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清源
Yang, Cing-Yuan
論文名稱: 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
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
指導教授: 洪萬生
Horng, Wann-Sheng
楊凱琳
Yang, Kai-Lin
口試委員: 英家銘
Ying, Jia-Ming
口試日期: 2021/07/20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55
中文關鍵詞: 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德懷術數學普及書籍
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法德爾菲法焦點團體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92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2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有二: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以及應用指標分析不同類型的數學普及書籍。針對第一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文獻探討法、德懷術與焦點團體討論,以洪萬生等人(2009)的優良數學普及作品標準為主要參考依據,藉由數學普及書籍與書評定義指標內每個子維度1至5星等的定義及對應例子,初步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形成第一回德懷術問卷。以14位專家學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兩回德懷術問卷調查,透過專家意見與統計結果,以及與焦點團體討論,判斷專家意見是否收斂、指標是否有越修越好的趨勢,確定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針對第二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內容分析法,從2021年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推薦書單,依據數學普及書籍(包含數學小說類、趣味數學類、數學知識演化史類及數學教育議題反思類),每類挑選2本,共挑8本數學普及書籍作為研究對象。再以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作為分析架構,分析不同類型的數學普及書籍之特色。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包含三個維度「A. 知識的實質內容」、「B. 形式或表達」、「C. 內容與形式如何平衡」,再細分為15個子維度,分別為A-1認識論面向、A-2方法論面向、A-3歷史或演化面向、A-4哲學面向、A-5教育面向,以及A-6與自然科學、人文社會乃至生活經驗的連結;B-1創新手法、B-2數學知識的洞察力、B-3歷史事實的洞察力、B-4異文化的啟蒙意義、B-5忠實可靠的參考文獻、B-6敘事的趣味性、可及性與一貫性,以及B-7中譯本的品質;C-1青少年層次和C-2教師層次。其中,每個子維度皆有1至5星等的定義與其對應的例子。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界定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數學普及書籍的分類 6 壹、 數學普及的訴求與活動特徵 6 貳、 數學普及書籍分類 12 第二節 優良數學普及書籍相關指標 16 壹、 書評與數學普及書籍的關係 16 貳、 優良數學普及書籍相關指標 18 參、 初步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 21 第三節 數學普及書籍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設計及流程 3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5 壹、 德懷術專家小組挑選 35 貳、 個案書籍與其書評挑選 3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9 壹、 德懷術問卷編制及設計 39 貳、 個案書籍內容分析 4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6 壹、 德懷術問卷 46 貳、 個案書籍內容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建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 52 第一節 兩回德懷術問卷結果分析與回應 52 第二節 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建構結果 70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個案書籍深入分析) 82 第一節 數學小說類 83 壹、 《數學女孩:隨機演算法》 83 貳、 《逆轉騙數》 91 參、 綜合比較 101 第二節 趣味數學類 108 壹、 《數學好有事》 108 貳、 《喚醒大腦裡的數學家》 120 參、 綜合比較 129 第三節 數學知識演化史類 136 壹、 《窺探天機:你所不知道的數學家》 136 貳、 《數學起源:進入古代數學家的另類思考》 149 參、 綜合比較 163 第四節 數學教育議題反思類 167 壹、 《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 167 貳、 《數學之前人人平等》 181 參、 綜合比較 192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9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00 第一節 結論 200 第二節 研究限制 207 第三節 建議 208 參考文獻 210 附錄一 初步建構指標之文獻來源 216 附錄二 兩回德懷術問卷回收專家意見總覽 225 第一回德懷術問卷回收專家意見總覽 226 第二回德懷術問卷回收專家意見總覽 234 附錄三 經過第二次德懷術問卷暨焦點團體討論所修訂之優良數學普及書籍指標 239 附錄四 兩回德懷術問卷 292 第一回德懷術問卷 293 第二回德懷術問卷 331 附錄五 個案書籍之各章節簡介 439

    中文部分
    數學普及書籍文本
    小川洋子 (2004)。博士熱愛的算式 (王蘊潔譯)。台北:麥田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3)
    小島寬之 (2007)。從數學看人類的進步軌跡 (鄭宇淳譯)。台北:世茂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3)
    洪萬生 (2006)。此零非彼O。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洪萬生、英家銘、蘇意雯、蘇惠玉、楊瓊茹、劉柏宏 (2009)。當數學遇見文化。台北:三民書局。
