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翁亞婷
Weng, Ya-Ting
論文名稱: 從新興詞彙探究兩岸語言現象—以類詞綴為例
Cross-Strait Chinese Linguistic Phenomena from the View of Neology: A Study on Quasi-affixes
指導教授: 洪嘉馡
Hong, Jia-F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新興詞彙兩岸詞彙類詞綴詞彙詞義
英文關鍵詞: Neology, Cross-strait words, Quasi-affixes, Lexical semantic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SL.009.2019.A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2下載:9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華語教學也開始重視各地使用華語地區之交流,期望拓展更廣闊的華語觀。華語因文化、社會、族群等因素產生許多變體,語言學習之重要目的為溝通,為符合當前華語各區社會文化語言使用趨勢,各地區不同詞彙及新興詞彙之教學也逐漸受到重視。
由於新詞具時代性及時效性,故本研究語料部分以兩岸2012年至2017年的新詞作為分析語料,分析當前新詞並著重於類詞綴的語言現象。大陸地區以《中國語言生活狀況》作為語料來源,臺灣地區以《蘋果日報》作為語料來源,分析類詞綴派生出的新詞,並做兩岸比較,最後提出教學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在新詞方面,從語言使用角度來看,新詞的音節數從三音節朝四音節發展,構詞形式以複合詞最多,且有增加趨勢;從社會文化角度來看,新詞具區域性之特性表現在詞彙上:1. 同一詞義兩岸無對應詞彙;2. 兩岸不同的詞彙但具有相似詞義;3. 兩岸同樣有的詞彙但具有不同詞義。
在類詞綴方面,從語言使用角度來看,兩岸呈現出的語言現象大致相同,可歸納出以下三點:1. 雙音節詞根與類詞綴結合仍是當前最活躍的組成方式;2. 類詞綴與偏正結構詞根結合的數量最多;3. 類詞綴與詞根的感情色彩互相牽制、影響,決定新詞的感情色彩。從社會文化角度來看,可發現以下兩點:1. 語言的共通性與差異性:同時在兩岸活躍的類詞綴顯示語言有共通性,然而在大陸地區相當活躍的「門」、「體」類後綴,在臺灣地區新詞的能產性相當低,顯示語言具差異性;2. 語言的區域性差異:區域性的差異表現在翻譯取向、慣用詞彙、命名取向等三個方向。另外,在語言發展影響的部分,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地區直接使用大陸的詞彙比例呈現增長趨勢。

Under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teaching has also started to pay heed to the use of Chinese in each region.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current trend of social and cultural language use in various Chinese-speaking regions, the teaching of new words in different regions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The new words are time-sensitive and responding to the times, thus The report “Language Situation of mainland China” and the newspaper “Apple Daily” of Taiwan region from 2012 to 2017 are taken as the source to analyze new words derived from quasi-affixes, make cross-strait comparisons, and propose teaching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use, the number of syllables of new words develops from three towards four syllables, and the word formation in compound words is the most, with a growing tre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ulture, the new words hav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1. New words have no corresponding words in the two regions. 2. Different words have similar meanings. 3. One same word has different mean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use,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of quasi-affixes presented in two regions are roughly the same.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can be summarized: 1. The combination of two-syllable roots and quasi-affixes is still the most active form. 2. The quasi-affixes are combined with partial formal root the most. 3. The quasi-affixes mutually influence the roots to determine the emotional color of new wo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ulture,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can be found: 1. Commonality and difference of Chinese. 2.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ranslation orientation, idioms, and naming orientation.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age of the words in mainland China by Taiwan indicates an increasing trend.