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煜
Chen, Yu
論文名稱: 網媒環境下綜合報導工作者的角色認同與價值體現研究
Identity and Value of “ at Home ”Reporters in Internet Media
指導教授: 王維菁
Wang, Wei-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5
中文關鍵詞: 網路綜合報導網際網路內容策展假新聞新聞專業典範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MC.004.2019.F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5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社群媒體及匯流媒體的發展下,出現許多不同於過去媒體所製作的內容類型,也讓臺灣網路原生媒體、傳統媒體旗下網媒等,為順應整體環境變化做出許多嘗試;其中,網路綜合報導,即是主要透過搜集、整合資料(如網路、社群媒體、及媒體報導等),而非採訪當事人所撰寫的網路新聞報導,作為一種不屬於傳統新聞典範下的新聞類型,儘管發展時間不長,卻在這樣的環境下成為一股難以忽視的趨勢。
    在網路原生媒體或傳統媒體旗下的網路媒體中,網路綜合報導在其中的新聞發布量、佔比不容小覷,除了出現了專門撰寫網路綜合報導的新聞工作者,也對傳統新聞的專業典範形成衝擊。但在過去的研究中,對於目前的媒體生態較著重於勞資關係的檢視與批判,或認為如今的媒體環境將使新聞工作者面臨去技術化、降低記者自主性¬,卻忽略了網路綜合報導本身,其角色為何而生、在新聞媒體中的組織定位,除了網路綜合報導可能帶來的風險外,我們應如何看待網路綜合報導可能帶給社會的價值與優勢?
    研究發現,網路綜合報導儘管在正確性上有其缺陷,在部分媒體的產製流程中因為對查證工作的延後及忽視,更有產生「假新聞」的疑慮;但是因產製流程的簡化下,網路綜合報導有以較短的時間做出更具完整性的報導的潛力,甚至可能從內容策展(Curation)的方向,促進不同立場間的國民的對話,讓公共政策、公共議題的談討進一步民主化,這也是網路綜合報導所能提供給社會,所能為媒體產業以及整體社會所提供的價值。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網路綜合報導發展歷程 9 第二節 不只有記者與編輯:「網路綜合報導工作者」樣貌流變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 25 第二節 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26 第三節 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s) 26 第四節 訪談問題設計 31 第四章 研究發現 34 第一節 網路綜合報導的萌生與現況 34 第二節 網路綜合報導工作者的職涯與實作經驗 48 第三節 工作者的自我認同與網路綜合報導的新聞價值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6 第一節 結果分析 96 第二節 研究討論 100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05 參考文獻 107

    王洪鈞(1989)。《新聞採訪學》。台北:正中。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
    江淑琳(2016)。〈探索數位網路綜合報導生產之物質性的可能研究取徑〉。《傳播、文化與政治》,4:27-54。
    宋四君(2007)。〈全球供應鏈實踐過程中柔性能力之研究? 以利豐集團為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EMBA) 學位論文。
    呂苡榕(2016年10月5日)。〈台灣新媒體連番出現,他們哪裏是「新」的?哪裏還是「舊」的?〉,《端傳媒》。上網日期:2017年3月10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005-taiwan-new-media/
    呂苡榕(2016年10月15日)。〈「網路綜合報導」成癮 台灣媒體慢性自殺(上)〉,《端傳媒》。上網日期:2017年3月10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15-taiwan-InstantNews01/
    呂苡榕(2016年10月19日)。〈「網路綜合報導」成癮 台灣媒體慢性自殺(中)〉,《端傳媒》。上網日期:2017年3月10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19-taiwan-InstantNews02/
    呂苡榕(2016年10月20日)。〈「網路綜合報導」成癮 台灣媒體慢性自殺(下)〉,《端傳媒》。上網日期:2017年3月10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20-taiwan-InstantNews03/
    羅之盈(2015年8月25日)。〈Twitter來台主打行銷 使用率5.1%難成主流〉,《天下雜誌》。上網日期:2017年9月19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0332
    朱若蘭(2003)。〈台灣報業記者勞工意識的建構與轉變(1984—2002年)〉。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星學(2003)。〈 軟體發展規範中程序性知識與非程序性知識粹取與應用〉。國防大學國防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國華(2014)。〈由上而下-聯合報和蘋果日報的轉型驅力〉。公共電視文化事業。
    林宇玲(2004)。〈從性別角度探討社會弱勢者的電腦學習:以台北市職訓中心第九期「電腦基礎班」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201-241。
    林思平(2017)。〈網路八卦與真理政治: 批踢踢八卦板之閱聽人研究〉,《新聞學研究》,133:135-188.
