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景雲Cuis Takabu
Wu, Ching-Yun
論文名稱: 覺醒、認同與行動---一位阿美族教師的文化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
Conscientization, Identity and Action---A Pangcah/Amis Teacher's Cultural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and Teaching Praxis
指導教授: 劉美慧
Liu, Mei-Hui
口試委員: 劉美慧
Liu, Mei-Hui
甄曉蘭
Chen, Hsiao-Lan
葉秀燕
Yeh, Hsiu-Yen
何縕琪
Ho, Yun-Chi
周惠民
Chou, Whei-Ming
口試日期: 2024/05/31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6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民族教育族群認同課程意識教學實踐
英文關鍵詞: indigenous education, ethnic identity,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teaching praxis
研究方法: 敘事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45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0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自我敘說方式探究我做為一位阿美族國小教師的族群認同轉化歷程,以及在族群認同覺醒後投身於教育,意識到主流文化教育對原住民學生的壓迫,使其對母文化感到陌生及不認同時,可能產生的文化傳承危機,進而與協作者們開啟了阿美族民族教育課程發展的行動實踐。
    本研究目的包括:
    一、探究我的族群身分認同的覺醒與認同轉化的經驗。
    二、分析我成為教師後發展阿美族民族教育文化課程的歷程。
    三、探究我如何建構阿美族民族教育文化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歷程。
    研究場域主要為我任教的兩所阿美族學校:一為阿美族的原住民族重點學校,一為阿美族的實驗小學。本研究先以自我敘說以及回顧田野觀察筆記、教學日誌及相關文件等方式建構文本,並分別邀請七位協作者一起相互敘說共構故事,待故事初稿完成後進行深度訪談。最後根據再現文本進行分析我的族群認同覺醒及轉化歷程,以及發展阿美族文化課程的建構歷程,同時探究我的族群認同、文化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如何相互交織。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 我的族群認同在懵懂與否定的族群認同階段,因遭遇歧視而刻意隱藏原民身分,面對族群認同的認知衝突時,開始探究與建構對原住民的理解。在族群認同覺醒的階段,積極學習母文化,關心原住民社會議題與處境。族群認同覺醒後的階段,能覺察原住民族受壓迫處境並採取行動實踐。持續建構族群認同的階段則是透過教學實踐激發文化課程意識致力原住民族教育發展。
    二、 我做為原住民轉化型知識份子,在教學實踐中覺察主流教育對原民學生的壓迫,透過哲思、對話與分享經驗提升批判意識,對課程專業知識及阿美族文化的覺知來自課程與教學理論的紮根與實務結合,將學習場域跨越學校圍牆藩離進入部落學習的教學越界。面對課程制定層級不同調時,能反抗霸權、掌握話語權,藉由行動實踐激發集體建構課程的解放行動與原住民族教育主體性。
    三、 用自信重振文化,看重文化的價值與信念,從田野調查、生活參與以及與族人對話開始學習文化並獲得知識。對文化的覺知以及對社會及教學環境脈絡的政治、經濟及教育政策等影響因素的覺知,有助於文化課程意識開展。將遭遇的挫折困境視為跨越邊界的契機,與協作者以mipaliw(互相幫忙)方式將關懷討論原民社會的議題融入課程,最終從理論與實務經驗中將課程專業知識、文化知識與課程意識轉化為運作課程,建構阿美族民族教育課程模組展現主體性。
    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反思,敘事研究是適合教師在回看經驗時進行個人哲思與對話的探究方法,在解構既有意識後能重新覺察與批判思考,提升批判意識與進一步行動。期許研究成果能提供實務經驗給教師做為參考,走入原民學生的生活世界,找尋願意跨越邊界發展原住民族教育的協作者。打破學校圍牆疆界,讓學校有部落、部落有學校,將自發、互助、共好的理念與原住民族的價值信念結合,凝聚建構教育主體性的共識。更期盼原住民族教輔導團發揮領頭羊功能,協助教師編寫教案及課程實踐。後續研究可關注學生學習原住民族教育的經驗,以及探究擔任授課教師的耆老與青年們的經驗。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I, as an Amis elementary-school teacher, developed indigenous ethnic curriculum with my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after awakening of my ethnic identity. This study applied narrative inquiry to represent my experiences of transformation of ethnic identity,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and teaching praxis in two Amis elementary schools in eastern Taiwan.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First, I hid my indigenous identity in the early stage of my life due to my experience of discrimination. After faced with the conflict of ethnic identity in the mainstream culture, I began to construct and learned about my mother culture, became concerned about the indigenous peoples’ social issues, and committed to dedicate myself to developing indigenous curriculum by promoting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through teaching praxis.