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新詞相關研究 3 一、新詞的定義 3 二、新詞的來源與結構 4 三、兩岸新詞相關研究 8 第二節 新詞詞義相關研究 10 一、詞彙的詞義探討 10 二、詞彙的詞義發展 13 第三節 類詞綴相關研究 15 一、類詞綴的定義 15 二、類詞綴的來源與類型 18 三、類詞綴詞義分析 19 四、現代漢語類詞綴相關研究 21 第四節 詞彙教學 23 第五節 研究問題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語料來源 27 第二節 研究工具 29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1 第四章 新詞的語言現象 35 第一節 新詞結構類型 35 第二節 新詞的類型分佈 40 第三節 類詞綴的使用狀況 43 第四節 小結 50 第五章 類前綴的語言現象 51 第一節 從音節層面探討 51 第二節 從構詞層面探討 53 一、構詞分析 53 二、綜合討論 63 第三節 從詞義層面探討 64 一、詞義分析 65 二、感情色彩分析 71 第四節 小結 72 第六章 類後綴的語言現象 75 第一節 從音節層面探討 75 第二節 從構詞層面探討 76 一、構詞分析 76 二、綜合討論 86 第三節 從詞義層面探討 87 一、詞義分析 88 二、感情色彩分析 94 第四節 小結 95 第七章 綜合討論與教學應用 97 第一節 兩岸新詞彙語言現象的比較 97 一、從語言使用面向 97 二、從社會文化面向 98 第二節 兩岸類詞綴語言現象的比較 99 一、從語言使用面向 99 二、從社會文化面向 101 第三節 教學建議與應用 103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與研究限制 105 參考文獻 107 附錄一:2012年至2017年十個類前綴新詞表 115 附錄二:2012年至2017年十個類後綴新詞表 119

Altmann, E.G., Pierrehumbert, J.B., & Motter, A.E. (2011). Niche as a determinant of word fate in online groups. PLoS ONE 6(5), e19009.
Fischer. (1998). Lexical Change in Present Day English: A Corpus-Based Study. Germany: Gunter Narr Verlag Tübingen.
Hudson, R. (1996). Socio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ymes, D. (1964).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A Reader in Linguistics and Anthropology. New York: Harper & Row.
Keller, R. (1994). On Language change: The invisible hand in language. London: Routledge.
Labov, W. (1972).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of Chicago.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Vol. 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 (1977). Semantics (Vol. 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tcalf, A. (2002). Success, Pedicting New Words: the Mystery of Their Success. Boston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O’Grady, W. & Dobrovolsky, M. (1988). Contemporary Linguistic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aipei: The Crane Publishing.
Pustejovsky, J. (1995). The Generative Lexicon.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Renouf, A. (2014). Neology: from word to register. Source: Language & Computers, 78(1), 173-205.

刁晏斌(2000)。差異與融合—海峽兩岸語言應用對比。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刁晏斌(2015)。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現代漢語差異與融合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弋丹陽(2012)。《現代漢語》中的類詞綴教學。才智,8,161。
亓婷婷(1989a)。略論臺灣地區流行新詞與社會心理之關係(上)。華文世界,51 ,58-63。
亓婷婷(1989b)。略論臺灣地區流行新詞與社會心理之關係(下)。華文世界,52 ,24-32。
方麗娜(2004)。華語詞彙的認知途徑與教學策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139-158。
王小曼(2013)。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類詞綴研究。安徽省會合肥市:安徽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政瑜(2015)。華語詞彙教學策略研究——以菲律濱某僑校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康麟(2014)。對外漢語教學視角下的漢語詞綴化現象研究。重慶市:重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敏東(2001)。字母詞在臺灣。國科會研究計劃 (NSC89-2411-H-130-012)。2018年12月,取自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yuwenjianshetongxun/6901.htm
王晴薇(2011)。以現代佛教文學為中高級華語讀本的教材教法設計-運用佛教數位資源於內容取向華語教學法之詞彙教學設計。臺灣華語文教學,10,60-72。
史有為(1999)。語言社群類型與臺灣的外來詞。語言文字應用,2,75-81。
呂叔湘(1978)。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宇明(2010)。語言的在地化與全球化:評論《全球華語詞典》的詞彙收錄。華語文教學研究,9(2),97-102。
李依靜(2016)。文化詞彙教學設計─以十二生肖為主題。高雄市:文藻外語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雅萱(2009)。隱喻(Metaphor)與文化詞彙對於學習華語的影響-以十二生肖為例。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維潔(2016)。華語報刊新聞語體之常用詞表建置與詞彙特色探討。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阮麒(2013)。漢語「吃+X」詞彙探究及其文化詞彙教學-以高級華語學習者為討論範圍。臺大華語文教學研究,1,93-125。
周清海(2011)。人生記憶:一個華文教學者的回憶。臺北市:八方文化企業。
周清海(2014)。論全球化環境下華語的規範問題。華語教師之友,1,1-7。
