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志賢
Liu Chih-shien
論文名稱: 大臺北地區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
A SURVEY STUDY OF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CAUSE FACTORS
指導教授: 簡茂發
Chien, Maw-F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教師職業聲望教師職業聲望
英文關鍵詞: Teacher, Occupational Prestig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1下載:1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臺北地區之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並探討不同背景個人變項的國中教師及家長,對於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看法上的差異,進一步比較分析本研究發現與林清江研究結果,藉以觀察我國教師職業聲望之演變。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者主要參考林清江1991年「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地位調查問卷」,配合社會發展酌以增修,編製「大臺北地區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問卷」。研究對象以臺北市、臺北縣公立國民中學教師及家長為母群體,分層隨機抽樣31所公立國中之251位教師、620家長,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所得資料,經過「次數分配與百分比分析」、「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Spearman等級相關考驗」、「Kendall和諧係數考驗」等進行資料分析與處理,獲致研究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臺北地區教師依然擁有崇高職業聲望。
    二、教師職業聲望之不同居住地區評比結果一致予高層次肯定。
    三、不同背景問卷填答者,對各類教師職業聲望的評定均高居第一、第二層次。
    四、「工作性質是否符合專業標準」是評比一般職業聲望之最具影響力因素,這是有別於歷屆研究之重要發現。
    五、不同背景問卷填答者,對於影響一般職業聲望評比因素看法大致相同。
    六、「教師工作意義與價值」是評比教師職業聲望最有影響力因素,證明教育是神聖的事業。
    七、不同背景問卷填答者,對於影響教師職業聲望評比因素看法一致。
    八、與林清江研究結果比較,發現教育人員職業聲望歷久不衰,證明「尊師重道」深植人心。
    基於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建議,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及教育工作者,制訂、執行教育政策或後續教育研究之重要參考。

    Abstract
    The research was aimed at continuing that of Qing-Jiang Lin to realize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cause factors, and to explore differences of views of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cause factors of personal variables of backgrounds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By ob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is and Lin’s studie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dopted .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cause factors”, mainly referring to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and the occupational status, 1991” designed by Qing-Jiang Lin, and made modifi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opulation included teachers and parents of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nd county. There were 251 teachers and 620 parents of 31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chosen to carry out the survey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The results were acquired through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Percentage Analysis”, “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 Analysis”, “Spearman’s Coefficient of Rank Correlation Test”, ” Kendall’s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Test” to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the survey.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eachers in Taipei area still possess lofty prestige.
    2. The results of assessment to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in different living places were high rank consistent.
    3. The results of assessment to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by different background people were consistent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rank.
    4. “If occupational quality is accordant with professional criterion.” was the most influencing factor of assessing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average professions, which was an important finding differ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5. The results of assessment to occupational prestige by average profession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were consistent.
    6. “Working significance and value” was the most influencing factor of assessing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which, improves the fact that educational career was sacred.
    7. The assessment to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were consistent in attitudes.
    8. Compared with results of Qing-Jiang Lin’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occupational prestige of educators was always high, improving that the belief of “To honor one’s teachers, to adhere to ethic rules”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minds.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this study proposed suggestions to provide administrative office of education and educators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ducational policy drawn up, implementing or sequential educational research.

