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培滋
Chu, Pei-Tsz
論文名稱: 在家記者及其新聞產製之研究
指導教授: 陳炳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在家記者新聞產製地方新聞網路影音素材新聞品質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0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1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隨傳播科技進步,閱聽大眾要求新聞媒體提供即時資訊,但以商業導向經營,不僅追求效率,並轉以追求商業利益,專業新聞台崛起,加上網路等新媒體,共同瓜分市場,衝擊傳統電視媒體,新聞台須開源節流,降低成本。遂發展出獨特制度:在家記者,不需出外採訪,節省成本,接應駐地記者拍攝畫面,或上網找尋網路影音素材,用以快速且大量產製新聞。

      本研究為了解在家記者制度與其新聞產出品質,分別擇三家24小時有線電視新聞台,及兩家僅固定播出四節新聞之無線電視新聞台,挑選三天在家記者產製之新聞,分析其產製模式、內容、類型,並從國內外新聞品質相關文獻中,建立新聞品質指標,分析在家記者產製之新聞,是否符合良好新聞品質,並就其對自身角色認定等問題深入訪談九位在家記者。

      分析結論,在家記者多來自不限傳播科系、初出社會的新鮮人,產製新聞種類多為社會新聞,網路影音素材來源大部分來自Youtube和Facebook社團-爆料公社,且無法親身採訪,僅透過接收訊息,缺乏多方查證,以致在家記者產製之新聞品質,以未達多元性、平衡報導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在家記者自身認定為記者,但其工作內容和產製新聞型態,與過去對記者的定義大相逕庭,但在家記者實為一不可忽視現象,對記者的定義,是否需納入在家記者,未來應有討論空間。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8 第四節 研究流程.......................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新聞環境.......................10 第二節 在家記者探討....................14 第三節 新聞品質........................20 第四節 在家記者產製之新聞...............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39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39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43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47 第一節 在家記者制度......................47 第二節 在家記者的角色....................49 第三節 在家記者的產出....................58 第四節 在家記者面對其工作困境之期許.......8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研究建議................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87 第二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建議............92 參考文獻................................94

    參考文獻

    王翎(2015)。《台灣財經電視新聞品質標準之建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王曉涵(1995)。《新聞寫作問題多》。台北:正中。

    方姵文(2016年6月14日)。〈人人都是公民記者!爆料公社2年累積300萬社員〉。《三立新聞》。取自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55554

    江怡臻、陳昱翰(2011年8月14日) 。〈有「影」就得開槍記者也叫苦〉,《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tw.mobi.yahoo.com/news/%E6%9C%89-%E5%BD%B1-%E5%B0%B1%E5%BE%97%E9%96%8B%E6%A7%8D-%E8%A8%98%E8%80%85%E4%B9%9F%E5%8F%AB%E8%8B%A6-213000800.html

    李天鐸(2003)。〈管理透視:全球化風潮下台灣傳播產業發展困境與調整〉,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頁 265-308。台北:雙葉書廊。

    李秀珠(2002)。《新興傳播科技與媒體市場之經營管理》。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李貞怡、李秀珠(2006)。〈臺灣媒體競爭市場之報紙內容多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88: 135-172。

    李唐峰(2016年12月5日)。〈電視新聞 數字解密〉,《看雜誌》。取自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6/22579

    李曉青(2006)。《孤軍打陣仗-電視台駐地記者的美麗與哀愁》。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品瑜(2013年4月9日)。〈台灣20大廣告主在五大媒體廣告刊播寶僑三連霸〉,《動腦雜誌電子報》。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sort=&ID=18444#dgFAAvNX

    谷玲玲(2003)。〈媒介組織經營策略〉,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頁1-53。台北:雙葉書廊。

    吳佩玲(2006)。《商業化新聞操作下的自主空間:記者的反抗策略》。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筱玫(1999年6月)。〈數位時代之新聞產製面貌:從兩個案例看網路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形塑〉,「1999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新竹縣關西。

    吳雅琴(2011)。《電視新聞品質與廣告收視效果研究-以大學生族群為初步實驗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上祚(2011年8月14日)。〈轉載網路新聞氾濫 NCC促自律〉,《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8%BD%89%E8%BC%89%-E7%B6%B2%E8%B7%AF%E6%96%B0%E8%81%9E%E6%B0%BE%E6%BF%AB-ncc%E4%BF%83%E8%87%AA%E5%BE%8B-213000420.html

