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鍾知君
論文名稱: 2012年總統大選影音廣告符號學分析─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為例
指導教授: 胡光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蔡英文微電影候選人形象意識型態符號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4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12 年選戰期間,台灣首度出現女性候選人─蔡英文。蔡英文靠女性候選人之姿強打選戰,對於拉攏客家族群和青年選票也不遺餘力,選戰中藍綠雙方也首次推出網路微電影廣告拉攏年輕選民,用更加多元的管道宣傳。本研究以質化的符號學分析法,探究2012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之影音競選廣告,分析廣告中塑造的女性候選人形象、以及廣告中運用何種元素召喚族群訴求,並且綜觀廣告中隱含的意識型態。
    研究結果發現,廣告中呈現的女性候選人形象是剛柔並濟的,「台灣‧未來‧蔡英文」廣告中西裝筆挺、倫敦政經學院的留學經驗,以及德國柏林拍攝的政治背景,呈現蔡英文的女性菁英形象,而在「女人當家」與「客家女兒出頭天」藉由客家花布、柚仔花、母親等符號來塑造感性特質。
    族群訴求部分,在「客家女兒出頭天」廣告中頻頻出現花布、豬的形象、客家古厝等關於客家食衣住行的符號,廣告配樂的語言也是客家話,強化民進黨對於客家族群的深耕形象,一再強化客家精神以及對於客家族群的重視。而「人生NG 篇」微電影中大量使用新一代的語言來召喚年輕選民的訴求,「就業問題」等符碼也扣連蔡英文提出的「青年津貼」、「社會住宅」政策。
    綜觀五則影音廣告,歸類出廣告中的意識型態為「女人當家」、「政黨輪替」及「硬頸精神」,雖然跳脫不出打「性別牌」的窠臼,但民進黨想強調不分性別,女人也可以執政當總統。廣告中一再建構政黨輪替的意識型態,運用「前進」、「光明」的符碼來訴求重新選擇,是在野黨打選戰的主要訴求,並且以客家「實實在在」的硬頸精神,召喚客家族群的認同,以客家人質樸、堅韌的形象來喚起選民的支持。強化客家族群的重要性、強化自身價值,同時也隱含「台灣有客家妹蔡英文做總統真好」的意涵。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動機 3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一、研究目的 6 二、研究問題 10 第三節、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11 一、研究架構 11 二、章節安排 11 第二章、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競選廣告與形象 13 一、競選傳播與競選廣告 13 二、候選人形象 16 三、微電影與廣告 19 第二節、客家族群訴求與選舉 22 一、台灣選舉與客家族群 22 二、客家族群意識與認同 24 三、客家文化及客家形象 27 第三節、意識型態與廣告 30 一、意識型態的定義 30 二、廣告中的意識型態 31 第四節、符號學理論、敘事理論與影音廣告鏡頭意義 35 一、符號學理論 35 二、敘事理論 41 三、影音廣告鏡頭意義 43 第三章、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研究樣本 45 第二節、研究操作 49 第四章、影音競選廣告的文本分析 51 第一節、女性候選人形象廣告的文本分析 51 第二節、客家族群訴求的廣告文本分析 60 第三節、年輕選民微電影文本分析 70 第四節、研究發現與綜合討論 90 第五章、結論 94 第一節、研究結果 94 一、廣告文本如何呈現女性候選人形象 94 二、廣告文本中的族群訴求 94 三、廣告中隱含的意識型態 95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98 參考文獻 99 附錄:廣告影像 108 一、「台灣‧未來‧蔡英文」廣告 108 二、「女人當家」廣告 110 三、「客家女兒出頭天」廣告 112 四、「人生NG篇─阿暉篇」廣告 116 五、「人生NG篇─阿花篇」廣告 123

    中文部分

    〈台灣藍綠爭百萬〝首投族〞〉。(2011.04.25),《海峽兩岸專題》。
    中央選舉委員會(2012)。〈選舉資料庫〉,中選會選舉資料庫網站。
    王甫昌(2004)。《 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 》。台北:群學。
    王甫昌(2004)。由民主化到族群政治:臺灣民主運動的發展(1970s- 1990s)。
    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臺北市:國史館。
    王波譯(2004)。《視覺說服:形象在廣告中的作用》。北京:新華。(原書Messaris,
    P. [1997]. Visual Persuasion: The Role of Images in Advertising. London:
    Sage.)
