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雨佑 Lin,Yu-Iou |
---|---|
論文名稱: |
社會運動抗爭現場公民記者的身份及實踐–以反課綱微調事件為例 Trans/forming Images of journalist covering demonstrations – A Case Study of the Anti-Black Box Curriculum Movement |
指導教授: |
莊佳穎
Chuang, Chia-Y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1 |
中文關鍵詞: | 公民記者 、社會運動 、反課綱微調 、場域理論 、戲劇理論 |
英文關鍵詞: | citizen journalist, social movement, Anti-Black Box Curriculum Movement, Pierre Bourdieu, Erving Goffmann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85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4 下載:10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以2015年反課綱微調抗爭運動中,7月23日高中生夜襲教育部抗爭事件為例,以研究者實際參與經驗,加上對抗爭現場的採訪記者、參與抗爭行動的抗爭者及執勤的警察進行深度訪談,援引Pierre Bourdieu的場域理論和Erving Goffman戲劇理論作為分析取徑,輔以新聞報導和警方報告紀錄等資料做為文本分析,探討抗爭場合中,公民記者的概念如何被抗爭者、公民記者、機構記者及警察等不同群體所建構。
研究作出以下結論:1.作為在抗爭場合影響公民記者採訪權最關鍵角色的警察,其視角中的階級由高而低依序為電視台記者、平面記者、公民記者、抗爭者;2.公民記者應該被視為是「抗爭的一環」,警察、機構記者、公民記者、抗爭者四者在對於公民記者「人人皆可為記者」、「記者可參與抗爭」的概念上,大致呈現從不認同到認同的光譜差異。造成此差異原因在於,警察和機構記者傾向將公民記者視為是基於採訪目的而進入抗爭現場,抗爭者和公民記者則傾向將公民記者視為是基於抗爭目的而進入抗爭現場;3.原本作為保障公民記者採訪權的採訪區制度因為「區域→身分→行為」三環節難以同時連動而難以落實,最能保障公民記者採訪權的「完全行為論」卻又因辨識成本過高也難以實行,現實情況只能回歸到「身分論為主,行為論為輔」;4. 公民記者作為一種現象,在抗爭現場要大量出現公民記者有三條件:抗爭人力基礎高、傳播技術低門檻、對主流媒體信任度低;5. 在Bourdieu的社會三階級框架中,傳統記者被放在中間位置的新小資產階級,而公民記者雖同稱記者,但因資本類型與數量與抗爭者相近,應與抗爭者一同被歸屬於無產階級。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transforming image of the journalist when covering demonstrations, which are compatibly constructed by protesters, other journalists (both citizen and professional) and police. In order to properly make my arguments, I choose the 2015 case titled the “Anti-Black Box Curriculum Movement”, with special focus on July 23, the day whe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ccupie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 borrow relevant concepts from both Pierre Bourdieu and Erving Goffmann to be the grounds of my analysis. My insider’s first-hand observation as an ‘arrested’ journalist and in-depth interviews of protesters, journalists and police are applied as research materials in my discussion.
This essay concludes with a question mark as to the core value within the idea of citizen journalists – that ‘everyone is a journalist’. On the basis of distinct social classes, various purposes of being there and diverg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event itself, the notion of what exactly makes a citizen journalist, therefore, is always transforming.
