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淯琳
Yu-lin,Lee
論文名稱: 倫理主體的形塑、顯現與流變:以精神病患家屬為例
Sculpture, Appearance and Conversion of the Subject of Ethics:An Examination of the Families of Mental Patients.
指導教授: 林家興
Lin, Chia-Hsin
余安邦
Yu, An-B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倫理主體倫理行動照顧關係精神病患家屬
英文關鍵詞: the subject of ethics, ethical ac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caring, the families of mental patien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7下載:8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現象學為方法,考察精神病患家屬作為一個「倫理主體」,如何面對因病給出的困局與考驗。研究者發現,家屬處在「無法置外」的陪病關係中,家屬一方面想貼近病者,一方面又想推拒病者,照顧位置遲疑與困頓,倫理行動的收縮與舒張,顯現出「倫理主體」的流變與轉折。從此,我們看到「倫理主體」並非一組具備穩定特質的存在屬性,它是一種被遮蔽、有待形成、流變中的存有狀態,且因自我置身處境之不同而有所殊異。

    其次,由田野經驗顯示,「瘋狂」本身即是一個「否定」的經驗,家屬以「否定的方式」面對與處理「瘋狂的否定性」,換言之,家屬的照顧行動朝向一種「非正向的肯認」的狀態。因此,倫理行動多見「偏移」與「轉向」的操作,以某種迂迴的方式繞道而行。本研究以慾望的「匱乏」與「生產」作為分析的路徑,詮釋倫理主體如何在慾望的匱乏與生產交替之間,鋪展出個人意義的倫理行動。

    This study adopts phenomenology a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xamine, as the subject of ethics, how the families of mental patients confront the predicament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forth by the diseas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families are binded in an obligatory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tients. The families of mental patients want to stay close to the illness on one hand, but tend to push them away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lemma and impasse of the caring position, and the activeness and the passiveness of ethical actions show the shift and conversion of the subject of ethics. Therefore, we perceive the subject of ethics not as a set of stabilized, existing traits, but a hidden, undefined, changing state of being. Moreover, it may differ depending on where it is situated.

    Secondly,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madness itself is surrounded by experiences of negation. The families of mental patients also dealt with the negativity of madness with negation. In other words, their caring behaviors are non-positive affirmations. Therefore, the actions of ethics are often operated by deviation and directional changes in an indirect way. By analyzing the lack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desire, this study interprets how the subjects of ethics develop ethical actions with personal meanings between the lack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desire.

    目 錄 致謝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錄 圖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缘起......1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4 由照顧負荷研究考察照顧關係....4 從適應策略到倫理行動………… 6 情緒表露研究所疏忽的主體存有……9 家屬為多音交響的主體………… 11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問題……13 第四節 研究觀點與方法…………17 第五節 各章節之安排……………20 第二章 倫理的侷限與困頓:置身所在的思考與觀照………23 第一節 一個場所與四個故事.…………………23 病者以不在場的方式現身:田野現場………23 他者的捲藏與乍現:阿傑的故事……………25 逃逸與往返的迴路過程:劉敏的故事………28 長子如父的應然角色:許大哥的故事………29 無限期的父母:賴媽媽的故事…………...32 第二節 照顧位置的遲疑難定………………35 恐懼疾病的沾染…………………36 社會烙印與拒斥…………………39 第三節 關係倫理的矛盾與分歧…………… 44 第四節 照顧行動的意向性.............49 第三章 「瘋狂」的理解、詮釋與行動……… 52 第一節 「瘋狂」是同質性的否定……………53 第二節 「瘋狂」的否定性行動………………55 第三節 自我的破碎與空缺主體的顯現…… 59 第四章 由慾望的匱乏與生產看倫理主體……… 64 第一節 在深淵中窺見「我們感」…………...65 第二節 在無盡的哀悼中想像病者…………… 70 第三節 從自我內縮到走向他者………………75 第四節 小結………………79 第五章 倫理主體的形塑與能動……………..……… 80 第一節 倫理主體的形成………………..… 80 第二節 草擬性的倫理行動…………………… 83 第三節 倫理行動的轉向與位移…………………86 第四節 小結………………………………………92 第六章 結論、反思與建議………………………………94 第一節 結論……………………………….… 94 第二節 反思……………………………………… 97 第三節 建議……………..………………101 中文參考文獻…………………………………102 英文參考文獻…………………………………105 附錄……………………………………………108 圖 次 圖1 身體感的再連結現象………… 69 圖2 家屬自我能量的投注與轉換(想像的再現)....74 圖3 自我內縮與走向他者….........…………77 圖4 莫比斯紐帶(Mobius strip).........81

