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康玉琳
Kang Yu Lin
論文名稱: 鴻溝的跨越-五位國中初任教師教學實踐之敘事探究
The crossing of the gaps-Narrative inquiry of teaching praxis of five beginning teachers
指導教授: 劉美慧
Liu, Mei-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7
中文關鍵詞: 初任教師教學實踐敘事探究
英文關鍵詞: beginning teachers, teaching praxis, narrative inqui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6下載:1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敘事探究取徑,敘說五位國中初任教師之教學實踐故事,並看見五個不同的初任教師圖像。此外,由故事中重新理解初任教師面臨之挑戰,以及亟需跨越的鴻溝。
    透過初任教師圖像敘說與回看生命經驗的三度探究空間歷程,看見五位初任教師的圖像,分別為:看不清戰場的小辣椒、徜徉競爭大海的小丑魚、人事困境中的能量天使、夾縫中求生存的菜鳥教師,以及封閉校園中的極道鮮師。
    交會五位初任教師的故事敘說與詮釋後,看見初任教師共同面臨來自教學場域的挑戰,如人事互動下的和諧與衝突、競爭氛圍下的升學掛帥與排名爭奪,存在於校園中的權威文化,掌控學生也規訓教師。此外,尚有因為性別差異而產生互動上的挑戰、初任教師生涯發展階段中不同時期,也會面臨不同的困境與挑戰。
    在挑戰面向下,隱含著初任教師需要跨越的鴻溝:跨越理論與實踐的落差,重新探究教師知識;跨越師生文化差異,重新經營師生關係;跨越競爭氛圍,重新看待學習本質;跨越教師合模面具,看見教師角色的多元面向,也不再只是單純地追尋心中的「楷模教師」圖像,而是型塑屬於自己的「教師圖像」。而在鴻溝底下最深層的挑戰,其實是初任教師必須不斷與體制、結構進行理念的拉扯,也需要卸下面具,看清自己教師身分的轉換,形塑自我的教師角色認同。
     在研究終曲,重新理解故事與詮釋後,給予適切建議:初任教師可建立交流的社群、建立協助初任教師成長機制,初任教師也應發展自我支持與真實面對場域,才能在教師生涯上穩健地行走。此外,也透過對於研究的再探究,進行重要的省思歷程。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gap between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ve beginning teachers taught at different junior high schools. Through narrative inquiry, this study re-comprehended the challenges the teachers faced in their fields, and understood the efforts they made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I invited four beginning teachers to undertake interactive narrative inquiry for almost one year. Then I analyzed our teaching stories and found that the beginning teachers encountered five aspects of challenges: personnel interaction, competitive atmosphere, authority culture, gender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 teacher career developments.
    Under these challenges, there were gaps the beginning teachers tried to cross over. The teachers tried to re-construct teachers knowledge and to develop the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cross ove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The teachers tried to re-establish the relation of teachers and pupils in order to cross over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teachers tried to re-understand the learning essence in order to cross over the pressure of competitive atmosphere. Additionally, the teachers tried to expand the diverse roles of teachers to cross over the stereotyped teacher image. Underneath the deepest of the challenges, beginning teachers tried to struggle with educational structure and to search for teacher identities.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irst, beginning teacher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support each other through a collaborative community. Second, the authority should establish a system to help beginning teachers to develop professionally. Third, beginning teacher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challenge the inequality in the field.

