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鳳圻
論文名稱: 德國華人華文教育研究-以五所中文學校為例
Chinese Education of Chinese German-A Case Study of Five Chinese Schools
指導教授: 信世昌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2
中文關鍵詞: 德國華人華文教育德國中文學校數位教學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German,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Chinese School in Germany, Digital Lear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0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兩岸三地德國華人總數據台灣僑委會統計約11萬名,台灣移民不過七千人。由台灣移民發起的德國中文學校聯合會有13所會員學校分散在德國各邦,2008年底斯圖佳中文學校成為全德第一個數位教學中心示範點。
    本文第一部分記錄德國華人移民歷史及其華文教育發展,並連帶記載德國主流教育現況及華文學習情形,試圖先鋪陳描寫大時代背景、社會情境以補足過去區域華人歷史較少提及德國華人移民的情形。第二部分則以五間由台灣移民所開設的中文學校做主要研究對象,分別是柏林中文學校、漢堡華人子弟學校、萊茵台北中文學校、福爾摩沙中文學校、斯圖佳中文學校。匯集實地走訪經驗、第一手紙本資料,從家庭教育、學校經營架構和教學內容、官方與半官方提倡的數位導入教學等多重角度進行分析建議,最後提出可能適用於這五所中文學校的五項具體建議和未來發展方向、三項亟欲優先處理的議題,盼望能有益於德國華人歷史紀錄與海外華文教育研究。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OCAC (Overseas Compatriot Affairs Commission, R.O.C.) , there are around 110,000 Chinese German in Germany, and only 7,000 immigrates are from Taiwan. Taiwanese immigrants had established 13 member schools of Chinesischer Schulverband Deutschland in Germany. In 2008, Stuttgart Chinese School became the first Chinese language digital learning school.
    The first part of the thesis records the immigr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German, Chinese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ntemporary mainstream education and Chinese learning in German. By describing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context, the seldom-mentioned regional Chinese learning is represented in the essay.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five Chinese schools, namely, Berlin Chinese School, Hamburg Chinese School, Rhein-Taipei Chinese School, Formosa Chinese School and Stuttgart Chinese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filed surveys and first-hand documents, the final part analyse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family education, school’s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teaching content, and digital learning advocated by authorities and semi-authorities, providing 5 concrete recommendations of future directions and 3 priority issues for the 5 Chinese schools to benefit the history record of Chinese German and the research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目錄 iii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2 一、研究目的 2 二、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與界定 3 一、德國華人 3 二、華文教育 4 三、多元文化教育 4 四、中文學校 4 五、德國台系中文學校 5 六、華語文數位學習教學點 5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過程 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 一、質性研究法 6 二、文獻與歷史研究分析 6 第二節 研究過程與步驟 7 一、文獻探討 7 二、田野調查 7 三、更新研究主題與內容 8 四、資料分析與撰寫 8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式 8 一、參與觀察 8 二、深入訪談 9 三、其他 10 第四節 研究對象 10 一、研究對象所屬範疇 10 二、受訪者 16 第五節 研究者背景與角色 