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伊庭
論文名稱: 明代考據學家之博學風氣研究
指導教授: 林礽乾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2
中文關鍵詞: 考據博學楊慎焦竑胡應麟方以智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3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明代考據學家之博學風氣」為題,試圖從社會文化的角度探討明代考據學家在博學風氣之下所呈現的知識體系。實際研究時,「明代考據學」與「博學風氣」為兩大主軸,互相纏繞。

    針對「明代考據學」此一主軸,本論文採由社會文化的面向加以探討,具體研究內容有三:
    其一,從社會需求的角度觀察明代考據學之形成背景,發現其社會性的成因包括(1)對前代考據知識之承繼。(2)革除科舉與心學之流弊。(3)迎合校勘與賞鑒之需求。
    其二,從三個層面探討明代考據學傳播的社會途徑:(1)明代考據學家的人際網絡。(2)明代社會的交通與出版業。(3)明代考據學家互相批謬的風氣。
    其三,從學術史與社會評價的觀點綜合討論明代考據學之定位,切入點有三:(1)明代考據學家的自我認定。(2)明代其它學術社群對考據學家與考據學之反應。(3)清代考據學者對明代考據學之評價。

    至於另一研究主軸「博學風氣」,本論文則以知識體系作為觀察點,具體研究的內容亦有三項:
    其一,從三個層面呈現明代考據學家博學風氣之客觀樣貌:(1)考據學家的嗜書論述。(2)博物傾向的知識架構。(3)涵融三教的知識體系。
    其二,從義理思想中的三項論題分析此一博學風氣的思想淵源:此三項論題分別為(1)博約之辨。(2)道器之論。(3)格物之說。
    其三,從考據著述之形式與論證方式探討明代考據學家的博學風氣藉由何種方法具體呈現於考據著述之中。考據著述之形式可分為二:(1)考據著作之體例。(2)考據話語之運用。論證方式則為西學傳入的自然科學理論。

    提 要 i 目 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探討 4 一、研究範圍 4 二、文獻探討 9 第三節 研究取徑與研究步驟 12 一、研究取徑 12 二、研究步驟 13 第二章 明代考據學之形成 15 第一節 承繼前代之考據知識 15 一、兩漢的考據學 15 二、魏晉的考據學 17 三、隋唐的考據學 17 四、宋代的考據學 18 第二節 革除科舉與心學流弊 24 一、科考不公舉子不學 24 二、心學末流束書不觀 28 第三節 迎合校勘與賞鑒需求 30 一、出版市場的校勘需求 30 二、文物市場的賞鑒需求 33 第三章 博學風氣之體現 39 第一節 考據學家的嗜書論述 39 一、好讀書 40 二、喜藏書 43 三、出借書籍 47 四、蒐求異書 49 五、書籍史論 52 第二節 博物傾向的知識架構 52 一、自然產物:草木鳥獸蟲魚之屬 53 二、文化玩物:琴棋書畫金石之屬 56 三、生活用物:食衣住行育樂之屬 57 第三節 涵融三教的知識體系 60 一、涵納三教 61 二、融合三教 63 第四章 博學思想之產生 69 第一節 博約之辨 70 一、博約並重:楊 慎 70 二、以約為重:焦 竑 73 三、以博為重:胡應麟 77 第二節 道器之論 81 一、器即為道,即器是道 81 二、藝即道也:重視小學 86 三、禪與文字,有二乎哉 90 第三節 格物之說 94 一、朱子理學之格物說 94 二、陽明心學之格物說 94 三、考據學家之格物說 95 第五章 博學考證之方法 101 第一節 考據著作之體例 101 一、雜著筆記之形式 101 二、撰寫筆記之心態 104 第二節 考據話語之運用 105 一、總匯統合式 105 二、追本溯源式 108 第三節 論證方式之更新 110 一、西學之傳入 111 二、西學之接收 112 第六章 明代考據學之傳播 115 第一節 考據學家之人際網絡 116 一、隨信捎書 116 二、師友論學 118 第二節 考據書籍之普及推廣 122 一、交通之便利 122 二、書市之繁榮 123 第三節 考據知識之專業推廣——《正楊》肇啟的糾謬風潮 125 一、陳耀文 127 二、焦 竑 128 三、王世貞 128 四、張 萱 129 五、謝肇淛 131 六、胡應麟 131 七、周 嬰 135 第七章 明代考據學之定位 139 第一節 明代考據學家的自我認定 139 一、考據以求古:楊 慎 140 二、考據以求真:胡應麟 140 三、考據以求道:方以智 142 四、考據以求雅:陳繼儒 142 第二節 明代學術版圖中的考據學 143 一、考據學家之評價 145 二、考據著述之評價 148 第三節 考據學史中的明代考據學 149 一、明末清初學者論明代考據 149 二、清代乾嘉學者論明代考據 151 第八章 結論 157 徵引文獻 161 附表:魏晉至明代的譜錄類著作 169

    一、古籍文獻(依四部分類)
    (一)經
    〔漢〕鄭 玄:《尚書大傳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鄭 玄:《毛詩鄭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臺五版。
    〔漢〕鄭 玄:《毛詩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鄭 玄:《駁五經異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鄭 玄:《箴膏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鄭 玄:《起廢疾》,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鄭 玄:《發墨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史游著,〔唐〕顏師古注:《急就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鄭 樵:《爾雅鄭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
    〔宋〕朱 熹:《周易參同契考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王應麟:《詩地理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王應麟:《六經天文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王應麟:《小學紺珠》,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毛奇齡:《易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8。
    (二)史
    〔晉〕張 華:《博物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洪 邁:《南朝史精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鄭 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王應麟:《漢藝文志考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王應麟:《漢制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黃 震:《古今紀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脫 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
    〔明〕焦 竑:《玉堂叢語》,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7.08.三刷。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林之盛編著,周駿富輯:《皇明應諡名臣備考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初版。
