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季 Lee, Chi |
---|---|
論文名稱: |
新竹地區高中學生對數位分身虛擬網紅偶像崇拜之研究 The Study on Idolatry of Virtual Youtuber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Area |
指導教授: |
王錦雀
Wang, Chin-Chueh |
口試委員: |
王錦雀
Wang, Chin-Chueh 鄧毓浩 Teng, Yuh-Haw 林安邦 Lin, An-Pan |
口試日期: | 2023/01/12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高中生 、數位分身虛擬網紅 、偶像崇拜 |
英文關鍵詞: | Idolatry, Virtual youtube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研究方法: | 調查研究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06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5 下載:5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悉新竹地區高中學生對數位分身虛擬網紅偶像崇拜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新竹地區高中學生對數位分身虛擬網紅偶像崇拜之差異情形,探討新竹地區高中學生對數位分身虛擬網紅偶像崇拜各層面間的關聯性。
本研究以民國一百一十一學年度就讀新竹地區公、私立高中職日間部一、二、三年級在學高中學生為母群體,採用問卷調查研究法,以分層叢集便利取樣方式,共得413份有效樣本。以SPSS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皮爾森積差相關,對蒐集之樣本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新竹地區高中學生對數位分身虛擬網紅偶像崇拜呈現中下崇拜程度,其中以「忠誠相隨」為最高。
二、具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新竹地區高中學生對數位分身虛擬網紅偶像崇拜的差異情況:
(一) 男性學生對數位分身虛擬網紅偶像崇拜程度大於女性學生。
(二) 公立學校學生對數位分身虛擬網紅偶像崇拜程度大於私立學校學生。
(三) 可支配零用錢額度越多、每次觀看的時間越長之學生偶像崇拜程度優於可支配零用錢額度較少、每次觀看時間較短、觀看男性網路創作者之學生。
(四) 觀看女性網路創作者之學生對數位分身虛擬網紅偶像崇拜程度大於觀看男性網路創作者之學生。
三、新竹地區高中學生之數位分身虛擬網紅偶像崇拜中各層面間之相關情形呈顯著正相關。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udy on Idolatry of virtual youtuber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area,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idolatry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also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 among all dimensions of the study on Idolatry of virtual youtuber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area.
The population of the study was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area in 111 academy years.By use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study collected 413 valid samples.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SPSS software,descriptive statistics,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d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empirical result of the above study were synthesized as follows:
1.The degree Idolatry of virtual youtuber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are was middle-low level.Among all,"loyalty follow'' is the highest.
2.The discrepancies in Idolatry of virtual youtuber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area among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1) The male students' virtual youtuber degree of idolatry is higher than female students.
(2) The Public schools students' virtual youtuber degree of idolatry is higher than private school students.
(3) Virtual youtuber degree of idolatry for students who had more amount of allowance,and more time per view is higher than who had less amount of allowance,and less time per view.
(4) Students who watched female Internet creators had a higher degree of virtual YouTuber idolatry than students who watched male Internet creators.
3.There i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elations among all dimensions of the study on Idolatry of virtual youtuber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sinchu area.