中文書籍、期刊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胡元輝編(2010)。《新聞革命進行式─全球崛起的公民媒體》。台北:先 驅媒體。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 Introduction to Social Movement》。台北:三民。
郭生玉(200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高宣揚(1991)。〈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29,3: 21-72。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徐承群(2010)。〈小筆電網路直播作為聚眾活動的新工具以2008年野草 莓學運為個案研究〉,《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12,51-69。
陳順孝(2007)。〈公民媒體的國際經驗與在地實踐〉,《新聞年鑑1997-2006》 。台北:中國新聞學會。
陳雍正(2006)。《文本分析》,管倖生編著,設計研究方法。臺北:全華。
陳曉宜(2015)。〈記協爭取採訪權的過程與爭議〉,《2014台灣新聞自由年報》 。台北:台灣記者協會。
張碧華(2000)。〈台灣80年代的街頭史詩――王智章談反叛媒體〉。《紀 錄台灣:台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李道明、張昌彥主編。台北: 文建會。
張讚國(2013)。《匆促的記者 公民新聞、媒體與社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介紹 P. Bourdieu 與 N.Luhmann 的理論〉,《台大社會學刊》,26:1-51。
蔡慶同(2012)。〈媒體即身體:綠色小組與環保抗爭〉。《南藝學報》,5:1-23。
謝小芩(1988)。〈透視黑盒子─美國學校民族誌〉,《美國月刊》,3:115-124。
戴伯芬、魏吟冰(1992) 。〈台灣反主流影像媒體的社會觀察〉,《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敦誠主編。台北:唐山。
中文翻譯著作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原著Earl Babbie(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Eighth edition,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李康、李猛譯(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原著 Bourdieu, P & Wacquant, L. (1992). An invitation of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林志明譯(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臺北:麥田出版。(原著Bourdieu , P.(1996),Sur la television, Paris:Liber Editions )
黃振家等譯(2003)。《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學富。(原著Roger D. Wimmer & Joseph R. Dominick(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Wadsworth Pub.)
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原著 Goffman,E.(1956).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Edinburgh)
孫智綺譯(2002)。《布爾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原著Patrice Bonnewitz(2002). 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胡位鈞譯(2009)。《社會運動,一七六八—二○○四》。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原著Tilly Charles(2004), Social Movements, 1768-2004. Routledge)
英文書籍、期刊
Bourdieu , P(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 Wacquant, L. (1992). An invitation of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wman, S. & Willis, C. (2003). We Media: How audiences are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Published in PDF and from:http://www.hypergene.net/wemedia/.
Creswell ,J.W.(1998).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s Oaks ,CA: Sage.
Chang, Woo-young (2005). Online Civic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mpowerment: Online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 Formation in Korea.Media, Culture & society.27:923-935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 .
Gans, H. J.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 News, Newaweek and Time. New York:Ramdon House.
Jay Rosen(2008).A Most Useful Definition of Citizen Journalism. PRESS think. http://archive.pressthink.org/2008/07/14/a_most_useful_d.html
Scott, J. (Ed.) (2012). Fifty key sociologists: The contemporary theorists. New York, NY: Routledge.
Sidney Tarrow (1994). Power in Movement:Social Movements,Collectice Action and Politics.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學位、研討會論文
王宏仁(2003)。〈「網路匿名」的再思考〉。2003社會學年會論文。
王晴玲(2008)。〈公民新聞的在地實踐-公視PeoPo新聞平台公眾參與及多元報導研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國華(2007)。〈公民記者對傳統媒體之挑戰〉。 2007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林文彬(2004)。〈從溝通理性看台灣影視媒體的理想性—以綠色小組與第三映象為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惠琴(2010)。〈從公民新聞平台的守門機制看公民新聞的實踐:以南韓OhmyNews與國內PeoPo公民新聞平台為例〉。2010中華傳播學年會論文。
