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鈺盈
CHEN, Yu-Ying
論文名稱: 《心動的信號》:型塑浪漫愛情指南的中國素人戀愛觀察類真人秀節目
"Heart Signal”: A Guide to Romantic Love in Chinese Dating Reality Show
指導教授: 胡綺珍
Hu, Kelly
口試委員: 簡妙如
Jian, Miao-ju
魏玓
Wei, Ti
胡綺珍
Hu, Kelly
口試日期: 2022/07/1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2
中文關鍵詞: 中國婚戀型節目觀察類真人秀偶像劇浪漫愛CP文化愛情商品化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dating reality show, observational reality shows, romantic love of idol drama, CP culture, emotional commodities of love
研究方法: 文件分析法文本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18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2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18年8月26日騰訊視頻翻拍韓國綜藝《Heart Signal》,播出《心動的信號》素人戀愛觀察類真人秀節目。自節目播出後,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中國的三大電視台與著名OTT平台,都接連製播了此類型節目,掀起素人戀愛觀察類真人秀節目風潮。節目透過素人們在信號小屋內的情感公開展演,窺探現代中國青年男女的戀愛觀,再加入觀察室藝人們作為情感「專家」,對於素人們的言行進行觀察討論,引導節目觀眾對於處理戀愛社交關係進行思考。
    本研究主要針對結合中國婚戀型節目與觀察類真人秀特性的中國素人戀愛觀察類真人秀節目《心動的信號》進行文本分析,探討「小屋素人戀愛」與「觀察室藝人推理分析」兩獨立敘事空間,分別在節目上扮演的角色與其功能性,節目如何操作兩者的敘事內容,樹立節目的日常生活真實性。而後總結兩者結合所建構的獨特媒體景觀,第一部分分析節目如何締造如偶像劇般的浪漫愛情,第二部分探究受消費主義影響下愛情商品化的體現,以及節目如何被型塑為另類的情緒商品。接著探討節目如何順應中國CP文化風潮,炒作節目官方CP組合,借CP效應來造就閱聽眾對節目的反響。最後提出節目敘事如何作為愛情指南,策展中國都會青年男女的主流愛情觀點。

    On August 26, 2018, Tencent Video remade the South Korean variety show Heart Signal and broadcast the Chinese dating reality show Heart Signal. China's three major TV stations and famous OTT platforms successively produced and broadcast this type of program, which set off the trend of the Chinese dating reality show in less than one year from the program was broadcast onward. Through the emotional public performance of the ordinary people in the house, the program peeks into the love concept of modern Chinese young men and women, and invites the celebrities in the observation room as emotional "experts" to observe and discuss the behavior of the ordinary people, leading the audience to think about how to deal with love and social relations.
    The study is aimed at the Chinese dating reality show Heart Signal, which is combining Chinese dating show and observational reality shows for text analysis. To explore "ordinary people’s love in the house" and "celebrities’ talks in observation room" two independent narrative space, respectively on the show's role and its functionality. The first part demonstrates how shows operate both the content of the narrative, and establishs the daily reality of the program. The second part summarizes the unique mediascape construc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and shoes how the program creates romantic love like idol drama, the commodification of lov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ism, and how the program is shaped as an alternative emotional commodities. The third part conforms to the CP culture trend of China, hypes the official CP combination of the program, and makes use of the CP effect to create audience's response to the program. Finally, it analyzes how the narration of the program serves as a love guide to curate the mainstream love views of young men and women in urban China.