方詩瑋(2018)。國中生偶像崇拜、自我一致性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b8pzp
王婉婷(2014)。高中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翱翔高中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pa89f4
王敏如(2016)。青少年韓國流行偶像崇拜之認真休閒研究。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r498u
王維君(2009)。國中生生活壓力與其偶像崇拜之研究-以苗栗縣國中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kph34
王慧靜(2017)。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認真休閒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國小為例。育達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苗栗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ha62vm
王瀞磁(2015)。桃園地區國中生之偶像崇拜、人際關係、流行涉入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pmbv8j
白榮燦(2007)。偶像崇拜與盜版購買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n46yp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6z95v
朱龍祥(1997)。流行音樂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行為與心態初探。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yk5er
朱龍祥、陸洛(2000)。流行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心態與行為初探。應用心理研究,(8),171-208。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5609251-200012-x-8-171-208-a
朱華瑄(譯)(2009)。探究迷文化(原作者:Matt Hills)。台北:瑋柏文化。(原作出版年:2009)
江和軒(2021)。偶像崇拜、體驗行銷對臺灣職籃觀眾購買意願之影響—以P+聯盟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8rsqx
吳明隆(2008)。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月桂(2008)。台中市國小六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金錢態度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3emze
吳佩儒(2020)。粉絲的偶像崇拜對演唱會門票購買意願之關聯性研究。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應用經濟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宜蘭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42s9k
吳佳蓉(2012)。偶像崇拜歷程及其對自我發展之影響─以兩位個案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8wyt6
吳孟芯、戴裕蒨(2013)。虛擬偶像紅翻天!初音未來的流行產製。犢:傳播與科技,(5),4-15。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20753667-201307-201309060021-201309060021-4-15
吳宜庭(2021)。電視劇下集預告片及偶像崇拜對社交互動行為之影響-以追劇成癮行為為中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v4yue
吳承恩(2013)。從偶像崇拜角度探討唱片購買意圖。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pb5zzp
吳素梅(2018)。偶像崇拜、代言人可信度與品牌認同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以蕭敬騰代言雅聞倍優為例。南臺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t348z
吳瓊洳(2008)。台灣當前青少年次文化之實踐形貌與解讀。台灣教育,(653),52-56。https://doi.org/10.6395/TER.200810.0052
李文欽(2010)。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偶像崇拜心理之相關研究。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ycq444
李志珍(2012)。青年粉絲對韓國偶像崇拜、周邊商品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fmr757
李佩姿(2021)。偶像認同、偶像崇拜與旅遊意願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9h4ym
李孟真(2018)。同儕關係、偶像崇拜與理財素養影響國中生理財行為之探討-以北市某國中學生為例。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2u533
李芬娥(2014)。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中州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ce9r26
李姿蓉(2006)。青少年偶像崇拜傾向與崇拜延伸消費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hnqw9
李秋賦(2017)。鳳山商工高職生偶像崇拜與整體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72c27
李美瑤(2019)。國中生偶像崇拜、自我認同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t9u3z
李凱莉(2013)。臺灣原住民青少年家庭及背景變數對其電視收視行為與偶像崇拜之調查研究:以屏東縣立來義高中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6gmft
李詩萍(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pd96e5
周桂芬(2017)。國中生的自我概念與心理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偶像崇拜為中介變項。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u27278
岳曉東(2012)。追星與粉絲︰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應。機械工業出版社。
林子雯(2018)。偶像粉絲群體認同、偶像崇拜及演唱會門票購買意願之關聯-以價格敏感度與社群信任為干擾變項。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d79hv5
林兆衛(2002)。台北都會區青少年偶像崇拜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w4353
林怡伶(2017)。台日職棒文化比較研究- 球場印象管理、對看板球星之偶像崇拜與球迷忠誠度觀點。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業暨文化交流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by329h
林怡雯(2015)。彰化縣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h7ub9
林明珠(2013)。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之餐飲偶像崇拜、自我概念對學習態度之影響研究。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p9xyva
林泓(2021)。青少年物質主義、偶像崇拜與強迫性購買之研究。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宜蘭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hq3jj9
林映君(2012)。偶像崇拜與網路社群成員行為之影響關係─以PTT SuperJunior板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qxns58
林玿亘(2021)。虛擬網紅在社群媒體傳播策略思維之初探性。華夏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p7eu6j
林美習(2013)。青少年偶像崇拜與周邊商品消費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32twu
林淑貞(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偶像崇拜現象之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9p926