18 第六節 研究之可信度與效度 18 一、同儕檢驗 18 二、三角檢測法 19 三、參與者檢核 19 第三章 德國華人移民歷程與當地移民教育 21 第一節 德國華人歷史沿革 21 一、13世紀至一次大戰前 21 二、一次大戰至二次大戰結束 23 三、戰後迄今 25 四、德國華人經濟、文化發展現況 26 第二節 德國華人移民現況及其社會情境 27 一、德國華人移民現況概述 27 二、其社會情境 31 第三節 移民子女教育現況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理論 33 一、移民子女教育現況 33 二、多元文化教育相關理論 34 第四章 德方華文工作與華人華文教育實施 37 第一節 德國教育體制概說 37 一、初、中等教育 37 二、高等教育 38 第二節 德方華文工作 39 一、德方華文工作歷史概說 39 二、德方華文工作現況 40 第三節 德國華人華文教育工作 43 一、中文學校歷史背景概說與現況介紹 43 二、中文教育於家庭與學校之落實情形 45 第四節 華人與當地教育之繫聯與對應 48 一、系聯:正規學校 48 二、對應:中文學校 48 第五節 小結 49 第五章 德國台系中文學校教育發展之影響因素 50 第一節 德國台系中文學校經營結構與分析 50 一、大環境造成之外部影響 50 二、校長與核心團隊是內部影響主因 51 三、教師及教學內容是次要影響因素 53 第二節 個案分析:五所台系中文學校 54 一、華人背景與中文學校經營之繫聯 54 二、五校現況分析 59 第三節 相關具體行動 59 一、針對五校的溝通行動 60 二、2010歐洲華人華文教育線上研討會 62 第六章 德國台系中文學校之相關議題 66 第一節 衍生對策與營運方式 66 一、背景:全球華語學習應用化 66 二、台灣官方對策與中文學校之回應 66 第¬二節 針對德國台系中文學校之建議 71 一、視數位教學為利基 71 二、華裔教材再提升 71 三、強化師培作業 73 四、增設華語檢定考試課程及商用華語班 74 五、招收外籍生並轉為在地經營模式 74 第¬三節 其他議題 75 一、德國各邦生活水平互異 76 二、數位導入教學之迷思 77 三、教師及家長立場矛盾 77 第七章 結論與研究限制 79 第一節 結論 79 一、德國華人歷史及其華文教育 79 二、華人移民之社會情境 80 三、分析德國台系中文學校經營結構 80 四、攸關轉型之建議 82 五、其他議題 8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85 一、外部限制 85 二、內部限制 86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86 一、深入探討德國台系中文學校轉型前後的差距 86 二、開發德國華裔研究 86 三、綜合分析兩岸三地德國中文學校 86 參考文獻 88 附錄1赴德訪談與見習列表 101 附錄2在台訪談列表 102 附錄3 德國大專院校漢學相關課程簡表 103 附錄4 田野調查部分圖片、訪談資料 107

    中文文獻
    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 Rossman著;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
    計畫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臺北市:五南。
    G.F. 赫德遜著;李申、王遵仲、張毅譯(2003)。歐洲與中國。臺北市:台灣古
    籍出版。
    Harold R. Isaacs著;鄧伯宸譯(2004)。族群:集體認同與政治變遷。臺北縣:立
    緖文化。
    Henry A. Giroux著;莊明貞審閱(2007)。教師是知識份子。臺北市:高等教育出
    版。
    James A. Banks著;國立編譯館主譯;李苹綺譯(2001)。多元文化教育概述(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John Lofland, Lyn H. Lofland著;任凱、王佳煌合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
    情境的觀察與分析(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臺北市:學富文化。
    Ludwig Emil著;楊成緒、潘琦譯(2006)。德國人:一個民族的雙重歷史。北京
    市:東方出版社。
    Michanel Quinn Pattion著;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Qualitative
    Research& Evaluation Methods)。嘉義市:濤石文化。
    Michael Stanford著;劉世安譯(2001)。歷史硏究導論。臺北市:麥田出版。
    Martin Vogt編;辛達謨譯(2000)。德國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出版。
    Mary Fulbrook著;王軍瑋、萬方譯(2002)。妳在哪裡,德意志?:一個找不到
    自我的國家。臺北縣:左岸文化。
    Ranjit Kumar著;胡龍騰等譯(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esearch
    Methodology: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臺北市:學富文化。
    Saskia Sassen著;黃克先譯(2006)。客人?外人?:遷移在歐洲(1800-)。臺北市:
    巨流圖書出版。
    Sebastian Haffner著;周全譯(2009)。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回顧德意志國。
    臺北縣:左岸文化。
    Theo Sommer編著;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譯(2007)。生活在德國。臺北市:臺
    灣商務。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比較教育研究室編譯(1989)。簡明國際教育百科全書:人
