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敬佳
Chen, Ching-Chia
論文名稱: 從道歉語與感謝語的語境特徵看隱含性話語表達
Analysis of Implicit Sentiment Meaning in Apology and Gratefulness Expression
指導教授: 洪嘉馡
Hong, Jia-F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4
中文關鍵詞: 感謝語道歉語隱含性語意偏誤分析
英文關鍵詞: Gratitude, Apology, Implicit Sentiment Meaning, Error Analasi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88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4下載:6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以華語為外語學習者也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際以及文化融入也成為21世紀語言學習的重要議題。華語因應地區、文化的不同在使用上也出現些許的差異,但華人文化卻作為主要共同核心體現在語言中。在華人社會中「禮貌」和「面子」都是與人交際時的重要概念與工具,而「道歉」和「感謝」則是話語交際中展現禮貌、保全面子的典型例子。
在華人社會裡「正人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是千古流傳的道德依歸,教人遇到衝突時先自省認錯,不要先將錯誤加諸在他人身上。而在現代道歉用語除了表達真誠的致歉之外,有時還具有責怪、威脅等隱含性意涵,而這部分也是學習者容易混淆的部分。感謝在華人社會的文化中則一直是一種重要的美德,「受人點滴,湧泉以報」是代代相傳的行事準則,在現代感謝用語除了表達對他人真誠的致謝之外,有時還具有埋怨、諷刺等隱含性意涵,華語學習者若沒有相關文化知識融入在語言學習中,便容易誤判並產生誤會。
本研究利用問卷實驗法,調查華語學習者面對隱含性語意能否正確辨別,最後分析華語學習者判斷感謝語及道歉語中的隱含性語意產生的偏誤及形成原因,並提供未來教師的教學建議。根據研究結果,詞彙難度、詞彙帶有的情緒色彩、詞彙出現的頻次等都會造成華語學習者判斷時的差異,句子中的詞彙難度低、帶有的情緒色彩強、在生活中出現的頻次高,華語學習者可以更容易判別出句子中的隱含性語義,另外華語學習者若可以聽到說話者真實的語氣,也可以幫助他們判別出說話者的感謝或道歉是否真心誠意。
華語學習者的學習背景、學習地區、學習華語的時間長短、年齡乃至學習者教師的國籍背景等也對於判別隱含性語意發揮重要的關鍵,華語教師若可以在教學中加入這類含有文化意的語言使用,相信可以拓展華語學習者廣闊的華語觀,協助華語學習者更順利的融入華人社會。

Under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learners are also increa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have also become in the 21st century. In Chinese society, "politeness" and "face" are important concepts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and "apology" and "gratefulness" are typical examples of showing politeness and protecting face in communication.
In the Chinese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value teaches people to admit mistakes when confronted with conflicts. In apology expression, in addition to expressing sincere apology, sometimes it also has implicit meanings such as blame and threat, and this is a part that learners are easily confused. Gratitud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virtue in Chinese culture. In expressions of gratitude, implicit meanings might be implied such as blame and satire. If Chinese learners don’t have cultural knowledge integrated into language learning, they might easily misjudge.
This study uses a questionnaire experiment method to analyze whether Chinese learners can correctly discern implied semantics, the errors and formation reasons of Chinese learners' judgment of implicit semantics, and provides teaching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difficulty of vocabulary, the emotions of vocabulary, and the frequency of vocabulary will cause differences in the judgment. In addition, if Chinese learners can hear the true speaking tone of the speaker, it can also help them distinguish whether the speaker ’s gratitude or apology is sincere.