孟令偉(2011)。手語歌對華語詞彙習得成效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季含宇(2014)。外國學生習得類詞綴的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遼寧省大連市: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金珠(2003)。雲林縣國中校園流行新詞之調查研究。嘉義市: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冠志(2012)。大學生對外來語的觀點和使用-以南台科技大學為例。臺南市:南台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莉婷(2006)。國中生校園流行詞彙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靚曄(2013)。近義詞動詞組詞彙語義辨析與對外華語近義司教學-「造成」、「形成」、「引起」、「導致」。臺大華語文教學研究,1,65-92。
林麗君(2010)。從漢語新詞看隱喻的造詞功能。棗莊學院學報,3,52-55。
竺家寧(1999)。漢語詞彙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竺家寧(2009)。詞彙之旅。臺北市:正中書局。
竺家寧(2013)。近年來臺灣校園新詞的發展與演化。中國社會語言學,1,1-15。
邱明瀚(2005)。臺灣地區國語中新外來詞的收集、整理與研究1981—200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慧蘭(2006)。現代漢語新詞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敏(2015)。中國語言監測研究十年。載於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組編)。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5(頁22-32)。北京:商務印書館。
姚榮松(1992a)。臺灣現行外來語的問題。師大學報,1992(37),329-362。
姚榮松(1992b)。海峽兩岸新詞彙的比較分析。國文學報,21,235-258。
姚榮松(1996)。從兩岸三地新詞的滋生類型看當代漢語的創新與互動。法國首屆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3。法國:鳳凰書店。
姚榮松(1998)。臺灣新詞新語1997-98 引論。華文世界,88,1-5。
姚漢銘(1995)。試論新詞彙語規範化。語言教學與研究,1995(1),82-95。
洪嘉馡、黃居仁(2008)。語料庫為本的兩岸對應詞彙發掘。語言暨語言學,9(2),221-238。
洪嘉馡、黃居仁(2013)。以中文十億詞彙料庫為基礎之兩岸詞彙對比研究。中文計算語言學期刊,18(2),19-34。
孫瑞霞(2015)。2013年漢語網路新詞造詞法研究。牡丹江大學學報,23(1),17-21。
孫豔(2000)。現代漢語詞綴問題探討。河北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3(3),55-58。
徐喜萱(2003)。臺灣報章標題隱喻詞彙宏觀分析與外籍生認知度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照明(2017)。2012年至2014年出現的中文新詞調查研究報告。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之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AER-104-12-F-2-02-00-3-02),未出版。
張小平(2003)。當代漢語類詞綴辨析。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5(5),22-25。
張志毅、張慶雲(1997)。新時期新詞彙的趨勢與選擇。語文建設,3,16。
張莉萍(2012)。對應於歐洲共同架構的華語詞彙量,華語文教學研究,9(2),77-96。
張莉萍(2014)。不同母語背景華語學習者的用詞特徵: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文計算語言學期刊,19(2),53-72。
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2013)。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3。北京: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2014)。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4。北京: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2015)。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5。北京: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2016)。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北京: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2017)。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7。北京:商務印書館。
曹希安(2016)。當代華語流行詞彙補充教材設計。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曹煒(2009)。現代漢語詞義學(修訂本)。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梁超(2014)。漢語新詞彙的對外漢語教學。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4(5), 125-126。
符淮青(2008)。現代漢語詞彙。臺北市:新學林出版社。
許斐絢(1999)。從報章雜誌流行語看目前臺灣的文化現象。華文世界,93,1-14。
許斐絢(2000)。臺灣當代國語新詞探微。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雅婷(2008)。圖文互動策略在初級華語文詞彙教學適用性之調查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光磊(1994)。漢語詞法論。上海:學林出版社。
陳明富、張鵬麗(2011)。社會發展與漢語新詞。科學‧經濟‧社會,1,80-84。
陳建民(1996)。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的詞彙變異。語言文字應用,1,86-92。
陳原(2001)。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蓓(2013)。漢語新詞隱喻的認知研究。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單強(2002)。充滿活力的新詞新語。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68-73。
曾立英(2008)。現代漢語類詞綴的定量與定性研究。世界漢語教學,4,75-88。.
