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本銘
Liao,Ben-Ming
論文名稱: 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文本互動研究
指導教授: 王基倫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4
中文關鍵詞: 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文本互動互文性交誼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57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0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文本互動」為題,試圖追溯並分析其「文本互動」現象。本文認為「文本互動」可分成兩種類型:一是文本在真實作者視野中進行動態傳遞,亦即傳統的書信來往、詩文贈答,筆者名為「贈答性互動」;二是文本在讀者視野中產生聯結互動,即「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筆者名為「互文性互動」。所謂「互文性互動」意指:讀者會對文本間的「相同處」產生聯結思維,而使文本有了聯繫互動。前者互動考察屬於文本外部研究,後者屬於文本內部研究。前者文本互動聯結顯然可見,屬於結果態存在之文本間的傳遞關係;後者互動聯結則隱然可辨,屬於文本間內部要素的「相同」關係。本論題依上述兩種類型進行了考察。
    本文有意從「贈答性互動」的歷時考察,重新探究韓、柳、劉三人交誼關係。第二、第三章共分成四期考察:(1)大曆三年(768)至永貞元年(805);(2)元和元年(806)至元和九年(814);(3)元和十年(815)至元和十四年(819);(4)元和十五年(820)至會昌二年(842)。貞元十九年(803)韓被貶陽山以後,直到元和五年(810)以前,對柳呈現冷淡無往來的跡象,對劉更是幾乎無往來跡象。韓對劉、柳的態度轉變大致呈現在元和八年(813)前後,在那幾年才有比較明顯的跡象可論。韓各對劉柳有過一段冷落時期,且時間長達七年左右,從三人整體文本互動概況來看,這可以旁證所謂韓疑心劉、柳陷害之說,即韓確實曾對劉、柳有過誤會。
    第四章將韓、柳、劉交誼分開而論,共分成「韓柳」、「劉柳」、「韓劉」三組交誼,參考第二、三章文本互動之現象,對彼此交誼進行細究、檢討。「韓柳交誼」則有意評判學界說法,因學者之間說法分歧,雖各有推論而缺乏考辨。筆者統整與考辨之後,認為最可信的說法為:韓愈懷疑劉柳洩密陷害於己,此當為韓個人之誤解,是韓單方面懷疑而已,實際上與劉柳無關;「韓劉交誼」則以「韓柳交誼」的考辨來合併觀之。從本文第二、三章的文本互動來觀察,從貞元十九年(803)至元和五年(810)間,韓柳有過一段長達七年的冷落時期。從元和元年(806)至元和八年(813)間,韓劉亦有一段七年冷落期。本文認為友誼發展當有歷程變化,韓柳、韓劉交誼關鍵便在於韓的看法何時改變?劉柳不曾愧對於韓,因此問題出現在韓何時願意改變這段友誼?韓對劉柳的態度轉變大致呈現在元和八年(813)前後,在那幾年才有比較明顯的跡象可論。嚴格來說,韓與劉柳的轉變期並不能斷定,僅能適度推測而知,大約在元和八年(813)以後發生變化,元和十年(815)柳返京也有影響,元和十三年(818)劉求援於韓亦有所進展,中間過程韓都有可能消除個人的芥蒂,最晚至少在元和十四年(819)柳過世時,韓對劉柳達成一生的和解;「劉柳交誼」則以「八司馬」的罪名為基本框架,這個特殊綁定形成某種人生場域,生命從此深深牽絆於其中,所有困頓窮途,皆是罪名使然。這個基礎框架造就了劉、柳友誼深化之契機。綜觀來看,劉、柳實有三項要件貫穿於整個貶謫時期,並隨之逐漸形成深厚友誼:第一,書藝往來。第二,感懷傷逝。第三,僧侶相訪。
    本文參酌了「互文性」理論之後,深覺「互文性」亦屬於文本互動的一種面向,著實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因此納於論題之下。互文研究者必須對文本的聯繫思維或方式,進行詳細說明。第五章、第六章則以熱奈特五種跨文本關係進行研究,意思是採用熱奈特的文本聯繫思維。其狹義互文性理論被廣泛使用,原因在於他對互文性建構了一套標準,他的「五種跨文本關係」被認為是較具系統化的模式,對文本聯繫的選擇與限定具代表性,被許多互文性學者所認可。
    五種跨文本關係考察韓、柳、劉文本互動——以「批評關係」、「鄰近關係」、「共在關係」、「原型關係」、「派生關係」,此五種關係進行考察,當有以下幾點意義:第一,在「互文性互動」發現有別於「贈答性互動」的實質影響痕跡,這種影響痕跡來自文本內部,而非外部關係。第二,了解韓、柳、劉如何認知對方的話語,三人彼此觀點的差異,從「批評關係」、「鄰近關係」、「共在關係」的考察可知。第三,發現隱藏在檯面下的文本模仿或角力,從「派生關係」、「原型關係」的考察可知。
    熱奈特五種跨文本關係,當以「派生關係」最值得注意,因為它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角度。以往這種研究角度較少被注意到,它探討的是文本間秘而不宣的模仿與改造關係,此部分對本文最具啟發性,原來韓、柳、劉文本也存在著「派生關係」,這點則較少人注意到。

    摘要 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韓、柳、劉」文本互動密切 1 二、研究目的:文本互動現象考察 3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一、大陸、臺灣地區:韓、柳、劉并提研究 4 (一)韓、柳、劉并提 4 (二)韓、柳并提 6 (三)劉、柳并提 7 (四)韓、劉并提 7 二、海外地區:韓、柳、劉并提研究 9 (一)北美地區 9 (二)日本地區 10 第三節 互文性概念探討 11 一、互文性概念的遷徙、流變過程 12 二、區辨「互文性」之廣、狹定義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步驟 19 一、研究範圍 19 二、研究方法 20 三、研究步驟 21 第二章 贈答性互動:韓愈、柳宗元、劉禹錫互動之考察(上) 26 第一節 大曆三年(768年)至永貞元年(805年) 27 一、韓、柳、劉相識 27 二、柳寄石硯,劉憶同席 28 三、韓柳同送文暢師 29 四、同僚情誼亦可猜 32 五、江陵面會,韓屬劉和詩 33 第二節 元和元年(806年)至元和九年(814年) 38 一、柳字跡慰勉,劉衡秤柳文 39 二、韓柳激辯浮屠,柳偶讀〈毛穎傳〉 40 三、劉寄問悼詩,柳共懷逝友 43 四、劉論爻之九六,柳辯斥顯深淺 45 五、元洪論政理之要,劉柳往來受教 47 六、元僧以孝傳燈,劉柳相送元暠 51 八、劉寄詩楊八,慰問韓愈 57 九、韓柳〈天說〉有激而云,劉〈天論〉續天人爭辯 58 十、史官懼禍,居位思道 64 第三章 贈答性互動:韓愈、柳宗元、劉禹錫互動之考察(下) 71 第一節 元和十年(815年)至元和十四年(819年) 71 一、劉柳奉詔返京,途弔淳于髡墓 71 二、闕下歎今昔,劉柳忽貶遠州 73 三、三人久別京師聚,韓相推以文墨 75 四、劉柳〈贈別〉詩再三,衡陽分途誰料死別 77 五、柳初抵柳州,思念諸友 79 六、劉柳書藝頻交流,來往調侃見真情 81 七、方及求劉引薦,南謁柳員外 84 八、柳寄三死方,傳醫之妙方 87 九、劉柳同歎箏師,劉伊鬱不能平 88 十、劉與書韓侍郎,求援憑交情 89 十一、自柳而赴連,浩初文約來訪 91 十二、韓食蝦蟇,稍能下嚥 94 第二節 元和十五年(820年)至會昌二年(842年) 94 