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郁雯 |
---|---|
論文名稱: |
兩岸口譯研究現況: 2004-2013 |
指導教授: | 廖柏森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翻譯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5 |
中文關鍵詞: | 口譯研究 、台灣口譯研究 、大陸口譯研究 、中國翻譯 、上海翻譯 |
英文關鍵詞: |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in Taiwan,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in China,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60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口譯研究已成為顯學,口譯的專業學術單位林立,相關的學術論文更不斷累積。廖柏森(2007)的研究已將截至2004年為止的台灣口譯論文發表情況做一詳盡的探討,為台灣口譯研究史上重要的回顧型研究。然而近十年時光過去,口譯研究論文推陳出新,加上對岸的口譯研究方始興盛蓬勃,因此有必要將目前的研究現況再次作一次整理。本研究承續廖柏森(2007)之口譯研究現況一文,整理2004年至今台灣的口譯學位及期刊論文,並再加入大陸同時期的重要翻譯期刊論文,加以分析比較。本文研究方法採用內容分析法,從口譯論文比例、研究語種、撰寫語文、研究主題和研究方法等多種角度切入,歸納出近年來兩岸口譯研究的多種面向。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has become a field of interest in recent decades. As more universities establish graduate programs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more relevant papers and theses have been published each year. In 2007, Liao's study has investigated the research papers and theses on interpretation studies published in Taiwan. Nevertheless, much more research papers have come out since then both in Taiwan and China, and it has become necessary that we collect and conclude the researches done over this period of time. This research is a replication of Liao's research in 2007. Research papers from major academic journals in both Taiwan and China, and scholarly theses from institutes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are categorized and analyzed in this research with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Chrzanowska, J. (2002). Interviewing Groups and Individuals in Qualitative Market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Creswell, J. W. (2004). 研究設計:質化、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台北市:學富(張宇樑、吳樎椒譯,2011年)。
Creswell, J. W., Clark, V. P. (2007). 混合方法研究導論。台北市:心理(謝志偉、王慧玉譯,2010年)。
Kvale, S.(2007). 訪談研究法。新北市:韋伯文化(陳育含譯,2010年)。
Neuman, W. L. (2009). 研究方法 質化與量化方法之運用。台北市:雙葉(郭思餘譯,2012年)。
王燕(2012)。CATTI英語口譯實務(二級)考試的定位與備考思路。中國翻譯,No.5 2012,90-95。
仲偉合、王斌華(2010)。口譯研究的”名”與”實”──口譯研究的學科理論建構之一。中國翻譯,No.5 2010,7-12。
仲偉合等(2012)。口譯研究方法論。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
任文、楊平(2010)。邁向國際化:中國口譯研究發展的現狀與趨勢──第八屆全國口譯大會暨國際研討會述評。中國翻譯,No.1 2011,29-32。
何承恩(2013)。台灣口譯研究現況 2004-2013。翻譯學研究集刊,No.16,111-144。
李盈葒(2009)。口譯教學評量:與音樂表演評量之比較研究。台師大翻譯所碩士論文。
李德超、唐芳(2012)。道不同,亦相為謀─西方翻譯研究范式與口譯研究范式流變之比較。中國翻譯,No.3 2012,20-25。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巨流。
林義雄(2005)。口譯服務過程及其服務接觸之研究。未出版學位論文。
胡開寶、陶慶(2010)。漢英會議口譯語料庫的創建與應用研究。中國翻譯,No.5 2010,49-56。
胡功澤(2005)。翻譯理論的發展與省思─以台灣地區為例。翻譯學研究集刊,No.9,109-126。
范家銘(2005)。由著作權法探討口譯服務之相關權利義務關係。台師大翻譯所碩士論文。
范家銘(2013)。專家與生手口譯員的句子理解歷程:事件相關腦電位研究。台師大翻譯所博士論文。
張芷盈(2013)。權利告知口譯之困難:以中文譯入印尼語為例。台師大翻譯所碩士論文。
張威(2009)。口譯語料庫的開發與建設:理論與實踐的若干問題。中國翻譯,No.3 2009,54-59。
張威(2011)。中外口譯研究對比分析。中國外語,No.5 2011,94-101。
張威(2012)。口譯研究的跨學科探索:困惑與出路。中國翻譯,No.3 2012,13-19。
陳子瑋(2011)。社區口譯─臺灣口譯研究新領域。編譯論叢,4:2,207-214。
陳振東(2008)。口譯課程培養模式探索。中國翻譯,No.4 2008,49-53。
陳德怡(2013)。熟手與生手口譯員視譯理解過程差異之眼動研究。台師大翻譯所碩士論文。
黃致潔(2011)。視譯閱讀理解歷程之眼動研究。台師大翻譯所碩士論文。
黃曉佳、王建國(2009)。全國英語專業八級口譯考試評判標准評議。中國翻譯,No.1 2009,54-59。
楊承淑(2008)。同步口譯與字幕翻譯之簡化原則。編譯論叢,1:1,43-70。
楊承淑、笹岡敦子、詹成(2011)。逐步口譯中的非語言訊息結構。編譯論叢,4:2,55-78。
楊柳(2007)。西方口譯理論的興起及其在中國的接受。中國翻譯,No.2 2007,5-9。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
葉舒白(2012)。逐句口譯之錯誤分析研究。台師大翻譯所博士論文。
詹盛如等(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台北市:五南。
廖柏森(2007)。臺灣口譯研究現況之探討。翻譯學研究集刊,10,189-217。
趙婷(2007)。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口譯研究狀況述評。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No.4 2007,107-112。
盧敏等(2007)。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英語口譯試題命制一致性研究報告。中國翻譯,No.5 2007,57-61。
穆雷、王斌華(2009)。國內口譯研究的發展及研究走向─基於30年期刊論文、著作和歷屆口譯大會論文的分析。中國翻譯,No.4 2009,19-25。
戴朝暉(2011)。中國大學生漢英口譯非流利現象研究。上海翻譯,No.1 2011,38-43。
謝金青(2011)。社會科學研究法──論文寫作之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威仕曼。
韓乾(2008)。研究方法原理。台北市:五南。
蘇雅薇(2013)。口譯產出停頓時的認知歷程:以視譯眼動軌跡為證。台師大翻譯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