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明達
Ming-Ta Chuang
論文名稱: 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學校社區化之研究-以社區意識為導向
Research of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primary school in Taipei-based on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指導教授: 柯正峯
Ke, Jeng-F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學校社區化社區意識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5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主題是探討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學校區化之研究~以社區意識為導向,旨在探討臺北市教育人員社區意識與學校社區化推動現況,並瞭解教育人員社區意識與學校社區化認同感之關係,並據以提出結論與建議,期能促進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社區意識之提昇,提供有助於推動學校社區化之方式。研究方法除了採文獻分析外,主要以問卷調查方法進行。
    本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之校長、主任或組長、教師,抽樣調查70所公立國民小學719位之研究對象,調查結果以平均數、標準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卡方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
    綜合文獻分析、問卷調查資料,得到以下結論:
    一、目前國民小學學校社區化實施現況偏向硬體場地開放及活動的辦理,以「已經做到校園場地開放」90.1%為最高。
    二、台北市全體教育工作人員其社區意識偏向中度社區意識,其中最認同「我相當留心社區或村里的環境整潔與安寧」、「我會主動關心我所住的社區或村里的各種變化」、「我聽到社區居民發生不幸時會覺得難過」;認同程度最低之後三名為「我主動參加社區守望相助的工作」、「我對我所居住的社區居民認識很多」、「我只要有空,會儘量參加社區活動」。
    三、教育工作人員背景變項與社區意識間之關係
    (一)不同背景變項的教育人員其「年齡」、「婚姻狀況」、「現任學校服務年資」、「現任職務」、「居住台北市時間」與社區意識高低群組之間有顯著相關。「年齡愈長者、已婚者、現任學校服務年資愈長者,職務愈高者、居住台北時間愈長者」,其比較偏向高社區意識群組;「年齡愈低者、未婚者、現任學校服務年資愈少者,居住台北時間愈短者」,其比較偏向低社區意 識群組。
    (二)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現任學校服務年資、職務、居住台北市時間、學校班級規模」的教育人員在社區意識因素層面「社區參與」、「社區認同」與「社區關懷」有顯著差異,而在「社區親和」方面則未達顯著差異。
    四、教育人員對於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偏向「同意」層面,亦即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受到大部分台北市國民小學教育工作人員之認同。
    五、教育人員不同之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婚姻、現任職務以及學校班級規模」與學校社區化認同感「擬定妥善政策」、「奠基專業素養」、「執行互動作為」及「建立評核機制」四層面均有顯著差異。
    六、社區意識與學校社區化認同感之關係
    (一) 教育人員社區意識因素層面與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因素層面間有關連性存在,且偏向中度正相關。
    (二) 透過典型相關分析,可知教育人員在「社區關懷」、「社區參與」、「社區認同」與「社區親和」上認同情形愈積極,其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則愈積極、愈有正面的感受。其中以「社區參與」對學校社區化認同感之影響最深,在「社區親和」層面雖達正相關但相關程度不及「社區關懷」、「社區參與」、「社區認同」等層面。
    (三)高低社區意識群組在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因素層面「擬定妥善政策」、「奠基專業素養」、「執行互動作為」以及「建立評核機制」層面都有顯著差異。其認同情形都比中、低意識群組來的高。
    七、學校對社區的協助以「學校提供各方面學習資訊給社區居民」獲得最多認同,其餘:「校園設置社區專欄公布社區訊息」、「提供家庭教育諮詢」、「編寫社區鄉土文化教材」、「輔導外籍配偶」等,其同意情形在50%以上,最為多數人贊同。
    八、社區促進學校發展的作為,以「巡守隊維護夜間校園安全」以及「社區協助學校維護環境整潔」獲得最多認同,其餘順序「協助學校危機處理」、「地方仕紳蒞校演講」、「安排學生到社區場所發表成果」等,其同意情形在50%以上,為多數人贊同。
    九、學校瞭解社區需求的溝通管道,透過「學校家長會」的方式,獲得最多認同。其餘順序為「學校辦活動時」、「問卷調查」,「地方仕紳到學校演講」、「親師懇談」、「主動參與社區活動」等,其同意情形在50%以上,為多數人贊同。
      根據文獻探討和本研究的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社區意識方面的建議
    (一)強化教育人員社區意識,建構學校社區夥伴新關係。
    (二)建立社區經驗傳承輔導系統,導引教育人員體驗社區親和作為。
    (三)建立學校社區合作發展機制,激發教育人員主動參與社區事務。
    二、對學校社區化方面的建議
    (一)政策層面
    1.制定明確法令政策,發揮學校社區化功效。
    2.強化宣導社會教育政策,促人人明悉政策方向。
    3.提昇公關單位位階,強化資源統合應用。
      4.列入師資養成課程,長養社區服務視野。
      5.開放經費專款專用,成立基金減輕負擔。
    (二)專業層面
      1.定位理念行動,擴展服務胸懷。
      2.學校辦理社區讀書會,增長社區專業實踐內涵。
    3.設置專業社教導師,協助推動社教工作。
     4.發揮辦學績效,爭取社區認同。
    (三)執行層面
      1.了解困境所在,積極突破現狀。
    2.規劃社區教育,系統持續進行。
    3.擴大家長會服務功能,結合社區發展方向。
    4.洞悉社區權力結構,徵詢社區領袖意見。
      5.成立公關推動單位,促成多元溝通效能。
      6.共塑社區發展願景,納入學校經營目標。
      7.進行深度互動作為,加入社區議題課程。
    (四)評核方面
      1.兼顧過程與結果,校務評鑑導未來。
      2.設立獎勵好機制,行動研究求創新。
      3.協調整合齊共識,行銷互惠續發展。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在研究方法上可採個案研究法或行動研究法及深度訪談法
    ,俾能收集到更客觀資料;在研究對象上可擴及到臺北縣市或全國的中小學;在研究主題上可針對學校社區化單一層面來研究或進行學校社區化與學校效能間之關係研究。