    Second, as an indigenous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 I enhanced my critical consciousness through philosophical thinking, dialogue, and sharing experiences among the indigenous community. When faced with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I resisted hegemony, asserted the right to speak, and inspired emancipatory action through the praxis of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indigenous.
    Third,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socio-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policy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Additionally, I regarded difficulties as my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o cross boundaries and to integrate indigenous issues into the curriculum.
    Finally, I integrated the theories and experiences from indigenous expertise, cultur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d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into the operational curriculum, and constructed an Amis cultural curriculum modul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11 第三節 名詞解釋17 第二章 研究方法19 第一節 選擇自我敘說做為探究方法1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協作者23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36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46 第五節 研究倫理50 第三章 成為阿美族民族教育課程教學者的實踐故事55 第一節 故事的開始:否定、掙扎、覺醒到認同55 第二節 展開翅膀飛往原鄉:與部落、文化、族人相遇74 第三節 邁向民族教育課程發展之路87 第四節 重拾教育主體性的話語權之實踐127 第四章 一生追尋~成為我想成為的老師161 第一節 Cima Kaku?我是誰?161 第二節 族群認同與課程意識及教學實踐的交織182 第三節 在如是Pangcah的生活中獲得知識204 第五章 結論與反思229 第一節 結論229 第二節 研究後的反思與期許239 參考文獻249 附錄267

    中文部分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余曉雯譯,初版〕。心理。(原著出版年:2000)
    Jary, D. & Jary, J. (2005)。社會學辭典〔周業謙、周光洤譯〕。貓頭鷹。(原著出版於1999年)
    Freire, P.(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譯〕。巨流。(原著出版於1970年)
    Freire, P.(2011)。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譯〕。巨流。(原著出版於1992年)
    Freire, P.(2019)。受壓迫者教育學:五十週年版〔方永泉、張珍瑋譯〕。巨流。(原著出版於1970年)
    Goodson I. F., & Gill S. R.(2020)。敘事教育學:生命史取向〔丁奇芳、王勇智、洪慧真、張慈宜、陳永祥、蔡仲庭、鄧明宇、賴誠斌譯〕。五南。(原著出版於2011年)
    Lieblich, A., Rivka Tuval-Mashiach, R., Zilber, T(2007)。敘事研究:閱讀、 分析與詮釋〔吳芝儀譯〕。濤石。(原著出版於1998年)
    Riessman C. K.(2003)。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譯〕。五南。(原著出版於1993年)
    White, M. & Epston, D.(2018)。故事・知識・權力 敘事治療的力量〔廖世德譯,二版〕。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1990年)
    內政部(2024)。人口統計資料。2024年03月02日,取自https://gis.ris.gov.tw/dashboard.html?key=B01
    公共電視(2021年01月08日)。公視主題之夜SHOW〔是你微歧視還是我玻璃心〕。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ljdTI6zEk
    方紅櫻(2014)。原住民族知識的傳承與轉化—阿里山新美國小科學教育初探。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4(3),145-168。
    方敏全、陳建煇(2017)。社區諮商模式在原住民族族群認同之應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7),192-197。
    王前龍(2015)。現階段原住民民族課程政策發展之多元文化課程轉化評析。高等教育,10(1),13-34。
    王前龍、卓勤怡、張如慧(2021)。原住民身分認定、升學保障與族群認同發展:原漢通婚家庭子女的個案研究。高雄師大學報,51,25-47。
    王思為(2010)。Métis 族群意識建構在全球化下的挑戰。台灣國際研究季刊,6(3),59-74。
    王淑芬(2009)。文化回應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載於劉美慧(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255-289頁)。學富。
    王寶莉、王金國(2022)。原住民族實驗學校的轉變、省思與建議---以嘉義縣立阿里山國中小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2),35-40。
    王鑫、王曉鴻(2015)。在真實環境中教學的哲學思維。台灣博物季刊,34(2),6-15。
    台灣障礙研究學會(2019年7 月23日)。身心障礙,「微歧視」。障礙研究五四三。https://ds543.home.blog/2019/07/23/身心障礙「微歧視」/
    吳明義(2013)。阿美族語辭典。南天書局。
    吳欣蕙(2016)。部落原住民青少年外出求學與生涯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吳崑檳(2014)。「Minsumainat vali!太陽出來了—那一年,我們一起演的戲」讀者劇場在布農族語校本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吳景雲(2016年6月17-18日)。走走走,我們一起去走路——阿美族民族教育的實踐策略〔論文發表〕。第九屆兩岸四地「學校改進與夥伴協作」學術研討會,香港,中國。