    的發展。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1993)。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市:臺灣書店。
    王家通(2006)。比較教育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
    王家鳳、李光真著(1991)。當西方遇見東方:國際漢學與漢學家。臺北市:光
    華雜誌出版。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維江(2004)。二十世紀德國的漢學研究。史林。5,7-13。
    王允剛(1970)。西德的中國之夜。僑務月報。215,14-15。
    丘秀芷(2007)。萬里一線牽:參加歐洲華文作家協會第七屆年會。僑協雜誌。105,
    53-56。
    史微譯(1956)。德國記者的匪區見聞。僑務月報。48,22-23。
    江雪齡(1997)。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市:師大書院。
    吳黎明(1990)。歐洲地區僑校之現況。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191-196。
    沈旭步(1993)。訪問亞歐七國掠影。僑協雜誌。43,70-74。
    沈旭步(1990)。東德普選邁向德國統一。僑協雜誌。28,34-37。
    李明歡(2002)。歐洲華僑華人史。北京市:中國華僑出版社。
    李明歡(2009)。歐洲移民政策與歐洲華人社會(草稿)。新時代、新視野、海外華
    人國際學術演討會。會議手冊,231-243。
    李明歡(2002)。九一一之後中國移民政策的若干思考。華僑華人歷史研究。4,
    12-16。
    李明歡(2003)。清末使臣筆記中的旅歐中國人。第二屆海外華人研究與文獻收藏
    機構國際合作會議(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stitutes and
    Libraries for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資料。
    李明歡(2002)。「非精英移民之路」:20世紀末葉西歐移民政策與中國新移民。
    海外華族研究論集。1,247-258。
    李明歡(1995)。當代海外華人社團研究。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國祁(2002)。中山先生與德國。臺北市:臺灣書店。
    李國祁(1996a)。德國的中國研究及其中文教學。漢學研究通訊。59,225-229。
    李國祁(1996b)。德國的中國研究及其中文教學。漢學研究通訊。60,345-351。
    李漢雯(1998)。如何增強華裔子弟中文語法能力—中文學校華語句型教材製作研
    究。華文世界。89,24-27。
    余文堂(2007)。中德早期關係史論文集。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余曉雯(2008)。德國招收外國學生策略之研究。比較教育。65,148-156。
    余曉雯(2009)。德國整合與提升移民背景學生語言能力政策之探討—學前與初等
    教育階段。教育資料集刊。41,185-206。
    余曉雯(2008)。德國教育系統中階級不平等現象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54:3,
    33-64。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台北市:正中書局。
    杜繼東(2000)。中德關係史話。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別必亮(2001)。承傳與創新:近代華僑教育研究。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吳劍雄(1993)。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台北市:允晨文化。
    林柏圻(2006)。多元語言、文化在德國學校的歷史-Krüger-Potratz跨文化關懷
    之研究。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
    林清江,黃昆輝編著(1967)。海外僑校中小學華文課程設備參考資料。臺北市:
    正中書局。
    柯偉林著(W. C. Kirby)著;陳千平等譯(2006)。德國與中華民國。南京:江蘇人
    民出版社。
    姚舜著(1988)。西德、奧地利、瑞士華僑槪況。台北市:正中書局。
    周玉秀(2007)。德國的跨文化教育意識。國民教育。47,52-60。
    周惠民編著(2003)。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臺北市:三民書局。
    姜麗萍主編(1967)。教師漢語課堂用語教程。北京市: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姜義華、霍林東、趙吉惠著(2003)。史學導論。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郁漢良(2001)。華僑教育發展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信世昌、張鳳圻(2009)。德國華語教學之發展與影響因素。教育資料與研究。
    90,77-104。
    胡昌智(1990)。德國漢學的機構及活動。未發表。
    胡蕙寧(2007)。學德國人過生活。臺北市:太雅。
    洪千雅(2004)。德國移民政策之研究。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
    洪珊(1963)。漢堡的華僑社會。僑務月報。133,37-38。
    洪珊(1960)。總統巨著「蘇俄在中國」—西德朝野備極推崇。僑務月報。91,
    6-7。
    高信(1981)。歐美亞非之行。僑協雜誌。2,2-12。
    高敬倫、高敬(1986)。歐遊日記。僑協雜誌。13,88-95。
    高鋒(2009)。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中國海外移民的歷史與現狀。僑協雜誌。