    王承平、陳立民(2010)。凝視女體:汽車平面廣告中女性的再現意義。明道學
    術論壇,6(2):131-153。
    王國強譯(2006)。《視覺硏究導論:影像的思考》。臺北:群學。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
    117-156。
    王嵩音(2007)。〈台灣選民媒介使用對於候選人形象與評價之影響:傳統媒介
    VS.新媒介〉,《傳播與管理研究》,10(1):3-36。
    王嵩音、陳炎明(1995)。解讀民進黨電視「政黨錄影帶」與文宣策略研究,《廣
    告學研究》,6:137-161。
    中央選舉委員會http://www.cec.gov.tw/bin/home.php

    民主進步黨新聞(2011,07,05)。蔡英文首波CF託播,訴求台灣要全球接軌、
    走向世界。
    甘惟中、許詩韻(2005)。〈借錢有理,消費無罪?解讀現金卡廣告中的消費文化
    意涵〉,《廣告學研究》,23:93-124。
    江彥震(2003)。 《客家精神,客家族群文化象徵》,客家郵報。
    江羚弘、鄭自隆(2009)。〈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政黨形象:隱喻抽取技術(ZMET)
    之應用〉,台灣政治學會暨學術研討會,新竹。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http://www.hakka.gov.tw/
    何來美(2007)。〈解嚴後客家族群投票行為取向的流變〉,發表於「臺灣客家運
    動二十年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辦,臺北。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
    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27-49。
    吳永佳(2012)。微電影,打口碑還是賺商機。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142。
    李天鐸(1991)。〈電視廣告與社會文化關係〉,《當代》,63:18-29。
    李幼蒸,(1997)。《文化符號學:符號學和意識型態》。臺北市:唐山。
    李芃蓁(2010)。《六堆客家人與台灣本土黑豬文化之建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欣芳、黃維助、楊國文(2012.07.17)。你信嗎?陳定南4.6億選省長 馬4.4
    億選總統。《自由時報》。
    李彥謀(2011,11,25)。〈深入台三線 小英客家票直追〉,《新新聞》。
    李國榮(2012)。《競選廣告之幻想主題分析-以2012年民進黨總統選舉廣告之「台
    灣.未來.蔡英文」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硯祖(2002)。《視覺傳達設計欣賞》。台北:五南出版社。
    李閔超(2011,07,06)。〈蔡英文推首支競選廣告 優質形象力求感動選民〉,《蕃薯
    藤新聞》。
    林水波(2011)。《選舉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宇玲(2009)。〈解讀媒體中的性別意涵─以平面廣告為例〉。成露茜、羅曉南(編)《批判的媒體識讀》第二版,259-275。台北:正中。
    林芳如(2010)。《2008年總統電視競選廣告符號學分析—以馬英九及蕭萬長為
    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巨
    流。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型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施正鋒(2006)。《臺灣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翰蘆。
    施正鋒(2008)。〈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客家運動〉。收錄張維安、徐正光、羅烈
    師編,《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新竹: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施春(2011,05,06)。(2012:藍綠搶攻首投族)《環球雜誌》,第10期。
    洪雅慧(2010)。《網路競選傳播》。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洪碩延、漆梅君(2006)。〈視覺傳達設計中之符號理論〉。《中國廣告學刊》,11,70-84。
    胡幼偉、賴筱桐、祝心瑩、林妤函(2013)。《大選戰─2009年宜蘭與花蓮縣長
    選舉競選傳播策略分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胡光夏(1999)。〈廣告文化理論學派之探討─三種解讀廣告文本的取徑分析〉,《廣
    告學研究》,13:93-111。
    胡光夏、陳竹梅(2012)。〈「微電影」在軍事行銷傳播運用的初探性研究〉,論文
    發表於「第六屆軍事新聞學術研討會」,國防大學新聞學系。
    范振乾(2008)。〈從台灣發展史看客裔之未來〉。載於張維安、徐正光、羅列師
    〈編〉,《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20年》。新竹市:台北客家研究學
    會。
    范進、楊君游、柯錦華譯 (1992)。《國家的神話》。台北:桂冠。(原書:Ernst
    Cassirer.