一、劉柳衡陽舊地,劉今接訃聞 95 三、柳歸葬萬年縣,劉韓再撰祭文、墓誌銘 99 三、劉初至夔州,寄詩慰問韓 103 四、傷愚溪廢置,劉悲不能勝 104 五、韓撰〈柳州羅池廟碑〉,感念柳州之美政 105 六、整理柳之遺草,劉編纂成柳集 107 七、劉祭韓吏部,緬懷文宗 108 第四章 韓愈、柳宗元、劉禹錫交誼細究與分論 111 第一節 韓愈、柳宗元交誼 111 一、韓愈被貶陽山的相關說法 111 二、學界目前對「韓愈陽山之貶」與「劉柳洩密說」的相關看法 114 三、對各說之評判 115 四、對韓愈量移受抑的相關考辨 124 第二節 韓愈、劉禹錫交誼 129 第三節 劉禹錫、柳宗元交誼 136 第五章 互文性互動:韓、柳、劉跨文本關係之考察(上) 146 第一節 熱奈特跨文本關係概說 147 第二節 批評關係之考察 150 一、韓對柳批評關係 151 二、柳對韓批評關係 152 三、劉對韓、柳批評關係 159 四、柳對劉批評關係 161 第三節 鄰近關係與共在關係之考察 162 一、鄰近關係 162 二、共在關係 165 第四節 原型關係之考察 168 第六章 互文性互動:韓、柳、劉跨文本關係之考察(下) 173 第一節 熱奈特派生關係與韓柳相角之說 174 一、熱奈特派生關係 174 二、韓柳相角之說 177 第二節 韓柳的派生關係 179 一、韓〈祭田橫墓文〉對比柳〈弔樂毅文〉 180 二、韓〈送廖道士序〉對比柳〈送詩人廖有方序〉 183 三、韓〈送董邵南序〉對比柳〈送徐從事北游序〉 185 四、韓〈平淮西碑〉對比柳〈平淮夷雅〉 187 (一)韓〈平淮西碑〉之於柳〈皇武〉 189 (二)韓〈平淮西碑〉之於柳〈方城〉 194 第三節 柳劉、韓劉的派生關係 198 一、柳〈曹溪第六祖賜諡大鑒禪師碑〉對比劉〈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第二碑〉 198 二、柳〈重別夢得〉對比劉〈重答柳柳州〉 203 三、韓〈岳陽樓別竇司直〉對比劉〈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因令屬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204 第七章 結論 210 第一節 韓、柳、劉「贈答性互動」的考察 210 第二節 韓、柳、劉「互文性互動」的考察 211 第三節 韓、柳、劉的交誼 212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215 參考書目 217 附錄 227 表1:韓愈、柳宗元、劉禹錫贈答性互動年表 227 表2:贈答性互動分期統計 240 表3:贈答性互動分期細目 241 表4:贈答性互動模式分類 245 表5:贈答性互動所涉文本 249 表6:互文性互動分類 252

    一、韓愈、柳宗元、劉禹錫集
    1.韓愈著,朱熹校:《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收入《四部叢刋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2.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5.羅聯添主編:《韓愈古文校注彙輯》,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2003年。
    6.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7.柳宗元著,蔣之翹輯注:《柳河東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8.柳宗元著,吳文治點校:《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9.王國安箋釋:《柳宗元詩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0.柳宗元著,韓文奇、尹占華校注:《柳宗元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11.瞿蛻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2.劉禹錫著,卞孝萱校訂:《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13.蔣維崧等箋注:《劉禹錫詩集編年箋注》,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
    14.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嶽麓書社,2003年。
    15.高志忠校注:《劉禹錫詩編年校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二、古籍 (以年代先後排列,同朝代則按姓名筆劃)
    1.〔戰國〕韓非撰,周勛初修訂:《韓非子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
    2.〔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3.〔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4.〔漢〕劉安等撰,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5.〔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6.〔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
    7.〔南朝宋〕劉義慶撰,楊勇箋注:《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正文書局,1999年。
    8.〔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9.〔唐〕元稹著,龔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10.〔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2012年。
    11.〔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12.〔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3.〔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14.〔唐〕李肇:《唐國史補》,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15.〔唐〕杜佑撰,王文錦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16.〔唐〕李翱:《李文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17.〔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18.〔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19.〔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20.