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朱培滋 Chu, Pei-Tsz |
---|---|
論文名稱: |
在家記者及其新聞產製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炳宏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1 |
中文關鍵詞: | 在家記者 、新聞產製 、地方新聞 、網路影音素材 、新聞品質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0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1 下載:1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隨傳播科技進步,閱聽大眾要求新聞媒體提供即時資訊,但以商業導向經營,不僅追求效率,並轉以追求商業利益,專業新聞台崛起,加上網路等新媒體,共同瓜分市場,衝擊傳統電視媒體,新聞台須開源節流,降低成本。遂發展出獨特制度:在家記者,不需出外採訪,節省成本,接應駐地記者拍攝畫面,或上網找尋網路影音素材,用以快速且大量產製新聞。
本研究為了解在家記者制度與其新聞產出品質,分別擇三家24小時有線電視新聞台,及兩家僅固定播出四節新聞之無線電視新聞台,挑選三天在家記者產製之新聞,分析其產製模式、內容、類型,並從國內外新聞品質相關文獻中,建立新聞品質指標,分析在家記者產製之新聞,是否符合良好新聞品質,並就其對自身角色認定等問題深入訪談九位在家記者。
分析結論,在家記者多來自不限傳播科系、初出社會的新鮮人,產製新聞種類多為社會新聞,網路影音素材來源大部分來自Youtube和Facebook社團-爆料公社,且無法親身採訪,僅透過接收訊息,缺乏多方查證,以致在家記者產製之新聞品質,以未達多元性、平衡報導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在家記者自身認定為記者,但其工作內容和產製新聞型態,與過去對記者的定義大相逕庭,但在家記者實為一不可忽視現象,對記者的定義,是否需納入在家記者,未來應有討論空間。
參考文獻
王翎(2015)。《台灣財經電視新聞品質標準之建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王曉涵(1995)。《新聞寫作問題多》。台北:正中。
方姵文(2016年6月14日)。〈人人都是公民記者!爆料公社2年累積300萬社員〉。《三立新聞》。取自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55554
江怡臻、陳昱翰(2011年8月14日) 。〈有「影」就得開槍記者也叫苦〉,《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tw.mobi.yahoo.com/news/%E6%9C%89-%E5%BD%B1-%E5%B0%B1%E5%BE%97%E9%96%8B%E6%A7%8D-%E8%A8%98%E8%80%85%E4%B9%9F%E5%8F%AB%E8%8B%A6-213000800.html
李天鐸(2003)。〈管理透視:全球化風潮下台灣傳播產業發展困境與調整〉,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頁 265-308。台北:雙葉書廊。
李秀珠(2002)。《新興傳播科技與媒體市場之經營管理》。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李貞怡、李秀珠(2006)。〈臺灣媒體競爭市場之報紙內容多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88: 135-172。
李唐峰(2016年12月5日)。〈電視新聞 數字解密〉,《看雜誌》。取自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6/22579
李曉青(2006)。《孤軍打陣仗-電視台駐地記者的美麗與哀愁》。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品瑜(2013年4月9日)。〈台灣20大廣告主在五大媒體廣告刊播寶僑三連霸〉,《動腦雜誌電子報》。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sort=&ID=18444#dgFAAvNX
谷玲玲(2003)。〈媒介組織經營策略〉,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頁1-53。台北:雙葉書廊。
吳佩玲(2006)。《商業化新聞操作下的自主空間:記者的反抗策略》。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筱玫(1999年6月)。〈數位時代之新聞產製面貌:從兩個案例看網路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形塑〉,「1999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新竹縣關西。
吳雅琴(2011)。《電視新聞品質與廣告收視效果研究-以大學生族群為初步實驗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上祚(2011年8月14日)。〈轉載網路新聞氾濫 NCC促自律〉,《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8%BD%89%E8%BC%89%-E7%B6%B2%E8%B7%AF%E6%96%B0%E8%81%9E%E6%B0%BE%E6%BF%AB-ncc%E4%BF%83%E8%87%AA%E5%BE%8B-213000420.html
林倩如(2007)。《當資源變成來源:主流媒體如何從網路製造新聞》。淡江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照真(2013)。〈為什麼聚合?有關台灣電視新聞轉借新媒體訊息之現象分析與批判〉,《中華傳播學刊》,23: 3-40。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鶴玲(2002)。《網路科技衝擊下的新聞專業倫理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0-2412-H-002-022)。台北: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周慶祥(2005)。《網路新聞:理論與實務》,台北:風雲論壇。
洪雪珍(2003)。《台灣報紙廣告新聞化現象的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景瑞(2014)。《在家記者與地方記者制度對台灣電視地方新聞品質的影響》。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美苓、黃淑貞(1998)。〈愛滋病新聞報導內容之分析〉,《新聞學研究》,56:237-268。
徐榮隆(1993)。《有線電視廣告行為-頻道、時段及節目選擇行為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琇芬(2012)。《記者使用Facebook蒐集新聞題材之研究》。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曾喜松(2010年7月)。〈電視記者會稿機制與公共利益〉,「201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嘉義:中正大學。