    [1946]. New Haven, CT : Yale Univ. Press. )
    徐旺生(2007)。〈與豬有關文化現象的產生及演變原因分析〉。《古今農業》,2007
    (3):86-95。
    祝鳳岡 (1996)。〈「廣告理性訴求策略」之策略分析〉,《廣告學研究》,8:1-24。
    客家電視台http://www.hakkatv.org.tw/
    高順德(2011.4.28)。《首投族在總統選戰中的角色評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
    究基金會,內政(評)100-071號。
    張文生、王茹(2006)。《民進黨選舉策略研究》,台北:水牛,132-136。
    張美慧(2012)。政治行銷,台北。揚智文化。
    張典婉(2004)。《臺灣客家女性》,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
    張明貴(譯)(1990)。R. M. Christenson, A. S. Engel, D. N. Jacobs, M. R. & H.
    Waltzer著。《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Ideologies and Modern Politics)》(第四
    版)。台北市:桂冠。
    張茂桂等(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梁世武(1994)。〈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之預測—候選人形象指標預測模式之驗
    證〉,《選舉研究》,1(2): 97-130。
    許如婷(2000)。〈球鞋類廣告﹕西方現代化情境的神話解構〉,《廣告學研究》,
    14:53-93。
    郭岱(1994)。〈臺灣客家人的山歌〉,戴興明、邱浩然(編)《客家文化論叢》,
    台北:文化復興運動總會。
    郭瓊俐(2004,01,27)。〈大談推廣客家文化「綠」推女婿發聲篇〉,《中時晚報》。陳乃菁(2004)。《以敘事設計理論建構電視廣告影片之場景設計模式》。國立雲
    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文印(1997)。《設計解讀》,亞太圖書,台北。
    陳文俊(1993)。藍與綠─台灣選民的政治意識形態初探,《選舉研究》,10(1):
    41-80。
    陳文敏(2011,11,09)。(客家妹仔蔡英文 苗栗走透透)。《大紀元電子日報》。
    陳世敏(1992)。候選人形象與選民投票行為,新聞學研究,46,149-168。
    陳明珠(2010)。《媒體符號研究—分析與再思考》。台北:世新大學。
    陳映竹(2012)。〈微電影發展現況及商業模式分析〉。MIC研究報告。http:
    //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_register.aspdocid=2998&;rtype=
    freereport#。
    陳春富(2011)。〈「家」的夢想:解析房仲電視廣告中的家庭圖像與性別關係〉。
    《廣告學研究》,35:75-112。
    陳美華(2004)。《台北市議員女性候選人競選文宣內容之分析-以第九屆政黨提
    名候選人平面文宣為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文正(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五南。
    彭芸(1992)。《新聞媒介與政治》,臺北:黎明。
    彭瑞金(1991)。〈從族群特性看客家文學的發展〉。徐正光(編)《徘徊於族群和
    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130 - 149,台北:正中書局。
    彭懷恩(2002):〈媒介與台灣民主化〉,台北: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會。
    彭懷恩(2005)。《競選傳播》。台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2007)。《政治傳播:理論與實踐》。台北:風雲論壇。
    曾喜城(1999)。《台灣客家文化研究》。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曾逸昌(2005)。《客家通論:蛻變中的客家人》。高雄:復文出版社。
    游盈隆(1994)。台灣選民的議題取向投票—二屆國大選民的分析。東吳政治學
    報,3:219-254。
    游清鑫(2002)。〈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面訪與焦點團體訪談的結合〉,《選舉研
    究》,9(2):83-115。
    賀淑瑋(1993)。從口香糖廣告談起-兼論意識型態,《當代》,82,64-81。
    鈕則勳(2001)。《總統候選人之競選傳播策略:以公元2000年我國總統大選為
    例》。政治大學政治所博士論文。
    鈕則勳(2005)。《政治廣告: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鈕則勳(2007)。〈競選廣告策略初探—以2004年總統大選陳呂陣營為例〉,《台
    灣民主季刊》,4(1):141-178。
    馮建三(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
    黃光玉、 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
    徑。臺北:風雲論壇。
    黃新生(1992)。《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楊婉瑩、林珮婷(2011)。〈當「男女有別」變成「男女不平等」:性別角色認知
    與政治效能感〉,《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9: 121-172。
    楊梅秀 (2006)。《影像神話的意識型態—以2004年總統大選競選廣告影像為例》。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綜合報導(2011.07.06)。〈蔡英文競選廣告 賣菁英形象〉,《香港星島日報》。
    趙嘉裕(2003)。〈從政黨輪替的現象談未來的政治發展〉。《通識研究集刊》。4:
    101-122。
    劉一賜 (2012)。【創新發現誌】五看「微電影」。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取