〔唐〕皇甫湜:《皇甫持正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21.〔唐〕陸贄:《陸宣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22.〔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3.〔唐〕趙璘:《因話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24.〔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25.〔宋〕王溥編:《唐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26.〔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27.〔宋〕王定保撰,陽羨生校點:《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8.〔宋〕王欽若等編,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29.〔宋〕司馬光撰,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30.〔宋〕呂大防等撰,徐敏霞校釋:《韓愈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31.〔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
    32.〔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33.〔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經史證類本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34.〔宋〕歐陽脩、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35.〔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36.〔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37.〔元〕鄭枃撰,劉有定註:《衍極》,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子部120
    38.〔明〕徐師曾著,羅根澤校點:《文體明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39.〔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見《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03冊。
    40.〔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41.〔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42.〔清〕李紱:《穆堂初稿》,見《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32冊。
    43.〔清〕紀昀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44.〔清〕徐松撰,趙守儼點校:《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45.〔清〕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
    46.〔清〕郭慶藩集釋,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47.〔清〕姚鼐:《古文辭類纂》,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48.〔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49.〔清〕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50.〔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三、近人著作 (以姓氏筆畫排列)
    1.王基倫:《韓柳古文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2.王基倫:《宋代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3.卞孝萱:《劉禹錫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4.卞孝萱:《劉禹錫叢考》,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
    5.卞孝萱、卞敏著:《劉禹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6.卞孝萱、張清華、閻琦著:《韓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7.卞孝萱:《卞孝萱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8.方介:《韓柳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9.勾利軍:《唐代東都分司官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0.王曉路:《中西詩學對話:英語世界的中國古代文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11.王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12.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13.朱金城:《白居易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4.尚永亮:《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15.尚永亮:《柳宗元詩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6.尚永亮:《貶謫文化與貶謫文學:以中唐元和五大詩人之貶及其創作為中心》,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
    17.施子愉:《柳宗元年譜》,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
    18.松本肇:《韓柳文學論》,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19.胡楚生:《韓柳文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20.胡楚生:《韓柳文新探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21.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