    第一章 緒論 1 壹、 中國素人戀愛觀察類真人秀節目《心動的信號》 2 貳、 研究者位置 17 參、 研究動機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2 壹、 中國婚戀型節目 22 一、 真人秀在西方之定義與類型 23 二、 中國婚戀交友型真人秀節目演進 24 三、 婚戀型節目的社會文化意義 27 貳、 觀察類真人秀節目在中國 38 一、 中國觀察類真人秀發展歷程 39 二、 中國觀察類真人秀關於戀愛社交的公開論述 42 參、 CP文化在中國 46 肆、 偶像劇與浪漫愛 49 一、 偶像劇的愛情 49 二、 浪漫愛描繪的美好愛情 53 伍、 問題意識與研究問題 5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文本 57 壹、 文本分析 57 貳、 分析文本《心動的信號》 58 一、 節目文本敘事結構 59 二、 節目CP 61 第四章 《心動的信號》如何建構愛情 64 壹、 披著「真實」表象的戀愛展演 65 一、 「素人」的真實與節目操作 65 二、 在節目規則框架下日常生活的戀愛 70 貳、 偶像劇般的浪漫愛情 76 一、 如男女主角般的帥哥美女 77 二、 多角戀的情感關係與變動性 81 三、 如偶像劇般的浪漫話語與情節 87 參、 消費文化下商品化的愛情 92 一、 愛情的消費式浪漫與階級 93 二、 節目型塑成戀愛情緒商品 95 第五章 節目如何藉由觀察室策展愛情 101 壹、 針對素人戀愛的明星觀察 101 一、 明星化身觀眾/粉絲 102 二、 素人的名人化 104 三、 監控、凝視與偷窺 108 四、 節目官方的CP炒作 110 貳、 心動偵探作為權威的愛情策展 113 一、 心動偵探權威性 113 二、 中國菁英都會男女的愛情觀策展 120 三、 性別角色的建構 126 第六章 結論 132 壹、 節目產製的另類真實 132 一、 另類的愛情真實 133 二、 節目商品化操作而建構的節目真實 134 貳、 素人+戀愛+觀察+真人秀的節目新形式 135 參、 建議與研究限制 138 一、 研究文本的侷限性 138 二、 實際地域環境文化認識的侷限性 139 三、 研究方法侷限性 139 第七章 參考文獻 140 一、 中文部分 140 二、 英文部分 158

    一、 中文部分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2021)。取自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37826&q=1
    《騰訊視頻心動的信號》官方微博。上網日期:2020年9月29日,取自https://m.weibo.cn/status/4533851948846408
    Bella(2018年8月)。〈陸綜《心動的信號》第二季劇情白熱化!7大輕鬆脫單「心動招數」你學起來了嗎?〉。上網日期:2020年9月18日,取自https://www.bella.tw/articles/movies&culture/20685
    丁豔琪、張玉鳳、羅金秋、劉迪(2019)。〈CP效應下的"粉絲經濟"研究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市場週刊‧理論版》,(22):18-23。
    于小龍(2018)。〈淺析電視婚戀節目的創新策略——以《新相親時代》為例〉,《新聞研究導刊》,9(13):121-122。
    于仰飛(2011)。〈新派婚戀交友節目的冷思考——以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為例〉,《今傳媒》,19(1):75-76。
    尤吾兵(2012)。〈傳統儒家"善事父母"之"善"的實踐內質〉,《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2(1):171-176。
    尤敏超(2019)。〈明星真人秀節目如何向"星素"真人秀轉型研究〉,《新聞傳播》,(12):218-219。
    文化部(2016)。《兩岸影視流行音樂交流之困境與突破》專案報告。台北市。
    毛佳佳(2020)。〈CP亞文化的風格解讀——以"博君一肖"為例〉,《視聽》,(12):130-131。
    王一如(2019)。〈觀察情感時代下婚戀節目的創新走向分析〉,《傳媒論壇》,2(5):73。
    王一帆(2016)。〈明星戀愛真人秀節目的真實性探究——以第二季《我們相愛吧》為例〉,《西部廣播電視》,(15):98。
    王敏、沈中禹(2009)。〈從“灰姑娘模式”看臺灣偶像劇的流行〉,《電影評介》,(18):19-20。
    王詠萱(2018)。《臺灣閱聽人對大陸戶外真人秀節目之中國形象接收研究:以《爸爸去哪兒》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瑋琦(2019)。〈代際情感觀察類綜藝節目的雙重敘事結構分析——以《女兒們的戀愛》為例〉,《新聞前哨》,(9):106-107。
    王穎(2016)。〈明星戀愛真人秀:彌合真實與虛構的邊界-以《我們相愛吧》為例〉,《新聞研究導刊》,(20):122、134。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2019年10月4日)。〈千禧世代的愛情:Left on read、Situationship是什麼意思?〉。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5452 。
    任隴嬋(2015)。〈電視節目的"泛真人秀化"〉,《視聽界》,(4):17-18。
    吉平、李雪嬌(2019)。〈情感觀察類綜藝節目的審美特徵與發展路徑〉,《當代電視》,373(5):41-44。
    朱恩伶(1994)。《如何找對另一半》。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原書Judith S. [1985]. How to Stop Looking for Someone Perfect and Find Someone to Love. New York, NY: Ballantine Books.)
