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春男
論文名稱: 數學教學表現之研究---課堂觀察法的實作與發展
指導教授: 謝豐瑞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3
中文關鍵詞: 數學教師教學行為數學教學表現數學課堂觀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9下載:4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探究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教學行為表現,並探討數學課堂觀察法的實作與發展。
    在數學課室觀察中,針對三種不同身分別---教學者(教師)、觀察者、學習者(學生)心目中所感受到教學狀況,在實施數學課堂教室觀察並進一步比較之後,瞭解三位教師的教學特質投射於三種身份眼中的影像,並從學習者的答題中,看出對教學者教學的建議與期待,作為教師改進教學的參考。
    為了解數學教師之教學行為及特質,本研究發展出三種工具:第一種是一般教學表現問卷,有五個部分,以調查三位數學教師平日上課情形以及在課堂中的表現,以刻畫出三位教師自我感知與在學生(學習者)及觀察者心目中的形象,屬於長期觀察的工具;第二種則是課堂教學表現問卷,有11個向度,用來調查三位教師在某些課堂上數學課的情形,以報導三位教師在數學課堂中的具體教學表現,分別在教師(教學者)及學生(學習者)心目中所展現的情況,進而瞭解教師的具體教學表現中,兩者的感知情形,屬於短期觀察的工具;第三種則是課堂教學建議問卷,包含勾選及開放性問題,依11個向度分成11個種類,目的是希望利用這些向度問卷,詳細的深入分析教師教學情形,並進一步探尋並推論發生差異的指標所具有的特質;同時,在探究其內容時,自然也會呈現出學習者對教學者教學的意見與建議。

    目錄 i 表次 iii 圖次 v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界定 9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教室觀察的方式與內容 11 第二節 數學教學專業能力與指標 1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6 第二節 研究樣本 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1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處理 36 第五節 研究流程 38 第肆章 研究結果 41 第一節 對於教學者一般教學表現的評估 42 一、 教學者對於自己一般教學表現的評估 42 二、 學習者對於教學者一般教學表現的評估 46 三、 觀察者對於教學者一般教學表現的評估 52 四、 綜合討論 59 第二節 對於教學者教學向度與指標的評估 62 第三節 對於教師教學的評估與建議 83 一、課堂教學建議問卷中各向度的觀察與建議 83 二、關於教師教學建議問卷中統整的結果 10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6 第二節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3 附錄 129 一、一般教學問卷 129 二、課堂教學表現問卷 135 三、課堂教學建議問卷 14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 Skemp, R. R. (1995). 數學學習心理學 (R. R. S. 原. 陳澤明 譯). 台北: 九章出版社.
    2. 王淑怡(2001)。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30)。台北:師大書苑。
    4. 吳明崇(2003)。國中數學專家教師教學專業知識內涵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5. 吳俊憲(2007)。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知能---教室觀察。靜宜大學,師培實習輔導通訊,頁8-10。
    6. 吳福源(1999)。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氣氛之研究----優良教師與一般教師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7. 宋玉如(2008)。中學數學教師應有的數學教學特質研究-學生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8. 李坤崇、歐慧敏(2000):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9. 李堅萍(2002)。PCK理論於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意義。研習資訊,19 卷,4期,頁50-54。
    10. 李惠淑(2002)。國民中學教師教學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11. 李源順和呂玉琴(2006): 國小教師數學教學專業知能初探:學者的觀點。優質數理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2006。研討會手冊, 195-223。
    12. 李榮東(2002)。國民中學教師評鑑內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13. 周玉秀(2007)。中小學數學實習教師專業知覺之研究。發表於2007PQST中小學卓越科學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究會。
    14. 林碧珍、蔡文煥(2007)。數學領域實習輔導教師專業標準指標的發展與建立之初探。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卷,2期,頁61-92。
    15. 柳賢(1998)。國民中學數學科教師教學能力評鑑模式及工具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16. 秦爾聰(2005)。數理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探究導向之教學。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17. 張定貴、張德勝(2002)。國小教師教學評量表信效度分析-比較學生評鑑與教師自評。花蓮師院學報,14期,頁25-42。
    18.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19. 張新仁、馮莉雅、邱上真著 (2004) 發展中小學教師評鑑工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之「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29-343。
    20. 張德銳(1996)。發展性教師評鑑系統。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1. 張德銳(2004)。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2. 張德銳、蔡秀媛、許籐繼、江啟昱、李俊達、蔡美錦、李柏佳、陳順和、馮清皇、賴志峰(2004)。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理論與實務(初版三刷)。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3. 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
    24. 許美華(2004)。教師知識對學生學習之影響。師苑交流道研習資訊,21卷,3期,頁84-95。
    25. 陳佩正(譯)(2002)。Carl D. Glickman 著。教學視導-做老師的最佳學習拍檔。台北:遠流。
    26. 陳明和(2004)。學生可以評鑑教師嗎?臺灣教育月刊,630期,頁57-59。
    27. 陳美玉(1998)。教室觀察:一項被遺漏的教師專業能力(上)。研習資訊,15(5),頁48-54。
    28. 陳梅生(1976)。國民小學教師基本能力研究報告。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頁252-269。
    29. 陳慶鶴(1995)。國民小學優良教師特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0.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
    31. 黃政傑(1997)。課程評鑑。臺北:師大書苑。
    32. 黃慕周(2003)。受台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生歡迎之教師教學特質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黃瑩甄(2007)。國小高年級學生與教師心目中優良教師特質之比較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楊美真、王振瀛、施皓耀(2009)。國中生參與評鑑數學教師教學知能之可行性。科學教育月刊,9期(1999年4月),頁88-107。
    35. 甄曉蘭(1999):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想與挑戰。 台灣教育,581,2-8。
    36.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37.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卷,4期,頁129-168。
    38. 潘慧玲、張素貞、吳俊憲、張錫勳、陳順和、李美穗(2007)。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手冊,未出版。
    39. 謝豐瑞(2007)。中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指標之研究---子計畫四:中學教師數學教學能力專業發展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40. 謝豐瑞(2007)。台北市國中數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工作坊-數學思考篇。台北縣市國中數學領域輔導團。
    41. 簡禎(2007)。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二、英文部份
    1. Borich,G. D. (1994).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N.Y. Macmillan.
    2. De Jong, O. (2005).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 chemical education:Living apart or together. Chemic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Vol. 6, No. 1
    3. Fennema, E., & Franke, M. L. (1992). Teachers’ knowledge and its impact. In D. A.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147-164).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4. Gattuso &Mailloux(199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29, Issue 3 May 1998 , pages 317 – 324.
    5. Grossman, P. L. (1990). The making of teacher: 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6. Mogens Niss(2003)Mathematical Competencies and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The Danish KOM Project
    7. Oliva, P. F. & Pawlas, G. E. (2001). Supervision for today’s schools. (6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8. Schwab, J. J. (1971). The practical 2: Arts of eclectic. In I. Westbury & N. J. Wilkof. (Ed.). (1978). Science, curriculum, and liberal education: Selected essays (pp. 322-364).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9. 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1), 4-14.
    10. Shulman, L. S.(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7(1), 1-23。
    11. Shulman, L. S., & Sykes, G. (1986, May). A national board for teaching? In search of bold standar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ask Force on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 Carnegie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Standford, CA.
    12. Van Driel, J.H., De Jong, O.,& Verloop, N.(2002).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rvice Chemistry teachers’ PCK. Science Education, 86, 572–59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