    22.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23.柯思仁、陳樂著:《文學批評關鍵詞:概念.理論.中文文本解讀》,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08年。
    24.柯萬成:《韓愈事蹟與詩文編年》,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年。
    25.郭聲波:《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26.張清華:《韓學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27.張清華等主編:《韓愈大傳》,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28.張清華等主編:《韓愈與嶺南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29.孫昌武著:《柳宗元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30.陳克明:《韓愈年譜及詩文繫年》,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31.陳克明:《韓愈述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32.陳俊強:《皇恩浩蕩——皇帝統治的另一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33.章士釗:《章士釗全集》,上海:文匯出版社,2000年。
    34.童第德:《韓愈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35.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36.温绍堃:《柳宗元詩歌箋釋集評》,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4年。
    37.蔣寅編譯:《日本學者中國詩學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38.趙一凡等主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
    39.趙渭絨:《西方互文性理論對中國的影響》,成都:巴蜀書社,2012年。
    40.閻琦:《韓詩論稿》,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41.閻琦、周敏:《韓昌黎文學傳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42.劉國盈:《韓愈評傳》,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1年。
    43.劉國盈:《韓愈叢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44.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
    45.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年。
    46.錢基博:《韓愈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47.羅聯添:《唐代詩文六家年譜》,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
    48.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49.羅聯添:《韓愈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增訂再版。
    50.羅聯添編:《柳宗元事蹟繫年暨資料類編》,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91年。
    51.羅聯添:《唐代四家詩文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
    52.羅婷:《克里斯多娃-Julia Kristeva》,臺北:生智出版,2002年。
    53.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6月。
    54.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5.川合康三監修:《中國文學研究文獻要覧:古典文學1978-2007》,東京:日外アソシエーツ株式会社,2008年7月。
    56.倪豪士著:《美國學者論唐代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7.倪豪士著:《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58.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年。
    59.宇文所安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
    60.清水茂著,蔡毅譯:《清水茂漢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61.筧文生、筧久美子著,盧盛江編譯:《唐宋詩文的藝術世界》,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62.熱拉爾.熱奈特(Gérard Genette)著 、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63.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v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64.Julia Kristeva , Théorie d’ensemble ,Paris:Seuil,1968.
    65.Julia Kristeva , Desire in Language :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ed.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66.Julia Kristeva ,The Kristeva Reader, ed. Toril Moi ,Oxford : B. Blackwell, 1986.
    67.Graham Allen, Intertextuality ,New York : Routledge, 2000.
    68.J. Mason Gentzler, A Literary Biography of Liu Tsung-yuan, New York:Ph. 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1966.