林敬萱(2020)。YouTuber「虛擬vs.真實」呈現對廣告效果之研究: 探討代言人可信度與消費者參與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d3eey
林亭邑(2020)。國小學生網紅吸引力、網紅崇拜與網紅追隨行為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ad6ba8。
邱于恆(2021)。新生代虛擬網紅內容呈現及角色設計對人氣之影響。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桃園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kw3jg
邱淑珠(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328ck
邱靜瑤(2018)。苗栗高職學生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 —以國立大湖農工為例。育達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苗栗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8r9ru
俞欣葶(2017)。代言人特質對偶像崇拜的購買意願關係研究-以BIGBANG及其粉絲為例。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行銷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8p4pv
姜韻梅(2003)。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qs7y37
施佳宏(2007)。消費者倫理信念與偶像崇拜特質對音樂盜版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台灣與美加地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6d4cn
柳力平、馮娟娟(2007)。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學分析。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教育學刊,22:4,86-89。
洪俊銘(2020)。動作捕捉虛擬網紅直播系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3zcff
洪敏真(2017)。人格特質、偶像崇拜、金錢態度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r5fjub
胡西民(2007)。偶像熱下的冷思考。中國青年研究,10,80-81。
胡涵婷(2020)。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夏日中學國中部為例。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zeqyw
唐淑珊(2008)。偶像崇拜、消費價值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青少年觀看韓劇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sr8q4
孫繼宏(2010)。大學生對偶像崇拜之主成份分析。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3j8hg
徐昇民(2013)。偶像崇拜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價值觀與品格發展的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8mjvg
殷樂(2010)。融合媒介環境下的青少年迷文化研究,中國青年研究,10,68-72。
張秀鳳(2017)。青少年偶像崇拜、追隨行為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q5639a
張芷睿(2016)。偶像崇拜、自我概念、學業成就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以桃園市國中為例。健行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桃園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ewk7s
張春興(1988)。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21),17-38。https://doi.org/10.6251/BEP.19880601.2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出版社。
張春興(1997)。現代心理學,東華出版社。
張秋儀(2021)。觀眾參與來台藝人演唱會之體驗價值、偶像崇拜、文化認同、服務品質對再參與意願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vysvt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第10 期:p261-322。
張智雅(2000)。偶像崇拜與青少年認同--以台灣流行音樂歌迷為例。慈濟醫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eh9pdv
張國雄(2003)。地方自治警衛事權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r5hbpq。
張緒蓮(2019)。唱自己的歌--原住民歌手偶像崇拜與購買專輯之研究。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宜蘭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e5x26t
張繐礠、蔡馨沂、劉奕蘭(2016)。「青少年偶像崇拜量表」之信度與效度考驗。測驗學刊,63(2),111-132。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6094905-201606-201610170010-201610170010-111-132
莊旻潔(2002)。群體規範、認知、認同對產品態度與忠誠度的影響---以青少年之偶像崇拜行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guqch
許振燈(2020)。虛擬網紅語音辨識浮空投影應用於軍事專業術語學習之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fdyj3
許嘉玲(2010)。台北縣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偶像崇拜與消費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28n6a
郭為藩(1981)。電視影響兒童社會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3(0),25-97。http://www.edubook.com.tw/oatw/detail.aspx?no=48732
郭致君(2001)。台北地區國中生偶像崇拜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bnrnv4
陳子音(2008)。藝人偶像崇拜沉溺現象對娛樂行銷影響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54a2z
陳月娥(1986)。城鄉地區居民生活型態、文化參與及文化認同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cdser2
陳巧君(2015)。偶像崇拜與消費價值對行為意向之影響-以知名樂團五月天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qczt8
陳玉卿(2014)。如何讓台灣職棒回春? 球迷之球場印象、外籍巨星偶像崇拜與忠誠度之關係的研究-以中職義大犀牛為例。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業暨文化交流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yg3md6
陳佳玟(2011)。中部地區國中學生偶像崇拜、同儕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mpza6
陳怡文(2013)。盜版或購買?以計畫行為理論延伸探討盜版音樂倫理效能與偶像崇拜的干擾效果。大同大學事業經營學系(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9b4zk
陳怡菁(2013)。高雄市國小學童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t77r2
陳冠霖(2008)。從體驗行銷及偶像崇拜角度探討部落格的設置對電視節目之影響。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477jc
陳姿伶(2004)。國中學生偶像崇拜及價值觀之相關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dfedc5
陳彥宏(2005)。大學生宗教意義與偶像崇拜價值定位之調查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宜蘭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zmjbc
陳啟榮(2008)。臺灣青少年次文化之初探研究。中等教育,59(2),38-51。https://doi.org/10.6249/SE.2008.59.2.03
陳淨紋(2018)。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y5u9u
陳勝發(2003)。國中生偶像崇拜之研究-以台東市國中生為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693t8