袁偉勛(2003)。《台灣報紙空難新聞品質之研究-以525華航澎湖空難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瓊文(1998)。《SNG衛星直播科技對電視新聞製作流程與內容影響之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建三譯(1995)。《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原書:Picard, R. G. [1989]. Media Economic: Concepts and Issu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莊春發(2005)。〈台灣媒體在廣告市場競爭關係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56(4):181-214。
黃芝瑩(2001)。《線上新聞人員專業性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哲斌(2015)。〈即時新聞錯了嗎〉,《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1901
張文強(2009)。《新聞工作者與媒體組織的互動》。台北:威秀。
張錦華(1994)。〈我國主要報紙對民國八十二年縣市長選舉的新聞報導分析〉。《台大新聞論壇》,1: 38-62。
張錦華(1999)。(新聞與傳統報紙的互動-提供每日即時批評使報導更快、更豐富)。《新聞鏡週刊》,542: 6-8。
張耀仁(2001)。《市場導向新聞學之研究:以台灣無線電視台之晚間娛樂新聞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皪元(2000)。《電視欣聞記者對SNG現場連線專業性認知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家發(1997)。《認識大眾傳播》。台北:台灣書店。
彭椿榮(2012)。《電視台駐地記者在休閒參與工作壓力休閒調適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慧明(2016)。《速度對新聞專業的衝擊:即時新聞現象的討論》。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論文。
楊侃儒(2010)。《國家機關、資本市場與閱聽眾權力對新聞媒體自主性影響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楊順美(2002)。《市場導向與媒體組織結構下的新聞專業---以台灣無線三台晚間娛樂新聞為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毅(2008)。《台灣有線電視新聞品質管理指標建構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習賢德(1996)。(台灣地方新聞的另一種體檢:試析兩報三台地方記者的人力結構及新聞品質),蘇蘅(編),《台灣地方新聞》,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管中祥(2004)。〈還媒體純淨的新聞舞台-政商退場、閱聽人上陣發揮監督功能〉。《當前新聞生態的挑戰與出路研討會》。台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前瞻廳。
華婉伶(2010)。《液態新聞:新一代記者與當錢媒介境況-以Zygmunt Bauman「液態現代性」概念為理論基礎》,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伊貽(2011)。《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第三方影音素材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宏、王泰俐(2003)。〈媒介內容產製與流程管理〉,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頁 57-111。台北:雙葉書廊。
陳炳宏(2005)。〈探討廣告商介入電視新聞產製之新聞廣告化現象:兼論置入性行銷與新聞專業自主〉,《中華傳播學刊》,8: 209-246。
陳炳宏(2012年5月20日)。〈舊聞新知:台灣媒體產業的今昔與未來〉,《批媒•眉批──陳炳宏的部落格》。取自http://pxc24.blogspot.tw/2012/05/1987-761987715198811-ncc-2007-12-180.html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McQuail, D. [200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4th ed. London, UK:Sage. )。
陳蕾琪(2005)。《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現況分析》。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劉光瑩(2009)。《從新聞傳播領域學生的學習歷程看媒體實習經驗的教育意義》。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玉婷(2004)。《電視記者對網路訊息採納態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幼琍(1994)。《好節目的認定及電視時段的分配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九○年代的電視媒體與閱聽人收視行為》。台北:時英出版社。
劉蕙苓(2013)。〈為公共?為方便?網路影音對電視新聞的影響〉,《中華傳播學刊》,24: 165-206。
劉蕙苓(2014)。〈匯流下的變貌:網路素材使用對電視新聞常規的影響〉,《新聞學研究》,121: 41-87。 劉峻谷(2016年6月17日)。〈爆料公社下標惹爭議律師:未查證恐涉妨害名譽〉。《TVBS》。取自http://news.tvbs.com.tw/local/659469
劉慧雯(2008)。〈網際網路公共領域角色的反思:以東海劈腿事件與鴻海打壓新聞自由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97: 45-81。
葉德正(2015年10月18日)。〈人人皆狗仔爆料公社爆紅〉。《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18000316-260102
賴美佳(1998)。《我國報紙新聞品質之研究-以影劇新聞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震榮、黃玥婷(2005)。〈數位證據之證據力〉。《刑事法雜誌》,49(2): 1-32。
鄭作彧(2010)。〈慢下來,多想一點吧:評介《沒時間思考:媒體速度與24小時新聞循環的威脅》〉,《新聞學研究》,104: 247-258。