    69.Diana Yu-shih Chen Mei, Han Yu As a Ku-wen Stylist , Ann Arbor:UMI,1967.
    70.Jerry Dean Schmidt , Han Yu and His Ku-shi Poetry ,Vancouver, B.C : Master diss.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1969.
    71.William H. Nienhauser, Liu Tsung-yuan ,New York:Twayne,1973.
    72.Stephen Owen, The Poetry of Meng Chiao and Han Yu ,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5.
    73.David Pollack, Linked—verse Poetry in China:A study of Associative Linking in‘Lien chu’Poetry with Emphasis on the Poems of Han Yu and His Circle, Berkeley ,C.A.:Ph. 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6.
    74.Madeline Kay Spring, A Stylistic Study of Tang Guwen:The Rhetoric of Han Yu and Liu Zongyuan, Seattle,:Ph. D. dis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83.
    75.Charles Hartman, Han Yu and the Tang Search for Unity , Princeton: Princeton Uinversity Press,1986.

    四、期刊論文 (以姓名筆畫排列)
    1.李玉平:〈互文性批評初探〉,《文藝評論》,2002年第5期,頁11-16。
    2.李玉平:〈「影響」研究與「互文性」之比較〉,《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頁1-7。
    3.李玉平:〈互文性新論〉,《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頁111-117。
    4.胡寶平:〈詩學誤讀.互文性.文學史〉,《國外文學》,2004年第3期,頁13-18。
    5.祝克懿:〈「敘事」概念的現代意義〉,《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96-104。
    6.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外國文學評論》,2004年第3期,頁19-30。
    7.秦海鷹:〈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含義及具體應用〉,《法國研究》,2006年第4期,頁16-27。
    8.秦海鷹:〈羅蘭.巴爾特的互文觀〉,《法國研究》,2008年第1期,頁1-7。
    9.殷企平:〈談「互文性」〉,《外國文學評論》,1994年第2期,頁39-46。
    10.郝永華:〈「互文性」理論涵蓋的文學基礎理論問題〉,《理論與創作》,2005年第2期,頁6-9。
    11.唐曉敏:〈劉禹錫與韓、柳文學思想的差異〉,《綏化師專學報》,2000年第3期,頁27-31。
    12.翁俊雄:〈唐代的州縣等級制度〉,《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期,頁9-18。
    13.崔桂萍:〈與韓、柳比較看劉禹錫論說文的獨特風格〉,《文教資料》,2010年第35期,頁4-6。
    14.陳克明:〈略論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的友誼與紛歧〉,《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5期,頁11-15。
    15.彭炳金:〈論唐代的左降官〉,《晉陽學刊》,2007年第2期,頁98-101。
    16.梁瑞:〈論唐代貶官的遷轉途徑〉,《學術探索》,2011年第5期,頁89-93。
    17.張豔雲:〈唐代量移制度考述〉,《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4期,頁67-76。
    18.程錫麟:〈互文性理論概述〉,《外國文學》,1996年第1期,頁72-78。
    19.張一平:〈韓、柳、劉、白與佛釋〉,《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頁44-48。
    20.舒開智:〈傳統影響研究與互文性之比較〉,《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頁74-78。
    21.黃念然:〈當代西方文論中的互文性理論〉,《外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1期,頁15-21。
    22.雷恩海:〈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試論貞元時期劉、柳、韓的思想與創作〉,《唐代文學研究》,2006年00期,頁594-605。
    23.劉國盈:〈韓愈、柳宗元交游考〉,《北京社會科學》,1991年1月,頁37-44。
    24.劉國盈:〈唐貞元元和年間韓愈劉禹錫關係考辨〉,《學習與探索》,1993年3月,頁116-121。
    25.劉真倫:〈韓愈、柳宗元、劉禹錫天人關係理論的現代詮釋〉,《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頁16-20。
    26.閻琦:〈關于韓愈待命郴州的幾個問題 〉,《唐代文學研究》,2002年00期,頁470-481。