    林怡秀(2016)。〈網路綜合報導負荷量對平面傳媒人員離職傾向之影響-以組織氣候為調節變項〉。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林靖堂(2015年7月17日)。〈學者:網路綜合報導 七成都在抄〉,《Nownews今日新聞》。上網日期:2017年9月9日,取自https://goo.gl/ds8LPH
    翁秀琪、蘇正平等人(2017)。〈反轉網路綜合報導: 慢新聞的實踐與前景.〉。《傳播研究與實踐》, 7(2):123-143。
    陳玉瓊(2004)。〈電子報新聞工作者勞動過程的研究─以《中時電子報》個案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釗偉(2015)。〈初探台大新聞E論壇的行動者網絡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之馨(2015)。〈科技賦權與新聞自主的實踐:以網路原生媒體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宏(2018年9月19日)。〈陳炳宏:大阪事件是假新聞嗎?〉,《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8年9月19日,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919/143220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管中祥(2012年3月28日)。〈該是典範轉移的時候了!〉,《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上網日期:2018年9月9日,取自http://www.mediawatch.org.tw/work/8782
    葉乃嘉(2008)。《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 教育、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入門書》。台北:五南。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黃貝玲譯(2012)。《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在內容被淹沒的網路世界,策展才是王道》,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原書 Steven, R. [2011]. Curation Nation: How to win in a world where consumers are creators, US: McGraw-Hill.)
    張約翰(2016年2月25日)〈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5年度分析〉,《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上網日期:2017年9月9日,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1886
    張約翰(2016年5月6日)〈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粉絲數前10大社群流量比2015.12-2016.4〉,《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上網日期:2017年9月9日,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1886
    李志德(2018年9月16日)。〈總編周記:逼死外交官的,是「假新聞」?還是其它?〉,《端傳媒》。上網日期:2018年9月16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80916-notes-editor/
    黃哲斌(2013年1月16日)。〈淚流滿面的媒體時代〉,《獨立評論@天下》。上網日期:2017年6月10日,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article/72
    黃小升(2017年7月27日)。〈資訊圖表》全球廣告支出預測,傳統廣告式微、網路廣告加速崛起〉,《世紀智庫管理顧問》。上網日期:2018年8月10日,取自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3383632cea3
    翁秀琪、鍾蔚文、簡妙如、邱承君(1999)。〈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 新聞如何呈現超經驗事件〉,《新聞學研究》。58:59-83.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鄭貞銘(1989),《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際》。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圖書.