    115,50-53。
    高偉濃、楊晶(2004)。二戰後歐洲華文教育的歷史與前景的初探。暨南大學華人
    學院學報第二期。2,1-6。
    徐斌編著(1956)。歐洲華僑經濟。臺北市:海外。
    馬振犢、戚如高著(1998)。蔣介石與希特勒: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臺北市:
    東大發行。
    馬漢茂等主編;李雪濤等譯(2005)。德國漢學:歷史、發展、人物與視角。鄭州:
    大象出版社。
    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編(2008)。跨界流離: 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臺北
    市 : 臺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
    凌穗芬、曹昌振等著(1996)。概覽世界各國僑教。研習資訊。13:5,26-35。
    耿有權(2005)。法蘭克福大學的漢學研究與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4,
    98-101。
    陳三井(2005)。華工與歐戰。臺北市:中硏院近史所。
    陳茂棠(1994)。德國的經驗。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陳懷東,張良民(1998)。歐洲華人經濟現況與展望。台北;世華經濟出版社。
    陳里特(1933)。歐洲華僑生活。海外月刊社編印。

    陳楊林、揚年熙、郭乃雄等著(1992)。歐洲華人訪談錄。台北市:歐洲日報社出
    版。
    陳傳仁(2007)。海外華人的力量:移民的歷史與現狀。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
    陳惠邦著(2001)。德國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詮(1997)。中德文學研究。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
    陳士誠(1985)。歐洲十三國之旅(上)。僑協雜誌。11,84-86。
    陳士誠(1986)。歐洲十三國之旅(中)。僑協雜誌。12,49-53。
    陳士誠(1986)。歐洲十三國之旅(下)。僑協雜誌。13,42-44。
    陳述經(1970)。西德的鏡子。僑務月報。211,11-12。
    陳奕儒(2006)。論德國移民政治溝通(2000-2005)。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陳姿文(2006)。德國國家教育標準之決策研究。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
    陳鶴玲(1986)。歐遊看僑心(上) 。僑協雜誌。12,45-48。
    陳鶴玲(1986)。歐遊看僑心(下)。僑協雜誌。13,38-41。
    張源泉(2000)。多元文化教育之合理性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
    士論文。
    張桂貞(1999)。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簡介。國際漢學。鄭州:大象出版社。
    張筱雲(1998)。湯若望的家鄉-漢學在德國。台灣光華雜誌。11,110-120。
    張鳳圻(2010)。德國華人中文教育發展與現況分析 ─ 以五所台系中文學校為
    例。2010年海外華人的全球化與在地化碩博士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張鳳圻(2010)。論數位教學於德國中文學校之可行性與分析建議。2010年海外
    僑教與華文教育國際研討會。
    張義東(2008)。從「教育高峰會」觀察德國當前教育變革。教育資料集刊。40,
    131-145。
    許寬華、陳國權(1997)。德國漢語教學和漢學研究一瞥。德國研究。1:12,32-34。
    曹挺光(1982)。增強對歐瞭解與關係。僑協雜誌。3,13-17 。
    曹挺光(1984)。歐洲局勢與美蘇關係剖析。僑協雜誌。5,8-12。
    梁怡(2004)。德國部分大學的中國研究機構。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3,38-43。
    梁福鎮(2009)。德國中等教育的現況與改革措施。教育資料集刊。42,273-296。
    郭恒鈺(1992)。德意志帝國史話。臺北市:三民書局。
    郭恒鈺、許琳菲等著(1991)。德國在那裏?:聯邦德國四十年。台北市:三民書
    局。
    郭恆鈺、羅梅君(Mechthild Leutnre)主編;許琳菲、孫善豪譯(1991)。德國外交檔
    案:1928-1938年之中德關係。臺北市:中研院近史所。
    郭恆鈺主講(2001)。有關德國現代史的三個問題。臺北縣:淡江大學國際交流委
    員會。
    陸世澄(1999)。德國文化與現代化。瀋陽市:遼海出版社。
    程希(2001)。七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前往日本和歐洲的留學生。海外華人國
    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24-134。
    曾伊平、林振鋒编(2005)。華僑華人研究文獻索引(1996-2000)。廈門:廈門
    大學出版社。
    曾紀澤、李鳳苞(1988)。使歐日記。臺北市:黎明文化。
    黃長著;孫越生、王祖望主編(2005)。歐洲中國學(China studies in Europe)。北
    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華僑協會總會華僑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主編(2000)。華僑大辭典。臺北市 : 華僑協
    會總會發行。
    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歷史卷編輯委員會編(2002)。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歷史卷。北京