曾榮汾(1994)。兩岸語言詞彙整理之我見。兩岸漢語語彙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3-231)。臺北市:中華語文研習所。
湯廷池(1989)。漢語詞法句法續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湯志祥(2001a)。當代漢語詞彙的共時狀況及其嬗變―90年代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漢語詞彙研究現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湯志祥(2001b)。當代漢語詞彙的共時狀況及其嬪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黃心慧(2011)。羅馬房記憶策略應用於華語詞彙學習與成效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麗儀(2011)。現代漢語詞彙搭配與以學習者習得認知過程為中心的詞彙教學實踐。中原華語文學報,8,43-57。
楊惠媚、陳浩然、潘依婷(2015)。分析華語口語語料庫高頻詞之特點並對TOCFL詞表提出建議。華語文教學研究,12(1),1-44。
董秀琳(2013)。「學生互動式教學法」在中級華語詞彙教學中的應用。新北市: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思涵(2011)。漢語飲食範疇隱喻詞彙之探析與教學應用。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叔新(2005)。漢語描寫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怡如(2013)。由〈全球華語詞典〉之收編詞彙觀「社區詞」意涵之價值。中原華語文學報,12,1-22。
劉貞妤、陳浩然、楊惠媚(2016)。藉學術語料庫提出中文學術常用詞表: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例。華語文教學研究,13(2),43-87。
劉偉(2016)。留學生漢語類詞綴習得偏誤分析和教學策略。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慧雅(2011)。臺灣社會變遷與新詞關係研究:以1981-2011年報紙用語為例。新北市:輔仁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秀慧(2016)。以概念融合理論解析同近義並列複合詞。語教新視野,5,24-40。
歐德芬(2013)。多義詞義項區別性探究-以感官動詞「看」為例。華語文教學研究,10(3),1-39。
潘玲玲(2010)。「流行語」在對外華語教學中的必要性。聯大學報,7(7),45-58。
蔡孟君(2012)。對日華語詞彙教學研究 —以《實用視聽華語三》的「中日同形詞」為本。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蓉芝(2014)。對外華語之文言文教材研究—以詞彙沿用為依據之選文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蔣紹愚(1981)。怎樣掌握古漢語的詞義—兼談「義位」和「義素」在詞義分析中的運用。語文研究,2,80-86。
鄭啟五(1990)。海峽兩岸用語差異再探。臺灣研究集刊,1,197-199。
鄭縈、陳雅雯(2009)。閩南語「頭」字的用法與其教學。臺灣語文研究,3,65-92。
蕭惠貞(2013)。多義詞「洗」之語義分析、詞彙排序與華語教學應用。華語文教學研究,10(4),47-80。
蕭惠貞、陳昱蓉(2014)。漢語詞彙歧義探究與教學應用。華語文教學研究,11(2),1-30。
謝石竹(2009)。記憶策略在華語詞彙教學中的運用。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國平(1985)。語言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謝菁玉、許瑞峰(2003)。漢語語料庫裡的「族」:走在虛化路上的類詞綴。清華學報,1, 131-152。
謝蕊婷、劉柯蘭(2018)。文化視野中的英漢新詞對比研究(2010- 2015)。決策與信息,4,48-58。
蘇金智、王立、儲澤祥(2015)。從兩岸學生詞彙知曉度及其使用情況調查看詞匯融合趨勢。語言文字應用,1,27-36。
蘇寶榮、沈光浩(2011)。漢語派生詞新詞彙的語言特徵。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1),55-60。
蘇寶榮、沈光浩(2014)。類詞綴的語義特徵與識別方法。語文研究,4,6-1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