    許勝欽(2004)。〈媽祖膜拜的再結構化研究——媒體與SNG的造神運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研所碩士論文。
    葉家瑜、黃馨儀、謝旻憲(2014)。〈成功臉書貼文的關鍵因素-以經營營利粉絲專頁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570-604。
    彭家發(1996)。《認識大眾傳播》。台北:台北學生書局。
    彭慧明(2016)。〈速度對新聞專業的衝擊:網路綜合報導現象的討論〉。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論文。
    蘇木春(2017)。〈報紙增加網路即時新聞點擊數之專業實踐分析〉。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博鈞(2017)。〈2015年登革熱新聞之媒體再現-主流媒體與獨立媒體比較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孫榮光、葛傳富(2004)。〈數位化系統對電視新聞產製系統之影響─以民視、年代新聞臺為例〉。發表於「傳播管理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2004年5月1日,臺北:世新大學。
    曾憲雄(2010年9月)。〈1999∼2009全球/台灣網路大事紀〉,《台灣網路中心十週年紀念特刊》。上網日期:2017年9月9日,取自https://goo.gl/BxjFT3
    鄭宇融(2014)。〈網路綜合報導與媒體勞動—以《蘋果日報》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詹盛如(2013)。〈個案研究法〉。收錄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頁1-25),台北:五南。
    李藹慈(2013)。〈訪談研究法〉,收錄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頁55-83),台北:五南。
    蕭維傑(2017)。〈能見度的支配與拼搏:Facebook動態消息演算法權力下的台灣新聞媒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Buckalew, J. K. (1969). News elements and selection by television news editor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14(1), 47-54.
    Bourdieu, P. (2011). The forms of capital.(1986). Cultural theory: An anthology, 1, 81-93.
    Brandon, D., & Kaplan, W. D. (2013).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John Wiley & Sons.
    Carey, J. W. (1997). Afterword: The culture in question. James Carey: A critical reader, 308-339.
    Cottle, S., & Ashton, M. (1999). From BBC newsroom to BBC newscentre: On changing technology and journalist practices. Convergence, 5(3), 22-43.
    Deuze, M. (2004). What is multimedia journalism?. Journalism studies, 5(2), 139-152.
    Deuze, M. (2007). Convergence culture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0(2), 243-263.
    Habermas, J. (1989). On society and politics: a reader. Beacon Press.
    Rosen, J. (1997). \'We\'ll Have That Conversation\': Journalism and Democracy in the Thought of James W. Carey.
    Rosenbaum, S. C. (2011). Curation nation: How to win in a world where consumers are creators: why the future of content is context. New York, NY: McGraw-Hill.
    Ritzer, G., & Jurgenson, N. (2010). Production, consumption, prosumption: The nature of capitalism in the age of the digital ‘prosumer’.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10(1), 13-36.
    Russial, J. (2000). How Digital Imaging Changes Work of Photo Journalist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21(2), 67-83.
    Krüger, U. (2014). Acceleration in journalism: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a complex phenomenon. Proposal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ournalism in Transition: Crisis or Opportunity?” Europe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ssociation (ECREA) Journalism Studies Section, March 28-29, 2014, Thessaloniki, Greece.
    Laurent Garzaniti (2004), Telecommunications Broadcasting and Internet: E.U. competition law and regulation, 270.
    Mitchelstein, E., & Boczkowski, P. J. (2009). Between tradition and change: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online news production. Journalism, 10(5), 562-586.
    Oremus, W. (2016.01.03). Who Controls Your Facebook Feed? Slate. Retrieved Feb ruary 22, 2016, from http://www.slate.com/articles/technology/cover_story/2016 /01/how_facebook_s_news_feed_algorithm_works.single.html
    Ritzer, G., & Jurgenson, N. (2010). Production, consumption, prosumption: The nature of capitalism in the age of the digital ‘prosumer’.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10(1), 13-36.
    Yin, R. K. (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and Singapore: Sage.
    Russo, T. C. (1998). Organiz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A case of newspaper journalist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2(1): 72-111.
    Paulussen, S. (2012). Technolog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s work: are labor conditions in (online) journalism changing?. The handbook of global online journalism, 192-208.
    Tim O'Reilly (2005). What Is Web 2.0 :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Web site: https://www.oreilly.com/pub/a/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Ursell, G. (2000). Television production: issues of exploitation, commodification and subjectivity in UK television labor market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2(6), 805-825.
    Okoro, E. M., Abara, B. A., Umagba, A. O., Ajonye, A. A., & Isa, Z. S. (2018). A HYBRID APPROACH TO FAKE NEWS DETECTION ON SOCIAL MEDIA. Niger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37(2), 454-46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