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以敏
Chan,yi-min
論文名稱: 從本土素材的應用概念探討李和莆的鹿港八景音樂創作美學觀
指導教授: 李文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4
中文關鍵詞: 李和莆李文彬鹿港八景台灣音樂本土素材台灣作曲家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2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近年來的藝術創作走向「台灣風格」,本土的文化素材被高度的重視。在音樂創作上也走向作品中加入本國文化元素。作曲家李和莆教授出生於1967 年,從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時期就開始嘗試著不同風格的創作,1999年自美國波士頓大學取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歸國後,積極在台灣本土音樂中耕耘,所創作作品涵概了各種不同型式的編制,包括管絃樂作品、室內樂、鋼琴曲、合唱曲、舞台劇配樂、結合科技之跨領域音樂作品等。李和莆教授至今仍然定期舉辦作品發表,作品相當豐富,為國內重要的本土音樂作曲家之一。
    本篇論文主要是探討本土作曲家李和莆教授的作品《鹿港八景》,並分析其作品型態、創作理念與美學觀點,以及受到了台灣傳統文化影響下的創作觀。李和莆博士不僅僅是堅持著自己本身的文化,也試圖將音樂的創作帶入音樂的教育中,將台灣音樂之美結合了音樂上的專業技術,讓下一代的音樂創作人更深的感受到自己文化傳統的重要性,並發揚光大台灣的本土音樂。

    Taiwan recent year’s artistic creation started a new trend, a “Taiwanese style”. The native cultural source material value has raise as well. Music has also moved forward to join our country culture element. The composer, Dr. Wen-Pin Hope Lee was born in 1967. He started his variety style of composition since he was in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fter he earned his D.M.A degree in Music Art from Boston University in January 1999, he returned to Taiwan and worked very constructive in creating music. His works comprise a variety of genres, including orchestral music, chamber music, piano music, chorus, theatre, multimedia performance art, and so on. Even now he still regularly conducted the work publication. The number of his composition is fruitful; besides, he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native composers in Taiwan.
    The thesis of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examine compositions of the native composer, Dr. Wen-Pin Hope Lee’s music piece “My Hometown In Our Homeland, A Music Series of Lu Gang”, and analyze his style, creating idea,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and also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Taiwanese culture in his concept of creative composing. Dr. Lee is not only persevering in his native culture, but he also attempts to integrate music crea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music, thus expanding the beauty of Taiwanese music to the world of music. This let the next generation to feel and appreciate their cultural music and its importance, hoping to further introduce Taiwanese music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二章 台灣音樂創作的興起 5 第一節 西樂傳入台灣的簡史 5 第二節 台灣創作的發展 8 第三節 本土素材之結合 12 第三章 作曲家概述 17 第一節 求學經歷 17 第二節 音樂創作 21 第四章 作品分析 25 第一節 鹿港八景概述 25 第二節 作品分析 30 第五章 音樂的創作觀點 91 第一節 創作理念與構想 91 第二節 美學探討 95 第六章 結論 99 附錄一:李和莆活動記錄年鑑表 103 附錄二:李和莆作品年鑑表 141 附錄三:音樂會演出資料 170 參考文獻 181

    【中文書目】

    王次炤。《音樂美學新論》。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1。
    方銘健。《音樂.美學.從傳統到現代》。台北:自行出版,民96。
    呂鈺秀。《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民92。
    呂鈺秀、賴淑惠等主編。《台灣音樂百科辭書》台北:遠流出版社,民97。
    呂泉生、莊永明。《呂泉生的合唱世界》。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民83。
    李文彬。《陳茂萱鋼琴奏鳴曲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91。
    季家錦。《20 世紀西方作曲技法》。北京:華樂出版社,民89。
    林勝儀。《西洋音樂史—印象派之後》。台北:天同出版社,民75。
    吳玲宜。《台灣前輩音樂家群像》。台北:大呂出版社,民82。
    ________。《郭芝苑:野地的紅薔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93。
    洪萬隆。《音樂與文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85。
    姚恒璐。《現代音樂分析方法教程》。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民92。
    徐麗莎 編。《台中市音樂發展史--西方音樂篇上冊》。台中:台中市立文化心,民88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民80。
    ________。《中國新音樂史話》。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7(四版)。
    ________。《音樂史論述稿(一)》。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民89。
    ________。《音樂史論述稿(二)》。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民85。
    ________。《民族音樂論述稿(一)》。台北:樂韻出版社,民76。
    ________。《民族音樂論述稿(二)》。台北:樂韻出版社,民77。
    ________。《民族音樂論述稿(三)》。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1。
    ________。《民族音樂論述稿(四)》。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8。
    ________。《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1。
    楊麗仙。《台灣西洋音樂史綱》。台北:橄欖樹文化事業,民75。
    游素凰。《台灣現代音樂發展探索(1945-1975)》。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9。
    陳一人。《鹿港文史采風》。彰化:鹿江文化基金會,民93。
    陳仕賢。《鹿港不見天街傳奇》。彰化:彰化縣文化局,民97。
    陳郁秀 編。《音樂台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85。
    陳碧娟。《台灣新音樂史-西式新音樂在日據時代的產生與發展》。台北:樂韻出版社,民84。
    紫極殿文教基金會。《鹿港傳奇》。彰化:左羊出版社,民86。
    顏綠芬、徐玫玲。《台灣的音樂》。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民95。
    簡上仁。《台灣的囝仔歌》。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民90。

    【中文期刊】

    史惟亮,〈民歌採集大豐收〉,《幼獅月刊》,No.178〈十月號,1967〉:78-79。
    許常惠,〈西式音樂在台灣的產生與發展〉,《音樂研究學報》,No. 4(十月號, 1995):1-10。
    趙 琴,〈學堂樂歌的產生與發展〉,《音樂月刊》,No. 175(四月號,1997):114-117。
    ________,〈見證這一頁台灣音樂史〉,《樂覽》,No. 67(一月號,2005):02-07。
    ________,〈現代音樂的種種弊病與觀念之爭〉,《樂覽》,No. 64(十月號,2004): 02-07。
    簡巧珍,〈淺談台灣新音樂創作的發展〉,《樂覽》,No.101(十一月號,2007): 04-14。

    【學術論文】

    吳嘉瑜。〈史惟亮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9。
    林 韻。〈許常惠師音樂作品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
    徐鳴駿。〈從台灣的作曲運動探討林進祐在中西音樂文化撞擊下的創作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6。
    陳姿利。〈陳茂萱音樂作品與音樂教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詹宏一。〈盧炎生平與作品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外文書目】

    Kennedy, Michael (ed.).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Lester, Joel. Analytic Approaches to Twentieth-Century Music.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9.

    Morgan, Robert . Twentieth-Century Music.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Press, 1991.

    Randel, Don Michael (ed.). 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Sadie, Stanley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198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