    朱婉瑩(2020)。《傳播學視域下情感觀察類綜藝節目研究》。湘潭大學碩士論文。
    百度百科-心動的信號。上網日期2021年9月22日,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F%83%E5%8A%A8%E7%9A%84%E4%BF%A1%E5%8F%B7/22805186?fr=aladdin
    百度百科-官宣。上網日期2020年11月15日,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98%E5%AE%A3/22933264
    百度百科-姨母笑。上網日期2020年9月24日,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A8%E6%AF%8D%E7%AC%91
    百度百科-看點。上網日期2020年9月24日,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C%8B%E7%82%B9/36084
    百度百科-眼緣。上網日期2021年9月22日,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C%BC%E7%BC%98/53324
    百度百科-嗑CP。上網日期2021年9月2日,取自https://baike.baidu.hk/item/%E5%97%91cp/20214243
    余也魯譯(1985)。《傳學概論——傳媒•信息與人》,頁225-228,香港:海天書樓。(原書Wilbur, S. [1982]. Men, Women, Messages, and Media: 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吳丹(2020)。〈網路空間的"嗑文化"研究:文本,社群與情感驅動〉,《東南傳播》,(4):80-84。
    吳立昕(2010)。〈淺析電視婚戀交友節目的捲土重來〉,《現代交際》,(5):95。
    吳江(2020)。〈觀察類綜藝節目中的受眾情感認同——以《做家務的男人》為例〉,《藝海》,(2):72-73。
    吳亞倩(2013)。《從偶像劇探索台灣女性未來意象》。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吳孟芯、曾意倫、蘇冠心(2012)。〈由《犀利人妻》探討台灣偶像劇海外市場競爭力〉,《犢:傳播與科技》,(4):60-75。
    吳怡國、姜易慧(2010年7月)。〈台製偶像劇產業發展變遷之歷時性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10年會」,嘉義縣民雄鄉。
    吳紅雨(2012)。〈愛情的想像-中國熱播愛情劇的文本演變與受眾的解讀偏好〉,《傳播與社會學刊》,(19):105-140。
    吳飛、李娜(2011)。〈婚戀交友電視欄目《非誠勿擾》的故事化策略〉。《科學諮詢》,(28):95-96。
    呂琪(2016)。《真實的建構與消解:美國電視真人秀中的身體與社會》,四川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李丹(2014)。〈儒家之女性觀〉,《湖北科技學院學報》,(10):58-59。
    李育倩、李秀珠(2011)。〈從文化接近性觀點檢視台灣偶像劇價值觀與外銷表現〉,《廣播與電視》,(32):27-69。
    李亞文(2017)。〈《中國式相親》節目的成功突圍〉,《西部廣播電視》,10(402):110-111, 118。
    李佩菊(2011)。〈新型婚戀類電視節目對都市女性形象的建構〉,《當代傳播》,(2):72-74。
    李宜冰、于苗(2011)。〈日劇在中國內地的發展模式〉,《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4(2):74-77。
    李昕升(2019)。〈說“撩”〉,《唐山師範學院學報》,41(2):13-16。
    李恒發(2020)。《消費主義視域下我國情感觀察類綜藝研究》。湘潭大學碩士論文。
    李春雷、鄒月華(2016)。〈泛真人秀時代下"電視愛情"節目文化價值導向研究——以《我們相愛吧》為例〉,《江西理工大學學報》,37(4):111-114。
    李悅悅(2015)。〈"限真令"下真人秀節目的轉型與創新——以《咱們穿越吧》為例〉,《今傳媒》,(11):87-88。
    李素月、陳延昇(2015)。〈偶像劇中愛情與性別角色的再現與迷思:以台灣偶像劇的男女主角互動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8),157-196。
    李茜茜(2017)。〈娛樂節目"CP文化"奇觀化解讀與反思〉,《新媒體研究》,(13):81-82。
    李晨晨(2019)。〈戀愛觀察類綜藝節目現狀與本土化發展研究——對比分析《心動的信號》與《女兒們的戀愛》〉。《西部廣播電視》,(10):116-117。
    李煬(2017)。《明星戀愛真人秀節目情感敘事策略探析-以江蘇衛視《我們相愛吧》為例》。內蒙古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論文。
    李群(2007)。〈韓國愛情劇的新敘事模式〉,《山東社會科學》,(12):110-113。
    杜子璿(2019)。〈符號化的日常生活:觀察類真人秀傳播範式研究-以《我家那閨女》為例〉,《新媒體研究》,5(7):112-114。
    沈文琪(2019)。〈網路自製劇"CP"熱現象解讀〉,《視聽》,(11):49-50。
    肖映萱(2020)。〈"嗑CP",玩設定的女頻新時代-2018-19年中國網路文學女頻綜述〉,《文藝理論與批評》,(1):122-132。
    肖巍(2018)。〈男女平等:儒家傳統走向現代和世界的主題〉,《船山學刊》,(1):9-12。
    谷岩、胡哲(2011)。〈新派婚戀交友節目的理念及特點〉。《新聞愛好者》,(2):122-123。
    卓心玥、趙一楠、陳順婕(2019)。〈同人CP文化粉絲型生產者心理動機研究〉,《東南傳播》,(6):90-93。
    叔翼健、張琦(2015)。〈試論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情感傳播〉,《新聞知識》,(5):3-5。
    周文傑、李靜(2012)。〈私領域的媒介公共化問題〉,《新聞傳播》,(10):111。
    周春林(2019)。〈明星真人秀節目中的消費主義文化解讀〉,《東南傳播》,(7):98-100。
    周珈羽(2020)。〈戀愛觀察類節目的興起與發展——以《心動的信號》第二季為例〉,《西部廣播電視》,(1):125-126。
    周素鳳譯(2003)。《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書Giddens, A. [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Redwood City, U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周湧、馮欣(2010)。〈在想像與現實之間飛行:中國青春偶像劇研究〉,《當代電影》,(2):102-107。
    林庚佑(2016)。《中國大陸軍事實境節目的敘事分析-以《防務菁英之星兵報到》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晏竹(2020)。〈傳播學視角下觀察類綜藝節目現狀分析〉,《中國報業》,485(4):64-65。
    林惠琪譯(2002)。《偷窺狂的國家:媒體、隱私權,與現代文化中的偷窺現象》,頁。台北市:商周出版。(原書Calvert, C. [2000]. Voyeur nation: Media, privacy, and peering in modern culture. New York, NY: Perseus Books Group.)
