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高嘉徽 |
---|---|
論文名稱: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概念試題的研究 |
指導教授: | 許志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5 |
中文關鍵詞: | 三角函數 、概念試題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6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發展適合高中學生評量的三角函數概念試題,藉由好的數學問題,可以幫助教師隨時檢視自身教學內容,修正教學方式。
研究者首先透過探討三角學的發展歷史及其相關文獻與理論、搜集市面上有關三角函數概念試題的原始素材,作為參考依據,開發出研究者認為適合高中學生評量的三角函數概念試題,並透過和小組成員與指導教授的審題及修題,及預試階段後的修題,和廖森游老師所研究之「三角函數的程序試題」與方璞政老師「三角函數的解題能力試題」整合成一份試卷。總計共八份試卷。選取基隆、台北、彰化、雲林、高雄等五縣市共五所高中,受測學生總數為463人,以每節課50分鐘的施測時間實施。研究方法以測驗法對學生作紙筆測驗,依據所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
1. 從施測結果來看,本研究施測之三角函數概念試題共32題,答對率最低15%,最高85%。就試題的難易分配原則來分析,有12題,等級屬於「易」試題;10題,等級屬於「中偏易」試題;3題,等級屬於「中偏難」試題;有7題,等級屬於「難」試題。因此本研究所開發出的概念試題,等級大部份都屬於「易」或「中偏易」試題。
2. 本研究施測之三角函數概念試題,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三角函數的認識不清,再次與過去有關三角函數的錯誤類型之研究,互相呼應。
3. 學生對本研究所開發出三角函數概念試題的認同信念,大部份認為所開發出的概念試題,可測出學生是否具有三角函數之基本概念。
4. 根據施測結果,對現行高中數學教師提出三角函數—「正餘弦定理」與「複數的極式」這兩個單元教學內容與教材上的建議。
中文部份
1. George Polya(2000)。數學發現。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2. George Polya(2000)。數學與猜想(李心煽、王日爽、李志堯譯)。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3. Richard R. Skemp(1987)。數學學習心理學(陳澤民譯)。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4. Eli Maor(2000)。毛起來說三角(胡守仁譯)。台北市:天下出版社。
5. 梁宗巨(1996)。數學歷史典故。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6. 藍紀正、朱恩寬譯(1999)。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7. 張春興(民95)。張氏心理學辭典(重定一版)。台北市:精華書局。
8. 郭生玉(1985)。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市:東華書局。
9. Robert K.Yin(2001)。個案研究法(尚榮安)。台北市: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 蘇惠玉(民96)。三角函數公式的托勒密方法。HPM通訊選輯~十年精華,P80~83。
11. 林福來、陳冒海、陳順宇、陳創義、邱顯義、徐正梅、許清土、葉善雲、林信安(民96)。高級中學數學第二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2. 林福來、陳冒海、陳順宇、陳創義、邱顯義、徐正梅、許清土、葉善雲、林信安(民96)。高級中學數學第二冊教師手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3. 許志農、黃森山、許婉青、陳清風、謝銘峰、曾政清(民96)。高級中學數學第二冊。台北縣: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4. 李虎雄、陳昭地、黃登源、李政貴、林礽堂、儲啟政、朱亮儒、柯明忠、陳嘯虎、張敏雪、游經祥(民96)。高級中學數學第二冊。台北縣:康熙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5. 余文卿(民96)。高級中學數學第二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6. 楊壬孝(民96)。高級中學數學第二冊。台北縣: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7. 施盈蘭(民84)。五專生的三角函數學習現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18. 李昭慧(民92)利用隸美弗定理解n次方根概念心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19. 黃純杏(民90)。高中學生廣義角的三角函數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20. 賴傑芳(民92)。二階段評量應用在高中生三角函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21. 陳忠雄(民91)。高中學生三角函數概念學習錯誤類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22. 簡志明(民92)。高一學生銳角及廣義角三角函數基本概念應用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 Roger B. Nelsen(1993).Proofs Without Words.(pp.31~33).Washington: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2. Andy Liu(2001).Hungarian Program Book III(pp.111~112). Washington: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3. Anderson & Krathwohl(n.d.)(2001).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and Assessing.(chapter4)
4. James Hieber(1986).Conceptual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The Case of Mathematics.(pp.1~27)
5. Michael O.J.Thomas(2002).Versatil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