林惠琴(2011)。〈傳統媒體與公民合製新聞模式之研究〉。文化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洪千晴(2010)。〈“正文之外“-新聞記者的部落格書寫與社會運動:以野草莓學運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婉臻(2009)。〈公民新聞學專業意理:挑戰與建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雅仲(1990)。〈文化、書寫與差異:三個有關異己論述的分析〉。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豐嘉(2011)。〈台灣公民新聞崛起對公共政策之衝擊--從樂生、大埔到反國光石化事件之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偉華。2009。〈PeoPo公民新聞平台使用初探:以校園採訪中心為例〉。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葉韋均(2010)。〈公民新聞的專業再現──公視「PeoPo公民新聞報」個案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伊婷(2014)。〈中華職棒現場球迷之迷行為探討〉。台南大學體育學系體育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敏玲(1994)。〈教育民族誌中研究者的角色〉。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際研討會。中研院民族所。
廖素霞(1994)。〈台灣社會運動與另類影帶之研究1986~1992〉,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婉婷(2013)。〈社會運動的媒體呈現〉。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劉俐伶(2010)。〈科技賦權與公共生活參與:探索公民記者的新聞想像與實踐〉。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萱文(2014)。〈「公」「民」來作伙─探討公民新聞平台《PeoPo》與使用者之品牌共創過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博仁(2009)。〈草根媒體在地扎根之探討-以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新聞資料
dino.utopia(2010)。〈當怪手開進稻田中...,〉,PeoPo公民新聞。上網日期:2016年1月23日,取自http://www.peopo.org/news/53635
ETtoday(2015.10.5)。〈質疑公民記者滿街跑 葉毓蘭:這樣還能給特權嗎?〉,《ETtoday》。上網日期:2015年10月17日,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005/574669.htm?feature=fashion&tab_id=42
Noax(2014.7.17)。〈管中祥:獨立媒體應站在主流價值對立面〉,《沃草》。上網日期:2016年2月4日,取自https://musou.tw/focuses/203
三立新聞(2015.7.28)。〈自稱記者闖台大副校長室採訪 前議員批警妨礙新聞自由〉,《三立新聞》。上網日期:2015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7018
中央社(2015.7.25)。〈李茂生:不該以新聞自由合理記者行徑〉,《中央社》。上網日期:2015年10月8日,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507250187-1.aspx
天下雜誌(2016.5.24)。〈台灣社會信任度調查 法官、記者信任度吊車尾〉,《天下雜誌》。上網日期:2016年6月1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6475
王冠仁(2015.7.30)。〈柯P說的SOP現身 警方的媒體聯絡官是他〉,《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9月27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395567
王顥中(2015.1.1)。〈北市警推採訪新規 抗爭現場媒體須進採訪區〉,《苦勞網》。上網日期:2016年1月4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1283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2014.10.15)。〈公庫記者採訪遭警拘留 抗議警方限制新聞自由〉,《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上網日期:2015年9月12日,取自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22771
自由時報(2015.7.30)。〈林冠華LINE對話:有方法停止黑箱課綱 讓媒體瘋狂燃燒〉,《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11月12日,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395701
自由時報(2015.7.27)。〈新黨前議員自稱記者闖台大副校長室 網友笑翻〉,《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6年1月14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392592
朱家安(2015.7.28)。〈李承龍抗爭的兩難〉,《UDN專欄鳴人堂》。上網日期:2016年2月4日,取自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068/1084209-李承龍抗爭的兩難
朱淑娟(2011.8.3)。〈公民記者應受到新聞自由保障〉,《環境報導》。上網日期:2015年9月27日,取自http://shuchuan7.blogspot.tw/2011/08/1.html
吳柏軒。(2015.7.13)。〈「大人」騙高中生 副署長變副組長〉,《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9月30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378196
李怡志。〈2005。公民記者之後〉,《by李怡志》。上網日期:2015年9月5日,取自http://www.richyli.com/blog/2005/07/blog-post_28.html
李銘宏、林昱丞(2015.7.31)。〈柯PのSOP聯絡警官 一問三不知〉,《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5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31/659311/