    吳景雲(2017年10月26-27日)。回家的路上~一位原漢雙族裔教師的族群認同與主體生成之歷程〔論文發表〕。2017年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嘉義縣,台灣。
    吳景雲(2021)。致原舞者30年。載於陳昱豪(總編輯),原舞者30年誌(77-78頁)。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
    呂美慧(2012)。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載於教育大辭書(2021年)。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453894/
    宋麒麟(2022)。從「文化回應」觀點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2),19-23。
    李奉儒(2003)。P. Freire 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9(3),1-30。
    李珮瑜(2014)。Paulo Freire「批判意識」對教師圖像之啟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8(3),58-78。
    李淑菁(2017)。想像與形構: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發展之論述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7(2),1-14。
    李雪菱(2015)。文化回應的檳榔防制教學之行動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3(2),1-34。
    杜曉梅(2015)。原住民身分與文化認同-以原漢雙族裔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7,147-168。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心靈工坊。
    周梅雀(2005)。課程改革的成功要素:以敘事探究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3(2),177-202。
    周梅雀(2006)。教師課程意識覺醒的社會解放潛力。課程與教學,9(4),67-78。
    周惠民(2012)。從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省思原住民族教育。台灣原住民族研究, 5(3),1-18。
    周惠民(2019)。臺灣原住民族教育發展。國家教育研究院。
    周惠民、施正鋒(2011)。我國原住民族教育之回顧與展望。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237-251頁)。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育嫺(2021)。會所。宗教知識家。2021年10月10日,取自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526
    林思騏、陳盛賢(2020)。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的歷史制度論分析。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41,1-15。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台灣:發展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4),1-25。
    林益仁(2017年03月27日)。他們在凱道彩繪石頭──原民、盟約與和解的希望。獨立評論。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3/article/5485
    林彩岫(2022)。從文化回應教學與族群本位課程的區別談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2),9-18。
    林曉萍(2000)。轉化困境到出路─一個原住民老師的生命・行動與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阿修伯(2003)。二二八:外省人的共業原罪。海峽評論,148,56-57。
    姚明俐(2018)。劃分族群的邊界:當代臺灣原住民認同之社會成因。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4(3),193-213。
    施玉權(2018)。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及專班之推動與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07-112。
    施宜煌(2015)。Paulo Freire意識覺醒歷程觀的回應---發展學生批判意識的教學方法。教育實踐與研究,28(2)。149-180。
    洪清一、陳秋惠(2014)。以文化-本位課程模式建構原住民族教育之探究。課程研究,9(2),1-21。
    洪雪玲(2007)。論教師課程批判意識及其在教學上的啟示。課程與教學季刊,10(3),91-104。
    紀惠英(2000)。山地國小數學教室裡的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范志傑、林曉玟、白惠如(2022)。原住民族文化實驗課程實施現況---以臺中市立和平國民中學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2),41-47。
    范信賢(2005)。敘說課程實踐的故事 一種敘事性觀看教師經驗的方式。教育研究月刊,130,45-55。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太魯閣族。https://www.tipp.org.tw/aborigines_info.asp?A_ID=3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0)。建構原住民族教育文化知識體系 中長程計畫(110 年-114 年)。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F6F47C22D1435F95/2D9680BFECBE80B6A5B2D15904623144-info.html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1)。81原住民族日:正名27週年回顧與前瞻。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35AE118732EB6BAF/8B97C87F46A5860A3C100FCC552D702E-info.html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4a)。「112學年度辦理學校型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計畫」各地方政府核定一覽表。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E93DA6B5E2130657/47DCC78D5EC386CD6E2FD5FC7B2A212C-info.html
