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傅啟倫
論文名稱: 抗爭運動團體的媒介議題管理與媒體呈現策略:以台鐵工會秋節集體休假事件為例
指導教授: 胡幼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9
中文關鍵詞: 台鐵工會抗爭運動議題管理媒體呈現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5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台鐵工會中秋節集體休假為例,探討抗爭運動團體的議題管理及媒體呈現策略,深入分析策略成功的議題行動與訊息策略,以作為其他抗爭運動團體的參考。媒體在進行議題管理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由於台鐵工會本身議題的顯著性及事業的獨佔性,成為媒體競逐的焦點,使得媒體報導成為議題建構的過程。其研究結論如下:
    一、台鐵工會的議題本質具「社會顯著性」、「正當性」及「迫切性」,目標設定在議題萌芽期主要在於媒體曝光,藉此向政府施壓,使得府院開始關注問題所在,議題擴大期時,目標的制定在於取得中秋節集體休假的合法罷工權,終極目標則是台鐵工會所提出的五大具體訴求。
    二、台鐵工會的議題生命週期區分為「議題起源期—台鐵工會與高鐵的月台及交付股道之爭」、「議題擴大期—中秋節集體休假策略」、「議題解決期—府院接受台鐵工會五大訴求並取消春節警告性罷工」三時期。
    三、從內容分析381則新聞來看,台鐵工會事件的新聞處理與詮釋,在報紙類別與刊登時間、版次、類型、立場、主題均呈現弱相關或中度相關,相差不大,唯獨自由時報的角色較站在批判工會的立場,報社冷處理新聞的原則,不放頭版。然而聯合報較給予台鐵工會發聲的機會,將工會對府院的批判放第一段,而官方反應則在第二段呈現,或甚至以較小的篇幅來處理。
    四、議題管理策略與媒介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記者認同感上,台鐵工會若能靈活運用媒體,從議題發展的過程中提出符合正當性的訊息訴求,取得民眾及記者對於台鐵工會立場的認同,就更能達到工會的目標。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研究問題 第二章、文獻探討……………………………………………………….9 第一節、議題管理策略 第二節、媒介策略 第三節、相關研究 第三章、研究方法………………………………………………………23 第一節、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 第二節、研究個案分析及研究範圍 第三節、研究方法及研究設計 第四章、資料分析………………………………………………………40 第一節、台鐵工會之議題管理策略分析 第二節、報紙文本呈現(內容分析)及訪談資料分析 第三節、研究問題之相關發現 第五章、研究結論與研究限制…………………………………………65 第一節、研究結論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參考書目………………………………………………………………..74 類目編制表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 : 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出版社。
    江昭青(2001年3月10日)。<數博調查 閱報率近七成 時報周刊居雜誌類冠軍>,《中國時報》,第6版。
    吳宜蓁(1998)。《議題管理:企業公關的新興課題》。台北:正中書局。
    李郁青(1996)。《媒介議題設定效果的第二面向—候選人形象設定效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原書Bobbie, E. [1975].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8th))
    李盈諄(2002)。《非營利組織議題之建構與管理策略研究:以罕見疾病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伶、吳宜蓁、黃懿慧(1996)。《公共關係》。台北:空大出版。
    范光描(2003)。《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以台灣人權促進會電子報為例》。文化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晉翔(1994)。《大眾傳播與社會運動:框架理論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晁成婷(2002)。《弱勢社群媒介近用策略初探--以心智障礙者家長團體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孫秀蕙(1995)。<環保團體的公共關係策略之探討>,《廣告學研究》,3:159-185。
    (1997a)。《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書局。
    (1997b)。<網際網路與公共關係:理論與實務運用模式的思考>,《廣告學研究》,9:159-181。
    (1997c)。<台灣網際網路發展與問題初探>,《廣播與電視》,4(3):1-20。
    梁玉芳(1990)。《新聞基模之研究─專家與生手知識結構差異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宛瑜(2002)。《由框架理論探討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行銷訊息策略—以報紙對台灣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活動報導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雲(1980)。《我國新聞媒体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靜芬(1998)。《一九九六總統大選期間之議題探析—議題設定理論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蓓琳(2002)。《蘇建和案的運動發展與其媒體策略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建三(1993)。《大眾媒介編制外工作者之研究:以台灣報紙的學院知識份子撰稿者為例,1951-199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張紹勳 、林秀娟(1998)。《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台北:松崗電腦圖書公司。
    黃傳榜(1997)。《政治資訊津貼對新聞內容的影響—以「省府組織調整」爭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慧蕙(1998)。《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運動—以「反雛妓」社會運動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家慶 (1995)。《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資助專題報告,報告編號NSC82-0301-H004-037。
    臧國仁(1995)。<新聞工作者與消息來源的互動>,臧國仁(編)《新聞工作者與消息來源》。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瞿文芳(2002)。《報紙報導環保事件議題建構過程之研究—以阿瑪斯號漏油污染事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輝(1993)。《新聞理論與實證》。台北:黎明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Berkowitz, D. & Adams, D. B. (1990). Information subsidy and agenda building in local television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67(4):723-731.
    Berelson, B.(1952).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Free Press.
    Barker-Plummer, B. (2002). Producing public voice: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media access in the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 79:188-206.
    Budd, R.W., Thorp, R.K.&Donohew, L.(1967).Content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James, C.(1986). The dark continent of American Journalism. Reading the News,2:146-196。
    Elder, C. D. & Cobb, R. W. (1983). The Political Uses of Symbols. New York: Longman.
    Gamson, W. A. (1988).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B. Klamdermans, et al. (Eds.).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l : 219-244.Greenwich, CN: JAI Press.
    Goldenberg, E. (1975). Making the papers: The access of resource-poor groups to the metropolitan press. Lexington, MA: D. C. Health.
    Grunig, J. E.& Grunig, L. A.(1994).Current development of public relations theory, 傳播文化,3:7-64。
    Hainworth, B. E.&Meng, M.(1988)How corporations define issue management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4(1):18-30.
    Hilgartner, S.& Bosk, C. L. (1988). The rise and fall of social problems:A public arenas mode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1): 53-78.
    Holsti, O.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ading Mas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McCombs, M.E. and Shaw, D.L.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2):176-187.
    Schlesinger, P. (1989). From production to propaganda?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1:283-306.
    Schlesinger, P. (1990).Rethinking the sociology of journalism: source strategies and the limits of media centrism,In M. Ferguson (Ed.), Public communication: the new imperatives. London:Sage.
    Spitzer, R. J. (1993). Media and public policy. Westport, CT: Praeger.
    Wimmer, R. D.& Dominick, J. R. (1994).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Wolfsfeld, G .(1991). Media, protest, and political violence :transactional analysis . Journalism Quarterly , 61(3):550-55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