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惠娟
Hui-Juan Lin
論文名稱: 國際新聞雜誌節目敘事結構分析 ─以文茜世界週報為例
Narrative structur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news magazine program - example of "Sisy's world"
指導教授: 林東泰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9
中文關鍵詞: 新聞敘事結構國際新聞電視新聞雜誌型節目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59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際新聞在全球化趨勢下對國人國際觀的建立甚為重要,近年來電視新聞台將國際新聞從一般新聞時段抽離出來,以雜誌型節目重新包裝。近年學者將敘事學帶入新聞學,說明新聞只是一種述說真實事件的敘事方式,是學術界的一大突破,不過報紙與電視新聞在敘事結構上仍有很大的不同,無法直接援用。因此本研究分析國際新聞雜誌節目的敘事結構,以【文茜的世界周報】作為分析對象,試圖了解與描繪出電視新聞雜誌節目敘事結構的輪廓,希望能為電視新聞敘事的學術理論釐清概念,提供後續研究繼續發展的空間。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4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視新聞敘事與產製 17 ㄧ、 電視新聞敘事本質 17 二、 電視新聞產製 20 三、 電視新聞敘事者─主播 26 第二節 電視新聞文類 29 ㄧ、 新聞學 31 二、 雜誌編排 32 三、 紀實娛樂 33 第三節 國際新聞的發展與想像 35 第四節 從文學敘事理論轉向電視新聞敘事分析 40 一、 Chatman影像敘事分析 42 二、 Labov人際敘事 47 三、 Allen Bell新聞話語結構 50 四、 Montgomery電視新聞敘事 54 五、 電視新聞敘事結構 5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分析架構 6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65 第四章 電視國際新聞雜誌節目敘事結構分析 第一節 開頭結構 66 第二節 代言結構 79 一、 核心新聞 84 二、 次要新聞 91 第三節 結尾結構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6 參考文獻 112 附件:節目逐字稿 120 圖表目錄 表1-1:台灣各家電視台國際新聞節目列表 8 表4-1:各集新聞影像來源 82 圖2-1:Chatman 將敘事區分為故事和內容兩個部分 43 圖2-2:敘事文本參與關係 45 圖2-3:Bell新聞話語結構 50 圖2-4 新聞組件的階層結構 55 圖2-5: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圖59 圖4-1-1:電視新聞敘事結構之開頭結構 66 圖4-1-2:片頭「紫色歌劇院舞台」 67 圖4-1-3:片頭「英文名門牌」67 圖4-1-4:片頭「鑲有全球地圖拱門」68 圖4-1-5:片頭「陳文茜臉譜與節目名」68 圖4-1-6:主播台開場畫面 69 圖4-1-7:主播台開場畫面 70 圖4-1-8:敘事層次 71 圖4-1-9:鏡面切割76 圖4-2-1:電視新聞敘事結構之代言結構 80 圖4-2-2:專題片頭1 80 圖4-2-3:專題片頭2 80 圖4-2-4:專題片頭3 80 圖4-2-5:專題摘要 81 圖4-2-6:悼念式的鋪陳 85 圖4-2-7:災害現場 86 圖4-2-8:動畫運用 87 圖4-2-9:地球影像 88 圖4-2-10:由彩色轉黑白塑造悲劇性格 94 圖4-2-11:泰國核能研究所副主任受訪畫面 95 圖4-2-12:電話訪問 97 圖4-2-13: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柳中明受訪畫面 99 圖4-3-1:電視新聞敘事結構之結尾結構 102 圖4-3-2:結尾畫面 105 圖5-1:電視新聞雜誌節目融合文類 107 圖5-2:電視新聞雜誌節目敘事結構圖 109

    +-2°C行動聯盟官方網站 (2012)。上網日期:2012年1月2日,取自於:http://正負2度c.tw/index.php。
    nio電視網-電視節目表資訊平台 (2012)。上網日期: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niotv.com/i_index.php?cont=day
    TVBS「十點不一樣」(2012)。上網日期: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1.tvbs.com.tw/tvbs2011/tvbs/?d=2012515214223
    三立新聞台「消失的國界」(2012)。上網日期: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blog.iset.com.tw/borderlessworld/
    中天新聞台文茜部落格 (2012)。上網日期:2012年1月2日,取自於:http://blog.ctitv.com.tw/sisy/archive/2010/10/23/3273.aspx。
    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 (2008)。《美國電視新聞雜誌類節目現狀研究》。上網日期2012年5月15日,取自: http://blog.udn.com/jason080/1832218#ixzz1uwcRXYUY
    中視全球資訊網 (2012)。上網日期: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beta.ctv.com.tw/opencms/jsp/programlist.jsp
    公共電視新聞網 (2012)。上網日期: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news.pts.org.tw/
    毛家武 (2007)。〈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新聞政治功能的演變與發展〉,《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9(5):45-49。
    牛隆光(2011)。〈電視新聞報導敘事特徵的論述面向〉,《傳播研究與實踐》。1(2):245-268。
    牛隆光、林靖芬(2006)。《透視電視新聞─實務與研究工作談》。台北:學富。
    王玉燕(2008)。《環境議題記錄片的敘事策略研究:一個集體行動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亞維譯 (2012)。《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原書:Richard M. Marsam(1992). Non-fiction film : a critical histor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台北:遠流。
