3rd e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Yin, R. k. (198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中文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1993/7/2)。「現存第四台共同天線有線電視業者憂喜參半」,中國時報,3版。
    尹維銘、林盈達(1998/8)。「掀開寬頻技術的面紗」,網路通訊:40-45。
    王郁琦、張欣玲(1999)。「台灣有線電視業者的競爭管制—法律與政策的分析」,1999年中華傳播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新竹:中華傳播學會。
    王鏑、洪毓莉(譯)(2000)。整合行銷傳播策略:從企劃、廣告、促銷、通路到媒體整合。台北:遠流。
    司徒達賢(1995)。「資源基礎理論與企業競爭優勢關係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計劃成果報告。
    司徒賢達(199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94)。有線播送系統業務概況分析。南投: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左宛玉(2000)。「市場競爭與消費者滿意度—以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為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田其虎(1995)。「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頻道購買決策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伍本新(1997)。「和信集團辜啟允:傳播電訊是和信未來的發展重心」,廣告雜誌,72: 64-65。
    任惠光(2000)。「企業集團進入有線電視產業之競爭與併購策略規劃」,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敬一(1990)。個體經濟分析。台北:雙葉。
    江龍樺(2000)。「電信自由化後電信服務市場之成形與管理」,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何英煒(2001/3/28)。和信超媒體將調整組織。Ctech科技網站,http://www.ctech.com.tw/newshtm/internet/900328130.htm
    何英煒(2001/3/30)。和信超媒體新經營團隊 今亮相。Ctech科技網站,http://www.ctech.com.tw/newshtm/internet/900330070.htm
    吳宜蓁(1998)。議題管理-企業公關的新興課題。台北:正中。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第三版)。台北:臉譜。
    宋瑛堂(1995)。「有線電視的人才荒」,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土陞(2000)。台灣固定網路開放對中華電信競爭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李天任、藍莘等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
    李冠翰(2000)。「改造城市、重寫商圈-刷新國力指標」,數位時代,第15號: 56-58。
    李後鈞(1998)。「有線電視客服部門之再造工程-以新視波有線電視播送系統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汪琪 (1984)。「第四頻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七十三年度資助專題研究報告,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佘蘭妮(1997)。「新竹市有線電視發展史之研究(1971-1995)」,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旭華(譯)(1998)。競爭策略 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台北:天下。
    周武任(1998)。「兩大有線電視集團大戰如火如荼」,衛星與有線電視,112:21-22。
    官智卿(1999)。「論台灣地區有線電視『垂直整合』問題及其規範—以『斷訊』事件為核心」,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逢春(1995)。「有線電視之產業競爭分析」,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維娟(1998/6/16)。「吉隆有線電視開播 第四台邁入合法化 和信力霸關係再度緊繃」,經濟日報,38版。
    林維娟(1998/6/26)。「和信力霸 暫掛免戰牌」,經濟日報,37版。
    林靜宜(1996)。「台灣有線電視產業(1992-1994)垂直整合-政策法規之探討」,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柏昇(1998)。「區域性獨占、區域性整合與自然獨占:有線電視業涉及公平交易法之問題」,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競爭政策與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有線電視、電信市場與競爭政策。台北: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唐孝民(1998/7/2)。「頻道大戰將喊卡」,聯合報,10版。
    唐芸(1992/6)。「社區播放系統能解決第四台問題嗎? 官方的立場─專訪:新聞局廣電處顏榮昌處長」,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19-20。
    孫子明(1997)。「銀行分行核心資源運用策略之研究」,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 等(1993)。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1997年6月)。「Internet風潮下的產業發展機會分析」,資策會科專計畫。
    高立學(1995)。「台灣地區有線電視之產業及經營」,台灣大學商學所碩士論文。
