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孫唯洺
論文名稱: 高中數學多項式函數(含微積分)其解題試題與應用問題之研究
指導教授: 許志農
Hsu, Chih-N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6
中文關鍵詞: 小組成員「解題能力」之測驗目標答對率與得分率多項式函數之示範教材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63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6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高中數學「98課綱」之多項式函數(含微積分),依照大考中心公佈的「解題試題」測驗目標,經由各單元教材分析後,參考學測指考及民間教科書優良試題,進而研究開發新的「解題試題及應用問題」;再者,透過教授與研究小組的審題,藉由施測挑選內容適切、難度適中的良好試題,並統合各份考卷題型之難易分配,設計成十二宮格,提供教師在教學評量上之參考,進而編寫成適合學生使用的示範教材。
    在施測過程中,呈現學生答對率較兩極的題目時,應進行刪題或修題,因為好的題目(答對率在0.15~0.75)比較適合學生學習;本研究的精神,主要在題型開發的精要,而不是廣泛收集坊間常見的題型。整卷中透過不同測驗目標(概念、程序、解題)題型的安排,呈現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重點是良好的試題可以當作教學上的例子,用來澄清觀念;也可以用來整卷測驗,有效評量學生的程度。
      本文有兩大主題,一是多項式函數的基本性質,另一是多項式函數微積分,兩個主題適合高一或高三的學生進行學習與評量;然而,為呈現本研究之完整性,在文獻探討的部份也提供了多項式函數的簡介、理論基礎以及解題試題在學指考及教科書之好題舉例。至於「解題試題」之探討,本研究小組嘗試研發「靈活、巧妙、美麗」特質的數學應用題,尤其與生活、科學上的應用有很大的關連性;當然,藉由精要題型的鋪陳,讓學生在用比較經濟的時間,得到較大的學習效益並展現自信,此乃本研究小組之最大安慰。

    摘要 1 第壹章緒論 3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名詞解釋 7 第四節研究限制 9 第貳章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多項式函數的簡介 11 第二節理論基礎 18 第三節多項式函數解題試題的優良試題舉例 33 第參章多項式函數解題試題的開發研究與測試結果 54 第一節解題試題的開發 56 第二節整卷測驗的結果 94 第肆章總結與建議 101 第一節總結與建議 101 第二節示範教材的舉例 106 參考文獻 132 中文部份 132 英文部分 136 附錄 138 附錄一、研究用模擬試卷封面 138 附錄二、多項式函數整卷四回(A,B,C,D卷) 139 附錄三、微積分整卷七回(E,F,G,H,I,J,K卷) 155 附錄四、學生施測問卷設計 185 附錄五、學生施測評價回饋表 186