    〔明〕張 岱:《石匱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顧炎武:《譎觚十事》,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8.01,修訂本。
    〔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5,新校本。
    〔清〕彭際清:《居士傳》,北京:線裝書局,2005。
    (三)子
    〔漢〕班 固:《白虎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漢〕蔡 邕:《獨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唐〕顏師古:《匡謬正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宋 祁:《宋景文筆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洪 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6.10.二刷。
    〔宋〕沈 括撰,劉尚榮校點:《夢溪筆談》,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03。
    〔宋〕姚 寬:《西溪叢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吳 曾:《能改齋漫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吳 曾:《辨誤錄》,臺北:新興書局,1974。
    〔宋〕黃 震:《黃氏日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王應麟:《困學記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王應麟:《玉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王應麟:《姓名急就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1998。
    〔明〕葉子奇:《草木子》,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11.三刷。
    〔明〕楊 慎:《升庵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
    〔明〕焦 竑:《焦氏筆乘》,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8.05.一版。
    〔明〕焦 竑:《莊子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初版。
    〔明〕焦 周:《焦氏說楛》,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尹 直:《謇齋瑣綴錄》,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11.二刷。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63.04.初版。
    〔明〕胡應麟撰,顧頡剛校點:《四部正譌》,北京:北平樸社,1929,排印本。
    〔明〕陳耀文:《正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05.初版。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11.三刷。
    〔明〕來斯行:《槎庵小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
    〔明〕徐 :《徐氏筆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05.初版。
    〔明〕周 祈:《名義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
    〔明〕張 萱:《疑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明〕張 萱:《西園聞見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周 嬰:《卮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06.初版。
    〔明〕陳元齡:《思問初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
    〔明〕余懋學:《麗事館余氏辨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
    〔明〕謝肇淛:《五雜俎》,臺北:偉文圖書出版公司,1977。
    〔明〕孫能傳:《剡溪漫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
    〔明〕陳繼儒:《眉公雜著》,臺北:偉文圖書出版公司,1977.08。
    〔明〕陳繼儒:《讀書鏡》,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10.初版。
    〔明〕鄧伯羔:《藝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胡震亨:《讀書雜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10。
    〔明〕方以智著,龐樸注:《東西均》,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1.03。
    〔明〕方以智:《通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09,頁182。
    〔明〕雲棲蓮池:《蓮池大師全集》,清光緒25年冬10月金陵刻經處刻本影印本。
    〔明〕憨山德清:《憨山老人夢遊集》,臺北:法爾出版社,1987.03。
    〔明〕蕅益智旭:《靈峰宗論》,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7.06。
    〔明〕覺浪道盛:《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嘉興大藏經》,冊34,No. B311,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Feb. 2008。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熊明遇著,徐光台校註:《熊明遇《格致草》校註(初稿)》,新竹: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2.10.28。未刊稿,此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本。
    〔清〕葉德輝:《書林清話》,臺北:世界書局,1968.11.再版。
    〔清〕王念孫:《讀書雜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清〕全祖望:《經史問答》,臺北:廣文書局,1971。
    〔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3。

    洪浩培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3—1987。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歷代小說筆記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12.臺二版。
    (四)集