    目錄 第一章 月台:在故事之前……………………………………………….1 第一節 故事為何而說…………………………………………….2  第二節 故事敘說的目的………………………………………… 8 第三節 重要名詞………………………………………………… 8 第二章 鐵軌:故事如何敘說…………………………………………….11 第一節 敘事/相互敘說的方法立論………………………………11 第二節 尋覓敘說故事的主角…………………………………….12 第三節 故事敘說與詮釋………………………………………….23 第四節 故事書寫的藍圖………………………………………….29 第五節 協同研究者與我的關係………………………………….32 第六節 研究倫理課題…………………………………………….33 第七節 研究的信實度考量……………………………………….36 第三章 啟程:相互敘說開展故事……………………………………….39 第一節 玉琳的初任教師故事…………………………………….40 第二節 小魚的初任教師故事…………………………………….80 第三節 小尼的初任教師故事…………………………………….95 第四節 小國的初任教師故事……………………………………118 第五節 小文的初任教師故事…………………………………....135 第四章 扇形車站:故事交會・開展未來………………………………..155 第一節 故事交會‧重新觀看……………………………………158 第二節 滋長力量‧開展未來……………………………………179 第五章 重返月台:結論與省思………………………………………....187 第一節 結論與建議………………………………………………187 第二節 省思………………………………………………………191 參考文獻………………………………………………………………….207   中文部分…………………………………………………………….207   英文部分…………………………………………………………….212 附錄……………………………………………………………………….215   附錄一:保證書與同意書………………………………………….215 附錄二:訪談時間地點一覽表…………………………………….217 表次 表2-1 故事敘說主角的背景……………………………………………22 表4-1 五位初任教師故事分析表………………………………………157

    一、中文部份
    方祥洲(2005)。國小初任教師工作期望、工作適應與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19)。高雄:麗文文化。
    卯靜儒(2003)。性別、族群、與教學:教師生涯發展傳記史研究之初探。教育研究資訊,11(5),59-82。
    白青平(2000)。臺北縣市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如意(2004)。大禹治水。2006年11月2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3/7/16/c13657.htm
    成虹飛(2005)。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敘說與課程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0,5-13。
    朱麗娟(2004)。教師課程意識之自我探究歷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芝儀(2005)。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合著),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45-188)。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吳瓊洳(1999)。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宋文里(譯)(2001)。J. S. Bruner.著。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觀點(The culture of education)。臺北市:遠流。
    李文英(1999)。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李奉儒、吳芝儀(譯)(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臺北縣:桂冠。
    李建彥(2001)。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思宏(2005)。臺東縣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李書虹(2005)。敘說實習教師之實地經驗。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順詮(2000)。國小初任教師發展教學歷程檔案經驗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侯務葵、王慧琬(1999)。我們是一群女老師:集體認同與教育實踐的故事。應用心理研究,1,99-128。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范信賢(2002)。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取向。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夏林清、洪雯柔、謝斐敦譯(2003)。Donald .A. Schon主編。反映回觀 : 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 (The Reflective turn : case studies in and on educational practice)。臺北市:遠流。
    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輯組(譯)(1999)。Heck, S. F.&. Williams, C. R.主編。教師角色。(The complex roles of the teacher.)。臺北市:桂冠。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2000)。
    張宜芳(2002)。教學信念和教學困擾─二位國小初任教師的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東華。
    張盈堃、郭瑞坤(2007)。何謂「好」老師?-文化互動論觀點的嘗試。載於陳伯璋、張盈堃(主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頁27-64)。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碧蘭(2002)。國小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德銳(2004)。國小初任教師教學檔案對教學省思與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92-2413-H133-002)。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張瀞文(2003)。遇見環境教育的「唐吉訶德」:一位教育菜鳥與一位資深教師的生命歷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畢恆達(198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4)。臺北市:巨流。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鑾(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84)。臺北市:三民書局。
    莊明貞(1997)。道德教學與評量 : 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臺北市:師大書苑。
    莊明貞(2003)。當前臺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載於莊明貞(主編),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頁24-48)。臺北市:高等教育。
    莊明貞(2005)。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14-29。
    許殷宏(2004)。「藝能編班」方式下的教學實踐:國中美術班與普通班的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朝信(1999)。高屏地區國小教師教室內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許誌庭(2002)。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可能性、限制與實踐方向。教育研究集刊,48(4),27-52。
    郭丁熒(2003)。教師的多維影像:教師角色之社會學論述。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161-186。
    郭玉霞(1997)。教師的實務知識。高雄:復文圖書。
    郭蕙菊(2002)。國民小學實習教師與初任教師教育專業認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吉雄(2003)。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伯璋(1999)。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玉(1996)。教師專業實踐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玉(2002)。教師個人知識管理與專業發展。臺北市:學富文化。
    陳國泰(1999)。國小初任教師實際知識的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國泰(2003)。教學知識的發展:一位國小初任教師學習教學的歷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2),225-256。
    陳澤緯(2005)。國民小學初任教師人本主義教學信念轉變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德祥、魏麗敏(2002)。國中與國小班級導師之特質、班級經營風格與教師寵物現象之相關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6,253-270。