陳惠雯(2016)。大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以國立嘉義大學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8p4aj
陳焜地(2020)。NBA偶像崇拜、籃球運動品牌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運動涉入及自我指涉為干擾變數。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uvg65k
陳雅如(2017)。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偶像崇拜為中介變項。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k4qfr
陳瑾嫻(2018)。「韓」流襲臺— 臺灣青壯年韓劇觀賞對偶像崇拜及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廣播電視組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g5829
陳燕珠(2004)。青少年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偶像崇拜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職生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a5xkv
陳錦達(2006)。偶像崇拜對流行歌曲唱片盜版及購買意圖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9v9p6
傅國樑(2003)。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高中職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db62z2
喬志宏、張菁、車宏生(2010)。中學生偶像崇拜、主觀幸福感及其關係的研究。中國青年研究,5,79-82。
彭子欣(2017)。偶像崇拜與崇拜行為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42522
彭文波、邱曉婷、劉電芝、王平(2010)。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卷入類型與特徵分 析。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3),152-155。
游琬琳(2019)。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以金門縣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epeh2
游麗玲(2011)。高中職學生偶像崇拜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論文,宜蘭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uj9w5v
黃映宸(2013)。探討偶像崇拜對大學生思想行為之影響。中華大學應用統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kn9ze
黃財尉、王聲偉、李馨慧、呂孟育(2004)。青少年網路次級文化。教師之友,45(2),38-50。https://doi.org/10.7053/TF.200404.0038
黃敏(2011)。偶像崇拜、消費價值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青少年觀看臺灣偶像劇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hrcq3n
黃淑萍(2009)。雲林縣斗南鎮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視收視行為與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rdh9zt
黃葳威(2004)。2021台灣青少兒價值觀與上網趨勢報告。白絲帶關懷協會。
黃顗穎(2003)。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pg6hm
楊名珮(2020)。偶像崇拜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以自我認同為中介變數。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57725
楊英傑(2009)。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價值觀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jm436
楊國樞(1980)。生活素質的心理學觀。中華心理學刊,22(2),11-24。
楊蕙菁(1998)。從「小虎隊」到「四大天王」─台灣流行音樂偶像崇拜現象。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r84ht
劉人鳳(2019)。探討使用動機、偶像崇拜與社會臨場感對遊戲直播平台持續使用意圖之影響:以Twitch為例。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72qtx
劉承衢(2013)。偶像崇拜、代言人可信度與產品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q8fa8
蔡州宙(1999)。台北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漫畫人物認同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dkvnf
蔡馨沂(2012)。偶像崇拜在青少年同儕關係與自尊、歸屬需求之間的角色。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8a6p8
鄭文綺(2018)。偶像崇拜行為對直播觀賞的影響。明新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5f32x
鄭孝怡(2009)。知覺風險與偶像崇拜對下載未授權音樂的態度和意圖之影響--台灣和美國跨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d3tceu
盧湘均(2018)。歌仔戲觀賞者偶像崇拜、休閒效益、人格特質對持續涉入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p8397b
蕭淑穗(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自我概念、偶像崇拜行為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到96學年度上止)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wpr5h
賴佳郁(2021)。臉部動態捕捉之虛擬角色互動應用研究。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98dy6
謝錦芳(1990)。我國主要報紙社論之社會價值趨勢分析----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自立早報、經濟日報有關勞工問題的社論初探(一九六九----一九八八)。﹝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https://hdl.handle.net/11296/uc3bru。
謝龍卿(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8(2),19-44。https://doi.org/10.7037/JNTTC.200412.0019
簡慶哲(1990)。國中學生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w96ze2
顏昱昕(2021)。從正向心理學觀點探討成人長期參與偶像崇拜之追星活動經驗。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3jxgu
魏慈貝(2019)。偶像崇拜與衝動性購買關係之研究-以偶像類型為干擾變數。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d2z95
羅玉英(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uyz4nd
關健牛(2019)。我的維密,我的天使:以親密概念探究青少年偶像崇拜對品牌關係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3cm7h
蘇敏華(2010)。非營利事業基督教教會名人代言人類型對訊息來源可信度與廣告效果之影響-偶像崇拜為干擾變數。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7c256
龔安頔(2021)。為什麼年輕人容易在偶像養成真人秀中成為忠實粉絲?——偶像養成真人秀節目環境下的線上粉絲參與、偶像崇拜、節目忠誠度。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r3m8s
Adams-Price, C., & Greene, A. L. (1990). Secondary attachments and adolescent self concept. Sex roles, 22(3), 187-198.https://doi.org/10.1007/BF00288191
Bronfenbrenner, U. (1960). Freudian theori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 Child development, 15-40.