阿凱(2015.11.8)。〈【投書】公民記者也是記者-警方違憲迫害新聞採訪自由〉,《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上網日期:2016年1月12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yuyo.lin/posts/1284603214886312?comment_id=1284604748219492¬if_t=feed_comment¬if_id=1465572471890344
林志成(2015.7.27)。〈記者闖台大副校長室夜宿 陳良基:會報警〉,《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16年2月4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727005081-260407
林雨佑(2014.1.27)。〈不理社會反彈 教育部通過課綱調整〉,《新頭殼》。上網日期:2015年9月21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4-01-27/43983
林雨佑(2014.6.26)。〈記者採訪險遭逮捕 警嗆:有採訪證又怎樣?〉,《新頭殼》。上網日期:2015年9月27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4-06-26/48669
林雨佑(2014.10.21)。〈2014太陽花vs.佔中(3)香港沒有的「恐媒體症」〉,《新頭殼》。上網日期:2015年9月16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4-10-21/52711
林雨佑(2014.11.16)。〈收費員嗆馬只顧選舉 遭百警團團包圍〉,《新頭殼》。上網日期:2015年10月3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4-11-16/53680
林雨佑。(2014.11.24)。〈收費員抗議 記者被警粗暴推開險遭車撞〉,《新頭殼》。上網日期:2015年9月18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4-11-24/54004
林雨佑(2014.12.7)。〈收費員為抗議道歉 住戶仍怒斥「滾開!」〉,《新頭殼》。上網日期:2016年2月4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4-12-17/54894
林雨佑(2014.12.17)。〈警設傳媒聯絡人 李志德:記者自由度變大〉。《新頭殼》上網日期:2015年9月27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4-12-17/54884
林雨佑(2015.1.5)。〈爭議過大!北市警擬設記者採訪區暫緩〉,《新頭殼》。上網日期:2016年3月2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1-05/55491
林朝億。(2014.3.9)。〈大反彈 139位歷史學者連署抗議課綱調整〉,《新頭殼》。上網日期:2015年9月21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4-03-09/45068
林朝億(2015.7.31)。〈北市府態度:學生不進教部主建築不予驅離〉,《新頭殼》。上網日期:2015年10月5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7-31/62905
林朝億(2014.6.30)。〈警:新頭殼記者沒違法 但「跳來跳去」〉,《新頭殼》。上網日期:2015年9月27日,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4-06-30/48754
林靖堂(2015.1.5)。〈六百記者與網友連署 反對北市警設限制採訪抗議遊行〉,《Now news》。上網日期:2015年11月7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5/01/05/1564370
林曉雲。(2015.6.5)。〈反黑箱微調課綱行動 227校站出來〉,《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9月16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340475
張鈜閔(2015.7.24)。〈反課綱攻教部學生 遭警壓制上銬影片曝光〉,《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6年1月17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24/654333/
胡孝誠(2004. 4.12)〈話當年 520、419、410記者都被打破頭 有女記者被脫褲〉,《ETtoday》。上網日期:2015年9月2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4/04/12/138-1614604.htm
胡瑋佳(2014.3.21)。〈學生佔領立法院 新科技在太陽花學運扮演關鍵角色〉,《iThome》。上網日期:2015年9月23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news/86006
何國華(2007.12.22)。《公民媒體在中國發酵》。中國時報,A19。
突發中心(2014.3.19),〈【服貿風暴】遭警濫捕 導演李惠仁被當囚犯〉,《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5年9月8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319/362547/1/【服貿抓人】紀錄片導演李惠仁%E3%80%80遭警濫捕
風傳媒主筆室(2015.7.28)。〈風評:陳良基的言論自由與公民記者的新聞自由〉 ,《風傳媒》。上網日期:2016年1月26日,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58966。
苦勞網(2016)。苦勞網大事記,《苦勞網》。上網日期:2016年2月24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1482
胡慕情(2015.1.6)。〈胡慕情:在記者焦慮拉扯間我們忽略的事〉,《獨立@天下評論》。上網日期:2016年1月24日,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7/article/2259
陳逸婷(2014.3.28)。〈【反服貿】太陽花佔領議場兩道出入管制 採訪需查核證件〉,《苦勞網》。上網日期:2016年2月2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7935
郭安家(2014.4.15)。〈防警侵犯採訪權 記者身分辨識 將制度化〉,《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2月7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770818
郭安家、湯佳玲(2015.1.7)。〈群眾運動 柯P要記者穿背心採訪〉,《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6年2月7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45361
湯佳玲(2015.7.27)。〈抓記者 台大副校長陳良基批教部非常可惡〉,《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5年2月5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01393