    林倩如(2007)。《當資源變成來源:主流媒體如何從網路製造新聞》。淡江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照真(2013)。〈為什麼聚合?有關台灣電視新聞轉借新媒體訊息之現象分析與批判〉,《中華傳播學刊》,23: 3-40。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鶴玲(2002)。《網路科技衝擊下的新聞專業倫理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0-2412-H-002-022)。台北: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周慶祥(2005)。《網路新聞:理論與實務》,台北:風雲論壇。

    洪雪珍(2003)。《台灣報紙廣告新聞化現象的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景瑞(2014)。《在家記者與地方記者制度對台灣電視地方新聞品質的影響》。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美苓、黃淑貞(1998)。〈愛滋病新聞報導內容之分析〉,《新聞學研究》,56:237-268。

    徐榮隆(1993)。《有線電視廣告行為-頻道、時段及節目選擇行為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琇芬(2012)。《記者使用Facebook蒐集新聞題材之研究》。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曾喜松(2010年7月)。〈電視記者會稿機制與公共利益〉,「201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嘉義:中正大學。

    袁偉勛(2003)。《台灣報紙空難新聞品質之研究-以525華航澎湖空難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瓊文(1998)。《SNG衛星直播科技對電視新聞製作流程與內容影響之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建三譯(1995)。《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原書:Picard, R. G. [1989]. Media Economic: Concepts and Issu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莊春發(2005)。〈台灣媒體在廣告市場競爭關係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56(4):181-214。

    黃芝瑩(2001)。《線上新聞人員專業性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哲斌(2015)。〈即時新聞錯了嗎〉,《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1901

    張文強(2009)。《新聞工作者與媒體組織的互動》。台北:威秀。

    張錦華(1994)。〈我國主要報紙對民國八十二年縣市長選舉的新聞報導分析〉。《台大新聞論壇》,1: 38-62。

    張錦華(1999)。(新聞與傳統報紙的互動-提供每日即時批評使報導更快、更豐富)。《新聞鏡週刊》,542: 6-8。

    張耀仁(2001)。《市場導向新聞學之研究:以台灣無線電視台之晚間娛樂新聞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皪元(2000)。《電視欣聞記者對SNG現場連線專業性認知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家發(1997)。《認識大眾傳播》。台北:台灣書店。

    彭椿榮(2012)。《電視台駐地記者在休閒參與工作壓力休閒調適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慧明(2016)。《速度對新聞專業的衝擊:即時新聞現象的討論》。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論文。

    楊侃儒(2010)。《國家機關、資本市場與閱聽眾權力對新聞媒體自主性影響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楊順美(2002)。《市場導向與媒體組織結構下的新聞專業---以台灣無線三台晚間娛樂新聞為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毅(2008)。《台灣有線電視新聞品質管理指標建構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習賢德(1996)。(台灣地方新聞的另一種體檢:試析兩報三台地方記者的人力結構及新聞品質),蘇蘅(編),《台灣地方新聞》,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管中祥(2004)。〈還媒體純淨的新聞舞台-政商退場、閱聽人上陣發揮監督功能〉。《當前新聞生態的挑戰與出路研討會》。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前瞻廳。

    華婉伶(2010)。《液態新聞:新一代記者與當錢媒介境況-以Zygmunt Bauman「液態現代性」概念為理論基礎》,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伊貽(2011)。《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第三方影音素材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宏、王泰俐(2003)。〈媒介內容產製與流程管理〉,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頁 57-111。台北:雙葉書廊。

    陳炳宏(2005)。〈探討廣告商介入電視新聞產製之新聞廣告化現象:兼論置入性行銷與新聞專業自主〉,《中華傳播學刊》,8: 209-246。

    陳炳宏(2012年5月20日)。〈舊聞新知:台灣媒體產業的今昔與未來〉,《批媒•眉批──陳炳宏的部落格》。取自http://pxc24.blogspot.tw/2012/05/1987-761987715198811-ncc-2007-12-180.html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McQuail, D. [200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4th ed. London, UK:Sage. )。

    陳蕾琪(2005)。《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現況分析》。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劉光瑩(2009)。《從新聞傳播領域學生的學習歷程看媒體實習經驗的教育意義》。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玉婷(2004)。《電視記者對網路訊息採納態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幼琍(1994)。《好節目的認定及電視時段的分配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九○年代的電視媒體與閱聽人收視行為》。台北:時英出版社。