    一、中文文獻
    七等生(1986):精神病患。台北:遠景。
    孔繁鐘譯(1997):DSM-IV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台北:合記。
    余安邦(2003):寡婦情蘊世界之詮釋:文化心理學觀點。載於余安邦(主編):
    情、欲與文化(151-226頁)。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余德慧(2006a):進德修業私塾筆記。花蓮:東華大學。
    余德慧(2006b):從呂格爾的詮釋學開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之「本土心理療癒研究第二屆研習營」宣讀論文(台北)。
    余德慧等(2006c):文化的生成性與個人的生成性:一個非實體化的文化心理學論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之「本土心理療癒研究第二屆研習營」宣讀論文(台北)。
    余德慧等(2004):倫理療癒作為建構臨床心理學本土化的起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期,253-325頁。
    余德慧(1998):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本土心理學研究,10期,89-115頁。
    李佩怡(2003):助人者與癌末期病人關係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維倫(2006):論嬰兒的微笑。應用心理研究,29期。
    李維倫(2004a):作為倫理行動的心理治療。本土心理學研究,22期,359-420頁。
    李維倫(2004b):以置身所在作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理學研究,22期,157-200頁。
    李澤厚(2002):歷史本體論。香港:商務書局。
    杜小真(1994):勒維納斯。台北:遠流。
    汪文聖(2001):精神病患之照顧存在性的現象學探討—理論的呼應與疏通。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7期,269-306頁。
    村上春樹(1997):挪威的森林(賴明珠譯)。台北:時報。
    林耀盛(2004):受苦的存有,存有的受苦:從對偶性照顧詮釋慢性病者活現經驗。國立東華大學舉辦「第二屆台灣本土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宣讀之論文(花蓮)。
    林耀盛(2000):地震之後,千禧之始:重探心理學與諮商學的共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5期,165-193。
    林淑蓉(2002):情緒、自我與精神疾病:人類學的療養院研究。載於胡台麗等(主編):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163-213頁)。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吳就君等(2001):精神分裂症病患照顧者表露情緒與社會心理因素之關係。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刊,4期,1-44頁。
    吳就君(1995):精神病患家庭照顧者的負荷研究:跨國文化比較。中華心理衛生學刊,8卷,1期,37-52頁。
    洪維信(2003):譯者序。Foucault。外邊思維(9-80頁)。台北:行人出版。
    倪梁康(1999):胡賽爾現象學通釋。北京:三聯。
    許樹珍(2001):「照顧存在性」研究準備工作與實務理論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7期,239-268。
    許敏桃(2004):解開文化的封印:喪偶婦女倫理療癒的探索。國立東華大學舉辦「第二屆台灣本土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宣讀之論文(花蓮)。
    許敏桃、曾英芬(1998):社區精神病患主要照顧者心理衛生教育之需求。護理研究,6卷,4期,頁290-303。
    湯淺博雄(2001):巴塔耶 消盡(越漢英 譯)。河北:教育。
    張凱理(2006):精神分析--一個人文與歷史的閱讀。精神分析2006春季班演講講義。
    黃碧琴(1995):寓居於世的受苦生命:現象學取向的心理病理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冠閔(2006):晚年傅柯中主體的形構與轉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舉辦「晚期傅柯與傅柯之後:跨文化視野下的主體問題與自我技術」宣讀論文(台北)。
    黃建宏(2005):無人稱的政治性。國立東華大學舉辦「傅柯、德勒茲及本土心理治療圓桌會議」宣讀之論文(花蓮)。
    楊大春(2003):梅洛龐蒂。台北:生智。
    楊延光(1999):杜鵑窩的春天 : 精神疾病照顧手冊。台北 : 張老師文化。
    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台北︰三民。
    鄭夙芬(2002):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家屬照顧者之溝通訓練效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 康(200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評述。台北:麥田。
    魏芳婉(2004):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計畫。台北: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
    羅貴祥(1997):德勒茲。台北:東大。
    蕭幸伶(1996):帶病生活:一個精神分裂家屬經驗的探討。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錚雲(2004):反伊底帕斯。中山哲學所課程筆記。
    龔卓軍、林耀盛(2005):真實與重逢—精神分析的倫理主體。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舉辦「真實與倫理之間:精神分析與文化理論學術研討會」宣讀之論文(台北)。
    龔卓軍、許敏桃(2004):譯者序。Richard Zaner。醫院裡的危機時刻。台北:張老師文化。
    龔卓軍(2001):生病詮釋現象學:從生病經驗的詮釋到醫病關係的倫理基礎。生死學研究,1卷,57-75。