    黃儒傑(2002)。國小初任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及其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 R. Fraenkel., & 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How to design &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臺北市:心理。
    楊筑雅(2005)。教師角色認同發展之個案研究-以實習教師與初任教師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
    劉欣茹(2003)。一位國小美勞教師教學信念與實踐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華娟(2000)。成為一個老師:一個生手教師追尋教師意涵的歷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歐用生(2003)。教師聲音和主體-當前課程領導得重要課題。活化課程領導:邁向課程新紀元,15,18-34。
    潘義祥(2004)。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自我效能、教學承諾與教學實踐及其線性結構關係模式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臺北市:心理。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Narrative inquiry :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臺北市:心理。
    鄭陳宏(2003)。教師性別意識及其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現象研究:以五位國小男性教師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McLaren, P.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Life in schools: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臺北市:巨流。
    賴玫美(2006)。互為主體的影舞者---我與一位實習老師「師徒式學習」的生命敘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旻晏(2003)。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及經營現況、困擾與改善成長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謝寶梅(1994)。國小初任教師引導計畫運用之效果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2-0301-H-142-006)。臺中: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韓玉芬(2004)。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歷程之質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翟本瑞(2005)。傅柯:規訓與懲罰導讀。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249-261)。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簡紅珠(1996)。國小專家與新手教師的班級管理實作與決定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4),36-48。
    簡紅珠(2002)。教師知識的不同詮釋與研究方法,課程與教學季刊,5(3),1-16。
    魏麗敏(1998)。輔導原理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羅仕然(2004)。異鄉人組曲:離鄉背井國小初任教師課程實踐之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Bruner, J. S. (1985). Narrative and paradigmatic modes of thinking. In E. Eisner (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ways of knowing (pp. 97-115). Righty-fourth yearbook of the NSSE.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Clandinin, D. J. (1985).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A study of teacher’s classroom images. Curriculum Inquiry, 15(4), 361-385.
    Clandinin, D. J. (2006). Teacher development in contexts of curriculum reform: A question of teacher knowledge or knowledge for teach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change and curriculum reform, Educational department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85). 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inquir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5), 2-14.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Danielewicz, J. (2001). Teaching selves. Identity, pedag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Giroux, H. A.(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Granby, Mass: Bergin & Garvey.
    Goodson, I. F. (1992). Studying teachers’ lives. London: routledge.
    Greene, M. (1973). Teacher as strang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 age.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Greene, M. (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 Essays on education, 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argreaves, A. (1994). 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 Teachers’ 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 London: Cassell.
    Hargreaves, A., & Fullan, M. G. (Eds.). (1992). 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uling-Austin, L. (1989). Beginning teacher assistance programs: An overview. In L.Huling-Austin, (Eds.)., Assisting the beginning teacger (pp. 3-18). Reston, VA: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 R. (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Philade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Knowles, J. G. (1992).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reacher’s biographies. In I. F. Goodson. (Eds.), Studying teachers’lives. (pp99-152) London: routledge.
    Lieblich,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A.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Lortie, D. C. (1975). School 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habir, H. (1993). Autobiography as a way of knowing. In D. J. Clandinin. (Eds.), Learning to teach, teach to learn: Stories of collabor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pp. 19-27).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Ritchie, J. S., & Wilson, D. E. (2000). Teacher narrative as critical inquiry: Rewriting the script.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Trubowitz, S. & Robins, M.P. (2003). The good teacher mentor-Setting the standard for support and success.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
    Whelan, K. (1999). Traveler on a Journey. In D. J. Clandinin & F. M. Connelly(Eds.), Shap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 (pp. 20-31). Philadelphia: Falmer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