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佩鈺 |
---|---|
論文名稱: |
台灣韓流偶像迷群對應援文化的實踐與認同 Taiwan Hallyu Idol Fans' Practice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Korean Fandom Culture |
指導教授: | 胡綺珍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7 |
中文關鍵詞: | 韓流 、韓國偶像 、迷勞動 、應援文化 、偶像崇拜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7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韓劇自二十一世紀以來便在全亞洲各地掀起了一陣熱潮,至今仍然有其深厚的影響力,但在2009年,韓國偶像團體以多元的音樂內容以及華麗炫目的舞台表演迅速竄起,在韓劇之後,再度引發了一股韓流新熱潮,鋒頭甚至比韓劇更甚,所掀起的熱潮比起過往韓劇主導時期更為瘋狂。透過音樂、綜藝節目、舞台表演等內容,韓國偶像團體成為台灣韓流追星族新的追捧對象,正式開啟了台灣韓流的新篇章。韓國偶像團體的大舉輸入也促使台灣韓流偶像迷群迅速增加,在追求這些韓流偶像團體的同時,這群台灣韓流偶像迷群也學習了韓國歌迷特有的「應援文化」,從學習、模仿開始,一步一步地創新,發展出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應援活動,這種具規模、創造力、主動出擊的追星方式更是創造了新型態的追星景觀,為台灣追星族寫下新的一頁。
這波新興的台灣韓流偶像迷群擺脫過往迷群被動且一昧追逐偶像的方式,改以一種具規模性的組織團體行動,透過集資、動員等方式,主動對偶像展現其感情與行動力,經過計劃後所施行的應援活動,更是成功地讓偶像對台灣韓流偶像迷群印象深刻。台灣韓流偶像迷群以一種整體的凝聚力、行動力、創造力主動出擊,並且合理化他們所進行的應援行為,因此本論文試圖了解台灣韓流偶像迷群為何會接受並且進行這種新型態的追星行為,也就是應援文化,釐清應援文化對他們的意義為何,應援文化對比於傳統的迷支持或勞動,是否有著不同的情感投射以及牽引力量,轉換或縮小他們與偶像之間的位置或距離,甚至是另一種情感的實踐與投射的過程,而在此類應援活動的生產過程中,又是如何收編此類跨文化現象,是否又會產生台韓間或亞洲間的跨文化交會或競爭。
透過訪談發現,對這群韓流偶像迷群來說,初次看到韓國的應援文化時,帶給他們的震撼相當強烈,而在持續不斷地接觸此文化的過程中,更由於台灣韓流偶像迷群大幅度的增加,群體力量的成熟以及對偶像的關愛促使他們投身應援活動,為偶像獻上各種應援,將台灣韓流偶像迷群擺在偶像以及公司的面前。此外,透過應援活動他們也巧妙地投射了個人、團體以及對於韓國流行音樂整體的情感,帶動了他們在心理上各個不同層次的情感區分,但最終也是最重要的目標,即是讓自己的浪漫想像以及對偶像的情感有了一個明確付出、實踐的目標,藉以認可自己的迷群身份,肯定自己在追星路上的應援活動的各種付出,以一種更加堅定以及開放的態度面對韓流偶像迷群的身份,大方展現迷群身分、表達認同,甚至是讚揚、稱羨韓國流行音樂的發展以及偶像團體的打造。
中文文獻
王幸麗(2009)。〈從日本偶像劇的風潮審視當代消費流行文化的意義〉。《績效與
策略研究》6(1):1-19。
尹亭雅(2010年11月11日)。〈韓流狂襲 本土節目凍結〉,喀報第90期。取自
http://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php?from_id=14&from_type=issue&id=219。
朱筱微(2012年3月10日)。〈淺談 韓流在台灣〉,喀報第128期。取自
http://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php?from_id=14&from_type=issue&id=244。
江昭倫(2001年3月21日)。〈五千歌迷上街頭示威抗議 拒絕解散H.O.T團體〉,
《今日新聞》。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1/03/21/37-405813.htm。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臺灣》。國立政治大學新
聞所碩士論文。
李明軒、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台北,天下文化。(原書Porter Michael E.,﹝1998﹞.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With a New Introduction,New York:Simon
& Schuster Trade)
李美華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原書Babbie, E.,
﹝199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所碩
士論文。
李宥璇(2007)。〈八大電視台娛樂K台之經營策略初探〉。《網路社會學通訊》第
64期。
李明璁(2012)。〈Super Junior Imperialsim?!韓國流行音樂的全球/在地化初探〉。
2012年文化研究會議「蕪土吾民」發表之論文。
林奇柏(2001年6月)。〈俊男美女連檔,韓流淹沒臺灣〉,《光華雜誌》,26﹝7﹞:
98-101。
林文婷(2011年)。《追星族的新鮮人:少女時代男性迷群的消費與認同》。臺灣
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知玧(2006)。〈從「韓國文化熱」論東亞文化認同之圖像〉。國立政治大學新
聞所碩士論文。
祈容玉(2007)。《韓劇影音內容的流動與下載》。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碩士論文。
周昱伶(2012)。《華流偶像的日本30代女性迷群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
岳曉東(2007),《追星與歌迷 青少年偶像崇拜探析》,香港城市大學。
岩瀏功一(1998),〈日本文化在臺灣--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當代》,
第125期,頁14-39。
胡綺珍(2009)。〈中國字幕組與新自由主義的工作倫理〉。《新聞學研究》,
101:177-214。