戴華山(1988)。《新聞學》。台北:台灣學生。
鐘起惠(2003)。《節目品質與優質電視-兼論當前台灣電視節目產製的困境與出路》。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羅文輝(1994)。《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
羅文輝、蘇蘅、林元輝(1998)。〈如何提昇新聞的正確性:一種新查證方法的實驗設計〉,《新聞學研究》,56: 269-296。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 195-222。台北:巨流。
蘇惠君(2006)。《新聞記者與網路消息來源互動之初探—以BBS為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嫻雅(2004)。《煞不住的下衝列車:台灣媒體批判》。台北:米羅文化。
蘇蘅(1996)。(地方新聞的解析:談理論及實務研究整合的途徑),蘇蘅(編),《台灣地方新聞》,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蘇蘅(2002)。〈新聞裡的罪與罰—報紙與電視新聞如何再現青少年犯罪〉,《新聞學研究》,70: 59-96。
ICCL(2005)。〈真假數位證據〉,《網路通訊雜誌》,170: 90-95。〈2016年Q1五大媒體廣告量衰退13.31%〉(2016)。取自TAAA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網頁http://www.taaa.org.tw/cview.asp?cid=201652313730&dtype=12
Babbie, E. (1992).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 WadsworthPublishing Company.
Besterman, M. (2013). Someone is wrong on the Internet. Retrieved fromhttp://mattbesterman.com./blog/wp-content/uploads/2013/12/Someone-is- wrong-on-the-Internet.pdf.
Breunig, C. (1999). Entwicklung und Umsetzung von TV-Qualitaetkriterien: Programmqualitaet im Fernsehen. Media Perspektiven, 1999, 94-110.
Dennis, E. E., & Merrill, J. C. (1984). Basic issu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A debate. New York, NY: MacMillan.
Dimmick, J. W. (1993). Ecology, economics and gratification utilities. In A. Alexander, J. Owers, & R. Carveth (Eds.), Media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 Hillsdale, C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uang, A. W. C., & Chuang, T. R. (2006). Culture Atlas Infrastructure: A Participatory and Collaborative Perspective.
Kaniss, Phyllis. (1991). Making local news. Chicago and The Univrtsity of Chicago Press.
Kovach, B., & Rosenstiel, T. (2007). 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 What news 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 New York, NY: Three Rivers Press.
Krippendorff, K. (2004).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McManus, J. H. (1994). Market-driven journalism: Let the citizen beware?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Metz, W. (1977). Newswriting: From Lead to”30”.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Nossiter, T. J. (1986). British television: A mixed economy,research on the range and quality of broadcasting services. London,UK: HMSO.
Reich, Z., & Godler, Y. (2014). A time of uncertainty. The effects of reporters’ time schedule on their work. Journalism Studies, 15(5): 607-618.
Robinson, N. (2009). ‘If you had been with us’: Mainstream press and citizen journalists jockey for authority over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Hurricane Katrina. New
Media & Society, 11(5): 795-814.
Rosengren, K. E., Carlsson, M., & Tagerud, Y. (1996). Quality in programming: Views from the North. In S. Ishikawa (Ed.). Quality assessment of television. UK: 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
Salcito, K. (2009). Speed and accuracy. Online journalism ethics. Retrieved from http://www.journalismethics.info/online_journalism_ethics/speed_and_accuracy.htm
Sennett, R. (2006). The Culture of the New Capital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hoemaker, P. J., & Reese, S. D. (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 White Plains, NY: Lon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