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盈甄
Shih, Ying-Cheng
論文名稱: 國中女生自行設計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計畫的成效評估
Assessment of the Self-plan Weekly 150-minute In-school Exercis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Female Student
指導教授: 卓俊伶
Jwo, Jun-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5
中文關鍵詞: 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自我決定理論自行設計健身運動
英文關鍵詞: weekly 150-minute in-school exercise, Theory of Self-determination, Self-designed exercis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3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2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基於自我決定理論中所提及的動機觀念,若人們在參與活動時其自主感、勝任感及關係感的需求能被滿足,能提高參與活動動機,本研究採介入國中女生自行設計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計畫。研究方法採用深度訪談法及資料分析,以立意取樣招募就讀新北市某私立國中女校七至九年級各2位學生,進行深入訪談並將訪談資料及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計畫手冊資料,加以彙整、分析,發現一、自行設計每週在校運動150計畫,對國中女生參與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計畫的動機部分:(一) 提高學生運動自主性;(二) 提升學生多元項目選擇性;(三) 提高學生運動勝任感;(四) 建立良好同儕關係;(五)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二、情況部分:(一) 學生參與自行設計每週在校運動時間平均為153分鐘;(二) 學生常選擇的運動項目為籃球,接著依序健走、爬樓梯、跑步、遊戲、羽球、跳繩及呼拉圈;(三) 學生會考量空曠度、明亮度、溫度、離上課教室的距離及前往需花費的時間,來選擇運動場地;(四) 學生運動的對象為大多為以熟識的同班同學、朋友為主。三、實施阻礙因素部分:(一) 身體的健康;(二) 心情的狀態;(三) 下課的時間;(四) 過多的考試;(五) 在校天數的長短;(六) 運動的技術;(七) 撰寫自行設計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的手冊。四、實施成效部分:(一) 能督促學生自主運動,樂於參與體育活動,建立良好運動習慣,避免靜態生活;(二) 能提高學生運動的技術;(三) 能促進身體發展、增強體力及體適能表現;(四) 能安定情緒、提高學習效率及睡眠品質;(五)能紓解生活及考試壓力,保持心情愉快。
    關鍵詞: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自我決定理論、自行設計健身運動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tivation concept from the Theory of Self-determination, motivation for participating activity would increase owing to the satisfactions of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ionship. Weekly 150-minute in-school exercise self-pla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female students was designed to assess its effectiveness. In-depth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administered on six participants from seventh to ninth grade of a private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I. The motivation of the self-plan: (1) Autonomy increased, (2) choices of diverse activities increased, (3) Sense of competence increased, (4) peer relationship improved, and (5)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improved. II. The facts of the self-plan: (1) The average in-school exercise time was 153 minutes, (2) Basketball, walking, stair climbing, running, gaming, badminton, rope jumping and hula hoop were chose, (3) Location, size of the spac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d distance to the classroom were factors considered, (4) classmates and friends were exercise partner. III. The barriers of exercise: (1) Health condition, (2) Mood (3) Recess time, (4) Excessive number of examinations, (5) Days spent in School, (6) sport skills, (7) Writing exercise log. IV. The Outcome: (1) Participants were motivated to exercise with their willingness. (2) Sports skills were developed, (3)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physical fitness were improved, (4) Emotion was stabilized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sleeping quality, and (5) Stress from life and examination was relieved.