    自網址:http://pnn.pts.org.tw/main/?p=41568。
    劉紀綱(2012.05.21) 。〈不可不知的品牌行銷新趨勢「微電影」〉
    http://tw.marketing.campaign.yahoo.net/emarketing/contentF4.php?main=A01&sub=B02&tri&literary=503
    劉還月(2000)。《臺灣的客家人》。臺北市:常民文化。
    滕守堯(1987)。《審美心理描述》。李澤厚主編。臺北市:漢京。
    蔡佩芳、張文嘉、許惠斐(2009)。〈白金彰顯尊貴‧消費成就不凡—以符號學分
    析白金卡廣告的新男性認同與舊性別迷思〉,《廣告學研究》,31:65-102。
    蔡佳泓(2007)。〈政黨形象的測量尺度初探〉,《政治學報》,43:101-121。
    蔡美瑛、江亦瑄、梁世武(2006)。〈族群融合與選民的政治態度初探-以2004
    年總統大選電訪及網路民調為例〉,發表於「2004年總統選舉:傳播、策略、
    方法學研討會」,世新大學民調中心主辦,台北。
    蔡樹培(2005)。《電視新聞性置入行銷》。中華傳播學刊,8:3-15。
    蔡振易(2012)。《總統大選電視競選廣告宣傳策略之研究─以我國2000年及2004
    年總統大選為例》。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自隆 (1992)。《競選文宣策略─廣告、傳播與政治行銷》。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自隆(1995)。《競選廣告:理論、策略、研究案例》。正中圖書:台北。
    鄭明椿(譯)(1993)。Fiske & Hartley著。解讀電視(Reading Television)。臺北
    市:遠流。
    獨立媒體(2011,11,08)。〈蔡英文台三線參訪苗栗縣頭份鎮流東社區〉。
    獨立媒體(2011,12,05)。〈馬英九破紀錄系列廣告4-貧富差距篇〉
    蕭展正(2013)。《台灣2012總統大選雙英對決實錄─馬英九蔡英文經典宣傳大
    解密》。台北:大和書報。
    聯合報(2011,07,01)。〈蔡英文不是桂綸鎂 別只憑感覺不要理智〉。《聯合報》,
    社論。
    鍾孝上(1990)。〈我對統獨及客家組黨的看法〉,《客家雜誌》,6:28-37。
    韓叢耀(2005)。《圖像傳播學》。上海:威仕曼文化。
    簡麗婉(1992)。《我國報紙對民進黨形象塑造之趨勢分析—以「中國時報」為例》。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時宜(2003)。《政黨電視競選廣告政治符號之研究:1991-2000》,國立政治
    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騰守堯(1987)。《審美心理描述》。台北縣:和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顧玉珍(1995)。性別知識的生產--以國內傳播學院的性別論述之生產為例。《新
    聞學研究,51:1-31》。

    英文部分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Lenin
    and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New Left Books.
    Arbour, B. K., Barberena, L., & McGowen, E. (2006). Running with or away from
    your party? The use of party issues and images in political advertisem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stern Political
    Bal, M. (1985).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oronto,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Barthers, R.(1989).《符號學要義》(洪顯勝譯),台北市:南方叢書。
    Benoit, W. L. (2000).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olitical Advertising Across Media,
    1998. Communication Studies, 51(3), 274-295.
    Benoit, W. L. (2005). Communication in Political Campaigns. Hardcover: Peter
    Lang Publishing.
    Boulding, K. E. (1956) . The Image. Ann Arbor. The Universty of
    Michigan Press.
    Bowes, J. E. & Strentz, H. (1978). Candidate images: Stereotyping and the 1976
    debates, in B. Ruben (ed.) Communication Yearbook II, pp. 391-406. New
    Brunswick, N. J.: Transaction Books.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Miller, W. and Stokes, D.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Chatman, S. (1980).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i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ourtney, A. E., & Lockeretz, S. W. (1971). “A Woman's Place: An Analysis of the
    Roles Portrayed by Women in Magazine Advertisemen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Deighton, J., D. Romer & Mcqueen, J. (1989), “Using Drama to
    Persuad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6 (12), 335–343.