新唐人亞太台(2015.7.24)。〈22反課綱學生交保 記者拒保〉,《新唐人亞太台》。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ntdtv.com.tw/b5/20150724/video/153058.html?22反課綱學生交保%20記者拒保
楊鵑如(2014.10.19)。〈我在採訪,卻被帶進警局〉,《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上網日期:2015年10月14日,取自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22895
管中祥(2011)。〈【環境十年變遷】大眾媒體墮落 另類媒體護環境〉,《環境資訊中心》。上網日期:2016年1月7日,取自http://e-info.org.tw/node/65998
管中祥(2013)〈管中祥:公民報導專業嗎?〉,《獨立@天下評論》。上網日期:2016年1月13日,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7/article/710
管中祥(2015.9.23)。〈這就是寒蟬效應〉,《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上網 日期:2016年2月3日,取自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36952
管中祥(2015)。〈管中祥:社運與另類媒體的「兄弟情誼」〉,《獨立評論@天下》上網日期:2016年2月4日,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7/article/3389
管中祥(2015.1.1)。〈管中祥:「媒體採訪區」是保護記者還是矇上記者監督之眼?〉,《獨立@天下評論》。上網日期:2016年2月7日,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7/article/2246?ext=rel
管中祥(2015.7.30)。〈管中祥:人人都是記者,不可以嗎?〉,《獨立天下@ 評論》。上網日期:2016年2月18日,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7/article/3146
劉震豐、王鈺婷(2015.7.31)。〈推學生黑衣人竟是刑警!員警辯:學生不慎跌倒〉,《三立新聞網》。上網日期:2015年11月3日,取自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7752
蔡紀眉(2015.11.24)。〈最新數據:台灣每天有1300萬人滑臉書〉,《聯合報》。上網日期:2016年2月23日,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087/1333298-最新數據:台灣每天有1300萬人滑臉書
謝君臨、吳昇儒、錢利忠(2015.7.24)。〈「警察用拳頭揍我後腦…」 公民記者心有餘悸〉,《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6年2月3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389988
其他
g0v零時政府a。〈貼。印。前。當一位良心的公民記者。〉,《g0v零時政府》。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3日,取自http://g0v.github.io/reporter/
g0v零時政府b。〈記者證〉,《g0v零時政府》。上網日期:2016年1月15日,取自https://g0v.hackpad.com/JqRmqeNceAT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2015.7)。〈103年臺北市警政性別統計圖像〉。上網日期:2016年2月1日,取自http://tcgsys.taipei.gov.tw/site/tcg/public/MMO/Statistics_File/103年臺北市警政性別統計圖像.pdf
台灣記者協會(2015.2.17)。〈針對政府即將執行「記者採訪時穿戴背心、臂章」政策〉,《台灣記者協會》。上網日期:2016年2月8日,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atj23419944/tai-wan-xin-wen-ji-zhe-xie-hui-da-shi-ji/ji-xie-gong-gao2015/20150217jixieshengminggaozhenduitaibeishizhengfujijiangzhixingjizhecaifangshichuandaibeixinbizhangzhengce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2015.7.27)。〈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執行104年「0723反黑箱課綱專案」安全維護工作專案檢討報告〉。上網日期:2016年2月9日,取自http://police.gov.taipei/ct.asp?xitem=111987405&CtNode=45344&mp=108001
陳順孝(2008a)。〈「公民記者」應是土著人類學家〉,《打造自己的媒體》。上網日期:2016年1月23日,取自http://www.ashaw.org/2008/05/blog-post.html
陳順孝(2008b)。〈野草莓運動的傳播分析(草稿)〉,《打造自己的媒體》。上網日期:2016年1月18日,取自http://www.ashaw.org/2008/12/blog-post.html
陳順孝(2012)。〈對抗媒體怪獸的 是這些獨立媒體〉,《打造自己的媒體》。上網日期:2016年1月18日,取自http://www.ashaw.org/2012/10/blog-post.html
台北市政府秘書處(2015.9.7)。〈0820警察說明會議紀錄〉,《「0723反黑箱課綱」專案小組調查報告初稿》。上網日期:2016年1月13日,取自http://www.gov.taipei/ct.asp?xItem=116469967&ctNode=51920&mp=100001
台北市警察局(2015.1.5)。 〈有關集會遊行設置媒體採訪區--北市警說明新聞稿〉。《「0723反黑箱課綱」專案小組調查報告初稿》http://police.gov.taipei/ct.asp?xitem=94087581&CtNode=45192&mp=108001
李三沖(1991)。〈談綠色小組〉,《綠色小組社會運動紀錄片》。上網日期:2016年2月3日,取自http://greenteam.tnnua.edu.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241&pageID=12571
教育部國教署(2014.1.27)。〈普通高級中學國文與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之說明〉。上網日期:2015年9月3日,取自http://www.edu.tw/news1/detail.aspx?Node=1088&Page=22433&Index=1&WID=6635a4e8-f0de-4957-aa3e-c3b15c6e6ead
資策會FIND(2014)。〈資策會FIND: 2014年上半年消費者行為調查出爐〉。上網日期:2016年2月13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7203
壹電視twnexttv(2015.7.25)。〈07252015正晶限時批-正晶P3獨家!公民記 者還原現場,警方施暴過程全揭密!〉,《正晶限時批》。上網日期:2015年11月13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S7FXCxtk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