    大臺北地區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 內容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過程……………………………………………5 第五節 研究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教師的角色與功能……………………………………9 第二節 職業聲望的意涵與理論基礎…………………………13 第三節 影響職業聲望的因素…………………………………17 第四節 職業聲望的相關實證研究……………………………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34 第四節 實施程序……………………………………………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5 第一節 填答者基本資料分析……………………………………55 第二節 教師職業聲望調查結果分析……………………………57 第三節 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調查結果分析…………………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3 第一節 研究主要發現之綜述……………………………………103 第二節 結論………………………………………………………108 第三節 建議………………………………………………………111 參考文獻…………………………………………………………115 附錄…………………………………………………………………119 附錄一 專家效度用問卷…………………………………………119 附錄二 預試用問卷………………………………………………129 附錄三 正式問卷…………………………………………………133 附錄四 專家效度用問卷請託函…………………………………137 附錄五 預試問卷請託函…………………………………………138 附錄六 正式問卷請託函…………………………………………139 附錄七 正式問卷請託學校………………………………………140 表 目 錄 表2-1 職業聲望與職業內在本質之相關性………………………………………15 表2-2 中小學教師及家長評量之職業聲望等級(1971)…………………………21 表2-3 各種職業類別聲望之等級序位及聲望層次(1980)………………………23 表2-4 各種職業類別聲望之等級序位及聲望層次評定表(1991)………………25 表2-5 林清江三次職業聲望調查結果之比較……………………………………26 表2-6 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27 表2-7 林清江與林晟鑑之各類樣本對影響職業聲望因素之評定結果…………28 表2-8 林清江與林晟鑑研究結果第一層級影響因素項目………………………30 表3-1 臺北市東西南北四區行政區學校數及應抽取學校數……………………33 表3-2 臺北縣各行政區學校數及應抽取學校數…………………………………33 表3-3 專家學者對問卷「基本資料」之修訂意見及修正情形……………………36 表3-4 專家學者對問卷「職業聲望評量表」之修訂意見及修正情形……………37 表3-5 專家學者對問卷「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的意見調查表」之修訂意見及修正情形……………………………………………………………………39 表3-6 專家學者對問卷「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的意見調查表」之修訂意見及修正情形……………………………………………………………………40 表3-7 專家學者對問卷「問卷填答者基本資料」之意見統計……………………41 表3-8 專家學者對問卷「職業聲望評量表」之意見統計…………………………42 表3-9 專家學者對問卷「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的意見調查」之意見統計……44 表3-10 專家學者對問卷「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的意見調查」之意見統計…45 表3-11 「大臺北地區教師職業聲望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項目分析摘要表……………………………………………………………………………47 表3-12 A分量表因素分析之萃取共同性…………………………………………50 表3-13 B分量表因素分析之萃取共同性…………………………………………51 表3-14 C分量表因素分析之萃取共同性…………………………………………51 表4-1本調查問卷之寄出及回收可用份數統計…………………………………55 表4-2 有效問卷填答者之背景資料分佈…………………………………………56 表4-3職業聲望層次區分標準……………………………………………………57 表4-4 各類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等級序位及聲望層次…………………………………………………………………………59 表4-5全體填答者對各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60 表4-6 不同性別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等級序位及聲望層次……………………………………………………………………61 表4-7不同性別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之等級相關(rs)考驗結果……62 表4-8 不同性別填答者對教育人員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63 表4-9 不同年齡填答者對各職業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等級序位及聲望層次…………………………………………………………………………64 表4-10 不同年齡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及肯氏和諧度考驗結果……65 表4-11 不同年齡填答者對各教育人員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66 表4-12 不同居住地區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之等級相關(rs)考驗結果……………………………………………………………………………67 表4-13不同居住地區填答者對各類教育人員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68 表4-14 不同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職業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等級序位及聲望層次……………………………………………………………………70 表4-15不同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及肯氏和諧度考驗結果…72 表4-16 不同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類教育人員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73 表4 -17 不同居住地區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職業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等級序位及聲望層次………………………………………………………74 表4-18不同居住地區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及肯氏和諧度考驗結果…………………………………………………………………………76 表4-19不同居住地區職業類別填答者對各教育人員職業聲望層次之評定結果77 表4-20 不同教育程度填答者對各職業聲望評比之平均數、標準差、等級序位及聲望層次……………………………………………………………………78 表4-21 不同教育程度填答者對各職業類別聲望排序及肯氏和諧度考驗結果80 表4-22 不同教育程度填答者對各教育人員職業聲望之評定結果……………81 表4-23 本研究與林清江研究全體填答者對教育人員職業聲望評定等級層次之比較…………………………………………………………………………81 表4-24 不同地區填答者對教育人員職業聲望評定等級層次之比較…………82 表4-25 不同職業類別對教育人員職業聲望評定等級層次之比較……………83 表4-26 全體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統計……………………86 表4-27 全體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統計……………………86 表4-28 不同性別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87 表4-29 不同性別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88 表4-30 不同年齡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89 表4-31 不同年齡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0 表4-32 不同居住地區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1 表4-33 不同居住地區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1 表4-34 不同職業類別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2 表4-35 不同職業類別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3 表4-36 不同教育程度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4 表4-37 不同教育程度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基本分析…………95 表4-38 各類填答者對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比較………………………………96 表4-39 各類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最具影響力因素分析………98 表4-40 各類填答者對一般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最不具影響力因素分析……99 表4-41 各類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最具影響力因素分析………100 表4-42 各類填答者對教師職業聲望影響因素之最不具影響力因素分析……101 圖 目 錄 圖1-1 本研究之流程…………………………………………………6 圖3-1 本研究之概念架構…………………………………………3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2007年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教師為最具聲望職業(2008)。2008年12月29日,取自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8348184.html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臺北:三民。
    文崇一、張曉春(1979)。職業聲望與職業對社會的實用性。台灣人力資源會議文集,623-669。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王天佑(200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收錄於劉何榮(主編),社會學與現代社會。臺北:威仕曼文化。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心理。
    王淑俐(1996)。為師最樂。臺北:南宏。
    毛治國(2003)。決策。臺北:天下雜誌。
    何友暉、廖正宏(1969)。今日中國社會職業等級評價之研究。臺灣大學社會學刊,第五期,151-156。
    吳怡靜(2000)。網上學習,啟動。天下雜誌,2000年教育特刊,28-33。
    吳康寧(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高雄復文。
    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五南。
    呂碧琴(2004)。大專院校體育教師之社會地位與階級認同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2),43-55。