    洪萬生、蘇惠玉、蘇俊鴻、郭慶章 (2014)。數說新語。台北:開學文化。
    洪萬生主編 (2018)。窺探天機:你所不知道的數學家。台北:三民書局。
    徐任宏 (2007)。誰的頭上亮了燈泡。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莊惟棟 (2019)。逆轉騙數。台北:墨刻出版社。
    結城浩 (2013)。數學女孩:隨機演算法 (陳冠貴譯)。台北:世茂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1)
    遠藤寬子 (2011)。算法少女 (周若珍譯)。台北:小知堂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6)
    Acheson, David. (2013)。掉進牛奶裡的e和玉米罐頭上的π:從1089開始的16段不思議數學之旅 (洪萬生、洪碧芳、黃俊瑋譯)。台北:臉譜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2)
    Aharoni, Ron. (2019)。數學、詩與美 (蔡聰明譯)。台北:三民書局。(原著出版於2008)
    Berlinghoff, William P., & Gouvea, Fernando Q. (2008)。溫柔數學史 (洪萬生、英家銘暨HPM團隊譯)。台北:三民書局。(原著出版於2002)
    Blackwood, John. (2018)。數學也可以這樣學2:跟大自然學幾何 (林倉億、蘇惠玉、蘇俊鴻譯)。台北:商周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2)
    Boaler, Jo. (2018)。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 (畢馨云譯)。台北:臉譜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6)
    Bunt, Lucas N. H., Jones, Phillip S., & Bedient, Jack D. (2019)。數學起源:進入古代數學家的另類思考 (黃美倫、林美杏、邱珮瑜、王瑜君、黃俊瑋、劉雅茵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原著出版於1988)
    Dunham, William. (2009)。數學教室A to Z (蔡承志譯)。台北:商周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4)
    Freiberger, M., & Thomas, R. (2018)。數學好有事: 為什麼磁磚不做正5邊形、A系列影印紙長寬比要√2、向日葵和海螺有什麼共同祕密……全面影響人類生活的數學符號與定理, 以及背後的故事 (畢馨云譯)。台北:麥田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4)
    Gowers, Timothy. (2002)。Mathemat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uedj, Denis. (2003)。鸚鵡定理 (漢斯譯)。台北:究竟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8)
    Hellman, Hal. (2016)。數學恩仇錄:數學史上的十大爭端 (范偉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原著出版於2006)
    Kline, Morris. (2004)。數學:確定性的失落 (趙學信、翁秉仁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於1980)
    Lockhart, Paul. (2013)。一個數學家的嘆息 (高翠霜譯)。台北:經濟新潮社。(原著出版於2009)
    Lockhart, Paul. (2015)。這才是數學:從不知道到想知道的探索之旅 (畢馨云譯)。台北:經濟新潮社。(原著出版於2014)
    Maor, Eli. (2015)。畢氏定理四千年 (洪萬生、林炎全、蘇俊鴻、黃俊瑋譯)。台北:三民書局。(原著出版於2007)
    Mighton, John. (2020)。數學之前人人平等:我們都有數學天分,只缺正確的開導和信心 (謝樹寬譯)。臺北:遠流出版公司。(原著出版於2002)
    Musielak, Dora. (2014)。蘇菲的日記 (洪萬生、洪贊天、黃俊瑋譯)。台北:三民書局。(原著出版於2004)
    Orlin, Ben (2020)。塗鴉學數學:以三角形打造城市、用骰子來理解經濟危機、玩井字遊戲學策略思考,24堂建構邏輯思維、貫通幾何學、破解機率陷阱、弄懂統計奧妙的數學課 (王年愷譯)。台北:臉譜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8)
    Osen, Lynn M. (1998)。女數學家列傳 (彭婉如、洪萬生譯)。台北:九章書局。(原著出版於1974)
    Osserman, Robert. (1997)。宇宙的詩篇 (葉李華、李國偉譯)。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1995)
    Parker, Matt. (2020)。數學大觀念2:從掐指一算到穿越四次元的數學魔術 (畢馨云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4)
    Pickover, Clifford A. (2013)。數學之書 (陳以禮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原著出版於2009)
    Poskitt, Kjartan. (2006)。驚悚的數學 (杜峰譯)。台北:新視野圖書。(原著出版於1998)
    Poskitt, Kjartan. (2011)。有錢人的數學 (拾已安譯)。台北:大是文化。(原著出版於2010)
    Stein, Sherman K. (1999)。幹嘛學數學 (葉偉文譯)。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1996)
    Stewart, Ian. (1996)。大自然的數學遊戲 (葉李華譯)。台北:天下遠見。(原著出版於1995)
    Suri, G., & Singh Bal, H. (2013)。爺爺的證明題:上帝存在嗎? (洪萬生、洪贊天、林倉億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原著出版於2007)
    Woo, Eddie. (2020)。喚醒大腦裡的數學家 (甘錫安譯)。臺北:臉譜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8)
    論述、學術期刊及專書
    文化部 (2020)。第42次中小學生讀物推介。檢自https://book.moc.gov.tw/book/ (Jul. 21, 2020)。
    王文科 (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梅玲 (2000)。書評—圖書館選書的最佳指南。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3卷,3-7。