    林歆婕(2011)。《從雜草到敗犬:台灣偶像劇中的性別意識與形象建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英傑(2017)。〈淺析網路流行語“撩妹”〉,《青年文學家》,2017(29):186。
    段俊吉(2022)。〈打造“人設”:媒介化時代的青年交往方式變革〉,《中國青年研究》,(4):31-39。
    洪欣辰(2005)。《算命節目不算命?星座命理節目〈開運鑑定團》之性別、偷窺與專家權威。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玉吉、楊心怡(2016)。〈泛娛樂化時代真人秀節目的反思〉,《編輯之友》,(5):50-55。
    范自陽(2019)。〈"星素結合"背景下戀愛觀察類綜藝探析〉。《視聽》,(10):39-40。
    范維健、張煜晨(2017)。〈湖北衛視《如果愛》第三季"素人合宿"版特色探析〉,《電視指南》, (11):1-3。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頁177,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原書Jensen, K. B. & Jankowski, N. W. [1991]. 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ndon, UK: Routledge.)
    夏雨欣(2017)。〈從粉絲"圈地自萌"看社會隔離〉,《青年記者》,(14):78。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夏健(2012)。〈國產青春偶像劇之出路〉,《南方電視學刊》,(1):89-92。
    娛樂硬糖(2019年8月28日)。〈你嗑的CP,都是如何“造”出来的〉。上網日期:2021年2月26日,取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80118243
    娛樂資本論(2020年7月20日)。〈連開18檔,觀察類真人秀還能火多久?〉。上網日期:2021年3月13日,取自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cf48fae30690a4c0630f3093
    孫小椒(2021年11月25日)。〈孫小椒專欄:性別觀念進步了,倒退還會遠嗎?中國式流行文化悖論〉。取自https://www.sehseh.world/article/4123805。
    孫岩(2019)。〈看與被看:觀察類真人秀的全新表達空間〉,《當代電視》,(3):60-62。
    孫華(2011)。〈婚戀節目語境中的男女兩性形象——以綜藝節目《非誠勿擾》為例〉,《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5-48。
    孫嫣然(2019)。〈觀察類綜藝節目發展熱潮探析——以湖南衛視《我家那閨女》為例〉,《傳媒論壇》,2(5):81, 83。
    孫慶全(2015)。〈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新發展〉,《大眾文藝》,(19):186。
    孫懿(2018)。《臺灣與中國大陸歌唱選秀節目之生態與模式探討研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書生百用(2019年4月17日)。〈論大眾八卦名人生活的消費模式〉。上網日期:2021年12月29日,取自https://medium.com/@makeinterestingreading/%E8%AB%96%E5%A4%A7%E7%9C%BE%E5%85%AB%E5%8D%A6%E5%90%8D%E4%BA%BA%E7%94%9F%E6%B4%BB%E7%9A%84%E6%B6%88%E8%B2%BB%E6%A8%A1%E5%BC%8F-219b3eaae48a
    茫茫天地上(2018年10月20日)。〈《心動的信號》這個節目承包了我前半生的姨母笑〉。上網日期:2020年9月20日,取自https://kknews.cc/entertainment/ekeovv4.html
    馬自泉(2012)。〈電視婚戀交友節目的重生〉。《湖北師範學院學報》,32(3):76-78。
    高亞林(2020)。〈凝視體驗與通達意義:情感觀察類綜藝節目的敘事研究〉,《當代電視》,1:66-71。
    高林鳳(2016)。〈網路用語“撩妹”體的語義指向變化〉,《北方文學》,2016(20):76-77。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0)。《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規範婚戀交友類電視節目的管理通知》。北京市。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5)。《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北京市。
    崔競佩(2019)。〈"觀察類綜藝"的敘事方式與情感傳達研究——以《我家那……》系列為例〉,《傳媒論壇》,2(17):62-62。
    康正言(2021年6月6日)。〈康正言觀點:後真相時代的真相〉。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3724700?page=2。
    張丹(2009)。〈韓國愛情劇的模式化傾向〉,《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02):94-96,116。