Bandura,A.(1969), 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New York:Holt, Rineheart & Bandura,A.(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oon, S. D., & Lomore, C. D. (2001). Admirer-celebrity relationships among young adults: Explaining perceptions of celebrity influence on identity.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7(3), 432-465.https://doi.org/10.1111/j.1468-2958.2001.tb00788.x
Bredikhina, L., Kameoka, T., Shimbo, S., & Shirai, A. (2020, March). Avatar driven VR society trends in Japan. In 2020 IEEE Conference on Virtual Reality and 3D User Interfaces Abstracts and Workshops (VRW) (pp. 497-503). IEEE.10.1109/VRW50115.2020.00103
Chan, K., & Zhang, C. (2007). Living in a celebrity-mediated social world: The Chinese experience. Young Consumers: Insight and Ideas for Responsible Marketers, 8(2), 139-152.https://doi.org/10.1108/17473610710757509
Cheung, C. K., & Yue, X. D. (2000). Idol worshipping for vainglory, illusory romance or intellectual learning: A study in Nanjing and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 8(4), 299–317.https://doi.org/10.1080/02673843.2000.9747859
Cohen, J. (1999). Favorite characters of teenage viewers of Israeli serial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3(3), 327-345.https://doi.org/10.1080/08838159909364495
Daffa Mukti, Z. (2022). PEMANFAATAN TOOLS LIVE2D DAN UNITY OPENVHEAD UNTUK VIRTUAL YOUTUBER (VTUBER) (Doctoral dissertation, Fakultas Teknik Unpas).http://repository.unpas.ac.id/id/eprint/56043
Engle, Y., & Kasser, T. (2005). Why do adolescent girls idolize male celebritie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20(2), 263.https://doi.org/10.1177/0743558404273117
Erickson,E.L.& Brookover W.B.(1969), Society,schools,and learning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Freud, S.(1935), A Greneral Introduction to Paychoanalysis. Joan Riviere (trana), N.Y. Liveright.
Gerwits,J.L. & Stingle,K.G.(1968), Learning of generalized imitation as the Basis for iden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75(5),374-397.https://doi.org/10.1037/h0026378
Giles, D. C., & Maltby, J. (2004). The role of media figures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Relations between autonomy, attachment, and interest in celebriti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6(4), 813-822.https://doi.org/10.1016/S0191-8869(03)00154-5
He, Xiaozhong. (2006). Survey report on idol worship among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 39(1), 84-103.
Kagan, J., The Concept of Identification(1958). Psychological Review, 65, pp.296-305.https://doi.org/10.1037/h0041313
Kaplan, E. Ann(1990). Psychoanalysis and Cinema . New York: Routledge.