    市 : 中國華僑出版社。
    楊尤媛(2007)。德語區短期華語教學研習團研辦心得分享。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
    會刊。1,13。
    楊豫、胡成著(1999)。歷史學的思想與方法。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葉雋(2002)。中國人留學德國史研究情況之進展。德國研究。4:17,57-61。
    葉雋(2005)。另一種西學:中國現代留德學人及其對德國文化的接受。北京市 : 北
    京大學出版社。
    趙紅英(2002)。試論諸國大陸新移民的特徵—北美與歐洲的比較分析。海外
    華研究論集。1,271-282。
    趙淑慧主編(2002)。華人在五洲。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
    廖小健(1995)。戰後各國華僑華人政策。廣州市:暨南大學出版社。
    衛茂平、馬佳欣、鄭霞著(2002)。異域的召喚:德國作家與中國文化(Der reiz des
    fremden : Deutschsprachige schriftsteller und Chinesische kultur)。銀川市:寧夏
    人民出版社。
    劉懷宇(2002)。走近新一代留德學子—當前留德學生情況剖析。德國研究。1:
    17,66-68。
    潘翎主編(1998)。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香港:三聯書店。
    德國柏林中文學校(1997)。柏林中文學校十五週年。柏林中文學校出版。
    德國漢堡中華會館(2009)。漢堡中華會館八十週年紀念冊。德國漢堡中華會館
    出版。
    德國法蘭克福航訊(2001)。德國華人華僑聯合會成立。僑協雜誌。72,68。
    劉芷綾(2004)。蔡元培負笈德國及其所受影響之初探。中興大學歷史所。
    劉北成、陳新編(2006)。史學理論讀本。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紀華主編(2006)。五百字說華語中德文版。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潘狀俢(1965)。歐遊三月(二)。僑務月報。153,28-29。
    龍應台(1997)。人在歐洲。臺北市:時報文化。
    賴麗琇(2002)。德國文化史。臺北市 :中央圖書。
    謝斐敦(2002)。德國與臺灣教育分流制度之比較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
    究所。
    簡桂華(1998)。德國再統一後外國人問題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
    賴麗琇(2003)。德國史。臺北市:五南。
    鍾魯齋編著(1937)。德國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
    瞿葆奎主編;李其龍、孫祖復選編(1991)。聯邦德國教育改革。教育學文集第
    21卷。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簡濤(1993a)。今日柏林漢學。漢學研究通訊。45,63-66。
    簡濤(1993b)。今日柏林漢學。漢學研究通訊。46,157-159。
    關愚謙主編(1997)。歐洲學報第四期。歐洲華人學會出版。
    關愚謙著(2003)。浪:一個叛國者的人生傳奇。台北市:寶瓶文化出版。
    關山(2005)。德國漢學的歷史與現況。國外社會學科。2,57-62。
    顧忠華(1996)。德國教育改革的理念與制度:以分流教育為例。臺北市:行政院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顧安達(200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探討中文教學與中文學習的三個面向。台
    灣華語文教學。2,6-16。
    英文文獻
    Beverly R. Dixon, Gary D. Bouma, G.B.J. Atkinson(1987). Handbook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ristiane Harzig, Danielle Juteau, Irina Schmitt (2003).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iversity. New York:Berghahn Books.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Society CiCe Conference Papers(2007). Integration of  
    Chinese immigrant children in four contries:Germany, Hungary, Spain and
    the UK.. 331-342.
    Giese, Karsten (2003). New Chinese Migration to Germany: Historical
    Consistencies and New Patterns of Diversification within a Globalized
    Migration Regim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41 (3): 155-185
    Daniel T. Sciarra(1999). Multiculturalism in Counseling. Itasca:F. E. Peacock.
    Dagmar Yu-Dembski (2007). Chinesen in Berlin. Berlin:berlin edition im be.bra
    verlag.
    David Philip (1995). Education in Germany:Tradition and reform in historical
    context. London:Routledge.