    張弘(2018)。〈那些勢均力敵的TOP2,為何最後都成了CP〉,《青年博覽》,(8):10-11。
    張羽潔、王勇(2010)。〈從《玫瑰之約》到《非誠勿擾》——試析婚戀交友類節目的成功之道〉,《新聞世界》,(7):89-90。
    張偉(2010)。〈中國婚戀節目新探析——以《非誠勿擾》為例〉,《傳奇‧傳記文學選刊》,(6):69-70。
    張國濤(2005)。〈中國電視綜藝的四個浪潮及其思考〉,唐曉芬編《中國媒介:轉型與趨勢》,頁125。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張惠嵐(2008)。〈擬仿時代?真人實境節目下「過度的」閱聽人-以《超級星光大道》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8(1):85-124。
    張雙燕、曹佳樓(2019)。〈國內觀察類情感綜藝節目的成功之處——以《我家那閨女》為例〉,《新聞研究導刊》,10(8):79-80。
    張競生(1923年4月29日)。〈愛情的定則與陳淑君女士事的研究〉,《晨報副刊》(北京)。
    梁瑩瑩(2017)。〈論網路環境下的CP文化——胡歌微博淪陷〉,《傳播力研究》,(9):156。
    淦純(2019)。〈影視消費心理學視角下《心動的信號》走紅啟示〉,《今傳媒》,(1):98-101。
    莊幃婷(2011)。《「偶像假結婚」作為理想浪漫婚姻典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之台灣女性閱聽人分析》。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如婷(2014)。〈台灣K-POP女性「迷/粉絲」的跨國消費與文化想像〉,《傳播與社會學刊》,(30):97-131。
    郭琬琪譯(2012)。《Curation 策展的時代 : 「串聯」的資訊革命已經開 始!》,台北:經濟新潮社。(原書 Sasaki, T. [2011]. Kyurēshon no jidai: "tsunagari" no jōhō kakumei ga hajimaru. Tōkyō: Chikuma Shobō.)
    郭慧子(2019)。〈我國戀愛觀察類綜藝為何能夠迅速崛起——以《心動的信號》為例〉,《傳播力研究》,(33):68-69。
    郭魯萍(2008)。《在台播映的日本偶像劇類型與閱聽人解讀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閆雨萌(2018)。〈“撩妹”的語義演變及規範使用〉,《北方文學》,2018(18):231、237。
    閆彥(2009)。〈日劇與日本文化精神內涵的表達〉,《經濟師》,(9):30-31,34。
    陳留留(2004)。〈偶像劇的時代"東方夢工廠"——日本青春偶像劇研究〉,《電影新作》,(2):35-37。
    陳雪婧(2005)。〈從儒道兩家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傾向性〉,《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4):103-105。
    陳雅馨譯(2018)。〈個體性〉,《液態現代性》,頁105-158。台北市:商周。(原書Bauman, Z. [2000]. Liquid Modernity. Oxford, UK: Polity Press.)
    陳瑜(2018)。《中國大陸電視綜藝的國族敘事-以體育綜藝節目《來吧冠軍》個案為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陳豔輝(2010)。〈臺灣新一輪本土偶像劇收視神話解讀〉,《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5):58-61。
    喻國明、楊雅(2019年7月10日)。〈觀察類真人秀:社會價值的情感表達〉,《光明日報》,15版。
    嵇蘇婷(2017)。〈淺析相親交友類節目《中國式相親》的創新和不足〉,《傳播與版權》,(4):82-83。
    彭詩藝(2019)。〈淺析《我家那閨女》熱播背後的傳播因素〉,《新聞傳播》,(13):84-85。
    曾慧苗(2020)。〈淺析中國相親類節目模式的嬗變〉。《視聽》,(4):41-42。
    曾麗紅、許美雲(2020)。〈探析戀愛真人秀節目的敘事學創新範式——以《心動的信號2》為例〉,《傳媒觀察》,(12):65-71。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游美惠、蕭昭君(2018)。〈當代大學生的浪漫愛想像與經驗:兼論情感教育的開展方向〉,《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2):35-48。
    焦昕羽(2020)。〈淺析戀愛觀察類真人秀節目中CP捆綁經濟的利與弊〉,《聲屏世界》,(11):57-58。
    程姍姍(2018)。〈我國慢綜藝真人秀電視節目的內涵、分類及創新〉,《視聽》,(6):58-59。
    程素琴、吳煒華(2015)。〈電視媒介節目傳播中的角度發現分析——以婚戀節目中女性形象為例〉,《編輯學刊》,(1):42-46。
    萌娘百科-CP。上網日期:2020年9月26日,取自https://mzh.moegirl.org.cn/zh-tw/CP
    萌娘百科-CP。上網日期:2020年9月26日,取自https://mzh.moegirl.org.cn/zh-tw/CP
    賀敏(2011)。〈從《玫瑰之約》到《非誠勿擾》——國內相親節目的現狀解析〉,《視聽》,(8):57-58。
    馮鋼譯(2009)。《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NY: Anchor Books.)