    Keywords: weekly 150-minute in-school exercise, Theory of Self-determination, Self-designed exercise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定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限制 6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 6 第貮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自我決定理論的概念 8 第二節 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 10 第三節 國中女生運動參與情形的探討 16 第四節 身體活動對國中女生體適能的影響 18 第五節 文獻探討小結 2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2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22 第三節 研究步驟 2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8 第五節 資料處理 28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30 第一節 自行設計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計畫對國中女生參與每週在校運動 150分鐘計畫動機的影響 30 第二節 國中女生目前參與自行設計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計畫的情況和 實施阻礙因素 35 第三節 國中女生自行設計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計畫實施成效 4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48 第一節 結論 48 第二節 建議 49 引用文獻 52 附錄 60 附錄一 研究參與者須知、同意書及家長同意書 60 附錄二 國中女生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計書手冊 61 附錄三 訪談大綱 68 附錄四 國中女生參加自行設計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計畫的訪談大綱專家 效度審查邀請函書 73 附錄五 國中女生參加自行設計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計畫的訪談大綱修改 意見表 74 附錄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函 75

    方進隆、蔡秀華、林晉利、黃谷臣、謝錦城、卓俊辰、卓俊伶、劉影梅、黃永任、巫錦霖 (2007)。體適能理論與實務。台中市:華格那。
    王駿濠、張哲千、梁衍明、邱文聲、洪蘭、曾志朗、阮啟弘 (2012)。運動對孩童認知功能及學業表現的影響:文獻回顧與展望。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7(2),65-85。
    王駿濠、蔡佳良 (2011)。高活動量女性長者之視覺空間工作記憶:行為與事件相關電位為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4(3),345-380。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2004)。珍惜生命傳播健康-要活就要動。取自http://health99.doh.gov.tw/p_health/detail.asp?no=27
    行政院衛生署 (1994)。國民保健六年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 (2008)。中華民國96年國民醫療健保支出。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沈莉青、 陳金盈、劉耀益 (2015)。中國大陸在校運動策略探討。國民體育季刊,44(2),26-30。
    何佩玲 (2005)。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仁宇 (1998)。家長之態度行為與其就讀台北市國中子女之健康體能的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卓玉蓮 (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國中學生身體活動:認知。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國中學生身體活動:認知—行為教育介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呂昌明、卓俊辰、黃松元 (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青少年身體活動之研究。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0-2413-H-003-057),未出版。
    呂桂花 (2015)。日本在校運動實施現況-運動部活動。國民體育季刊,44(2),21-25。
    李興貴 (2005)。運動多元化—體育發展新方向。取自:
    https://www.cuhk.edu.hk/med/hep/hpsconnect/content/newsletter_8/newsletter8_4.html
    邱鳳茹 (2014c)。新竹市各校每週運動150分鐘,全面開跑囉。天眼日報。取自:http//www.tynews.com.tw/news.phpaction=show&nid=120974
    吳姿瑩、卓俊伶 (2005)。身體活動與青少年健康。苗栗縣:國家衛生研究院。
    周彥辛、季力康 (2011)。體育課動機與休閒運動意圖之間的關係。中華體育季刊,25(1),49-59。
    林季燕 (2008)。以自我決定理論預測大專體育課學生動機、興趣及努力研究。台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3,1-8。
    林季燕、季力康 (2003)。大學生身體質量指數、主觀知覺體重與社會體型焦慮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5(2),103-109。
    林瑞明(2012)。101年運動城市調查結果出爐。取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1023/8123199.html
    林珊伊、陳美華 (2012)。雙性、單性教育環境對高中女生運動行為的影響。體育學報, 45(4),311-312。
    林靖斌 (2001)。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文化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麗鳳 (2004)。大學生運動行為改變之研究:跨理論模式之追蹤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致遠 (2000)。教育大辭典。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唐文玲、王娟 (2014)。中學學校體育政策執行現狀實證研究—以上海市 20 所中學為例。上海體育學院學報,38(6),89-93。
    陳季稠 (2000c)。教育大辭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2695/