    原住民族委員會(2024b)。【2024年】3月原住民族人口數統計資料。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940F9579765AC6A0/617B3F1C3DB21D4E02F3D8BC260A2F4B-info.html
    原住民族教育法(民國110年01月20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37
    原轉小教室(2017年07月11日)。回家的路上[附圖〕〔更新狀態〕。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atch/live/?ref=watch_permalink&v=883413398478247
    埋石立約(2023年09月18日)。載於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F%8B%E7%9F%B3%E7%AB%8B%E7%B4%84
    徐瑛(2016)。臺灣原住民教育政策分析-以「原住民族教育法」為例。教育行政論壇,8(1),81-93。
    馬躍比吼(導演)(1998)。如是生活 如是Pangcah〔紀綠片〕。大肚根文化工作室。
    馬躍比吼(導演)(2004)。把名字找回來〔紀綠片〕。大肚根文化工作室。
    張再明(2014)。弱勢族群家庭司法保護服務的策略與作法—以原住民族為例。日新司法年刊,10,436-446。
    張明麗(2001)。屏東地區山地原住民單親學童角色認知與社會適應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259-275。
    張建成(2014)。再論多元文化教育的困境。教育研究集刊,60(3),111-128。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書局。
    張茂桂(2002)。多元主義、多元文化論述在臺灣的形成與難題。載於薛天棟(主編),臺灣的未來(頁223-273)。華泰文化。
    張素貞(2015)。原住民幼教師身分認同之探尋。教育實踐與研究,28(1),61-98。
    張鐸嚴(1996)。文化霸權與開放教育。社會科學學報,4,1-12。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88/%E5%8D%81%E4%BA%8C%E5%B9%B4%E5%9C%8B%E6%95%99%E8%AA%B2%E7%A8%8B%E7%B6%B1%E8%A6%81%E7%B8%BD%E7%B6%B1.pdf
    教育部(2020)。中華民國原住民族教育年鑑1945-2018。教育部。https://indigenous.moe.gov.tw/article/view/b8e740531DD4
    教育部(2020年10月30日)。我又沒有惡意,怎麼會是歧視?[附圖〕〔更新狀態〕。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ww.edu.tw/posts/1711476352360312/
    教育部(2021)。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原住民族教育。https://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14202103142034543.html
    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發展原住民族教育 五年中程計畫(105年至109年。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AE0D73B602398AED
    梁金都(2009)。以Freire對話行動理論觀點對教育改革之批判與省思。教育科學期刊,8(2),21-35。
    許誌庭(2000)。課程內容篩選的階級權力及其影響性-以原住民的教育困境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17(2),16-33。
    許銘洲(2017年09月14日)。【吳鳳神話】200多年來殖民統治符號/轟然灰飛煙滅。民報。https://www.peoplemedia.tw/news/d007e07d-4356-4cdd-9775-93ac5d39c16c
    連慧珠(2010年10月24-26日)。從邂逅到「山」盟「海」誓:台灣原住民文化傳播變遷的探討〔論文發表〕。第二屆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陝西,中國。
    郭元祥(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及其生成。教育研究,6,33-37。
    郭木山、陳淑華(2014)。教師專業發展的另一條途徑---以敘事促進教師觀看及增能。教育資料與研究,112,107-132。
    陳文德(1989)。膽曼阿美族年齡組制度的研究與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05-144。
    陳枝烈(2013)。台灣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發展現況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6(4),147-168。
    陳芬苓(2008)。原住民經濟困境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可能。國家與社會,4,1-42。
    陳姵羽、劉秋玲(2023)。行動、想像與反思---一所原住民重點學校的田野參訪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8),80-86。
    陳湘瑾(2023年10月06日)。專訪巴奈〈你說你又沒有推他〉:「即使大家聽了不舒服,我也要唱。」。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eLJxDEn
    湯仁燕(2002)。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48(4),75-101。
    焦點事件編輯小組、侯百千(2016年2月24日)。《大尾鱸鰻2》爭議 原青辦超渡 盼終結歧視。焦點事件。https://www.eventsinfocus.org/news/401
    華視新聞(2021年3月14日)。【歷史上的今天】內政部核定 原住民九族名稱首確立!。華視新聞。https://news.cts.com.tw/cts/general/202103/
    黃月美(2005)。敘事研究---一種理解課程與教學的新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0,30-44。
    黃昭蓉(2006)。太魯閣族學童學習型態之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黃嘉雄(2000)。運作課程。載於教育大辭書(2021年)。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2665/
    黃嘉源、林官蓓(2022)。原漢雙族裔女性教師之族群認同敘說探究。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10,143-166。