    黃健富(2015)。〈美食、民眾與民族:《舌尖上的中國》的共同體想像〉,《中國飲食文化》,11(1):123-149。
    黃暖雲(2005)。《台灣偶像劇之優勢資源與產製策略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道琳(1986)。〈知識與權力的毀解-米修‧傅柯及其思想〉,《當代》,(1):22-33。
    黃瑤(2018)。〈“CP粉絲”的符號生產和異托邦想像〉,《東南傳播》,(3):46-48。
    塔門(2021年11月)。〈2021中國青年愛情觀調查報告〉。
    楊帆(2016)。《韓國綜藝節目模式在中國的在地化探析-以《爸爸去哪兒》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芳枝(2002)。〈藍色生死戀:探討流行文化裡的愛情政治〉,《文化研究月報》,17。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17/journal_park116.htm。
    楊奕(2018)。〈論當下明星戶外真人秀"真"和"秀"度的把握〉,《傳媒論壇》,(10):174。
    楊琦婧、余方敏(2018)。〈網路流行詞“撩”的搭配特徵及其英譯策略〉,《戲劇之家》,(32):222-223。
    楊蕪萌(2020)。〈從女性視角淺析"同人CP文化"如何從小眾娛樂走向全民狂歡〉,《視聽》,(4):146-147。
    萬好(2019)。〈以《心動的信號》為例探討婚戀類節目發展的新思路〉,《東方藝術》,413(1):110-113。
    葉文靜(2011)。〈論儒家的性別觀〉,《學理論》,(34):96-97。
    葉芸君譯(1988)。《灰姑娘情結》,頁20-21。台北,銀禾文化。(原書Dowling, C. [1981]. Cinderella complex. New York, NY: Pocket Books.)
    路明濤(2016)。〈"限真令"背景下真人秀節目的趨勢分析〉,《東南傳播》,(1):96-100。
    靳丹(2010)。〈解析專家在情感類援助節目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偏差〉,《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8(1):95-97。
    廖國超(2021年3月2日)。〈「後真相實帶」的「真相」〉。取自https://ppfocus.com/0/ed29dfd5c.html。
    廖夢帆(2020)。〈淺析獨居群體觀察類綜藝節目的創新策略——以《我要這樣生活》為例〉,《戲劇之家》,372(36):165-166。
    熊乙檜(2020)。〈情感觀察類綜藝熱播原因探究——以《妻子的浪漫旅行》為例〉,《西部廣播電視》,469(5):135-136。
    熊婕(2009)。〈淺談儒家思想對中國兩性婚戀觀的消極影響〉,《安徽文學月刊》,(11):355-356。
    網路溫度計(2019年8月18日)。〈約會配對甜到你心癢癢~10部素人戀愛實境秀讓人邊看邊姨母笑〉。上網日期:2020年9月27日,取自https://dailyview.tw/Daily/2019/08/18?page=1
    網路溫度計-直男思維大公開!十大網友公認「直男癌特質」。上網時間2022年6月18日,取自https://dailyview.tw/Daily/2021/09/18
    趙宜鈞(2017)。〈電視相親類節目的成功之道——以《中國式相親》為例〉,《采寫編》,(1):85。
    趙庭輝(2005)。〈電視偶像劇《吐司男之吻》:寫實主義的建構與再現〉,《傳播與管理研究》,5(1):28-58。
    趙庭輝(2006)。〈偶像劇《流星花園》的文本分析:青少年次文化的建構與再現〉,《藝術學報》,(78):101-123。
    趙毅(2014)。〈婚戀交友真人秀《非誠勿擾》的電視節目形態分析〉,《西部廣播電視》,(20):91。
    劉丹陽(2016)。〈"CP文化"的消費解讀與奇觀化批判〉,《西部廣播電視》,(7):3-4。
    劉五朵(2017)。〈淺談中國明星戀愛真人秀節目的流行——以《我們相愛吧》為例〉,《新聞研究導刊》,8(2):117-118。
    劉怡君(2021年7月21日)。〈劉怡君觀點:台灣的後真相政治〉。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3826438?page=1。
    劉悅笛(2005)。〈日常生活審美化與審美日常生活化——試論「生活美學」何以可能〉,《哲學研究》,(1):107-111。
    劉耘安譯(2012)。《消費社會學的概念》。台北市:韋伯文化。(原書Aldridge, A. [2003]. Consumption. New Jersey, US: Wiley)
    劉清平(2007)。〈後儒家論綱——儒家傳統的自我否定與重構〉,《江蘇行政學院學報》,(1):33-39。
    劉清平(2007)。〈後儒家論綱——儒家傳統的自我否定與重構〉,《江蘇行政學院學報》,(1):33-39。
    樂美真(2018)。〈淺談國內慢綜藝節目的成功原因——以《嚮往的生活》為例〉,《傳播力研究》,(14):71。
    滕芳(2019)。〈從氾濫到規制-我國真人秀節目的思辨性探討〉,《文化藝術研究》,12(1):130-136。
    澎湃新聞(2018年8月29日)。〈《心動的信號》:圍觀素人找對象,有啥好看的〉。上網日期:2020/9/27,取自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m6yp5o9.html
    蔡珮(2018)。〈從節目模式改編的價值鏈,思考綜藝節目產業的升級與轉型:以《中國好聲音》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8(2):109-150。