    中文部份(按筆畫序)
    大考中心(2000):《數學考科規劃研究報告》。主計劃編號:研-89-019。
    大考中心(2001):《大考中心選才通訊》。第81期。。
    大考中心(2002):《數學考科規劃-子計畫》。命題工作坊研究報告-概念題、情境題、推理題、啟發題。
    大考中心(2003):《大考選才通訊》。第101期。
    方欽鴻(2006):《從數學競試中分析高中生數學能力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婷瑩(2003)。高中生數學學歷程中之思維研究─多項式除法原理、餘式定理、
    因式定理。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仲翔(2002):《 高級中學教師自編測驗評量方式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
    余文卿(2007):《高級中學數學第一冊》、《高級中學數學選修II》。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南。
    李明燕(2003):《大考選才通訊》。第101期。
    李虎雄、陳昭地、黃登源、李政貴、林礽堂、儲啟政、朱亮儒、柯明忠、陳嘯虎、張敏雪、游經祥(2007)。《高級中學數學第一冊》、《高級中學數學選修II》。康熙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周瑞進(2006)。台南地區高一學生多項式題材錯誤類型之調查研究。高雄師範大
    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意辰(2006)。探討多項式乘法中物件、變號、項數對國中學生解題的影響。台
    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福來(1997):整合數學教學知識的教材教法。《數學思維的發展》,國科會研究報告。
    林福來(1999):《大考中心數學考科研究計劃報告》。
    林福來、陳冒海、陳順宇、陳創義、邱顯義、徐正梅、許清土、葉善雲、林信安(2007)。《高級中學數學第一冊》、《高級中學數學選修II》。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南。
    林碧珍、蔡文煥、李嘉珍、柯政毅(2000):《實踐數學日記對教師擬題與佈題的改變》。八十九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集(pp. 651-680)。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未出版
    岡部恒治著(2008):蔡青雯譯。《漫畫微積分入門-快樂理解微積分的第一本書》。(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出版)
    William P. Berlinhoff, Fernando Q. Gouvea(2004):洪萬生、英家銘、蘇惠玉、蘇俊鴻等譯(2008)。《溫柔數學史:從古埃及到超級電腦 》。博雅書屋出版社,台北。
    周進興(2001):《大考中心選才通訊》。第81期。
    高嘉徽,廖森游,方璞政( 2009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概念、程序、解題試題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立三民高級中學資訊網(2009): 《方程式發展史》。http://www.smhs.kh.edu.tw/style/front001/bexfront.php?sid=302358610&page=2
    許志農(2006):《如何命一道有意思的數學多項式題目》。
    許志農、黃森山、許婉青、陳清風、謝銘峰、曾政清(2008)。《高級中學數學第一冊》、《高級中學數學選修II》。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許志農、王中立、鄭惟厚、黃寧靜、胡家祥(2008):《大考中心數學考科-95課綱試題研發工作計畫》。主計劃編號:考(一)96-015。
    教育部中教司(1995):《高中課程標準84課綱》。
    教育部中教司(2005):《高中課程標準95課綱》。
    教育部中教司(2008):《高中課程標準99課綱》。
    教育部中教司(2008):97年1月發布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延後 1年至99學年度起開始實施。新聞稿97.06.06。
    陸正威、王慧豐(2000):《淺談學生數學解題的模式與教學的原則》。屏東師範學院科學教育期刊,第十一期,33-42頁。
    莊裕庭(2002):《國二學生解題後設認知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Sherman Stein(2004):陳可崗譯(2007)。《阿基米德幹了什麼好事!》。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黃敏晃(1990):《規律的尋求》。心理出版社,台北。
    黃靜寧(2009):《高中數學優良試題之研發-臺北市 97學年度高級中學夥伴學習群教師專業成長研習數學科實施計畫 》。麗山高中。
    陳怡如(2007)。國二學生在多項式的乘除運算單元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高雄師
    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海潮(2002):《數學考科規劃-子計畫》。命題工作坊研究報告-啟發題。
    張淑媛(2002):《電腦化影像於漸進提示教學對聽覺障礙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東華出版社,台北。
    張淑珠(2008):《高級中學數學第一冊》、《高級中學數學選修II》。泰宇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甯自強(1993):《國小數學科新課程的精神及改革動向-由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科學教育學刊,1卷1期,101-107。
    楊智強(1989):《透過線上家教對國中生數學解題能力及學習態度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婷雅(2003):《數學成長團體中一位教師的教材分析對其教學佈題之影響》。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壬孝(2007)。《高級中學數學第一冊》、《高級中學數學選修II》。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維基百科全書資訊網(2009):多項式篇。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9%A0%85%E5%BC%8F。
    蔡佳苓(2005):《數學低成就學生以不同讀題方式解數學應用題之差異研究 —以多餘訊息及二步驟題型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茂發(1991): 心理測驗與統計,心理出版社,台北。

    英文部分(按字母序)
    Anderson, W., & Krathwohl, D. R. (Eds.)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educational objectives. New York, NY:
    Longman
    Bruner, J. S. (1996).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 MA: Harward University.

    Carpenter,T.P.,Fennema,E.,Perterson,P.L.,Chiang,C.P., & Loef,M. (1989).
    Using knowledge of children’s mathematics think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 experimental study.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6(4), 499-532.

    English, L. D., & Graemes, H (1995). Mathmatics education — Models and processes. NJ: Lawrence erlbum associates (LEA)..

    Hoyoak, V. M. (1990). Students’ cognitive style and their use of problem-solving heuristic and metacognitive process. (ERIC No.347069)

    Kantowski.(1980).The use of heuristics in problem solving :An exploratory study final report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sed 77-18543.

    Kilpatrick, J. (1985). A retrospective account of the past 25 years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Paper presented at Silver, E.A. (Ed.). Tea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Multiple research perspectives.

    Lester, K.F. (1980). Reasearch on mathematical ploblem solving. In R.J. Shumway(ed.),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Mayer, R. E. (1993).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 Learning Disabilities Quarterly, 16 (winter), 6-18.
    McNiff, J. (1988).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
    McMillan Education.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91).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Mathematics. Reston, Va: The Council.

    Polya, G.(1945). How to solve it. New York: Doubleday.

    Schoenfeld.(1992). Learning to think mathematical:Problem solving , metacognition , and sense-making in mathematics.In D.A.Grouws(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ilver, E. A., Mamona-Downs, J., Leung, S. S., & Kenney, P. A.(1996).
    Pos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7(3), 293-309.

    Vygotsky,L. S. (1978). Intera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n M. Cole, V. John-Steiner, & E. Sougerman (Eds.), Mind in soci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