    Flemming Christiansen( 2003). Chinatown, Europe: an explor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identity in the 1990s. London : Routledge Curzon.
    Flemming Christiansen(2003). Chinatown, Europe: identity of the european chinese
    towards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 RoutledgeCurzon.
    Gloria Ladson-Billings and William F. Tate, Editors(2006). Education Research in the
    Public Interest:Social Justice, Action, and Policy.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egor Benton and Edmund Terence Gomez(2001). Chinatown and
    Transnationalism ethnic Chinese in Europe and Southeast Asi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Gregor Benton, Frank N. Pieke(1998). The Chinese in Europe. Houndmills:
    Macmillan Press Ltd.
    H. Dean Gray and Judith A. Tindall(1978). Peer Counseling:An In-Depth Look at
    Training Peer Helpers. Muncie:Accelerated Development.
    John W Creswell(1998).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Khoo Salma Nasution(2006). More than merchants : a history of the
    German-speaking community in Penang, 1800s-1940s. Penang, Malaysia :
    Areca Books.
    Klaus Becher; Reinhard Schlagintweit(1995). China and Germany - different
    answers to strategic change : papers of the German-Chinese Conference on
    "Strategic Regional Change’’. Bonn : Forschungsinstitut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ür Auswärtige Politik.
    Laurence J. C. Ma,Carolyn L. Cartier(2002). The Chinese diaspora: space, place,
    mobility, and identity. Lanham : Rowman & Littlefield.
    Lincoln, Y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lcolm Pasley(1982). Germany, a companion to German studies. London, New
    York : Methuen.
    Maggie Wai-Han Leung(2004). Chinese Migration in Germany:Making Home in
    Transnational Space. Frankfurt: IKO Verlag.
    Mary Gergen and Kenneth J. Gergen(2003).Social Construction:A Reader.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Maggi W.H. Leung (2006). On being Chinese: Locating the Chinese selves in
    Germany. Asian Studies Review. 30(3): 241-256.
    Martin Philip(1995). Residence Germany: Reluctant Land of Immigration. in
    Controlling Immigra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215
    Norman K. Denzin, Yvonna S. Lincoln, editors (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Norman K. Denzin, Yvonna S. Lincoln, editors (2003).The landsca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Norman K. Denzin(1970). The Research Act: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Nyiri Pal (2007). Chinese in Eastern Europe and Russia: a middleman minority in
    a transnational era. New York : Routledge.
    People on the Move (Chapter 6) in David Hel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and Jonathan Perraton(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Robert A. DeVillar, Christian J. Faltis, Jammes P. Cummins(1994). Cultural Diversity
    in School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alph Rotte(2006).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 Policy. 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
    Sharon Spall (1998). Peer Debriefing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Emerging
    Operational Models. Qualitative Inquiry vol. 4 no. 2 280-292.電子資料。
    Spillett, Marydee A(2003). Peer debriefing: who, what, when, why, how. Academic
    Exchange Quarterly.電子資料。
    Thomas Harnisch(1999). Chinesische Studenten in Deustchland:Geschichte und
    Wirkung Ihrer Studienaufenthalte in Den Jahren von 1860 bis 1945. Hamburg : Institut fur Asienkunde.
    Tracy Bowell and Gary Kemp(2010). Critical Thinking:A Concise Quide.
    New York :Routledge.
    Ulrich Wannagat, Jurgen Gerbig, Stefan Bucher(HRSG)(2003). Deutsch als zweite
    Fremdsprache in Ostasien:neue Perspektiven. Tübingen : Stauffenburg.
    Van Ziegert, Sylvia(2006). Global Spaces of Chinese Culture: Diasporic Chinese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New York : Routledge.
    W D Halls (1990). Comparative education:Contemporary issues and trends. Great
    Britai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德文文獻
    Erich Gütinger(2004). Die Geschichte Der Chinesen in Deutschland:Ein Überblick
    über die ersten 100 Jahre seit1882(僑居德國的華人之歷史:自1822年起開始
    縱觀).Münster:Waxmann Verlag.GmbH.
    孟虹(1996)。中國人在柏林(中德文雙語文本)。Berlin:Die Auslanderbeauftrage des
    Senats von Berli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