    Druckman, J. N., L. R. Jacobs, and E. Ostermeier.(2004). Candidate Strategies to
    Prime Issues and Image. Journal of Politics, 66(4):1180-1202.
    Fog, K., Budtz, C., & Yakaboylu, B. (2005). Storytelling: Branding in practice.
    Gillian Dyer(1982). Advertising as communication. NY:Methuen.
    Goldman, R. (1992). Reading ads socially. London: Routledge.
    Hall, s. (1973). 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 Stenciled
    occasional paper, C.C.C.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Hacker, K.L.(1995). Candidates Images in Presidential Elections. N.Y.: Praeger.
    Hellweg, Susan A., Dionisopoulos, George N., and Kugler, Drew E. (1989).
    “Political candidate image: A state-of-the-art review.” Progress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s 9: 43-78.
    Hodge, B. & Kress, G.. (1988). Social semiotic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asil Blackwell.
    Irina Zamfirache(2010), Women and politics – the glass ceili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e 1(1): 175-185
    Ithiel de Sola Pool & Kali Prasad (1958). Indian student images of foreign peopl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2.
    Kahn, K. F.,& Geer, J. G. (1994). Creating impression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olitical Advertising on Television .Political Behavior,
    16:93-116.
    Kaid, Lynda Lee & Davidson, D. (1986), “Elements of Videostyle: 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Candidate Presentation through Television Advertising.” Kaid,
    L.L. & Sanders, K.R.(eds.), New Perspectives on Political Advertising.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Kern, M.(1989). 30-Second Politics: Political Advertising in the Eighties, New
    York: Praeger.
    Kotler (1997) , 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ocotrol(9th ed). Englewood Cliffs , NJ :Prentice-Hall .
    Louden, A.(1994). Voter rationality and media excess: image in the 1992 presidential
    campaign. In Robert E. Denton, Jr.(ed.). The 1992 presidential campaign.
    London: Praeger Publisher.
    McNair, B.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nd ed.). London,
    NY: Routledge.
    McGrath, J. E. and McGrath, M, F. (1962).Effects of partisanship on perceptions of
    political figure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6,236-248.
    Merril, J.C.(1962).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en Mexican Dailies. Journalism
    Quarterly,39(3) : 203-212.
    Metz, C. (1982), The Imaginary Signifier:Psychoanalysis and the Cinema. Trans.
    Celia
    Britton, Annwyl Williams, Ben Brewster, and Alfred Guzzetti . Bloomingt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immo & Savage(1976), Candidates and Their Images: Concepts, Method, and
    Findings,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Goodyear Publishing.of political advertising
    on television. Political Behavior, 16(1), 93–116.
    Norris, Pippa. (2000). The Virtuous Circl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tterson(1980), The Mass Media Election: How Americans choose their President.
    New York: Praeger.
    Propp, V. IA. (1928/196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Trans. by L. Scott [and]
    With an introd. by S. P. Jakobson).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Polsby, N. W., & Wildavsky, A. B.(1996).Presidential Elections:Strategies and
    Structures of American Politics, Chatham, N.J.: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Schmuhe,&Robert(1990).Statecrafe and Stagecrafe. Notre Dame, Ind.: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Seiter, E.(1992). Semiotics, structuralism, and television. In C. A.Robert(Ed.).Channel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Televsio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Shyu, H.( 2008). "Populism in Taiwan: The Rise of a Populist-Democratic
    Culture in a Democratizing Society." 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6(2): 130-150.
    Stokes,J(2007).《教您如何做文化暨媒介研究》。(How to Do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趙偉妏譯)。台北:韋伯文化。
    Sweg, S. A., Dionisopoulous, G. N. & Kugler, D. B.(1989). Political candidates
    image: A state-of-the-art review. In progress in B. Dervin & M. J. Voigt(Eds.).
    Progress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s ,4, 43-78.
    Teun A. van Dijk(1998). Ide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London: Sage.
    Tilley, V. (1997). The Terms of the debate: Untangling language about ethnicity and
    ethnic movement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0(1).
    Trilling, Richard J.(1976).“Party Image and Electoral Behavior.”In American
    Electoral Behavior, ed. Samuel A. Kirkpatrick. Beverly Hills:Sage.
    van Zoonen, Liesbet著,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Feminist
    media studies)。台北:遠流。
    Williamson, J. (1978).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London: Marion Boyar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