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敏皓 |
---|---|
論文名稱: |
《同文算指》之內容分析 |
指導教授: | 洪萬生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1 |
中文關鍵詞: | 《同文算指》 、李之藻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0 下載:14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同文算指》是介紹歐洲筆算的第一部著作,該書是根據克拉維斯(Christopher Clavius,1537-1612,明末中譯名『丁先生』) 所著的《實用算術概論》(Epitome arithmeticae practicae,1583)、《算法統宗》等書,由利瑪竇與李之藻編譯而成。它是歐洲近代實用算術傳入中國的開始,對後來的中國算術演算有巨大的影響。同時,李之藻藉此書編譯所播下的西學東漸之種子,也在清朝時開啟新的一頁。《同文算指》一書分為《前編》、《通編》、《別編》三部分。
《前編》二卷(1613年)主要介紹了筆算的定位法和整數及分數的四則運算,其中加法、減法、乘法及分數除法和今日運算方法基本相同;整數除法是十五世紀末義大利數學家應用的「削減法」(亦即「帆船法」),十分複雜,但值得探索。本編中的分數記法,與古代籌算記法或歐洲的筆算記法正好顛倒過來,李之藻把分母置於分數線之上,分子置於分數線之下。最後,總結通問十四題是運用加、減、乘、除四術,由淺入深、由易入難。
《通編》八卷(1613年)是全書的中心,內容有三率法中含比例(包括正比、反比和複比)、比例分配、疊借互徵法(盈不足問題)、雜和較乘法(多元一次方程組)、數列(包括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級數(包括等差級數和等比級數)、測量三率法、勾股略、開方(包括開平方、立方與多乘方)與帶從開平方、冪次方等。此外,還輯入《算法統宗》中的一些難題,及徐光啟的《勾股義》與利瑪竇和徐光啟合譯的《測量法義》等內容。其中多元一次方程組、開帶從平方與開多乘方等方法,由於未見於《實用算術概論》,顯然是取自中國算書。
《別編》一卷(未提編譯年代),只有「截圓弦算」一節,全節談論的重點在天文測度方面,整節分成七個部分,內中舉及正弦餘弦表至小數七位,為近代西方三角學傳入中國之首。
本論文將深入分析《同文算指》的內容,並且探討筆算與當時學術環境的關聯,用以確立李之藻在明末算學研究的地位及其影響。事實上,《同文算指》介紹的筆算,與現今的算法十分接近,清代數學工作者很重視它,並不斷地克服了它的缺點,使筆算漸臻完善,筆算的應用也逐漸普遍起來,可見《同文算指》是具有時代意義及研究價值。
1.李繼閔,《九章算術及其劉徽注研究》,台北:九章出版社,1992年。
2.李儼,《中國古代數學簡史》,台北:九章出版社,1983年。
3.李儼,《中國算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4.王漪,《明清之際中學之西漸》,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5.唐遠華,《基督教教會及其傳教方法在近代中國本土化之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6.本社編輯部,《中國文明史-明代中冊》,台北:地球出版社,1995年。
7.郭書春,《中國古代數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8.洪萬生,《中國文化新論-科技篇,格物與成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9.方豪,《中西交通史》,台北:華岡出版社,1966年。
10.楊國榮,《科學主義:演進與超越》,台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11.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正中書局,1951年。
12.吳宏一、沈清松、趙金祁,《人文社會科技的展望》,台北:臺灣書店,1999年。
13.刑義田,《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 永恆的巨流》,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
14.張永堂,《明末清初理學與科學關係再論》,台北:學生書局,1994年。
15.王煜,《明清思想家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
16.劉君燦,《方以智》,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17.王德毅,《明人別名字號索引(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
18.沈起煒、劉德重,《中國歷代人民大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9.維爾納.施泰因(德),《人類文明編年紀事-科學和技術分冊》,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2年。
20.徐鳳先、曾雄生、傅海倫,《中國科技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21.Florian Cajori(卡約黎)著(曹丹文譯), A History of Elementary Mathematics (初等算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9年。
22.李兆華,《中國數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23.王鴻生,《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24.傅衣凌,《明史新編》,台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
25.何丙郁等著,《中國科技史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
26.徐思眾,《中國珠算心算大全》,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
27.梅榮照主編,《明清數學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
28.劉鈍,《大哉言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29.錢寶琮,〈方程算法源流考〉,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一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16-23。
30.董英哲,《科技與古代社會》,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31.陳曉中等著,《中國古代的科技》,台北:明文書局,1990年。
32.郭金彬,《中國傳統科學思想史論》,北京:知識出版社,1993年。
33.金秋鵬,《中國古代科技史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34.李兆華,《古算今論》,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35.韓琦,《中國科學技術的西傳及其影響》,收入季羨林主編,《東學西漸叢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36.沈康身,《中算導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37.郭書春,《古代世界數學泰斗-劉徽》,台北:明文出版社,1995年。
38.藪內清著(鄭瑞明譯),《中國數學史》,台北:南宏出版社,1984年。
