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煜 Chen, Yu |
---|---|
論文名稱: |
網媒環境下綜合報導工作者的角色認同與價值體現研究 Identity and Value of “ at Home ”Reporters in Internet Media |
指導教授: |
王維菁
Wang, Wei-C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網路綜合報導 、網際網路 、內容策展 、假新聞 、新聞專業典範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MC.004.2019.F0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7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社群媒體及匯流媒體的發展下,出現許多不同於過去媒體所製作的內容類型,也讓臺灣網路原生媒體、傳統媒體旗下網媒等,為順應整體環境變化做出許多嘗試;其中,網路綜合報導,即是主要透過搜集、整合資料(如網路、社群媒體、及媒體報導等),而非採訪當事人所撰寫的網路新聞報導,作為一種不屬於傳統新聞典範下的新聞類型,儘管發展時間不長,卻在這樣的環境下成為一股難以忽視的趨勢。
在網路原生媒體或傳統媒體旗下的網路媒體中,網路綜合報導在其中的新聞發布量、佔比不容小覷,除了出現了專門撰寫網路綜合報導的新聞工作者,也對傳統新聞的專業典範形成衝擊。但在過去的研究中,對於目前的媒體生態較著重於勞資關係的檢視與批判,或認為如今的媒體環境將使新聞工作者面臨去技術化、降低記者自主性¬,卻忽略了網路綜合報導本身,其角色為何而生、在新聞媒體中的組織定位,除了網路綜合報導可能帶來的風險外,我們應如何看待網路綜合報導可能帶給社會的價值與優勢?
研究發現,網路綜合報導儘管在正確性上有其缺陷,在部分媒體的產製流程中因為對查證工作的延後及忽視,更有產生「假新聞」的疑慮;但是因產製流程的簡化下,網路綜合報導有以較短的時間做出更具完整性的報導的潛力,甚至可能從內容策展(Curation)的方向,促進不同立場間的國民的對話,讓公共政策、公共議題的談討進一步民主化,這也是網路綜合報導所能提供給社會,所能為媒體產業以及整體社會所提供的價值。
王洪鈞(1989)。《新聞採訪學》。台北:正中。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
江淑琳(2016)。〈探索數位網路綜合報導生產之物質性的可能研究取徑〉。《傳播、文化與政治》,4:27-54。
宋四君(2007)。〈全球供應鏈實踐過程中柔性能力之研究? 以利豐集團為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EMBA) 學位論文。
呂苡榕(2016年10月5日)。〈台灣新媒體連番出現,他們哪裏是「新」的?哪裏還是「舊」的?〉,《端傳媒》。上網日期:2017年3月10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005-taiwan-new-media/
呂苡榕(2016年10月15日)。〈「網路綜合報導」成癮 台灣媒體慢性自殺(上)〉,《端傳媒》。上網日期:2017年3月10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15-taiwan-InstantNews01/
呂苡榕(2016年10月19日)。〈「網路綜合報導」成癮 台灣媒體慢性自殺(中)〉,《端傳媒》。上網日期:2017年3月10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19-taiwan-InstantNews02/
呂苡榕(2016年10月20日)。〈「網路綜合報導」成癮 台灣媒體慢性自殺(下)〉,《端傳媒》。上網日期:2017年3月10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20-taiwan-InstantNews03/
羅之盈(2015年8月25日)。〈Twitter來台主打行銷 使用率5.1%難成主流〉,《天下雜誌》。上網日期:2017年9月19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0332
朱若蘭(2003)。〈台灣報業記者勞工意識的建構與轉變(1984—2002年)〉。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星學(2003)。〈 軟體發展規範中程序性知識與非程序性知識粹取與應用〉。國防大學國防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國華(2014)。〈由上而下-聯合報和蘋果日報的轉型驅力〉。公共電視文化事業。
林宇玲(2004)。〈從性別角度探討社會弱勢者的電腦學習:以台北市職訓中心第九期「電腦基礎班」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201-241。
林思平(2017)。〈網路八卦與真理政治: 批踢踢八卦板之閱聽人研究〉,《新聞學研究》,133:135-188.
林怡秀(2016)。〈網路綜合報導負荷量對平面傳媒人員離職傾向之影響-以組織氣候為調節變項〉。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經營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林靖堂(2015年7月17日)。〈學者:網路綜合報導 七成都在抄〉,《Nownews今日新聞》。上網日期:2017年9月9日,取自https://goo.gl/ds8LPH
翁秀琪、蘇正平等人(2017)。〈反轉網路綜合報導: 慢新聞的實踐與前景.〉。《傳播研究與實踐》, 7(2):123-143。
陳玉瓊(2004)。〈電子報新聞工作者勞動過程的研究─以《中時電子報》個案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釗偉(2015)。〈初探台大新聞E論壇的行動者網絡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之馨(2015)。〈科技賦權與新聞自主的實踐:以網路原生媒體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宏(2018年9月19日)。〈陳炳宏:大阪事件是假新聞嗎?〉,《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8年9月19日,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919/143220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管中祥(2012年3月28日)。〈該是典範轉移的時候了!〉,《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上網日期:2018年9月9日,取自http://www.mediawatch.org.tw/work/8782
葉乃嘉(2008)。《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 教育、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入門書》。台北:五南。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黃貝玲譯(2012)。《為什麼搜尋將被淘汰:在內容被淹沒的網路世界,策展才是王道》,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原書 Steven, R. [2011]. Curation Nation: How to win in a world where consumers are creators, US: McGraw-Hill.)