    王泰俐 (2003)。〈從麥克魯漢觀點檢視本土電視新聞研究與雙重文本概念之演變〉,《中華傳播學刊》。4: 145-184。
    王泰俐 (2004)。〈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81: 1-41。
    台灣電視台 (2012)。上網日期: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ttv.com.tw/news/newsContentV.htm
    民視新聞台「台灣看天下」(2012)。上網日期: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world.ftv.com.tw/
    江靜之(2011)。〈舊聞中找新聞:從訪問者角度看廣電新聞訪問互文性〉,《傳播與管理研究》。10(2):3-36。
    呂雅雯、盧鴻毅、侯心雅 (2010)。〈再現貧窮:以電視新聞為例〉,《新聞學研究》。102: 73-111。
    李大介 (2012年1月)。〈危險名女人 陳文茜─讓大老闆、黨主席都甘心稱臣的言論大戶〉,《財訊》。上網日期: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401&id=2071
    李天鐸譯 (1993)。《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原書Allen, Rober C. [1992]. Channel of Discourse: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 UK:Routledge.)
    李美華 (2005)。〈從國際新聞流通理論探討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報導內容之轉變(1988-1999年)〉,《新聞學研究》,85: 111-139。
    李異瑋 (2010)。《電視社會新聞節目之敘事研究 以卜羅普為分析架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周平 (2004)。〈諸法皆空:質性研究與知識想像〉,林本炫、何明修 ( 編 ),《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頁223-262。
    東森電視台「李四端的雲端世界」(2012)。上網日期:2012年8月15日,取自:http://blog.yam.com/newsebc/article/47618887
    林東泰 (2008)。〈傳播政治經濟學、文化研究與敘事理論〉,《大眾傳播理論》,第十二章。
    林東泰 (2011)。〈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新聞學研究》,108: 225-264。
    林東泰(2009)。《新聞敘事結構有兩種:話語結構與故事結構》。中華傳播學會2009年會論文。
    林照真(2005)。〈小報老闆的生意經〉。上網日期:2012 年6 月28 日,取自http://blog.yam.com/lichinli2005/archives/549716.html
    洪貞玲、廖雅琴、林舫如(2008)。〈國際新聞的國內化與小報化:以我國報紙報導WTO香港會議為例〉,《中華傳播學刊》,14: 77-114。
    洪賢智 (2005)。《電視新論》。臺北市: 亞太圖書。
    凌美雪、王寓中、范正祥 (2011年11月22日)。〈陳文茜爆料:夢想家預算 馬吳決定的〉,《自由時報》,頁A4。
    唐士哲(2005)。〈新聞現場的經濟意涵〉,《廣播與電視》。25:1-25。
    孫惠柱(2006)。《戲劇的結構與解構─敘事性結構與劇場性結構》。台北:書林。
    張秋康(2004)。《分析美國菁英媒體對「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新聞報導─以紐約時報與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敖國珠 (2010)。《我國電視新聞主播養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許秩維 ( 2011年11月22日)。〈國際觀欠佳 7成不知邦交國數〉,《中央通訊社》。上網日期2012年2月23日,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E5%9C%8B%E9%9A%9B%E8%A7%80%E6%AC%A0%E4%BD%B3-7%E6%88%90%E4%B8%8D%E7%9F%A5%E9%82%A6%E4%BA%A4%E5%9C%8B%E6%95%B8-065306926.html
    郭力昕 (1992). 〈跳出小眾媒介的困局〉,敦誠 (編)。《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頁127-131,台北:唐山。
    郭岱軒 (2011)。《電視新聞敘事研究:以戲劇性元素運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郭倩文(2008)。《台灣有線電視新聞主播的展演類型研究》。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陳文茜 (1999)。《文茜半生緣》。台北:時報文化。
    陳其銳 (2006)。《電視新聞中影像與感動:以電視新聞專題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陳昌祺 (2008)。《台灣電視新聞頻道國際新聞節目製播策略探討---以中天新聞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惠 (2008)。〈探尋數位時代中敘事與媒介之關係〉,中華傳播學會2008年會論文。
    陳毓麒 (2001)。〈電視新聞影音結構與閱聽人理解〉,《廣播與電視》,17: 119-143。
    陳憶寧(2011)。〈電視新聞戲劇化效果研究:由議題設定與收視動機角度來看〉,《新聞學研究》。109: 77-120。
    陳馥綺 (1992)。《我國電視國際新聞報導之分析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韜文、李金銓、潘忠黨、蘇鑰機(2002)。〈國際新聞的「馴化」:香港回歸報導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73:1-27。
    湯雅雯(2011年10月5日)。〈陳文茜歌頌放生 動保團體批不良示範〉,《聯合報》,頁A3。
    華視新聞雜誌 (2012)。上網日期:2012年8月15日,取自:http://event.cts.com.tw/news/newsmag/
    馮建三(1992)。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文R. Williams (1975).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s. London: Fontana.).