    陳其昌 (2008)。大專院校女生排球選手的運動自主性與競爭水準對運動動機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0(3),73-86。
    陳其昌、謝文娟 (2009)國中體育教師領導風格對學生上體育課動機的影響進行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1(2),31-34。
    陳理哲、周宏室 (2009)。我國與英國中、小學體育課程之比較。國立台灣體育大學叢書,19(3),1-14國民健康署 (2014)。學校健康體位教戰手冊。台北:作者。
    陳思蓉 (2012)。以自我決定理論探討攀岩者的參與動機。休閒與社會研究,5,51-62。
    郭緒東、張天長、汪在莒 (2011)。體適能檢測與評估。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6(1),19-27。
    翁悅珍、陳五洲 (2015)。臺灣中小學培養運動習慣與落實體適能政策之初探。大專體育,134,20-29。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 (2006)。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於發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中國: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1999)。台灣地區大專院校學生體適能常模研究。台北: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2006)。教育部體育司體適能網站。取自
    http://www.fitness.org.tw/boss.php
    教育部體育司 (2007)。快活計畫。台北:作者。
    教育部體育署 (2012)。體育課好好玩。取自 http://event.bhuntr.com/Sportsfun/note_teacher.html
    教育部體育署 (2013a)。SH150方案-推動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策略。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署 (2013b)。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署 (2013c)。SH150典範學校出爐呈現校園多元運動風貌。
    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25439&wid=d5f7055e-a9e5-4311-9d7f6831202fa970
    教育部體育署 (2014a)。SH150方案 (103年)。取自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10817&ctNode=691&mp=11&idPath=214_267
    教育部體育署 (2014b)。教育部體育署宣布啟動sh150方案-推動學生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取自
    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7339&ctNode=300&mp=1
    教育部體育署 (2015)。教育部體育署102學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 (2015)。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課好好玩官網 (2015)。SH150運動變聰明之SH150典範學校。取自http://www.sportsfun-sa.com/sh150/paragon.html
    許建民、高俊雄 (2006)。青少年休閒參與動機模式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3),52。
    許建民、范良誌 (2011)。以自我決定理論探討體育志工參與動機過程模式之研究。體育學報,44(4),549-570。
    許義忠 (2007)。青少女演中性別化的運動與遊憩空間。觀光研究學報,13(3),193-211。
    許麗芳、王瑞霞 (2004)。某高職護校女生校園運動計畫介入效果之探討。護理雜誌,51(1),27-28。
    馮木蘭、卓俊伶、吳姿瑩 (2006)。身體活動的益處、影響因素及其促進策略。中華體育季刊,20(3),6-7。
    張景媛 (2000b)。教育大辭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3809/
    張志成 (2007)。應用自我決定理論探討大學生十二個月的運動行為改變。台灣運動心理學報,11,67-81。
    張錦弘 (2013,12月6日)。明年2月後中小學生每週多運動150分鐘。聯合報。取自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91588
    曾慧青 (2009)。台灣民眾運動習慣與學生運動參與情況分析。取自
    http://www.npf.org.tw/3/5745 County=%25E6%2596%25B0%25E5%258C%2597%25E5%25B8%2582&site=
    黃永任 (2012)。運動與代謝症候群。真理大學體育知識學報,9,27-33。
    溫明麗、徐亨良 (2000c)。教育大辭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125/?index=8
    劉永松 (1999)。教育、體育運動與社會教材。香港:香港教育署課程發展處。
    蔡守浦、張志成、高群超、周靈山 (2005)。針對自我決定理論對運動階段的區別進行分析,大專體育學刊,7(2),87~90。
    蔡銘仁、卓俊伶 (2007)。國中生體育課參與動機及其身體活動的探討-應用自我決定理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坤宏 (2003)。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俐蓉 (2003)。台北市立士林國中學生中重度身體活動量、運動階段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影梅、陳美燕、蔣立琦、簡莉盈、張伯倫、洪永泰 (2007)。促進學生健康體位之全國性整合計畫經驗。護理雜誌,54(5),30-32。
    劉影梅、張博論 (2007)。推動中小學生健康體位五年計畫三之一:台灣中小學生健康體位現況及促進行為指標監測。台北:教育部。
    鍾志強 (2000)。運動自我效能對大學生運動行為的影響。科技學刊,9(1),59-80。
    謝維玲 (譯) (2009)。運動改造大腦EQ和IQ大進步的關鍵。新北市:野人文化。(John, J. R., & Eric, H., 2009)
    闕月清、詹恩華 (2013)。美國推動學校運動與健康促進手段。大專體育,127,9-15。
    蘇美如、黃英哲 (2009)。體育教師支持和學生參與動機歷程之關係。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4,33-50。
    蘇昭銘、黃誌祥、許志強、吳文鴻 (2011,10月)。課後活動對國中生體適能之影響。以口頭形式發表於100年度大專院校體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灣。
    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 (1992)。體育大辭典。台北巿:台灣商務。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0)Position stand on 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2, 2265-274.