Karniol, R. (2001). Adolescent females' idolization of male media stars as a transition into sexuality. Sex roles, 44(1), 61-77.https://doi.org/10.1023/A:1011037900554
Lu, Z., Shen, C., Li, J., Shen, H., & Wigdor, D. (2021, May). More kawaii than a real-person live streamer: understanding how the otaku community engages with and perceives virtual YouTubers.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21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p. 1-14).https://doi.org/10.1145/3411764.3445660
McCutcheon,L.E.; Ashe, D.D.; Houran,J. & Maltby,J. (2003), A Cognitive profile of individuals who tend to worship celebritie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July 2003;137,4;ProQuest Psychology Journals ,309-322.https://doi.org/10.1080/00223980309600616
McCutcheon,L.E.; Lange,R. & Houran,J. (2002),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elebrity worship.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Feb 2002;93,ProQuest Psychology Journals,.67-84.https://doi.org/10.1348/000712602162454
Mussen,P.H.&Parker,A.L.(1965), Mother nurturance and girls’ incidential imitative learn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3(1).94-97.
Parsons,T.(1951), The Social System. Glencoe lll,Free press.
Simon, H. A.(1957), Administration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2nd ed., N. Y.: The Free press.
Ran, L. (1959). Parental antecedents of identification. Merrill- Palmer Quarterly, Win., p.77-82.
Raviv, A., Bar-Tal, D., & Ben-Horin, A. (1996). Adolescent idolization of pop singers: Causes, expressions, and relia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5(5), 631-650.https://doi.org/10.1007/BF01537358
Suan, S. Performing Virtual YouTubers. Japan’s Contemporary Media Culture between Local and Global, 187.https://doi.org/10.25969/mediarep/17150
Tang, M. T., Zhu, V. L., & Popescu, V. (2021, October). AlterEcho: Loose Avatar-Streamer Coupling for Expressive VTubing. In 2021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xed and Augmented Reality (ISMAR) (pp. 128-137). IEEE.10.1109/ISMAR52148.2021.00027
Xiaozhong, H. (2006). Survey report on idol worship among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 39(1), 84-103.https://doi.org/10.2753/CED1061-1932390107
Yue, X. D., & Cheung, C. K. (2000). Selection of favourite idols and models among Chinese young peopl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Hong Kong and Nanj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4(1), 91-98.https://doi.org/10.1080/016502500383511
Zastrow,C.(199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California,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中山実咲, & 上原哲太郎. (2020). バーチャル YouTuber 技術を用いたセキュリティ教育コンテンツの作成. 研究報告セキュリティ心理学とトラスト (SPT), 2020(31), 1-7.
白井暁彦. (2019). VR3. 0→ 4.0 の間に咲いた VTuber という新人類の研究. 情報処理, 60(3).
西野順二. (2021). あいまいな ゲームと VTuber とファジィ. In 日本知能情報ファジィ学会 ファジィ システム シンポジウム 講演論文集 第 37 回ファジィシステムシンポジウム (pp. 667-668). 日本知能情報ファジィ学会.https://doi.org/10.14864/fss.37.0_667
武田太一, & 濱崎雅弘. (2021). SNS データを用いたバーチャル YouTuber 探索支援システムの提案. In 人工知能学会全国大会論文集 第 35 回全国大会 (2021) (pp. 1I4GS4c05-1I4GS4c05). 一般社団法人 人工知能学会.https://doi.org/10.11517/pjsai.JSAI2021.0_1I4GS4c05
原田伸一朗. (2021). バーチャル YouTuber の人格権・著作者人格権・実演家人格権. 静岡大学情報学研究, 26.
一層(2019年8月21日)。人氣 Vtuber「絆愛」的分身事件,讓粉絲暴跌數十萬人。YAHOO!新聞。檢自:https://tw.news.yahoo.com/201908215-084141349.html
亞小安(2019年12月2日)。絆愛正式切割中國愛,分身們加掛髮飾求辨認。4GAMERS。檢自: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41307/kizuna-ai-release-new-structural-plan
COVER(2022年2月24日)。「潤羽るしあ」契約解除に関するお知らせ。カバー株式会社。https://cover-corp.com/news/detail/202202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