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溫婉伶
Wan-Lynn Wen
論文名稱: 攝影圖像創作之對比表現
Use of Contrast in the Photographic Image Creation
指導教授: 梁桂嘉
Liang, Kuei-Chi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攝影對比表現視覺認知與心理圖地關係完形法則
英文關鍵詞: Photography, Contrast, Visual cognition and mentality, Figure-Ground relationship, Gestalt Law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7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攝影的本質使圖形(視覺)元素的運作受限於先天的環境條件。但是,作為一種傳達的工具,創作者仍需去組織、安排視框內的圖形元素。對比(Constract)是有效的基本構圖方式。若能運用對比表現拍攝,依循客觀原則組織訊息,便能表達主客關係、加強彼此的效果,並帶來張力、美感與想像空間,也能突顯主題與吸引目光,增加圖像的訊息傳達效果。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個案研究分析與創作歸納出攝影圖像對比表現形式,提供給後續實務創作者應用之參考,本文之結論:
    (一) 對比表現來自於兩個(組)或兩個(組)以上元素間的並置,在攝影創作中,對比元素的組合與選擇來自於攝影者。常見的對比種類可分為形式與內容對比。將對比的兩元素視為主體與客體,可藉由單襯與互襯來表現。在構圖時,創作者透過視覺認知與心理展現完整的視覺形象。欲增加視覺元素的強度,可運用圖地關係中易被視為圖的特徵為依據。當主客體強度一致時,可運用完形法則表達關係,讓人將兩視覺元素連結。
    (二) 個案分析中發現,觀者在與圖像的互動中,主題扮演重要的角色。當圖像中的元素較多時,可先依主題群化視覺元素,再鎖定對比組合。另外,視覺元素間的對比、內容對比、互襯是MAGNUM PHOTOS較常使用的對比圖像表現方式。此外,善用空間錯置將不同平面的對比元素組合、文字符號、擬人化的表現、同物種的虛實替換,皆為其增加趣味性、聯想與想像空間的手法與技巧。
    (三) 在實際創作的過程中,對比視覺元素的選擇,會因為客觀環境的條件的限制,或是對象物的突然移動而改變,因此,在對比表現形式中加入了重新選擇的機制。另外,透過有形或無形線條、色彩或明暗的運用,可以使主體更加明確,增加圖像的傳達性。

    The nature of photography predetermines that graphic (visual) elements are limited by the give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owever, photography as a medium, artists still need to organize, arrange the graphic elements inside the visual frame. “Contrast” is an effective and basic composition approach. If the photo-shootings are expressed in contrast and the messages are organized according to objective principles, the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could be well demonstrated. As the visual effects o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are strengthened, the tension, the sense of beauty, and imagination are created, which then manifests the theme,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 and increases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case study and art creation,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contrast expression forms in photography for the reference of future artists.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1. Contrast comes from the juxtaposition of two or more (groups of) elements. In photography, the combination and selection of contrasting elements are determined by the photographer. The common contrast types include contrast in form and contrast in content. The two elements in contrast are deemed as the subject and object, which are expressed through single substrate or complementary substrate. In composition, artists create a complete visual image through visual cognition and mentality.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visual element effects, the element which would be easily recognized as a figure in the Figure-Ground relationship can be the foundation. When the emphases o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are the same, Gestalt Law can be used to manifest the relationship and help people to link the two visual elements.
    2. In the case study, the them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bservers and pictures. When there are more elements in pictures, observers may first follow the themes and group the visual elements, and then focus on the contrasting combin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trast between visual elements, contrast in content, and complementary substrate are the common contrast expression approaches in MAGNUM PHOTOS. Moreover, utilizing an informal order of space to combine the contrasting elements on different surfaces, or the personification, letter symbols, and the imaginary-real replacement of same elements are all the techniques that make it fun and full of imaginations.
    3. In the actual art creation process, the selection of contrasting visual elements is limited by objectiv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r changed because of the sudden move of subjects. Therefore, the re-selection mechanism is added into the contrast expression form.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visible or invisible lines and colors or light/darkness, the subject can be more outstanding, which then increases the communicability of pictures.