侯政男、蔡忠哲、陳欣欣(2011)。〈軟實力下的新亞洲文貼近性與現代性:韓國
電視戲劇在東亞地區觀眾之接收因素探究〉。《人文與社會學報》,(2),8:
115-142。
馬建青、李小芳、董海軍(2004)。 〈解讀韓流對我國青少年的影響〉。《中國青
年研究》,1:50-56。
娜娜(2012年4月29日)。〈「林來瘋」是潮流,喜歡韓星就錯了嗎?〉,《ETtoday
新聞雲》。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429/42594.htm#ixzz1vcDtvqD5。
黃瀞琦(2012)。〈「我們就是管道」─論韓國娛樂新聞/資訊網站「Kpopn」的迷
組織生產模式與文化中介角色〉。中華傳播學會2012年年會宣讀之論文,
2012。
陳正國譯(1993)。《了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原書Fiske John
﹝1989﹞.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Boston:Unwin Hyman.)
陳炳宏、鄭麗琪(2003)。〈台灣電視產業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新
聞學研究》,75 :37-71。
陳依秀(2004)。《打造電視觀眾:臺灣韓劇市場興起之歷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
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陳姿玲(2007)。《臺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意欣(2008)。《從局內人觀點探索迷文化》。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
陳穎(2012年2月5日)。〈圭賢爸台北韓語補習班開幕 SJ當誘餌強吸800人〉,
《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entertainment/20120205/34001552。
許夢芸譯(2008)。《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台北,韋伯。(原書
Ann Gray﹝2003﹞.Research Practice For Cultural Studies: Ethnographic Methods
And Lived Cultu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莊幃婷(2011)。《「偶像假結婚」作為理想浪漫婚姻典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
「我們結婚了」之臺灣女性閱聽人分析》。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慧英、陳一姍、劉子正(2005)。〈韓流橫掃 捲走大把鈔票〉,《中國時報》。取
自http://money.chinatimes.com/94rp/korea/12/04.htm。
張振鴻(2011)。《濱崎•步•一樣的偶像-日本流行音樂迷群之偶像認同與消費
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張君玫(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出版社。(原書:John Storey
﹝2001﹞.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張雅婷、江皇萱(2001年12月6日)。〈哈韓?反韓?台灣人眼中的韓國〉,《政
大菁報》。
葉怡欣(2010年5月8日)。〈「SJ四輯大發」現首爾街頭 東海謝台歌迷〉,《中
國時報》。取自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
10511+112010050800033,00.html。
楊蕙菁(1998)。《從小虎隊到四大天王-台灣流行音樂偶像崇拜現象》。台灣大
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睿愷、張玉佩(2010年7月)。〈美貌文化下「新」男性氣概:媒體再現與
男性認同〉。中華傳播學會2010年年會宣讀之論文。
劉伯姬(2002)。〈韓劇贏的DNA:製作費一集400萬堆出冬季戀歌的浪漫〉。《新
新聞週報》,800:50-53。
劉昌德、羅世宏 (2005) 。〈電視置入性行銷之規範:政治經濟學觀點的初步
考察〉,《中華傳播學刊》,8:41-61。
劉韋伶(2010)。《偶像商品與消費:以台灣傑尼斯迷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
治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蔡珉基(2012年6月6日)。〈藝人歌迷出手闊綽,拍攝現場頻”朝貢”〉,《朝鮮
日報》。取自
http://chn.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2/06/06/20120606000012.html。
盧開朗 (2010)。《翻唱曲的政治經濟學─改自韓國曲的國語歌曲研究》。臺灣師
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
論文。
簡立言(2011年9月11日)。〈「少女時代」捨不得走,驚喜慶生嚇傻孝淵〉,《奇
摩新聞中心》。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911/35/2yjnv.html。
饒怡雲(2006)。《融化師奶的北極星—師奶迷戀偶像之消費行為研究:
以裴勇俊歌迷為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swin Punathambekar(2008).“We are online,Not on the Street”:Indian Cinema New Media,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In Anandam P.Kavoori& Aswin Punathambekar(Eds.),Glabal Bollywood (pp282-299).New York:Ner York University Press.