    黃俊儒、簡妙如 (2006)。〈科學新聞文本的論述層次及結構分佈:構思另個科學傳播的起點〉,《新聞學研究》,86: 135-170。
    黃新生(1994)。《電視新聞》。台北:遠流。
    黃葳葳 (1993)。〈電視新聞配樂對閱聽人的影響〉,《廣播與電視》,1(3): 67-90。
    黃嬿 (2009)。《台灣報紙全球與地方環境新聞分析─以全球暖化和「八八風災」新聞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中祥(2006)。〈電視新聞缺乏國際觀〉,《廣告雜誌》,180: 13。
    維基百科「華視新聞雜誌」(2012)。上網日期:2012年8月15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F%AF%E8%A6%96%E6%96%B0%E8%81%9E%E9%9B%9C%E8%AA%8C
    臧國仁(1989)。〈國際新聞傳播研究的系統觀〉,《新聞學研究》。41: 159-200。
    劉渼 (2008)。〈創意說故事後敘事模式的教學應用研究〉,《台北大學中文學報》,4: 1-34。
    劉新白, 陳清河, 沈文英編著(2003)。《電視節目概論》。台北縣蘆洲市: 國立空中大學。
    劉新白、沈清河、沈文英 (2003)。《電視節目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蔣翠芳 (2008)。《國際通訊社與台灣有線新聞台之國際新聞產製供需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蔡琰、臧國仁 (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8: 1-28。
    蔡琰、臧國仁(2003)。〈由災難報導檢討新聞美學的「感性認識」:兼談新聞研究向美學轉向的幾個想法〉,《新聞學研究》,74: 95-119。
    蔡琰、臧國仁(2010)。〈論新聞讀者之「想像」:初探「紀實報導」可能引發的線索〉,《中華傳播學刊》,17: 235-268。
    蔡筱穎 (2000)。《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人文。(原書Pierre Bourdieu [1998]. Sur la television. New York : New Press.)
    盧非易 (2011) 。〈鳥瞰時光:侯孝賢電影的時間性〉,《侯孝賢電影學術研討會》, 名古屋愛知大學、大阪關西大學,2011. 06。
    蕭裕民 (2010)。《國際新聞論述之競逐與反思:以批判性論述分析透視Al-Jazeera與CNN「以巴衝突」之國族建構策略》。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祥蔚 (2007)。〈國際傳播與國際關係〉,張亞中 ( 編 ),《國際關係總論》,頁527-550。台北:揚智文化。
    謝佳珍 (2012年3月15日)。〈掌握國際大事 新聞局推新網站〉,《中央通訊社》。上網日期2012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cna.com.tw/Views/Page/Search/hyDetailws.aspx?qid=201203150248&q=%e8%ac%9d%e4%bd%b3%e7%8f%8d+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書局。
    韓叢耀(2005)。《圖像傳播學》。台北:威士曼。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 (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台北:五南。(原書Martin W. Bauer & George Gaskell [2000].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 .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蘇蘅、鄭淑文 (2009)。〈紀實娛樂節目之全球在地化歷程-以探索頻道在台灣為例〉,《廣播與電視》,30: 1-28。

    Abercrombie, N. (1996). Television and society. Baker & Taylor Books.
    Alan, J., Lane,J,M. (2003). Anchoring American: The Changing Face of Network News. Chicago, IL: Bonus Books.
    Altheide, D. L. (1976). Creating Reality: How TV news distorts Event. Beverly Hills: Sage.
    Avendano, C. (2011). Television and its New Expression, Communicar, 18: 36. P. 10-13
    Bal, M. (1997).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Bell, A. (1991).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 Oxford: Blackwell.
    Bell, A. (1996/2007). The discourse structure of news stories. In van Dijk (Ed.), Discourse studies. vol. 1. Source:In A. Bell & P. Garrett (eds.) (1998), Approach to media discourse (pp. 64-104).
    Berger, A. A. (1997). The nature of narratives. Narratives: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Thousand Oaks, CA: Sage.