張約翰(2016年2月25日)〈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統計:2015年度分析〉,《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上網日期:2017年9月9日,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1886
張約翰(2016年5月6日)〈台灣綜合類新聞媒體臉書專頁粉絲數前10大社群流量比2015.12-2016.4〉,《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上網日期:2017年9月9日,取自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1886
李志德(2018年9月16日)。〈總編周記:逼死外交官的,是「假新聞」?還是其它?〉,《端傳媒》。上網日期:2018年9月16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80916-notes-editor/
黃哲斌(2013年1月16日)。〈淚流滿面的媒體時代〉,《獨立評論@天下》。上網日期:2017年6月10日,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article/72
黃小升(2017年7月27日)。〈資訊圖表》全球廣告支出預測,傳統廣告式微、網路廣告加速崛起〉,《世紀智庫管理顧問》。上網日期:2018年8月10日,取自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3383632cea3
翁秀琪、鍾蔚文、簡妙如、邱承君(1999)。〈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 新聞如何呈現超經驗事件〉,《新聞學研究》。58:59-83.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鄭貞銘(1989),《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際》。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圖書.
許勝欽(2004)。〈媽祖膜拜的再結構化研究——媒體與SNG的造神運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研所碩士論文。
葉家瑜、黃馨儀、謝旻憲(2014)。〈成功臉書貼文的關鍵因素-以經營營利粉絲專頁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570-604。
彭家發(1996)。《認識大眾傳播》。台北:台北學生書局。
彭慧明(2016)。〈速度對新聞專業的衝擊:網路綜合報導現象的討論〉。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論文。
蘇木春(2017)。〈報紙增加網路即時新聞點擊數之專業實踐分析〉。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博鈞(2017)。〈2015年登革熱新聞之媒體再現-主流媒體與獨立媒體比較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孫榮光、葛傳富(2004)。〈數位化系統對電視新聞產製系統之影響─以民視、年代新聞臺為例〉。發表於「傳播管理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2004年5月1日,臺北:世新大學。
曾憲雄(2010年9月)。〈1999∼2009全球/台灣網路大事紀〉,《台灣網路中心十週年紀念特刊》。上網日期:2017年9月9日,取自https://goo.gl/BxjFT3
鄭宇融(2014)。〈網路綜合報導與媒體勞動—以《蘋果日報》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詹盛如(2013)。〈個案研究法〉。收錄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頁1-25),台北:五南。
李藹慈(2013)。〈訪談研究法〉,收錄於蔡清田主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頁55-83),台北:五南。
蕭維傑(2017)。〈能見度的支配與拼搏:Facebook動態消息演算法權力下的台灣新聞媒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Buckalew, J. K. (1969). News elements and selection by television news editor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14(1), 47-54.
Bourdieu, P. (2011). The forms of capital.(1986). Cultural theory: An anthology, 1, 81-93.
Brandon, D., & Kaplan, W. D. (2013).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John Wiley & Sons.
Carey, J. W. (1997). Afterword: The culture in question. James Carey: A critical reader, 308-339.
Cottle, S., & Ashton, M. (1999). From BBC newsroom to BBC newscentre: On changing technology and journalist practices. Convergence, 5(3), 22-43.
Deuze, M. (2004). What is multimedia journalism?. Journalism studies, 5(2), 139-152.
Deuze, M. (2007). Convergence culture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0(2), 243-263.
Habermas, J. (1989). On society and politics: a reader. Beacon Press.
Rosen, J. (1997). \'We\'ll Have That Conversation\': Journalism and Democracy in the Thought of James W. Carey.
Rosenbaum, S. C. (2011). Curation nation: How to win in a world where consumers are creators: why the future of content is context. New York, NY: McGraw-Hill.
Ritzer, G., & Jurgenson, N. (2010). Production, consumption, prosumption: The nature of capitalism in the age of the digital ‘prosumer’.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10(1), 13-36.
Russial, J. (2000). How Digital Imaging Changes Work of Photo Journalist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21(2), 67-83.
Krüger, U. (2014). Acceleration in journalism: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a complex phenomenon. Proposal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ournalism in Transition: Crisis or Opportunity?” Europe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ssociation (ECREA) Journalism Studies Section, March 28-29, 2014, Thessaloniki, Greece.
Laurent Garzaniti (2004), Telecommunications Broadcasting and Internet: E.U. competition law and regulation, 270.
Mitchelstein, E., & Boczkowski, P. J. (2009). Between tradition and change: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online news production. Journalism, 10(5), 562-586.
Oremus, W. (2016.01.03). Who Controls Your Facebook Feed? Slate. Retrieved Feb ruary 22, 2016, from http://www.slate.com/articles/technology/cover_story/2016 /01/how_facebook_s_news_feed_algorithm_works.single.html
Ritzer, G., & Jurgenson, N. (2010). Production, consumption, prosumption: The nature of capitalism in the age of the digital ‘prosumer’.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10(1), 13-36.
Yin, R. K. (200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and Singapore: Sage.
Russo, T. C. (1998). Organiz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A case of newspaper journalist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2(1): 72-111.
Paulussen, S. (2012). Technolog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s work: are labor conditions in (online) journalism changing?. The handbook of global online journalism, 192-208.
Tim O'Reilly (2005). What Is Web 2.0 :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Web site: https://www.oreilly.com/pub/a/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Ursell, G. (2000). Television production: issues of exploitation, commodification and subjectivity in UK television labor market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2(6), 805-825.
Okoro, E. M., Abara, B. A., Umagba, A. O., Ajonye, A. A., & Isa, Z. S. (2018). A HYBRID APPROACH TO FAKE NEWS DETECTION ON SOCIAL MEDIA. Niger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37(2), 454-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