    廉兮(2013)。抵殖民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的主體生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1, 1-31。
    楊錦青(2012)。從多元文化國際趨勢談原住民族教育法之修正。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149-187。
    葉冠吟(2020年08月27日)。冒犯原住民爭議 羅小雲請辭退出廣播金鐘評審團。中央社。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1/4814997
    董素芬(2012)。新課程思維下教師意識的覺醒、反思與更新:專業成長取向。臺灣教師專業發展學會學刊,1,35-54。
    靳菱菱(2010)。族群認同的建構與挑戰:台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反思。思與言,48(2),119-157。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高等教育。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2022)。阿美族社會制度。2022年6月13日,取自https://knowlegd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5C6D65F83BD80BCF&sms=1D81A96ECBE66C8E&s=75C50A94134AE4E8
    趙芷菱(2015年10月22日)。吳鳳神話崩解 原民走出百年陰影。新紀元。https://www.epochweekly.com/b5/451/15696.htm#google_vignette
    劉美慧(2009)。多元文化教育的抉擇:族群、性別與階級的五種取向。載於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51-75頁)。學富。
    劉美慧(2011)。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反思與前瞻。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4),56-63。
    劉美慧、洪佳慧(2009)。當師培生遇到多元文化教育:準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1),1-34。
    劉若蘭(2006)。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多元族群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的發展。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307-338。
    劉若蘭(2008)。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看學生的學習--評介Sonia Nieto著作《肯定多元性-多元文化教育的社會政治脈絡》。中等教育,59(2),154-170。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原住民學生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1-33。
    歐用生(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學富。
    歐用生(2019)。課程語錄。五南。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
    蔡明哲(2004)。H. Giroux批判取向的課程美學:抗拒與轉化對教師教學實踐的啟示。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1,169-186。
    鄧木卿(2022年03月26日)。墜樓真相曝!被罵「死原住民」動手打同學 怕遭處分選擇輕生。ETtoday社會新聞。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326/2216496.htm
    鄭川如(2013)。「原住民身分法」中「[姓氏綁身分]條款的違憲分析。中正大學法學集刊,40,1-40。
    蕭博陽(2021年04月01日)。南投某國小上漁獵課 五年級男童溺水1死1獲救。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104010343.aspx。
    蕭德光(2021)。在建構與解構夾縫中發展的原住民族教育-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的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9),54-59。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爲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戴康祐(2014)。批判取向的學習共同體--哈伯瑪斯與弗雷勒的對話理論在學習共同體教學上之蘊義。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2(2),247-274。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自立晚報。
    謝世忠(201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玉山社。
    豐濱國小(2019)。第二屆花蓮阿美族貓公部落Misa Kani’手工酒釀節紀念手冊〔未出版〕。花蓮縣豐濱鄉豐濱國民小學。
    譚光鼎(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師大書苑。
    譚光鼎(2008)。被扭曲的他者:教科書中原住民偏見的檢討。課程與教學,11(4),27-50。
    譚光鼎、葉川榮(201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高中生學習現況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7,141-169。
    蘇芳禾(2016年2月16日)。邱瓈寬不認冒犯 原民立委嗆熱烈接機。自由時報。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958167
    蘇彥如(2020)。國小教師原住民族教育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蘇倖儀(2014)。國家體制下的原住民族主體意識建構─以《蘭嶼觀點》、《我家門前有大河》、《原運─破除吳鳳神話》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觀點傳媒(2015,6月29日)。是誰的豐年祭?。https://eyeseenews.com/special-column/689-%E6%98%AF%E8%AA%B0%E7%9A%84%E8%B1%90%E5%B9%B4%E7%A5%AD%EF%BC%9F

    西文部分
    Allahar, A. L. (2001). The politics of ethn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1(3), 197-208.