    Bignell , J.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Televis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Bourdon, J. (2000). Live television is still alive: On television as an unfulfilled promise.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2: 531-556..
    Brossard, D. Shanahan, J., McComas, K.(2004). Are Issue-Circle Culturally Constructed? A Comparasion of French and American Coverage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7 (3), 359-377.
    Carvalho, A. (2007). Ideology cultures and media discourses on scientific knowledge: re-reading news on climate chang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16: 223-243.
    Chatman, S. (1980).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atman, S. (1990). Coming to terms: The rhetoric of narrativ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ohan, S., & Shires, L. M. (2003). Telling stori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London: Routledge.
    Cohen, A. A., Levy, M. R., Roeh, I., & Gurevitch, M. (Eds.). (1996). Global newsrooms, local audiences: A study of the Eurovision news exchange. London: J. Libbey.
    Czarniawska, B. (2004). Narrative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London: Sage.
    Fludernik, M.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narratology. NY: Routledge.
    Fulton, H., with Huisman, R., Murphet, J., & Dunn, A. (2005). Narrative and media.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ry R.Edgerton & Brian G. Rose (2005). Thinking Outside the Box: A Contemporary Television Genre Reader.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Gaultung &Ruge (1965).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News. Journal of Peace.
    Ginneken, J. (1998). Understanding global new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Goffman, E. (1981). Forms of talk.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Grabe, M. E. & Zhou, S. (1998). The effects of tabloid and standard television news on viewers evaluations, memory, arousal. Paper presented in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Division at AEJMC Baltimore, MD, August.
    Graber, D. (1984).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Gurevitch, M., Levy, M. R., & Roeh, I. (1991). The global newsroom: Convergences and diversities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television news. In P. Dhlgren & C. Sparks (Eds.), Communications and citizenship: 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new media age. London: Routledge.
    Hartley, J. (1982). Understanding new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Herman, D. (1999). Narratologies: New p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analysis. Columbus, OH: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Hester, J. B. (1998). The Environment Issue 1987-1991: A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TV News, Real-world cues, And Public Opinion. Submitted in the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University of Alabama.
    Johnson-Cartee, K. S. (2005). News narratives and news framing: Constructing political realit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Kellner, D. (1991). Film, Politics, and Ideology: Reflections on Hollywood Film in the Age of Reagan. Velvet Light.
    Labov, W. (1972).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 Studies in the black English vernacular.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abov, W., & Waletsky, J. (1967). Narrative analysis: Oral version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In J. Helm (ed.), Essays on the verbal and visual arts (pp. 12-44). Sea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Lacey, N. (2000).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 theory. Narrative and genre: Key concepts in media studies. London: MacMillan.
    Langer, J. (1998). Tabloid television: Popular journalism and the “other news.”
    Larson, J. F. (1984). Television’s window on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affairs coverage on the US networks. 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Lewis, J. (1991). The ideological octopus: an exploration of television & its audience.
    London: Routledge.
    McComas、Shanahan and Butler (2001). Environmental Content in Prime-Time TV’s Non-News Entertainment and Fiction Programs.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14: 533-542.
    McLuhan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McGraw-Hill.
    McQueen, D. (1998). Television : a media student's guide. London: Arnold.
    Mishler, E. (1995). Models of narrative analysis: A typology. Journal of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5(2), 87-123.
    Mittel, J. (2004). Genre and television. New York: Routledge.
    Montgomery, M. (2007). The discourse of broadcast news: A lingusitic approach. London: Routledge.
    Nosty, B. D. (2009). Building climate change in the media. Infoamérica’s Iberoamerican Communication Review. 1: 91-115.
    Renov, M. (1993). Theorizing Documentar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Riessman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Roeh, I. (1989). Journalism as Storytelling, Coverage as Narrative. American Behavior Scientist. 33: 162-168.
    Ronald N. Jacobs (1996). Producing the news, producing the crisis: narrativity, television and news work.
    Schmid, W. (2003). Narrativity and eventfulness. In T. Kindt (ed.), What is narratoloty?: Questions and answers regarding the status of a theory (pp. 17-33).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 Co. KG Publishers.
    Stephen C. Zehr (2000). Public representations of scientific uncertainty about global climate chang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9: 85-103.
    Thussu, D.K. (2007). News as entertainment.The Rise of Global Infotainment. Los Angeles: Sage.
    Todorov, T. (1969). Grammar of narrative. The Hague, Netherlands: Mouton.
    Volkmer, I. (1999). CNN-news in global sphere: A study of CNN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communication. Luton, Beds, UK: 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
    Weingart P, Engels A, and Pansegrau P. (2000). Risks o f communication: Discourses on climate change in science, politics, and mass media.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9, 261-28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