Baudrillard,J.(1983).“Simulation”,New York:Simiotext.
Eva Illouz(2009).“Emotions,Imagination and consumption:A new research agenda”,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9(3):377-413.
Fiske, J. (1989).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Unwin Hyman.
Gitlin,Todd.(1985).“Inside Prime Time”,New York:Pantheon.
Grossberg, Lawrence (2006). “Is There a Fan in the House? The Affective Sensibility of Fandom.” In P. David Marshall (Eds.), The Celebrity Culture Reader (pp. 581-590). New York: Routledge.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tuart Hall &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Howard, Keith (2002). Exploding Balla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Korean Pop Music. In T.J. Craig & R. King (Eds.) Global Goes Local: Popular Culture in Asia (pp.80-95). Vancouver: UBC Press.
Ien Ang(1985). 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London & New York: Methuen.
Jenkins, Henry (1992a). Tex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Henry(1992b)“Stranger no more,we sing”:Filk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fiction gan communication.In Lewis.(Eds.),Thd Adoring Audience(pp208-306).New York:Routledge.
Jensen, Joli (1992). Fandom as pathology: 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Lewis, L.(Ed.), The Adoring Audience (pp.9-29).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Henry (2006a). Fans, Bloggers, Gamers: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Express.
Jensen, Joli (1992b).Fandom as pathology: 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Lewis, L.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pp.9-29). New York: Routledge.
Lee, Hee-Eun (2006). Discourse of Korean-ness in Korean popular music. In T.J.M. Holden & T.J. Scrase (Eds.) Medi@sia: Global Media/tion in and Out of Context (pp. 128-146). UK: Routledge.
Linciln,Edward J.(ed)(2004).East Asian economic regionalism.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McQuail,D.(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3rd ed):An Introduction.London:Sage.
Shim, Doobo (2006). Hybridity and the rise of Korean popular culture in Asia.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8(1), 25-44.
Siriyuvasak, Ubonrat & Shin, Hyunjoon (2006). Asianizing K-pop: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patterns among Thai youth.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8(1), 109-136.
Shin, Hyunjoon (2009). Have you seen the Rain? And who’ll stop the Rain? : The globalizing project of Korean pop (K-pop).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0(4), 507-523.
Shin, Hyunjoon & Ho, Tung-hung (2009). Translation of ‘America’ during the early Cold War period: a competitiv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0(4), 83-102
Sung Jun(2011). Korean Masculinities and Transcultural Consumption: Yonsama, Rain, Oldboy, K-Pop Idols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erranova,Tziana.(2000).Free labor: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Social Text 18(2),33-58.
William W. Kelly(2004). Fanning the Flames: Fans and Consumer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Japan.Nwe York:State University.
Yang, Ling (2009). All for Love: The Corn Fandom, Prosumers, and the Chinese Way of Creating a Superst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2, 528-543.
韓文文獻
Kim Soo-Ah(2010)。〈소녀 이미지의 볼거리화와 소비 방식의 구성〉。Journal of Media, Gender & Culture 15, pp79-119。
Kim Soo-Ah(2011)。〈남성 아이돌 스터의 남성성 재현과 성인 여성 팬덤의 소비 방식 구성:샤이니와 두피엠을 중심으로〉。Journal of Media, Gender & Culture 19, pp6-38。
Han Eu-La(2012)。〈정체성의 구성과 균율-20대 여성주의자와 아이돌 사이에셔〉。문화와사회 제12권,pp105-145。
Lee Dong-Youn(2001)。〈팬덤의 기호와 문화정치〉。진보평론 제8호,
pp437-449。
Lee Moon-Hyung(2011)。〈국내 연예 매니지먼트 회사의 아이돌 그룹 육성전략에관한연구:SM엔터테인먼트를중심으로〉,2011언론학회팔표된논문。
Lee Na-Young、Jung Min-Woo(2009)。〈Fandom Managing Stars, Entertainment Industry
Managing Fandom〉, Journal of Media, Gender & Culture 12, pp191-240。
Kil SoYeon(2013년3월23일)。〈착한 팬, 스타를 빛나게
하다〉,《Nocutnews》。取自http://www.nocutnews.co.kr/show.asp?idx=244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