    蔡景其(2015)。〈明星真人秀:創新模式給新時代下電視傳媒發展帶來新突破—當前真人秀節目發展現狀探析〉,《東南傳播》,(2):120-121。
    鄭震(2013)。〈論日常生活〉,《社會學研究》,1:65-87。
    盧嵐蘭(1996)。《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與社群意識》。台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市,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穆瑞琪、陳慧子(2019)。〈從《嚮往的生活》《中餐廳》看"慢綜藝"節目的興起〉,《視聽》,(2):32-33。
    霍美辰、廉長玥(2019)。〈興起、傳播與本土化發展——對觀察類綜藝節目的三重考察〉,《西部廣播電視》,(5):1-2。
    駱葉(2020)。〈網路時代符號化參與所呈現的景觀探究——以B站CP粉文化為例〉,《西部廣播電視》,(21):30-32。
    龍騰飛(2016)。〈從粉明星到粉CP:"關係"比"人"更重要〉,《新城鄉》,(10):25-27。
    戴瑜慧(2019)。〈從中國有嘻哈到中國新說唱:軟實力政策、網路市場與嘻哈次文化的共生〉,《中國大陸研究》,62(3):25-61。
    戴錦華(2020年1月1日)。〈新技術革命正在製造結構性棄民,我們需要重新界定身體,保衛社會〉,《新國際》。取自https://www.newinternationalism.net/?p=4776。
    戴錦華(2021年9月19日)。〈戴锦华:坦然做自己〉。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j9GoQsoE2V5iILd4hPBvbw。
    鞠春彥(2017)。〈"中國式相親"呼喚的是家庭觀〉,《小康》,(4):83。
    韓麗媛(2020)。〈從多維話語視角看戀愛觀察類綜藝節目——以《心動的信號》為例〉,《中國報業》,(6):68-69。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2008)。〈觀看與被觀看:台灣真人秀的慾望監控、螢幕機體與偽裝後現代〉,《廣播與電視》,(28):95-124。
    簡妙如(2015)。〈甘願勞動:歌唱選秀節目的遊戲、順從與業餘者明星夢〉,《傳播研究與實踐》,5(1):1-31。
    聶佳、唐大林(2020)。〈旅行觀察類綜藝節目的受眾心理研究〉,《齊魯藝苑山東藝術學院學報》,174(3):95-99。
    聶豔梅(2018)。〈慢綜藝的社會鏡像建構與文化價值內蘊〉,《電視研究》,(10):65-67。
    豐家喜(2016)。〈明星真人秀節目要素分析〉,《人民論壇》,(1):189-191。
    顏士州、金鱗(2021)。〈戀愛腦的進退維谷〉,《分憂》。
    羅姣姣(2019)。〈從"慢綜藝"到觀察類綜藝:內向型綜藝節目興起的動力與路徑〉,《現代視聽》,(6):15-18。
    譚佳(2015)。〈新自由主義式的「邂逅」:《非誠勿擾》與電視真人秀的性別政治〉,《文化研究》,(20):79-102。
    鐘宛彤(2021年11月29日)。〈2021年,中國年輕人的愛情觀發生了什麼變化〉。取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PVVJHRS0541UPHO.html。
    闞瑩瑩(2016)。〈CP橫行,今天你萌哪一對?〉,《新城鄉》,(10):18-20。
    騰訊新聞微觀世界(2019年10月24日)。〈走近“CP磕學”:論CP文化的興起與傳播〉。上網日期:2021年9月2日,取自https://new.qq.com/omn/20191024/20191024A09CBD00.html
    二、 英文部分
    Ahuvia, A. C. (1998).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book re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0(2), 542-543.
    Andrejevic, M. & Colby, D. (2006). Racism and reality TV: The case of MTV’s Road Rules. In D. S. Escoffery (Ed.), How real is reality TV? Essays on representation and truth (pp. 195— 211).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mpany.
    Areias, A. (2013). The Bachelor embraces the American fairytale. New Errands: The Undergraduate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1(1), 15-24.
    Aslama, M., & Pantti, M. (2012). Labourers of the real: Authenticity work in reality television. In R. Dhar, & P. Rana (Eds), Media in the swirl. Delhi, India: Pentagon Books.
    Bachen, C. M., & Illouz, E. (1996). Imaging romance: Young people’s cultural models of romance and lov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3, 279-308.