    摘 要 II Abstract IV 謝 誌 V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四節 研究架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攝影創作 9 一、攝影的本質 9 二、攝影的類型 14 三、攝影的構成要素 18 第二節 對比表現 32 一、對比的定義 32 二、對比的種類 34 三、對比的應用 38 第三節 視覺構成原理 42 一、視覺認知與心裡 42 二、圖地關係 44 三、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 48 第四節 小結 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5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5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56 一、個案背景介紹 56 二、資料蒐集 57 三、建構類目 57 第三節 攝影圖像的對比特徵分析 64 一、分析架構 64 二、分析樣本的選擇與過濾 64 第四章 案例分析結果 68 第一節 分析結果 68 第二節 小結 88 第五章 攝影創作表現與說明 90 第一節 創作流程 90 第二節 創作說明 91 第三節 創作作品分析與檢討 124 第四節 創作成果展出 13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3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38 附錄一:攝影理論界對攝影的分類 140 附錄二:對比的分類 141 附錄三:專家小組名單 142 參考文獻 143

    一、中文文獻
    RIKI(2008)。《生活攝影Enjoy》。臺北:碁峯資訊。
    丘永福(1987)。《造型原理》。臺北:藝風堂。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無邪、梁巨廷(1995)。《平面設計基礎》。臺北:藝術家。
    王無邪(2006)。《平面設計原理》。臺北:雄獅圖書。
    王麥巧(2009)。〈談史紀對比的特點〉。《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6期
    王比利譯(2011)。《攝影師的四大修練:打破規則的觀察、想像、表現、視覺設計,拍出大師級作品》。臺北:漫遊者文化。(原著:Freeman Patterson)
    吉米王(2007)。《DSLR數位攝影完全講座》。臺北:城邦文化事業。
    老羊(2007)。《數位攝影精湛》。臺北:碁峰資訊。
    沈叔儒譯(2006)。《平面設計講座》。新北:視傳文化事業。(原著:David Dabner)
    沈曉麗(2008)。《版面設計基礎》。武漢:湖北美術。
    沈冬(2010)。〈對比的力量-災難新聞攝影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青年記者》, 2010卷5B期,頁39-41
    吳莉君譯(2005)。《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原著:John Berger)
    吳光亞譯(2009)。《攝影師之眼》。臺北:大家。(原著:Michael Freeman)
    邱志杰(2005)。《攝影之後的攝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巫佳惠、曾清旗(2006)。《基本設計》。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
    呂靜修譯(1996)。《設計基礎下冊》。臺北:六合。(原著:Charles Wallshlaeger、Cynthia Busic-Snyder)
    呂清夫(1998)。《造形原理》。臺北:雄獅美術。
    呂亨英、吳莉君、吳佩芬譯(2011)。《設計的法則》。台北:原點。(原著: William Lidwell、Kritina Holden、Jill Butler)
    李文吉譯(1993)。《紀實攝影》。臺北:遠流。(原著:Arthur Rothstein)
    李昱宏(2006)。《攝影課-攝影美學的養成》。臺北:藝術家。
    李昱宏(2009)。《灰色的隱喻》。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李美惠(2010)。《基本設計II》。新北:全華圖書。
    李美華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臺北:時英。(原著:Earl Babbie)
    李銘龍(2007)。《基本設計I》。臺北:台科大。
    阮義忠(1991)。《攝影美學七問》。臺北:攝影家。
    佳影在線(2010)。《成功構圖300例》。臺北:上奇。
    林書堯(1991)。《基本造形學》。臺北:三民書局。
    林俊良(2004)。《視覺傳達設計概說》。臺北:藝風堂。
    林大川(2010)。《色彩原理》。新北:全華圖書。