    張文毓(1998年9月)。「有線電視Cable:寬頻網路的新末來」,衛星與有線電視, 46-47。
    張美滿(1998)。「美國有線電視與電信事業跨業經營管制之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璇(2000)。「領搶寬頻商機」,天下雜誌,226:54-58。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等(1995)。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三版上冊。台北:翰盧。
    張紹勳(1998)。「社會科學個案研究:調查研究及實驗研究法的比較」,民意研究季利,205: 1-14。
    曹木針(2000)。寬頻社區網路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公司大台北地區顧客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曹競元(19981/1/8)。「大和解是三贏?還是三輸?」,中國時報,22版。
    莊健群(1997)。「探尋競爭力的源頭」,統領雜誌,142:42-43。
    陳世昌(1998/7/3)。「三加一聯盟攜手牟利?」,中時晚報,10版。
    陳志源(1997)。「客戶服務導向之有線電視系統人力資源發展研究」,銘傳大學管理學院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宏(1999)。「台灣行動電話產業研究:新興電話產業結構分析與市場集中度初探」,高雄: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陳炳宏(2001)。傳播產業研究。台北:五南。
    陳博南(1999)。「以網路效應觀點思考有線電視寬頻網路策略」,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惠(1999)。「購併後整合管理之研究—以中華航空公司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粘長榮(2001)。「ADSL寬頻網路服務市場區隔與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彭淑芬(1998/7/22)。「力霸、和信大和解?震撼有線電視業」,工商時報,4版。
    彭淑芬(1998/7/22)。「有線電視三巨頭 合縱連橫再交鋒」,工商時報,4版。
    程予誠(1995)。線纜傳播-科技原理與經營管理。台北:五南。
    馮建三(1998)。大媒體:台北媒體工業與媒體工人。台北:遠流。
    黃如萍(2000/3/20)。「獲淮經營固網業務執照團隊」,中國時報,21版。
    黃俊英(1994),企業研究方法(初版)。台北:東華。
    黃家新(1998)。「有線電視客戶服務部門推行ISO9002品質系統認證之研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黃崇岩(1999)。「有線電視多系統競爭優勢形成之研究」,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嘉珍(1998)。「財團兼併與有線電視法修正」,http://www.grandsoft.com.tw/cm/050/aru502.htm
    楊國樞等編(197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楊瑪利(2000年3月)。「超媒體掌控台灣-辜啟允、王令麟爭霸」,天下雜誌,226:37-49。
    鄔繼明(1999)。「中華電信公司在ADSL市場上所具有的競爭優勢及競爭策略之探討」。交大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國寶(2000)。「網路文藝復興就等寬頻引擎」,數位時代,15號: 59。
    劉于禎(2000/12/29)。「東森寬頻每股12元併購亞太線上70%股權,經營權轉移」,IT Home電腦報(http://www.ithome.com.tw)。
    劉于禎(2000/4/3)。「2001年Q1台灣寬頻用戶達40萬,較去年底成長82%」,It Home 電腦報(http://www.ithome.com.tw)。
    劉士豪(1994)。「資訊系統與組織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幼琍(1994)。有線電視經營管理與頻道規劃策略。台北:正中。
    劉見東(1998年5月)。「CATV業者跨營電信現曙光」,通訊雜誌,52:52-56。
    劉憲忠(2000)。顧客對於ADSL上網服務滿意度之研究—以中華電信營區分公司客戶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歐陽勛、黃仁德(1991)。經濟學概要。台北:三民。
    蔡安怡(1998)。「台灣有線電視多系統經營者經營策略比較研究-以東森媒體事業群、和信傳播集團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編輯室(1997)。「有線電視市場競爭與系統整合-第七屆衛星與有線電視國際研討會系列」,衛星與有線電視,107:34-45。
    戴國源(1996),「有線電視法修法及業界所面臨的問題 (下)」,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99: 52-58。
    戴國源(1996),「有線電視法修法及業界所面臨的問題 (上)」,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98: 23-29。
    謝安田(1995)。企業研究法(初版)。台北:五南。
    謝奇任、唐維敏、甘尚平(譯)(1997)。大匯流:整合媒體、資訊與傳播。台北:亞太。
    鍾明非(1998)。「有線電視系統業候的形成『法制化』與『集中化』」,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麗華(1997)。「台灣有線電視系統併購:1994-1997」,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陳中(1998)。「我國有線電視與電信產業跨業經營之前景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玓(2000)。「傳播媒體的市場化、數位化與全球化」,當代,151:4-13。
    羅美慧(2000)。「我國有線電視發展寬頻網路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采禾、李巧云譯(1996)。大媒體潮。台北:時報文化。
    欒錦榮(1996)。「台灣地區衛星電視頻道商經商經營策略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