The learning background, learning area, length of learning time etc. are also important for distinguishing implicit semantic meaning. If Chinese teachers can add such cultural meaning to the use of language is believed to help Chinese learners integrate into the Chinese society more smoothly.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東方、西方禮貌概念 5 第二節 文化與交際理論 11 第三節 道歉語的使用策略 12 第四節 感謝語的使用策略 16 第五節 正向、負向情緒在會話中的判別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語料來源 25 第二節 研究工具 30 第三節 實驗對象 32 第四節 實驗設計 33 第五節 研究流程 35 第四章 正體中文系統問卷結果分析 37 第一節 正體中文系統問卷答題狀況分析 37 第二節 正體中文系統測驗正確率最高題目分析 65 第三節 正體中文系統測驗正確率最低題目分析 71 第四節 小結 79 第五章 簡體中文系統問卷結果分析 81 第一節 簡體中文系統問卷答題狀況分析 81 第二節 簡體中文系統測驗正確率最高題目分析 104 第三節 簡體中文系統測驗正確率最低題目分析 115 第四節 小結 127 第六章 正、簡體中文系統問卷比較 129 第一節 道歉語的隱含性語意偏誤分析 129 第二節 感謝語的隱含性語意偏誤分析 141 第三節 華語學習者對隱含性語意表達偏誤分析 154 第四節 小結 160 第七章 結論 161 第一節 綜合討論 161 第二節 華語學習者對隱含性語意之判別 161 第三節 華語學習者之學習背景對隱含性語意之判別差異 163 第四節 華語教學建議 164 第五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166 參考文獻 169

Pardede, A.(2019)。比較印尼籍英語使用者之印尼語及英語的道歉策略。國立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王丹(2005)。會話者的權勢與等同關係及其話語結構的微觀建構。外語學刊,2,54-57。
王政渝(2016)。華語詞彙教學策略研究——以菲律濱某僑校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臺北市立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台北市。
王珩(2012)。華語問候語的文化背景與其跨文化教學。華語文教學研究,9.2,33- 58。
王曉君(2014)。華語教師課堂語言之語碼轉換研究 - 以初級華語課堂為討論範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曲衛國(1999)。論傳統的中國禮貌原則。學術月刊,7,33-41。
曲衛國、陳流芳(2001)。上海話間接感謝言語行為研究。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
杜恩愉(2019)。關於道歉行為上被道歉者感受之探討―台灣人日語學習者及日語母語話者之比較。長榮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碩士班,台南市。
李美芳(2019)。趣味謎語融入國中英語科教學對學生英語成績、正負向情緒與幽默感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李倩雯(2018)。詞頻效果與語音弱化程度對聽力正常成人華語口語雙字詞辨識之影響。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研究所,台北市。
李毓娟(1996)。大學生的心情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性別、心情經驗與幽默感、創意、學業成績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麗娜(2004a)。漢語「感謝」言語行為研究。湖北社會科學,9,93-95。
李麗娜(2004b)。漢語感謝言語行為分析及其教學探討。暨南大學,廣州市。
吳昱葶(2015)。自學式商用華語示範教材設計-以拒絕和道謝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沈馥萱(2012)。華語道歉行為之社會語用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台北市。
宋淨純(2014)。台灣成人華語言語清晰度、言語理解度及其效率的連續性語料分析。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林家彤(2017)。網路安慰言語行為之漢英對比與教學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林逸凡(2014)。他們到底想說什麼?-從文化背景與語言使用之關聯看中外師協同教學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周宥妤(2013)。短期成人華語的課程設計與實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高雄市。
柯力文(2012)。甄選面談中道歉是否有效? 道歉與非口語行為搭配效果之驗證。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施安辛(2014)。詞彙凸顯訓練對華語學習者的篇章閱讀流暢性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洪芸琳(2009)。抱怨語境下的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以日籍漢語學習者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畢繼萬(1996)。漢英感謝語的差異。語文建設,7,38-40。
翁佳伶(2017)。詞彙出現頻率及句子限制性對華語內隱詞彙學習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陳志佳(2015)。正負向情緒之腦波分析。大葉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彰化縣。
陳翊綺(2019)。當代華語教材中的歷代漢語詞彙傳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陳維剛(2018)。中國禁忌融入中高級華語文化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華語文教學碩士班,台北市。
孫隆基(1986)。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市:唐山。
許雅菁(2009)。全球化與教育國際化下本地學生文化價值的轉變-以銘傳大學國際學院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張伯雄(2002)。中文語音情緒之自動辨識。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碩博士班,台南市。
張瓊文(2016)。差異化華語讀寫教學 ─ 以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高雄市。
黃雅秋(2008)。初級華語課堂教師進行語言偏誤改正教學方式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傅敬民、馮奇(2008)。外语教学与文化。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舒兆民(2016)。華語文教學之漢語語言學概論。台北市: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曾金金(2004)。由「謝謝」的使用談語言與文化教學。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海。
楊再禧(2012)。正負向情緒對國中青少年體力及短期記憶力之影響性。聖約翰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楊弦陵(2013)。中日電視廣告語篇之跨文化分析與教學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趙若伃(2012)。華語網路感謝言語行為研究與教學應用-以美籍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趙洛生(2010)。汉语语言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鄭欣怡(2006)。正負向情緒與基模對創造認知歷程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劉安倫(2009)。再論服務補救中道歉作為的效果─道歉者地位的影響。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劉姿穎(2008)。台灣大學生華語道歉策略之性別差異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潘昭樺(2020)。在回家的路上--留學生跨文化適應與再適應之歷程。亞洲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蕭瑩華(2011)。中文讚美語、回應策略與感知辨識之中介語分析—以英語背景學習者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賴怡君(2007)。樂觀/悲觀、因應與正負向情緒關係之探討-日記研究法之階層線性模式分析。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謝雲飛(2011)。漢語語言學。台北市:中國語文叢刊。