    〔宋〕鄭 樵:《夾漈遺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朱 熹:《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楊 慎:《升菴集》,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
    〔明〕楊 慎:《宴清都作洞天玄記》,收入陳萬鼐主編:《全明雜劇》,臺北:鼎文書局,1979。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公司,1976.06。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汪道昆:《太函集》,合肥:黃山書社,2004.一版。
    〔明〕焦 竑:《澹園集》,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9.05.一刷。
    〔明〕陳 第:《世善堂藏書目錄》,臺北:廣文書局,1969。
    〔明〕李 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05.一刷。
    〔明〕陳 第:《一齋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顧起元:《遯園漫稿》,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顧起元:《嬾真草堂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陳懿典:《陳學士先生初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王 畿:《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羅汝芳:《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鄒元標:《願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董其昌:《容臺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陳繼儒:《陳眉公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梅鼎祚:《鹿裘石室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徐 :《重編紅雨樓題跋》,臺北:廣文書局,1969。
    〔明〕葉向高:《蒼霞草》,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熊明遇:《文直行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熊明遇:《綠雪樓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方以智:《浮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義〕利瑪竇著,羅漁譯:《利瑪竇書信集》,台北,光啟出版社,1986.06初版。
    〔清〕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8.07.三刷。
    〔清〕毛奇齡:《西河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毛奇齡:《西河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六版。
    〔清〕周亮工:《因樹屋書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江 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8.12.三刷。
    〔清〕段玉裁:《段玉裁遺書》,臺北:大化書局,1977.05.初版。
    〔清〕閻若璩:《潛邱札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阮 元:《揅經室集》,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3。
    〔清〕汪 中:《汪中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03。
    〔清〕彭元瑞:《欽定天祿琳琅書目.續目》,臺北:廣文書局,1969。

    二、近人專著(依出版年代早晚為序)
    陳 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62。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5.03.第四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1978。
    陳萬鼐主編:《全明雜劇》,臺北:鼎文書局,1979。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06.初版。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5.10.臺一版。
    屈萬里、昌彼得著,潘美月增訂:《圖書板本學要略》,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6.10.增訂版。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10.修訂再版。
    錢新祖(Ch’ien, Edward T.):Chiao Hung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Ming,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王文才:《楊慎學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一版。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03。
    胡樸安、胡道靜:《校讎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07.臺二版。
    昌彼得、潘美月合著:《中國目錄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10.初版二刷。
    林慶彰、賈順先編:《楊慎研究資料》,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初版。
    錢 穆:《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張永堂:《明末清初理學與科學關係再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初版。
    葛榮晉主編:《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文學出版社,1994.09一版。
    〔美〕Elman, Benjamin A.(艾爾曼)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09.一版。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07。
    李根蟠:《中國農業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06.初版。
    豐家驊:《楊慎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12.三刷。
    漆永祥:《乾嘉考據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2.)。
    羅 熾:《方以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12。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1999.初版.