    Bai, R., & Song G. (2014). Introduction. In Bai R. & Song G. (Eds.), Chinese televis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ntertaining the nation (pp. 1-14). London, UK: Routledge.
    Baudrillard, J. (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Bratich, J. Z. (2006). “Nothing is left alone for too long” reality programming and control society subjec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30(1), 65-83.
    Camacho, A. O., & Yep, G. A. (2004). The normalization of heterogendered relations in the Bachelor. Feminist Media Studies, 4(3), 338-341.
    Chen, S. (2017). Disciplining desiring subjects through the remodeling of masculinity: A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reality dating show. Modern China, 43(1), 95-120.
    Dana, H. (2007). Makeover television realities remodeled. London; New York: I.B. Tauris.
    Dubrofsky, R. E. (2007). Therapeutics of the Self: Surveillance in the Service of the Therapeutic. Television & New Media, 8(4), 263-284.
    Eibel, S. (2014). Crazy for the Bachelor: Self-performance and impress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a romance reality show/ vorgelegt von Silvia Eibel.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Graz, Graz, Austria.
    Fairclough, N. (2013).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UK: Routledge.
    Ferrara, L., & Irving, L. (2018). LOVE ISLAND’S SUCCES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psos.com/sites/default/files/ct/publication/documents/2018-07/tp_love_island_2018_final_0.pdf
    Ferris, A. L., Smith, S. W., Greenberg, B. S., & Smith, S. L. (2007). The content of reality dating shows and viewer perceptions of dat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3), 490-510.
    Fiske, J. (1992).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In L. Lewis (Eds.),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30-49). London, UK: Routledge.
    Godlewski, L.R., & Perse, E. (2010). Audience activity and reality television: Identification, online activity, and satisfactio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58, 148-169.
    Healey, B. J. (2018). Ethical perspectives on reality television: parenting docu-soaps, makeover shows, and parodies of reality dating programs. MPhil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Hetsroni, A. (2000). Choosing a mate in television dating games: The influence of setting, culture, and gender. Sex Roles, 42(1), 83-106.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Berkeley, 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llouz, E. (2017). Introduction: emodities or the making of emotional commodities. In E. Illouz (Eds.), Emotions as commodities: Capitalism, consumption and authenticity (pp.1-30). London, UK: Routledge.
    Jerslev, A. (2014). Celebrification, authenticity, gossip: The celebrity humanitarian. Nordicom review, 35(s1), 171-186.
    Kilborn, R. (1994). ‘How real can you ge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ality’ televis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4), 421-439.
    Klaus, E., & Lücke, S. (2003). Reality TV–definition und merkmale einer erfolgreichen genrefamilie am beispiel von reality soap und docu soap. M&K Medien & Kommunikationswissenschaft, 51(2), 195-212.
    Livingstone, S., & Lunt, P. (2002). Talk on television: Audience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 debate. London, UK: Routledge.
    Lovelock, M. (2019). Reality TV and queer identities: Sexuality, authenticity, celebrity. London, UK: Palgrave.
    Meyers, E. (2013, November 18). THE “REALITY” OF CONTEMPORARY STARDO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lowjournal.org/2013/11/the-reality-of-contemporary-stardom/
    Rando, K. (2017, August 1st).The Bachelor/ ette: Selling hegemonic ideals through the Disney fairy tale. Retrieved from https://gcml.org/bachelorette-selling-hegemonic-ideals-disney-fairy-tale/
    Rupert, L. & Puckett S. G. (2010). Disillusionment, divorce,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An American family and the rise of reality TV. In J. A. Taddeo and K. Dvorak, (Eds.), The tube has spoken. Reality TV & history (83-97). Lexington, Kentucky: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Saha, S., & Safri, T. S. (2016). Cinderella complex: Theoretical roots to psychological dependency syndrome in wome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ian Psychology, 3(3), 118-122.
    Shedd, S. (2013). “This Whole Quest for Love”: The role of narrative in the Bachelor, Conversations: A Graduate Student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ology, 1(1),1-14.
    Song, L. (2020). Re-inventing confucian subjects: politics of subject-making in Chinese dating with the parents. Continuum, 34(5), 665-677.
    Susan, M., & Laurie, O. (2009).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Introduction. New York, NY: Univ Pr.
    Teurlings, J. (2004). Dating shows and the production of identities: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and power in television production. PhD thesis,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Brussels, Belgium.
    Turner, G. (2004). Understanding celebrity.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Verhaeghe, P. (1999). Love in a time of loneliness: Three essays on drive and desire. New York, NY: Other Press.
    Wu J. (2012). Post-socialist articulation of gender positions: Contested public sphere of reality dating shows. In Kim Y. (Eds.), Women and the media in Asia (pp. 220-236). London, UK: Palgrave Macmillan.
    Yang, C. (2017). Television and dating in contemporary China: identities, love and intimacy. Springer, Singapore: Palgrave Macmilla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