39.列志佳、簡珮華、黃家鳴主編,《數學的故事》,台北:九章出版社,2000年。
40.郭世榮,《算法統宗導讀》,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41.孫尚楊,《基督教與明代儒學》,台北:東方出版社,1994年。
42.徐宗澤,《明清間耶穌會士譯著提要-耶穌會創立四百年紀念(1540-1940)》,台北:臺灣中華書局印行,1958年。
43.龔鵬程等編著,《國史鏡原-改變中國的劃時代文獻(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年。
44.郭書春譯注,《九章算術》,瀋陽:瀋陽教育出版社,1998年。
45.鄭天杰,《曆法叢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5年。
46.陳寶良,《上帝的使徒-明末清初的耶穌會士》,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47.Frank J. Swetz, Capitalism And Arithmetic:The New Math of the 15th Century, Illinois:Open Court La Salle,1987.
48.李文林主編,《數學珍寶-歷史文獻精選》,台北:九章出版社,2000年。
49.畢誠、程方平,《中國教育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50. 薄樹人,《中國天文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51. 李儼,〈中國數學發展情形〉,收入《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十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282-302。
52. 林昌億,《中國清代1723-1820年間的借根方與天元術》,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53. 錢寶琮,〈《九章算術》盈不足術流傳歐洲考〉,收入《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九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35-49。
54. 方豪,《李之藻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55. 李儼,(西洋曆算之輸入(一)(二)),,收入《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三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417-511。
56. 李儼,(明清之際西算輸入中國年表),收入《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七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9-81。
57. 李儼,(中算家的級數論),收入《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六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287-382。
58. 林炎全、洪萬生、楊康景松,《數學史-數學思想的發展》,台北:九章出版社,1979年。
59. 汪建平、聞人軍,《中國科學技術史綱》,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9年。
60. 傅溥,《中國數學發展史》,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61. 呂乃基,《科學與文化的足跡》,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62. 王渝生、劉鈍,《中國數學史大系-南北朝隋唐數學》,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63. Catherine Jami, Peter Engelfriet and Gregory Blue, Statecraft and Intelleutual Renewal in Ming China:(The Cross-Cultural Synthesis of Xu Guangqi(1562-1633)), Leiden:Brill, 2001.
64. W.C.Dampier著(李珩譯),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Relations with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係)上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65. 林德宏,《科學思想史》,新竹:理藝出版社,1997年。
66. 杜石然主編,《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下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年。
67. 梁宗巨主編,《自然科學發展大事記》「數學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68. Dirk J. Struik, A Concis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1948 .
69. Carl B. Boyer(Revised by Uta C. Merzbach), A History of Mathematics , New York:Wiley,1989 .
70. Florian Cajori, A History of Elementary Mathematics ,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16 .
71. H. A. Freebury, A History of Mathematics ,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58 .
72. 李儼,《中國算學史論叢》,台北:正中書局,1954年。
73. 許雪珍,《明代算書-算學寶鑑內容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74. 杜瑞芝主編,《數學史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75. 鄭克儉,《大眾珠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76. Howard Eves原著(歐陽降譯),《數學史概論》,台北:曉園出版社,1993年。
77. Jean-Claude Martzloff(馬若安), A History of Chinese Mathematics ,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5 .
78. David Eugene Smith, History of Mathematics Vol Ι ,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1958 .
79. Victor J. Katz, A History of Mathematics , New York:Addison Wesley,1998 .
80. Cynthia Hay, Mathematics from Manuscript to Print(1300-1600), New York: Oxfod University Press,1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