    劉蕙苓(2013)。〈為公共?為方便?網路影音對電視新聞的影響〉,《中華傳播學刊》,24: 165-206。

    劉蕙苓(2014)。〈匯流下的變貌:網路素材使用對電視新聞常規的影響〉,《新聞學研究》,121: 41-87。 劉峻谷(2016年6月17日)。〈爆料公社下標惹爭議律師:未查證恐涉妨害名譽〉。《TVBS》。取自http://news.tvbs.com.tw/local/659469

    劉慧雯(2008)。〈網際網路公共領域角色的反思:以東海劈腿事件與鴻海打壓新聞自由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97: 45-81。

    葉德正(2015年10月18日)。〈人人皆狗仔爆料公社爆紅〉。《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8000316-260102

    賴美佳(1998)。《我國報紙新聞品質之研究-以影劇新聞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震榮、黃玥婷(2005)。〈數位證據之證據力〉。《刑事法雜誌》,49(2): 1-32。

    鄭作彧(2010)。〈慢下來,多想一點吧:評介《沒時間思考:媒體速度與24小時新聞循環的威脅》〉,《新聞學研究》,104: 247-258。

    戴華山(1988)。《新聞學》。台北:台灣學生。

    鐘起惠(2003)。《節目品質與優質電視-兼論當前台灣電視節目產製的困境與出路》。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羅文輝(1994)。《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

    羅文輝、蘇蘅、林元輝(1998)。〈如何提昇新聞的正確性:一種新查證方法的實驗設計〉,《新聞學研究》,56: 269-296。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 195-222。台北:巨流。

    蘇惠君(2006)。《新聞記者與網路消息來源互動之初探—以BBS為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嫻雅(2004)。《煞不住的下衝列車:台灣媒體批判》。台北:米羅文化。

    蘇蘅(1996)。(地方新聞的解析:談理論及實務研究整合的途徑),蘇蘅(編),《台灣地方新聞》,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蘇蘅(2002)。〈新聞裡的罪與罰—報紙與電視新聞如何再現青少年犯罪〉,《新聞學研究》,70: 59-96。

    ICCL(2005)。〈真假數位證據〉,《網路通訊雜誌》,170: 90-95。〈2016年Q1五大媒體廣告量衰退13.31%〉(2016)。取自TAAA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網頁http://www.taaa.org.tw/cview.asp?cid=201652313730&dtype=12

    Babbie, E. (1992).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 WadsworthPublishing Company.

    Besterman, M. (2013). Someone is wrong on the Internet. Retrieved fromhttp://mattbesterman.com./blog/wp-content/uploads/2013/12/Someone-is- wrong-on-the-Internet.pdf.

    Breunig, C. (1999). Entwicklung und Umsetzung von TV-Qualitaetkriterien: Programmqualitaet im Fernsehen. Media Perspektiven, 1999, 94-110.

    Dennis, E. E., & Merrill, J. C. (1984). Basic issu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A debate. New York, NY: MacMillan.

    Dimmick, J. W. (1993). Ecology, economics and gratification utilities. In A. Alexander, J. Owers, & R. Carveth (Eds.), Media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 Hillsdale, C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uang, A. W. C., & Chuang, T. R. (2006). Culture Atlas Infrastructure: A Participatory and Collaborative Perspective.

    Kaniss, Phyllis. (1991). Making local news. Chicago and The Univrtsity of Chicago Press.

    Kovach, B., & Rosenstiel, T. (2007). 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 What news 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 New York, NY: Three Rivers Press.

    Krippendorff, K. (2004).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McManus, J. H. (1994).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Let the citizen beware?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Metz, W. (1977). Newswriting: From Lead to”30”.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Nossiter, T. J. (1986). British television: A mixed economy,research on the range and quality of broadcasting services. London,UK: HMSO.

    Reich, Z., & Godler, Y. (2014). A time of uncertainty. The effects of reporters’ time schedule on their work. Journalism Studies, 15(5): 607-618.

    Robinson, N. (2009). ‘If you had been with us’: Mainstream press and citizen journalists jockey for authority over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Hurricane Katrina. New

    Media & Society, 11(5): 795-814.

    Rosengren, K. E., Carlsson, M., & Tagerud, Y. (1996). Quality in programming: Views from the North. In S. Ishikawa (Ed.). Quality assessment of television. UK: 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

    Salcito, K. (2009). Speed and accuracy. Online journalism ethics. Retrieved from http://www.journalismethics.info/online_journalism_ethics/speed_and_accuracy.htm

    Sennett, R. (2006). The Culture of the New Capital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hoemaker, P. J., & Reese, S. D. (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 White Plains, NY: Long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