    苗力田、李秋零譯(2003)。《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香港:昭明。(原著:Aristotle)
    洪保平(2007)。《數碼攝影起步教程》。福建:福建科學技術。
    秦愷(2007)。《攝影創作手冊》。臺北:雄獅美術。
    黃慶萱(1994)。《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
    黃中憲譯(2007)。《國家地理攝影精技》。臺北:秋雨文化事業。(原著:Peter K Burian、Robert Caputo)
    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臺北:唐山。(原著:Susan Sontag,1977)
    野火寒烟譯(2009)。《攝影構圖500技》。北京:中國青年。(原著:李‧弗羅斯特)
    章光和(2004)。《複製真實》。臺北:田園城市。
    章光和(2005)。《攝影不是藝術》。臺北:田園城市。
    梅葉廷、趙嫣、梅蔣巧、PCuSER譯(2011)。《攝影構圖與色彩設計》。台北:城邦文化事業。(原著:Harald Mante)
    麥仕能(2005)。《攝影》。臺北:龍騰文化事業。
    鄒春祥(2010)。《攝影實務》。新北:全華圖書。
    陳俊宏、楊東民(2007)。《視覺傳達設計概論》。新北:全華圖書。
    陳敬寶譯(2008)。《攝影評論學-影像解讀導論》。臺北:影像視覺藝術事業。(原著:Terry Barrett)
    陳佳君(2008)。〈論意象連結之媒介〉。《中國學術年刊》,第30期,頁227-254
    陳滿銘(2009)。〈論意象之組合方式—對比與反諷〉。《國文天地》,第24卷第10期,頁4-9
    許綺玲譯(1997)。《明室》。臺北:台灣攝影工作室。(原著:Roland Barthes)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台灣攝影工作室。(原著:Walter Benjamin)
    游本寬(2003)。《美術攝影論思》。臺北:北市美術館。
    張繼文(1995)。〈從認知心理觀點探討記號設計〉。《屏東師院學報》,第8期,頁417-502。
    張恬君、王鼎銘、葉立誠、孫春望(1997)。《映像藝術》。新北:空大。
    張新根(2007)。〈簡析光在攝影藝術創作中的特性和應用〉。《電影評介》,2007卷第14期,頁74-75
    張紅玉、朱玉蓮、薛枝海(2007)。〈色彩在攝影構圖中的應用分析〉。《電影評介》,2007卷第16期,頁84-85
    馮永華、邱宗成(2010)。《設計概論》。臺北:龍騰文化事業。
    楊清田、鄭淳恭、黃睿友、陳琪玲、莊婷琪(2008)。《設計概論》。新北:全華圖書。
    詹升興(2010)。《色彩原理》。新北:全華圖書。
    翟治平、王韋堯(2009)〈廣告圖像中對比形式設計之探討〉。《設計學報》,第14卷第1期,頁63-80
    趙樹人(2006)。《數位攝影:數位影像教學筆記》。新北:全華圖書。
    趙陽譯(2009)。《攝影構圖》。北京:中國青年。(原著:David Prakel)
    廣角勢力(2011)。《Oh!構圖也可以很簡單》。臺北:城邦文化事業。
    蔡謀芳(1990)。《表達的藝術》。臺北:三民書局。
    德治(2010)。〈漫談攝影藝術的表現方法-虛與實〉。《旅遊綜覽》,2010卷第6期,頁54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臺北︰桂冠。
    蔣載榮(2002)。《觀.念.攝影—影像的視覺心理剖析》。臺北:雪嶺文化事業。
    蔣旻勳(2003)。《攝影影像在視覺藝術中的運用》。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賴一輝(1993)。《色彩計劃》。新北:新形象出版事業。
    樊婉真(2007)。《非關真相-九○年代至今華人觀念攝影》。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顏國榮(2001)《對比形式應用於銀飾造形設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文欣(1995)。〈迷思與意識形態:從巴特與阿圖塞看攝影〉。《當代》,第113期,頁30-37。
    謝富章(2007)。〈2007「茶花物語」探索攝影寫實「建構」與「再現」的思維〉。《藝術欣賞》,第3卷第6期,頁102-106。
    謝文全等(2008)。《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臺北:五南。
    顧錚譯(2007a)。《世界攝影史》。浙江:浙江攝影。
    顧錚編譯(2007b)。《西方攝影文論選》。浙江:浙江攝影。
    欒布(2004)。〈色彩美的形式原理探析〉。《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6期,頁69-72。

    二、外文文獻
    John Hedgecoe (2003),The New Manual of Photography,New York: Dorling Kindersley.