    Apple, M. W. (1992). The text and cultural politic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2(7), 4-11.
    Banks, J. A. (1983). Cultural democracy,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the American dream. Social Education, 47(3), 178-179.
    Banks, J. A. (1985). Ethnic 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and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view, 37(2), 131-139.
    Banks, J. A. (1993).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form.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pp.195-214). MA: Allyn & Bacon.
    Banks, J. A. (200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imensions, and practice.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2nd ed., pp. 3–29). Jossey-Bass
    Banks, J. A. (200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Dimensions and paradigms. In 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compan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 9-32). Routledge.
    Blume, A. W. (2013). Cultural identity.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 Elsevier.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social-sciences/cultural-ident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Cambridge Dictionary. Retrieved May 23, 2022, from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identity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92). Teacher as curriculum maker. In P.W. Jack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363-401). Macmillan.
    Driedger, L. (2010). Ethnic identity.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Smith. A. W. https://www.thecanadianencyclopedia.ca/en/article/ethnic-identity
    Freire, P. (1974).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Continuum.
    Gay, G. (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iroux, H. A. (1988). Teacher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pedagogy of learning. Bloomsbury.
    Gollnick, D. M., Chinn, P. C., Kroeger, S. D., & Bauer, A. M. (200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Goodlad, J. I. (1969). Curriculum: The state of the field.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9(3), 367-375.
    Goodlad, J. I.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McGraw-Hill.
    Greene, M. (1973). Teacher as strang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 age. Wadsworth.
    hooks, B. (1994). Teaching to transgress: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freedom. Routledge.
    Kana’iaupuni, S. (2007). A brief overview of culture-based education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Kamehameha Schools Research & Evaluation, 6, 1-4. https://fpcc.ca/wp-content/uploads/2020/11/A-Brief-Overview-of-Culture-Based-Education.pdf
    Ladson-Billings, G. (1994). The dreamkeepers: Successful teachers of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Jossey-Bass.
    Nieto, S. (2004).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4th ed.). Allyn & Bacon
    Nieto, S., & Bode, P. (2018).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7th ed.). Pearson
    Paringatai, K. (2014). Maori identity development outside of tribal environments. Aotearoa New Zealand Social Work, 26(1), 47-54.
    Phinney, J. S., & Ong, A. D. (2007).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thnic identit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4(3), 271-281.
    Popkewitz, T. S. (1981). The Social Contexts of Schooling, Change,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3(3), 189-206.
    Rani S. (2019). Role of Teacher as Curriculum Maker.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6(5), 198-202.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Sage.
    Savage, C., Hindle, R., Meyer, L. H., Hynds, A., Penetito, W., & Sleeter, C. E. (2011). Culturally responsive pedagogies in the classroom: Indigenous student experiences across the curriculum.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9(3), 183-198.
    Schwab, J. J. (1969). The practical: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 The school review, 78(1), 1-23.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Sianturi, M., Chiang, C. L., & Au Hurit, A. (2018). Impact of a place-based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indigenous teacher and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 11(1), 311-328.
    Siteine, A. (2017). Recognising ethnic identity in the classroom: A New Zealand study.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6(4), 393-407.
    Sleeter, C. E., & Grant, C. A. (2003).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4th ed.). Wiley.
    Sleeter, C. E., & Grant, C. A. (2007).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6th ed.). Wiley.
    Smith, E. J. (1991).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minority statu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0(1), 181-188.
    Smith, L. T. (1999). 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 Research and indigenous peoples. University of Otago Press.
    Spencer, M. B., Noll, E., Stoltzfus, J., Harpalani, V. H. (2001). Identity and school adjustment: Revisiting the “Acting White” assump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6(1), 21-30.
    Taylor, C. (1994).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einreich, P. (1986). The operationalization of identity theory in racial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ed. J Rex, D Mason, pp. 299-320. Cambrid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