    李曰剛(編)(1970)。大學國文選。臺北:幼獅。
    李春玲(2005)。當代中國社會的聲望分層—職業聲望與社會經濟地位指數測量。社會學研究,2,71-92。
    林玉体(1993)。教育價值論。臺北:文景。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
    林淑芬(2002)。教師退休潮的省思。中等教育,53(1),177-180。
    林晟鑑(2008)。教師職業聲望與師資培育改革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四所國中教師之調查為例。臺北: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林清江(1971)。教師角色理論與師範教育改革動向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3 ,45-174。
    林清江(1977)。教育社會學。臺北:臺灣書店。
    林清江(1980)。臺北市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調查研究。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清江(1991)。我國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調查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兩岸教育發展之比較(1-74)。臺北:師大書苑。
    林義男(譯)(1995),D. Light & S. Keller著。社會學(Sociology)。臺北:美商麥格爾‧希爾。
    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D. Jary & J.Jary著。社會學辭典(The Harper Collins sociology of dictionary)。臺北:貓頭鷹。
    洪瑞恬(2005)。口譯之專業化發展與職業聲望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信行(1997)。一九九O人口普查中教育與職業資料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5,29-66。
    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1999)。Heck S. F.& Williams C. R.著。教師角色(The Complex Roles of the Teacher)。臺北:桂冠。
    苑承偉(2004,4月15日)。教師工作滿意度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38。2008年3月27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8/38-21.htm
    郭丁熒(2001)。「盲、忙、尨、茫」讓老師有志難伸?~臺灣小學教師理想與實際角色知覺差距來源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133-180。
    陳奎憙(1993)。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2)。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3)。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張良銘(2000)。資訊階層地位之取得與流動:以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生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華葆(1987)。社會階層。臺北:三民。
    許嘉猷(1981)。新結構論—社會階層研究的新方向。思與言,19(3),234-249。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三民。
    莊靜宜(2000)。資訊職業訓練對社會地位取得之影響:以資訊軟體人才培訓專案受訓者為例。資訊社會研究(2),59-92。
    游光昭、蔡福興(2004)。以認知型態為基礎的網路化學習研究。教育研究資訊, 12卷1期,51-75。
    歐陽教(1985)。教育哲學導論。臺北:文景。
    曾淑芬(2001)。技能與社會階層流動之初探。資訊社會研究(1),179-200。
    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北:巨流圖書。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劉真(1983)。師道。臺北:台灣中華。
    譚光鼎、留美慧、游美惠(2006)。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蔡文輝、李紹嶸(編)(1998)。簡明英漢社會學辭典。臺北:五南。
    蔡淑鈴、廖正宏、黃大洲(1985)。從社會階層化的觀點論農民階層。第四次社會科學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鄭世仁(2000)。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五南。
    劉若蘭、黃光國(1984)。影響職業聲望的權力因素:研究方法上的一項探討。中國社會學刊,8,59-89。
    魯潔(1991)。教育社會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瞿海源(1985)。臺灣地區職業地位主觀測量之研究。第四次社會科學會議論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顧浩定(1971)臺灣之職業聲望結構,社會學刊,第七期,臺北市臺灣大學,67-79。
    謝維和(2002)。教育社會學。臺北:五南。
    蘇素鸞、黃國隆(1992)。中學教師對教師工會與罷教的態度。教育心理與研究,15,173-214。
    蔡璧煌(1989)。國民中小學教師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75-114。

    二、外文部分
    Blau, P.M.,& Duncan, O.D.(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 structure. New York:Wiley.
    Duncan, O.D.(1961). A socioeconomic index for all occupational. In A. J. Reiss (Ed.), Occupations and social status (pp.109-138). New York, NY: Free.
    ETS(2002). Poll: Americans willing to pay fort teacher quality, still demand standards and accountability. News & Media. 2003. Retrieved November 10, 2002 from http://www.ets.org/news/02061301.html.
    Goldthorpe, J. H., & K. Hope(1972). Occupational grading and 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K. Hope (Ed.),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methods and approaches. (pp.9-80), New York,NY: Oxford Press.
    Hodge, R.W. et al.(1964). 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0(3), 290-292.
    Jencks, C.(1990). What is true rate of social mobility ? In R. L. Breiger (Ed.), Social mobility and social structure. (pp.103-130).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uman, E. O. (1966). Prestige and association in an urban community. Indianapolis, IN: Bobbs-Merrill.
    Marsh, R. M.(1970). The Explanations of occupational. Social Forces, 50, 214-221.
    Nakao, K.,& Treas, J. (1994). Updating occupational prestige and socioeconomic scores. In P. V. Marsden (Eds.), 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pp.1-72). 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Sociology Association.
    Reissman, L. (1959). Class in american society. New York, NY: Free Press.
    Runciman, W. G. (1968). Class, status and power.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pp. 25-61). London,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eiman, D. J.(1977). 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New York, NY : Academic.
    T. Parsons,(1961). 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Some of its func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 In A. H. Halsey et al. (Eds.), Educ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Ch. 31. New York, NY: Free Press.
    Tsai, S. L.,& Chiu, H. Y.(1991). Constructing occupational scales for Taiwan. In R. Althauser & M.Wallace (Eds.),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10, 29-253. Greenwich, CT: JAI Press.
    Warner, W. L.(1949). Social class in America. Chicago, IL: 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e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