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于琳 Liu Yu Lin |
---|---|
論文名稱: |
福隆部落—休閒生活實踐與認同 The Tribe of Fu-Long— practice and identity in their leisure life |
指導教授: |
林伯修
Lin, Po-Hs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1 |
中文關鍵詞: | 休閒生活 、新部落主義 、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leisure life, neo-tribalism, 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1 下載:1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為分析「福隆部落」的建構歷程與成員「福隆幫」如何實踐他們的休閒生活,探討在「福隆部落」這休閒空間內表現出的社會意涵及其部落危機。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參與部落的活動,以及焦點團體訪談法,觀察並訪問「福隆部落」的主要成員七人。研究結論如下:「福隆部落」聚集原因,最初是為了解決從事潛水活動所面臨交通、住宿、裝備儲存上的問題,也開始產生聚集形成福隆幫;休閒對於福隆幫不只是單一的潛水活動,假日或日常生活,都會相約聚在一起,彼此互相學習,發展出衝浪、吉普車與溯溪等活動,使得福隆部落有著多采多姿的休閒生活;進而發展出「我們」就是休閒的空間,在「我們」當中實踐自我的休閒生活;休閒產生的認同與互動讓他們的相聚更有意義,從休閒生活延伸到日常生活,不再只是彼此休閒時的夥伴,在這當中發展出更深厚的親密關係;個人經濟的因素與結婚、生子生命歷程的角色轉移,時間與金錢的分配,對他們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why the “Fu-Long Tribe” wanted to be together to practice and develop their leisure life.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lso wants to find out what arouse the social values and the risks in the Fu-Long Tribe.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based on the primary data gathered from group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s that the primary reason drawing the tribe members together was the practical concern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accommodation and equipment storage, for scuba-diving trips. However, scuba diving is not the only leisure activity the Fu-Long Tribe does; for instance, the members spend a lot of time together learning surfing skills, and driving jeeps. They have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we” being the leisure space where they practice their own leisure life. Identity and interactions through leisure make this group more meaningful. From leisure life toward daily life, the tribe members have developed their relation to more than just leisure partners. Finally, upon the major changes of their own life span, such as getting married or having a new child, their decision of how to allocate time and money may become a risk or a turning point to them.
一、中文參考文獻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紅葉文化。(Howard L. Nixon、James H. Frey,1998)
王振寰、瞿海源編(2000)。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王憲珍(2006)。水肺潛水活動者刺激尋求與幸福感關聯性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吳玉鈴(2003)。女性情緒體驗與自我轉換之研究-以網際空間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澤群、林國瑞(2000)。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之探討。北體學報,7,207-216。
宋鎮照(1997)。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
李和宇(2008)。臺北暢飲型夜店文化之研究-暈眩與狂歡的競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明儒、陳元揚、陳宏斌(2003)。休閒潛水者的風險管理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6(2),49-67。
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臺北縣。韋伯。(Kathryn Woodward et al, 1997)
姜依群(1996)(譯)。休閒。北京:商務印書館。(Roger, S., 1980)
胡榮、王小章(譯)(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 : 從社會行爲主義者的觀點出發。臺北:桂冠。(George Herbert Mead,1934)
洪櫻純(2005)。新部落主義與美學社群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8,248-258。
孫治本(2004)。個人化與生活風格社群。臺北:唐山。
孫治國(1999)。PADI 開放水域潛水員手冊。臺北:PADI 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徐嘉郁(2008)。當我們同在一起-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馬惠娣(2004)。休閒:人類美麗的精神家園。北京:中國經濟。
張俊一(2008)。應用社會網絡分析概念探索老年人的休閒經驗:一個質性的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3),41-55。
張媖如(2008)。生活風格運動:樂活在臺灣。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張慧儀(2004)。社會網絡理論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7,25-27。
曹嘉玲(2004)。臣服與征服-衝浪愛好者的休閒實踐及衝浪次文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
莊易霖(2007)。品牌認同和社群參與對社群忠誠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陸洛(譯)(1995)。日常生活社會心理學。臺北:巨流。(M. Argyle, 1995)
陳偉仁(2005)。水肺潛水活動之遊憩動機、持久性涉入及專門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陳雪雲(2002)。全球風險、知識與終身學習。社會教育學刊,31,19-54。
黃昭瑾(2001)。合院空間形式與日常生活之研究—台灣鄉村性之展演與變遷。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董至聖(2005)。社會階級與休閒態度、休閒生活風格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宜蘭縣民眾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縣。
葉至誠(2005)。社會學是什麼。臺北:楊智文化。
葉佩宸(2007)。認真休閒參與者退出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趙士麃(2008)。集體記憶作為認同形塑的消費商品: Funky恰恰熱舞中的同志認同。2008文化研究年會Panel圓桌初探版,臺北市。
趙冉(譯)(2000)。走向自由。雲南人民。(Kelly, J. R., 1990)
趙旭東、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臺北縣:左岸文化。(Giddens, A., 1991)
劉建基(譯)(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詞彙。臺北:巨流。(Williams, R., 2003)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臺北:天下雜誌。
蔡宏進(2004)。休閒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蔡宜剛(譯)(2005)。次文化:風格的意義。臺北市:巨流。(Hebdige, D., 2005)
鄭鈺琳(2007)。種出綠色生活圈:志願務農者的生活方式選擇與農耕生活風格社群之形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臺北:巨流。
鐘佳沁(2002)。全球化下搖頭次文化再現之研究--臺北的搖頭空間。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二、英文參考文獻:
Donnelly, P. (2000).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to the sociology of sport. In Coakley, J. & Dunning, E. (eds), Handbook of sports studies (pp. 77-99). London: sage.
Ford, N. & Brown, D. (2006). Surfing and Social Theory. New York, NY: Routledge.
Gelder, K. (1997). Introduction: Contesting the subculture terrain. In Gelder, K. & Thornton (eds), The subculture reader (pp.145-148). London: Routledge.
Irwin, J. (1997). Notes on the ststus of the concept of subculture. In Gelder, K. & Thornton (eds), The subculture reader (pp.66-70). London: Routledge.
Jansen, T. et al. (1998). Reframing reflectivity in view of adult education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conciling the irreconcilable.In Wildermeersch, D. et al. (eds.) Adult educ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pp.239-250). Europaisch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d: Peter Lang.
Maffesoli, M. (1996). The time of the tribes:The decline of individualism in mass society.London, London: Sage.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McPherson, B. D., Curtis, J. E., & Loy, J. W. (1989).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sport. Champaign, Illinois : Human Kinetics.
三、網路資源
http://tw.myblog.yahoo.com/crazy-scuba;瘋潛水-福隆部落部落格。上網日期:2009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