    杜鴻德 (2019)。日劇《數學女孩戀愛簿》中的數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洪萬生 (2009)。數學與敘事在教育上的應用:以通識教育和HPM為例,HPM通訊,12(11):1-11。
    林家儀 (2010)。網路讀者書評內容分析研究-以科學普及類書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萬生、劉柏宏和林芳玫 (2009)。百部數學普及作品的內容與形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96-2511-S-003-021)。
    洪萬生 (2018年8月7日)。台灣數學普及活動三十年,Open Book閱讀誌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19517。
    洪萬生 (2018)。異軍突起的數學小說,HPM通訊,21(6):1-5。
    柯籙晏 (2003)。從故事敘事看科普敘事:科學普及之敘事研究初探,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碩士論文。
    張文亮 (2014)。親愛的,學數學有什麼好處?檢自https://www.facebook.com/wenlian.chang/posts/547555892019230 (Jul. 21, 2020)。
    教育部 (2018)。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珈華 (2018)。數學素養相關指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美伶 (2011)。國中生科普讀物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所,碩士論文。
    鄭宜瑾 (2014)。科普書中的數學史敘事--以非歐幾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詩珮 (2020)。 香港聖保羅書院印刷所與蒙奇理(Edward T.R. Moncrieff;1824-1857)的《算法全書》及歐幾里得(Euclid)Elements 的漢譯。中研院近代歷史研究所,第110期,1-61。

    英文部分
    Brookhart, S. M. (2013). How to Create and Use Rubrics for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Grading. Alexandria : ASCD.
    Ghys, Etienne. (2014) The internet and the populariz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perso.ens-lyon.fr/ghys/articles/icmseoul.pdf (Jun. 20, 2020)
    Howson, A.G. & Kahane, J.-P. (1990).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thematic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ia-Ming Ying(英家銘). (2004, May). A Critical Review on Popular Math Publications in Taiwan. In W. S. Horng, Y. C. Lin, T. C. Ning & T. Y. Tso (Eds.), Proceedings of Asia-Pacific HPM 2004 Conference, (Taichung: National Taichung Teachers College, 2004).
    Kelecsenyi, Klara. (2009). Popularization of Mathematics a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n Exploratory Study. PhD thesis, Concordia University. https://spectrum.library.concordia.ca/976628/1/NR63411.pdf
    Lenger, Philipp. (2013). Popuplarising mathematics. Retrieved from https://mathigon.org/downloads/popularising-mathematics.pdf (Oct. 6, 2019)
    Nuessel, Frank. (2019). Mathematical Fiction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Source for Mathematics Courses: Resourc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Math Cognition. (pp. 213-226). New York :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OECD. (2018). PISA 2021 Mathematics Framework Draft.
    Padula, Janice. (2005). Mathematical fiction: Its place in secondary-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Australian Senior Mathematics Journal, 61(4), 6-13
    Padula, Janice. (2006). Mathematical fiction for senior students and undergraduates: Novels, plays, and film. Australian Senior Mathematics Journal, 20(2), 36-44.
    Rowleet, P., Smith E., Corner A. S., O’Sullovan, D., & Waldock J. (2019). The potential of recreational mathematic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0(7), 972-986.
    Stewart, Ian. (2006). Mathematics,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Madrid 2006. (pp. 1631-1644). Berlin : European Mathematical Society.

    網路資源
    台灣數學博物館(Math Taiwan Museum):http://mathmuseum.tw/old
    臺灣數學史教育學會(Taiwanes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https://www.hpmsociety.tw/
    《HPM通訊》:https://math.ntnu.edu.tw/~horng/letter/hpmletter.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