    二、英文文獻
    Banjamin, Walter (1998):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Barker, Chris (2002). Making Sense of Cultural Studies: Central Problems and Critical Debates . London: Sage.
    Bauman, Z. (1993). Postmodern Ethics. Oxford ;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Bernheim, K. F. & Lehman, A. F. (2001):家屬與精神病患(郭葉珍譯)。台北:合記。
    Breakey, W. R. (2001):現代社區精神醫療(郭峰志譯)。台北:心理。
    Brown, G. (1985).The discovery of expressed emotion : Induction or deduction? In Leff & Vaughn (Eds), Expressed emotion in families (pp.7-25)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Bowie, F. (2004):宗教人類學導論(金澤、何其敏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Carver, C. S. , Scheier, M. F. , & Weintraub, J. K. (1989). Assessing coping strategies : A theoretically based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2), 267-283.
    Clair, M. S. T. (2004) Object rela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 Canada:Thomson.
    Deleuze & Guattari (1983). Anti-Oe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Elliott, A.(1996). Subjects to Ourselves: Social Theory, Psychoanalysis and Postmodernity . Cambridge: Polity Press.
    Eagleton, T.(2005):理論之後:文化理論的當下與未來(李尚遠譯)。台北:城邦。
    Foucault, M. (2003):不正常的人(錢翰譯)。上海:人民。
    Foucault, M. (1992):瘋癲與文明(劉北成譯)。台北:桂冠。
    Foucault, M. (1985). The use of pleasure.( translated form French by Hurley Robert). New York: Random House.
    Foucault, M.(1983)Preface. In Deleuze & Guattari ,Anti-Oe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p.6-9).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Fryer, D. R. (2004).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other: Ethical subjectivity in Levinas and Lacan. NewYork: Other Press.
    Freud (2000):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宋廣文譯)。台北:知書房。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翁樹澍、王大維譯)。台北市:揚智。
    Goffman, E. (1963). Stigma.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Hall, Stuart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pp. 222-237).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Heidegger (1994):存在與時間(王慶節、陳嘉映譯)。台北:桂冠。
    Holland, Eugene W.(1999). Deleuze and Guattari’s Anti Oedipus. New York: Routledge.
    Husserl(1994):現象學方法(倪梁康 譯)。上海:譯文。
    Kleiman, A.(1995):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陳新綠譯)。台北:桂冠。
    Kristeva, J. (2003):恐怖的力量(彭仁郁譯)。台北:桂冠。
    Kristeva, J. (2005):思考的危境(吳錫德譯)。台北:麥田。
    Kundera, M. (1991):不朽(王振孫、鄭克魯譯)。台北:時報。
    Lacan(2001):拉康選集(褚孝泉譯)。上海:人民出版。
    Lachenmeyer Nathaniel(2003):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賴慈芸 譯)。台北:大塊。
    Lefley (1996). Family care giving in mental illness . Thousand Oaks : Sage.
    Nasio, Juan-David (2004). The book of love and pain: Thinking at the limit with Freud and Lacan.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Press.
    Pilisuk, M. & Parks, S. H. (1986). The healing web: Social networks and human survival. Hanover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Samuels, Robert (1993). Between philosophy & psychoanalysis : Lacan's reconstruction of Freud. New York: Routledge.
    Smith,G.C., Hatfield,A.B.,& Miller,D.C.(2000).Planning by older mothers for the future care of offspring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Psychiatric services,51(9),1162-1166.
    Sokolowski Robert(2004):現象學十四講(李維倫 譯)。台北:心靈工坊。
    Szymborska Wistowa (1998):辛波絲卡詩選。台北:桂冠。
    Torry, E. F. (1995). Surviving schizophrenia: A manual for families, consumers and provider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Zizek Slavoj (2004):幻見的瘟疫(朱立群譯)。台北:桂冠圖書。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