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佑之 |
---|---|
論文名稱: |
國中實施小考補考制度對學生數學學習成就及態度的影響 |
指導教授: | 曹博盛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1 |
中文關鍵詞: | 小考 、測驗 、學習成就 、學習態度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6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在隨堂測驗(小考)中,採取補考制度對國ㄧ學生在數學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上的影響。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以國二兩個班的學生進行超過半年的前置研究,再以國一兩個班的學生進行橫跨三次段考範圍的正式研究。以學生段考成績和學習態度量表得分為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分數進行統計分析,並輔以問卷調查及訪談進行質的分析。
本研究結論如下:
1.針對國一課程,實驗組與控制組數學學習成就的改變,未達顯著差異。但依實驗組與對照組不同科目z分數比較結果,可推測實行「小考補考制度」對實驗組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是有幫助的。
2.針對國一課程,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接受有無「小考補考制度」兩種不同的測驗方式之後,由成對樣本T檢定得知實驗組數學學習態度的改變,已達顯著差異。此外,由共變數分析得知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上雖無顯著差異,但已接近臨界值。再者,經由四個班的非正式比較後發現唯有實驗組學習態度的變化是正向的,其餘皆是負向改變。因此可推論「小考補考制度」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有顯著正面影響。
3.由問卷及訪談得知:(1)實驗組超過九成的學生都喜歡此補考制度。(2)實驗組將近八成的學生希望以後仍然繼續實施,且無人持反對看法。(3)影響實驗組學生要不要補考的主要因素為分數,次要因素為題目難易性。(4)將近六成的學生贊成補考採自願制。(5)學生寧可選擇考試範圍較小而次數較多,也不願範圍較大而次數較少的考試方式。(6)學生還蠻高興有第二次機會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數。(7)學生解決錯誤問題的主要方式為請教同學,在家中獲得的支援有限。被請教的一方通常很樂意敎別人。(8)學生大多同意補考制度對提升班上成績有助益。
中文部分
中國視聽教育學會、中國視聽教育基金會主編(1988)。系統化教學設計。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三幸(1993)。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生數學學業成就的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方炳林(1984)。普通教學法(第六版)。台北市:三民書局。
方炳林(1992)。教學原理(第十版)。台北市:教育文物出版社。
朱世峰(2008)。高雄市楠梓地區國中生不等式單元錯誤類型分析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洪成(2010)。SPSS19統計分析入門講座。台北市:松崗。
李家同(2010)。李家同談教育—希望有人聽我的話。台北市:聯經。
李憶琴(2007)。國中三年級學生二元一次方程式解題策略及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默英(1983)。性別、年級、數學科學習態度、性別角色與數學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秀娟(2010)。台東地區高中學生數學學習自信、答題自信與數學學習成就的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星秀(2001)。高雄市國二函數課程GSP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台灣東華。
林淑真(2002)。國中學生班級氣氛知覺、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國文科為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福隆、陳銘章(2003)。複式評量─以式子的運算為例。2010,7,20,取自:http://mathseed.ntue.edu.tw/resoures_4~92multi/國中部份/resoures_4~92multi_2&02.doc
徐文明(2006)。國小三年級分數概念學習困難兒童之補救教學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姚如芬(1993)。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其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曹博盛(2004)。複式評量。載於第1416、1428期九年一貫課程國小教學組長研習資料(頁98~102)。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孫邦正(1968)。普通教學法(第十一版)。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莊宗元(2008)。國二學生一元二次方程式融入複式評量的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景琪(2001)。國小學童數學科學習信念、目標取向、學習策略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二利(2004)。配方法解題的複式評量。2010,7,20,取自:http://mathseed.ntue.edu.tw/resoures_4~93multi/數學領域多元評量手冊93年版/resoures_4~93multiA4.doc。
陳的慶(2010)。澎湖縣國一學生分數四則運算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建銘、陳清溪(2009)。2007年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結果之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4),1-38。
游鯉謙(2004)。台中地區國二學生在坐標平面單元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潘慧琳(1996)。動機的激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第十一版)。台北市:師大書苑。P.287-295
黃怡青(2006)。分組學習對國二數學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淑娟(2003)。原住民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俊程(2010)。合作學習對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與數學焦慮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馮莉雅、張有碧、吳蕙娟(2002)。國民中學數學科低成就學生之學習特性及補救教學方案成效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0,8,12,取自:http://ir.lib.wtuc.edu.tw:8080/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75/1/183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三民。
楊榮達(2007)。國中一年級學生一元一次方程式解題策略及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信耀(2008)。國一學生函數單元融入複式評量的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伯軒(2008)。探討影響國二學生數學學習成就的因素-以TIMSS 2003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泉、翁宜青、黃聰哲(2003)。國小五年級分數的整數倍教學實施複式評量之行動研究。2010,7,20,取自:http://mathseed.ntue.edu.tw/resoures_4~92multi/國小部份/resoures_4~92multi_1&04.doc。
廖碧珠(2006)。合作學習對國中一年級學生的數學態度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樊銀華(2006)。複式評量應用在國一生數學銜接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惠芬(2005)。寫作活動融入國小二年級數學教學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耀嬋、何華國(2004)。國小融合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3,215-260,取自:http://www.ncyu.edu.tw/files/site_content/giee/8.pdf
謝金秤(2007)。國中因式分解之複式評量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宗穎(2009)。數學史融入國小數學教學之實驗研究-以「圓」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君毅(1096)。錨式情境教學法對國小學童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科科學研究所教學科技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鍾明芬(2009)。影響學生學習成效關鍵成功因素之彙總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韓幼賢(1994)。教育心理學下冊(第二版)。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英文部分
Anania, J.(1983) theinfluence of instructional conditions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Evaluation in Education,7,1-92.
Atkinson, J. W. (1964). 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 Princeton, NJ:Van Nostrand.
Atkinson, J. W. (1965). The mainsprings of achievement oriented activity. In Krumboltz, J. W. (ed.). Learning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Chicago:Rand McNally.
Block, J.H.(1970). The effects of various levels of performance on selected cognitive, objective and time variabl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Bloom, B.S.(1968). Learning for mastery. Educational Evaluation,1,1-12.
Buke, A.J.(1983) Potential for learning contrastedn under tutorial and group approaches to instruc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Carrol, J.B. (1963). A model for school learning.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64, 723-733
Fuchs, L. S. & Fuchs, D. (1986). Effects of systematic formative evaluation: A meta-analysis. Exceptional Children, 53(3), 199-208.
Hough, L.W., & Piper, M.K., (198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and science achieve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9(1), 33-38.
Schmid, W. (2000). New battles in the Math Wars. Available from http://www.math.harvard.edu/%7Eschmid/articles/wars.html
Schunk, D. H. (1995). Self-efficacy and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In
L. J. E. Maddux (Ed.), Self-efficacy, adaptation, and adjustment. NY: Plenum Press.
Sfard, A. (1991). On the dual nature of mathematical conceptions:Reflections on processes and objects as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coi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2, 1~36.
Skinner, B. F. (1979). The shaping of a behaviorist. New York:Knopf.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