    〔波蘭〕Znaniecki,F.著,郟斌祥譯:《知識人的社會角色》,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初版。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12。
    聖嚴法師:《明末佛教研究》,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2000.08.二版。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09。
    龔鵬程:《晚明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2001.10。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12。
    張麗珠:《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仁書局,2003.初版.
    黃愛平:《樸學與清代社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01。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04。
    張 瑋:《黃震與東發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06.第一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08.二刷。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10.增訂版,二刷。
    錢茂偉:《國家.科舉與社會——以明代為中心的考察》,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11。
    謝國楨:《明清筆記談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01.二刷。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04
    王嘉川:《布衣與學術——胡應麟與中國學術史研究》,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04.一刷。
    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04。
    王凱旋:《明代科舉制度考論》,瀋陽:瀋陽出版社,2005.06.一版。
    〔日〕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10。
    張麗珠:《清代的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2006.初版。
    張秀亞著,韓琦增訂:《中國印刷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10。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07。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08。
    施錫美:《焦竑《莊子翼》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09。
    呂 斌:《胡應麟文獻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12。
    雷 磊:《楊慎的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12。
    〔美〕Mote, Frederick W.(牟復禮)、Twitchett, Denis Crispin(崔瑞德)主編,張書生、楊品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12。
    沈定平:《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03。
    彭迎喜:《方以智與《周易時論合編》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06。
    吳蕙芳:《明清以來民間生活知識的建構與傳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10。
    楊天宇:《鄭玄三禮注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美〕Ko, Dorothy(高彥頤)著,苗延威譯:《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臺北:左岸文化,2007。
    劉金庫:《南畫北渡——清代書畫鑒藏中心研究》,臺北:石頭出版公司,2007.05。
    陳昭珍:《明代書坊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方 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郭培貴:《明代科舉史事編年考證》,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2。
    吳宣德:《明代進士的地理分布》,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美〕Joseph P. McDermott(周紹明)著,何朝暉譯:《書籍的社會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1。

    三、學位論文
    林慶彰:《豐坊與姚士粦》,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李鳳萍:《晚明山人陳眉公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劉人鵬:《陳第之學術》,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05。
    黃學堂:《方以智《切韻聲原》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8,碩士論文。
    謝鶯興:《胡應麟及其圖書目錄學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05。
    王秀珍:《論陳繼儒與晚明思潮的互動關係》,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
    王 琅:《焦竑學術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8,博士論文。
    陳欣怡:《明末在野知識份子經世致用精神之表現—以陳繼儒為討論中心》,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楊曉菁:《陳繼儒及其小品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小英:《《切韻聲原》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2002,碩士論文。
    郭姿吟:《明代書籍出版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06。