蘇盈方(2019)。當老闆說對不起:華人領導者道歉動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台北市。
顧曰國(1992)。禮貌、語用與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4,10-17。
Aijmer, K. (1996). Conversational routines in English. Convention and creativity.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Blum-Kulka, S. & Olshtain, E. (1984). Requests and apologi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speech act realization patterns (CCSARP). Applied Linguistics, 5, 196-213.
Brown, P.& Levinson, S. C.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rió-Pastor, M. L. (2009).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ultural diversity. Linguistic insights: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hen, Y. H. (2018). Superlative Modifiers: Ignorance and Concession.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School of Graduate Studies.
Eisentein, M. & Bodman J. W. (1986). ‘I Very Appreciate’: Expressions of Gratitude by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 of American English. Applied Linguistics, Volume 7, Issue 2, Pages 167–185."
Fredrickson, B. L. & Losada, M. F. (2005). Positive Affect and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Human Flourish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60(7), 678–686.
G. Leech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Geoff, B., Pernilla, P. & Mahlberg, M. (2005). Meaningful texts: the extraction of semantic information from mono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corpora. London; New York: Continuum.
Goffman, E. (1967). Interaction ritual: essays on face-to-face interaction. Aldine.
Hall, S. (1980).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 London, UK: Hutchinson: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Hong, J. D. & Xu, J. (2003). Chinese syntax and semantics. Singapore: Pearson/Prentice Hall.

Hsieh, Y. F. (2010). Sentence processing in 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s: Syntax-semantics interaction during syntactic ambiguity resolu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su, K. (2007).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temporal markers in written and spoken Mandarin Chinese: the interaction of semantics, syntax, and pragmatics. Taipei, Taiwan: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Hu, H. C. (胡先縉) (1944). The Chinese concepts of fac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6(1), 45-64.
Huang, C. J. (2010). Between syntax and semantics. Routledge leading linguists.
Kim, H. J. (2016). Sentence processing and the L2 acquisition of the semantics and discourse function of the English past progressive. Indiana University.
Kleinginna P. R. Jr. & Kleinginna A. M. (1981). A categorized list of emotion definitions, with suggestions for a consensual defini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Vol. 5,345–379.
Krashen, S. D. (1989). We acquire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by reading: 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 input hypothesi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3, 440-464.
Lee, A. Y. (1977). A Contrastive Semantics of Mandarin Chinese and American English. Michigan, US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Rothstein, S. D. (2008). Theoretical and cross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he semantics of aspect. Linguistik aktuell.
Sayle, M. (2018). Interpreting Non-canonical Arguments in Mandarin Chinese through Metonym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Teaching,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Scollon, R. & Scollon, S. W. (1995).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Oxford: Basil Blackwell.
Teruhiro, I. & Luke, K. K. (2012). Grammar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the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Japanese and Chinese. Linguistic insights.
Tomkins, S. S. (1962), Affect Imagery Consciousness: Volume I, The Positive Affects. London: Tavistock.

Wan, I. P. (2007). A phon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 speech errors and aphasic speech in Mandarin. Taipei, Taiwan: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Xiao, R. (2010). C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Routledge advances in corpus linguistics.
Zhang, R. (2014). Sadness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orpus linguistic contrastive semantic analysis. London; New York: Bloomsbur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