    Berry, T., Naylor, P. J., & Wharf Higgins, J. (2005). Stages of change in adolescents: An examination of self-efficacy, decisional balance, and reasons for relaps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37,452-459.
    Bourdeaudhuij, I., Philippaerts, R., Crombez, G., Matton, L., Wijndaele, K., Balduck, A. L., & Lefevre, J. (2005). Stages of change for physical activity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20(3), 357-366.
    Chao, L.Y., Tseng, H.C. (2009).An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Trends in Physical Fitness for Taiwan’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aiwan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009. Taipei: National Policy Foundation.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Deci, E. L. & Ryan, R. M. (1991). 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 In R. Dienstbier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Vol. 38. Perspectives on motivation (pp. 237–288).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Diller, A. (1996). The gender ques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pedagogy, and politic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Hillman, C. H., Erickson, K. I., & Kramer, A. F. (2008). Be smart, exercise your heart: Exercise effects on brain and cognition. 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 9(1), 58-65.
    Holt, J. L., & DeVore, C. J. (2005). Culture, gender, organizational, and styles of conflict resolution: A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9,165-196.
    Karoly, P., Ruehlman, L. S., Okun, M. A., Lutz, R, S., Newton, C., & Fairholme, C. (2005). Perceived self-regulation of exercise goals and interfering goals among regular and irregular exercisers: A life space analysi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6, 427-442.
    Kim, Y. H. (2004). Korean adolescents' exercise behavio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based on Stages of Change Model.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34, 523-530
    Medina, J. (2008). Brain rules: 12 principles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at work, home, and school. Seattle, WA: Pear Press.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2008). 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programs.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 Association of the American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trieved April 6, 2013, from http://www.aahperd.org/naspe/standards/upload/Comprehensive-School-Physical-Activity-Programs2-2008.pdf
    O'Hea, E. L., Wood, K. B., & Brantley, P. J. (2003).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Gender differences across 3 health behavior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7(6), 645-656.
    Petosa, R. L., Suminski, R., & Hortz, B. (2003). Predicting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us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Health Behavior, 27(4), 301-310.
    Prapavessis, H., Maddison, R., & Brading, F. (2004). Understanding exercise behavior among New Zealand adolescents: A test of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35(2), 346. e17-27.
    Sumunski, R. R., & Petosa, R. (2006). Web-assisted instruction for changing social cognitive variables related to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54(4), 219-225.
    State,S.T., & Chicago, I. L. (1996).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76(3), 241-246.
    Waite-Stupiansky, S., & Findlay, M. (2001). The fourth R:Reccess and its link to learning.Educational Forum, 66(1),16-24.
    Warshall, J., Sarkin, J. A., Sallis, J. F., & McKenzie, T. L. (1998). Tracking of health related fitness components in youth ages 9-12.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 30(6), 910- 916.
    Winters, E. R., Petosa, R. L., & Charlton, T. E. (2003). Us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to explain discretionary, "leisure-time" physical exercise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32, 436-44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0). 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the global epidemic. Geneva: Author.
    Wu, T. Y., & Pender, N. (2002).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An application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model. Research Nursing Health,
    25(1), 25-36.
    Wu, T. Y., & Jwo, J. L. (2005). A prospective study on changes of cognitions, interpersonal influence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Taiwanese youth.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6(1), 1-1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