    李勤合:《楊慎《丹鉛諸錄》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2003,碩士論文。
    李曉英:《《俗書刊誤》研究》,西安: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2003,碩士論文。
    陳聖怡:《《切韻聲原》「十二統」音系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4年,碩士論文。
    龍曉英:《焦竑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古代文學,2005,碩士論文。
    廖乙璇:《方以智《通雅》古音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5,碩士論文。
    劉 娟:《方以智語言學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2005,碩士論文。
    李禧俊:《《卮林》研究》,蘇州:蘇州大學古代文學,2006,博士論文。
    鄭琬珊:《論陳繼儒的美感生活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舒春雷:《《通雅》語源研究初探》,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2007,碩士論文。
    廖逸婷:《方以智通雅同族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2007,碩士論文
    涂柏辰:《清閑與戒懼──晚明山人陳繼儒及其形象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付建榮:《楊慎《俗言》整理與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2008,碩士論文。
    史振卿:《《焦氏筆乘》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2008,碩士論文。
    李 鵬:《《四部正訛》研究》,濟南:山東大學歷史文獻學,2008,碩士論文。
    鄭艷宏:《《經籍會通》研究》,石家庄: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2008,碩士論文。

    四、期刊論文
    陳 垣:〈黃東發之卒年〉,《輔仁學誌》第12卷第1期、第2期合刊,1943.12。
    牟潤孫:〈顧寧人學術之淵源—考據學之興起及其方法之由來〉,《民主評論》第5卷第4期,1954.02。
    錢 穆:〈《新亞學報》發刊詞〉,《新亞學報》第1卷第1期,1955。
    錢 穆:〈晚明諸儒之學風與學術〉,《人生》第222-224期,1960.02-1960.03。
    柳存仁:〈明儒與道教〉,《新亞學報》第8卷第1期,1967.02。
    程 運:〈中明學術風氣之分析〉,《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4卷第4期,1971.04。
    〔日〕內藤虎次郎著,蘇振申譯:〈宋代史學的發展〉,《宋史研究集》第六輯,1971.12。
    杜維運:〈顧炎武與清代歷史考據學派之形成〉,《故宮文獻》第3卷,1972.09。
    張火慶:清初學風與乾嘉考證之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5卷第6期,1982.06。
    李葆嘉:〈方以智撰刊《通雅》年代考述〉,《辭書研究》,1991年第4期。
    姜廣輝:〈明清實學研究現況述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卷第4期,1992.12。
    張壽安:〈乾嘉實學研究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卷第4期,1992.12。
    林慶彰:〈「實學」概念的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卷第4期,1992.12。
    Adam Schorr:Connoisseurship And The Defense Against Vulgarity:Yang Shen(1488—1559)And His Work, Monumenta Serica, 41th (1993),pp.89-128.
    林慶彰:〈《五經大全》之修纂及其相關問題研究〉,收入《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05.初版。
    梅 廣:〈錢新祖教授與焦竑的再發現〉,《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9期,1998.03。
    劉兆祐:〈雜著筆記之文獻資料及其運用〉,《應用語文學報》,民國89年第2號(2000.06.)。
    張靜秋:〈論晚明大山人陳繼儒的文化性格及其形成原因〉,《中國文化月刊》第248期,2000.11。
    吳蕙芳:〈民間日用類書的淵源與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2001.05。
    王鴻泰:〈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第22卷第1期,2004.秋。
    王嘉川:〈明末學術批評史上的一樁公案——周嬰誤判胡應麟學術態度考論〉,《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4期,2005.07。
    周啟榮著,鄭吉雄譯:〈明末清初的訓詁學、文獻考證與經籍研究〉,收入鄭吉雄編:《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07.初版),頁93—128。
    陳 瑩、鄭丹寧:〈方以智生平和《通雅》的成書時間〉,《理論界》,2005年第9期。
    陳芳妹:〈追三代於鼎彝之間——宋代從「考古」到「玩古」的轉變〉,《故宮學術季刊》,卷23,第1期,2005.秋。
    馬泰來:〈明代文物大賈吳廷事略〉,《故宮學術季刊》卷23,第1期,2005.秋。
    Peter K. Bol:Looking to Wang Shizhen:Hu Yinglin(1551—1602)And Late-Ming Alternatives To Neo-Confucian Learning, Ming Studies, 53th (2006), pp.99-137.
    張壽安:〈打破道統.重建學統——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2期,2006.06。
    李豔風、王嘉川:〈回歸原典:學術批評的必要與必須——由《水經注》引發的一場學術爭論〉,《南京曉庄學院學報》第5期,2006.09。
    徐光台:〈西學傳入與明末自然知識考據學—以熊明遇論冰雹生成為例〉,《清華學報》,新37卷第1期,2007.06。
    陳居淵:〈20世紀清代學史研究範式的歷史考察〉,《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第1期。
    劉致中:〈《鳴鳳記》作者考辨〉,《戲曲學報》第三期,2008.06。
    呂 斌:〈明代博學思潮發生論〉,《中國文化研究》,2008.夏之卷,頁141-152。
    沈俊平:〈明中晚期坊刻制舉用書的出版及朝野人士的反應〉,《漢學研究》卷27
    第1期,2009.0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