    27.閻琦、張淑華:〈永貞「革新」與中唐文人劉禹錫、柳宗元及韓愈〉,《唐都學刊》,2013年第6期,頁39-47。
    28.賴瑞和:〈論唐代的檢校官制〉,《漢學研究》,2006年第1期,頁175-208。
    29.羅婷:〈論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論〉,《國外文學》,2001年第4期,頁9-14。
    30.蘇淵雷:〈論韓柳、劉柳詩文風格異同及柳的獨特性〉,《零陵學院學報》,1981年第2期,頁9-13。
    31.倪豪士:〈試論美國對韓愈的接受(1936-1992)〉,《漢學研究》第1期,1996年9月,頁324-335。
    32.松本肇:〈韓柳友情論〉,《文藝言語研究.文藝篇》,卷號9,1984年12月,頁115-144。
    33.黑川洋一:〈柳.劉の論書贈答詩について〉,收入於《中田勇次郎先生頌寿記念論集》(東京:平凡社,1985年5月),頁103-114。
    34.阿部兼也:〈柳宗元の思考様式と佛教・合理主義・山水-劉禹錫との比較を考慮して〉,《集刊東洋学》,卷號54,1985年11月,頁230-255。
    35.田口暢穗:〈韓愈の「答柳柳州食蝦蟇」詩をあぐつて〉,《鶴見大学紀要第1部国語国文学編 》,卷號24,1987年3月,頁221-261。
    36.小野四平:《韓愈と柳宗元——唐代古文研究序說》,東京:汲古書院,1995年2月。
    37.戶崎哲彥:〈唐代中期における儒教神学への抵抗—天命.祥瑞の思想をめぐる韓愈・柳宗元の対立とその政治的背景〉,《滋賀大学経済学部研究年報》,卷號3,1996年12月,頁80-122。
    38.畑村学:〈貞元末流謫期における韓愈の文学活動〉,《中国中世文学研究》,卷號29,1996年1月,頁15-31。
    39.柳宗元読詩会:〈元和十年、柳宗元が柳州へ、劉禹錫が連州に向かう旅の別れの贈答詩から〉,《中唐文学会報》,卷號12,2005年10月,頁67-81。
    40.高芝麻子:〈柳宗元.劉禹錫の贈答詩六首における作者問題について〉,《中唐文学会報》,卷號12,2005年10月,頁81-84。
    41.梅田雅子:〈劉禹錫.柳宗元の左遷に对する悲哀—客觀的状况と主觀的判断〉,《中國詩文論叢》,卷號24,2005年12月,頁99-114。

    五、學位論文 (以出版年代排列,同年則按姓氏筆畫)
    1.儲砥中:《韓柳文比較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6年。
    2.蔣美華:《韓柳交誼及其相角作品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3.方介:《韓柳比較研究——思想、文學主張與古文風格之析論》,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4.林伯謙:《韓柳文學與佛教關係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5.南基守:《韓柳散文之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6.顏瑞芳:《中唐三家寓言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7.李淑如:《韓柳傳記文比較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8.劉暉:《韓、柳古文運動的理論貢獻及歷史啟示》,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學科教學論系碩士論文,2003年。
    9.洪迎華:《劉柳詩歌明前傳播接受史研究》,武漢:武漢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10.王珮珍:《劉禹錫柳宗元辭賦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1.崔鳳珍:《論「劉柳」貶謫時期的詩歌創作》,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12.石微:《韓柳詩複音詞研究》,廣州:廣州大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13.馬淑敏:《韓柳哀祭文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14.經慧玲:《韓愈、柳宗元寓言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5.汪政:《劉禹錫柳宗元散文比較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16.彭飛:《柳宗元、劉禹錫寓言文學創作論稿》,長春:吉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17.劉晨:《貞元、大和年間政治對文人關系的影響——以韓、劉關系為中心》,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18.張玉麗:《韓柳公文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古典文獻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19.陳培文:《論美國漢學界的韓愈研究——以蔡涵墨和宇文所安之研究成果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20.宋瑞婷:《韓愈柳宗元贈序文研究》,銀川:寧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六、報紙
    1.陳尚君:〈瞿蛻園解讀劉禹錫的人際維度——細讀瞿蛻園《劉禹錫集箋證》〉,《東方早報》A05版(上海書評),2016年2月21日。電子報網址為: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6/2/21/1334728.s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