    John Hedgecoe (2006),The Art of Digital Photography,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John Szarkowski (2007),The Photographer’s Eye,3th Edition,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
    Mark Galer(2007),Photography Foundations for Art and Design:The creative photography handbook,4th Edition,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Philip N Douglis(2001)“Color or black & white?:When the medium becomes the message”Communication World. San Francisco:Vol. 18, Issue 3; pg. 34, 2 pgs, Apr/May
    Robert Hirsch(2007),Light and Lens:Photography in the Digital Age,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Rosalind C.Morris(2009)“PHOTOGRAPHIES EAST:The Camera and Its Historie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313pp.(B&W photos.)
    Torsten Andreas Hoffmann(2008),The Art of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y,1th Edition,Published by rockynook Inc.

    三、網站
    Ani Tzenkova(2010年7月29日)。「Christian Dior – Shanghai Dreamers : Quentin Shih」。TRENDLAND。2011年2月,取自:http://trendland.net/2010/07/29/christian-dior-shanghai-dreamers-quentin-shih/
    Blackcat(2008年12月8日)。「影像之夢卡蒂埃—布勒松論攝影構圖」。photosdream影像之夢。2011年3月,取自:http://www.photosdream.com/2008/1208/10.html
    chaotang(2008年5月5日)。「歲月圖博–呂楠(1)」。哆拉老師的又一天刊。2011年3月,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chaotang/16856471
    Duncan(2008年8月13日)。「Colors of Benetton Prayers for China」。The Inspiration Room。2011年2月,取自: http://theinspirationroom.com/daily/2008/colors-of-benetton-prayers-for-china/
    darkroomdeblacko(2011年3月30日)。「美女與野獸( Dovima with Elephants )」。Lensman。2011年5月,取自:http://darkroomdeblacko.wordpress.com/2011/03/30/%E7%BE%8E%E5%A5%B3%E4%B8%8E%E9%87%8E%E5%85%BD-dovima-with-elephants/
    IHEARTMYART(2010年1月7日)。「Marc Riboud, Pentagon March, Washington, D.C., 1967」。IHEARTMYART。2011年2月,取自: http://www.iheartmyart.com/post/321232037/marc-riboud-pentagon-march-washington-d-c
    Le nu comme inverse du un, Spencer Tunick(無日期)。exporevue 。2011年2月,取自:http://www.exporevue.com/magazine/fr/tunick.html
    Wuphoto的所有照片(無日期)。Flickr。2011年3月,取自:http://www.flickr.com/photos/wuphoto/
    小林(2010年3月17日)。「吳政璋以"台灣美景" 荒謬反諷 獲紐約藝術首獎」。Peopo公民新聞平台。2011年3月,取自: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52591
    裡娜(2009年6月15日)。「攝影組圖的完形」。正見網。2011年3月,取自: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9/6/15/60074.html
    高雲換、黃怡茵、黃薇蓉(2003年12月15日)。「作者已死 : 巴特與後現代主義」。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011年3月,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5/35-32.htm
    陳去非(2010年10月31日)。「第九章、意象對比︰(上)對比與映襯1」。網路城邦。2011年2月,取自:http://blog.udn.com/shesiya/4550788
    陳姿伶(2004年1月28日)。「個案研究法」。台灣農業推廣協會。2011年4月,取自:http://www.extension.org.tw
    蕭沉(2010年2月8日)。「談影像分類」。博聯社。2011年3月,取自:http://xiaochen.blshe.com/post/78/502412
    「愛德華•韋斯頓 青椒•第30號」(無日期)。Hudong。2011年3月,取自:http://tupian.hudong.com/a0_30_65_01300000369368124170650944557_jpg.html
    藍祖蔚(無日期)。「點燃生命之海」。放映週報。2011年2月,取自: http://funscreen.com.tw/ShowSee.asp?S_NO=8&period=4
    蘋果日報(2010年9月8日)。「中國人都像毛澤東思想機械人?Dior廣告被轟種族歧視」。蘋果日報。2011年2月,取自: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0908&sec_id=10793140&art_id=14428766
    馬格南圖片社:http://www.magnumphotos.com
    吳政璋(2010年5月23日)(演講)。「攝影的創作思維與價值」台北場。12:40-13:40第一場:認清攝影的「真實面」。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