    Research of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primary school in Taipei -- based on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Summary
    In this research, we try to discuss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primary school. Based on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we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staff’s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promotion of community based school,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seek solution for improvement. We base this research on questionnaires besides literature analysis. First of all, we collect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discuss the meaning, layers and measurement of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ty school. Secondly,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e also send out questionnaires by mail to investigate and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educational staff’s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school. Then we analyze the result and find out the detailed solutions.

    We aim at the principals, directors and teachers of public primary schools in Taipei and take out 719 of them from 70 schools as samples. Then we analyze the result by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Canonical analysis, Chi-square test,From the analysis result, we hav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e hav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Currently, many community schools tend to open their grounds and activities. 90.1% of them have opened their campus.
    2.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of educational staff in Taipei is medium. The most accepted thoughts include: “I do care about the neatness and peace of community”, “I actively care about the change of community that I live in”, and “I feel sorry about the adversities on my neighbors”. “I take active part in the mutual-help programs of the community” is the thought most unaccepted. The top three unaccepted thoughts are “I take active part in the mutual-help programs of the community”, “I know a lot of neighbors in the community” and “I’ll take part in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as much as possible in my spare time”.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staffs and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1)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of educational staffs is remarkably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including age, marriage, longevity, position and time of living in Taipei. The group with high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ncludes people who are aged, married, senior, higher in position and long for living in Taipei. The group with low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ncludes people who are young, not married, junior and short for living in Taipei.
    (2) Great differences can be observed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recognition, and community care among educational staffs with different sex, age, marriage status, longevity, position, time of living in Taipei, and school size.

    4. The educational staffs tend to agree with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school.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school and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staffs.
    (1) Great differences can be observed on policy making,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 execu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estimation system among educational staffs with different age, marriage status, position and school size.

    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and promotion of community schools.
    (1)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of educational staff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school moderately. Som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factors (“community car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recognition”) are also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school (“policy making”,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 “execu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estimation system”). Higher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the educational staffs have, better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school will be.
    (2) Remarkable differences can be observed on “policy making”,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 “execu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estimation system” in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school between groups with high and low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The group with high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tends to accept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schools more than the groups with medium and low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7. The most accepted help of school to the community is “the school can provide the inhabitants with various kinds of learning information”. Besides, “Community bulletins set in the campus”, “family education consulting”, “compiling local community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utoring foreign spouse” are accepted by more than 50% of responders.
    8. The most accepted helps of community to the school are “security maintenance in the night time” and “environment cleansing”. They are followed by “assistance in crisis”, “lectures by local celebrities” and “student production demo in the community”, which are accepted by more than 50% of responders. “The participation of school affairs,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by community” is the most unaccepted thought. This is probably because of the independence of school. They don’t want any outside force to interfere their development.

    9. It is most widely accepted that the best way for the school to know the community’s need is “the parent meeting”. Other ways include “holding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s”, “lectures by local celebrities”, “communions with teachers”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y activities”. They are accepted by more than 50% of the responders.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our research, we have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1) Strengthen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of educational staff. Try to establish a new part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2) Set up a system for propagating community experiences and tutorship in order to gain more experiences for community works.
    (3) Set up a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for development. Encourage the educational staff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community affairs.

    2. Community schools
    (1) Policy making
    1. Stipulate for explicit prescripts and policies and discover more functions of community schools.
    2.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of social education policies. Make everyone clear of the policy direction.
    3. Promote the level of public relation ship unit and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sources.
     4. List the community service into the teachers’ course to broaden their field of vision.
     5. Prepare a dedicated outlay for campus opening.

    (2) Professional issues
     1. Define the concepts and action, extend the bosom of service.
    2. Establish community reading association, to enhance the content of realization in community profession.
    3. Set up professional soci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assist with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educational work.
     4. Develop the school’s achievement, strive for community’s recognition.

    (3) Execution
     1. Realize the mud and seek for a breakthrough actively.
    2. Arrange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Keep the continuous running of system.
    3. Strengthen the functions of parents association to integr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4. Discern the power structure of the commun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opinions of community leader.
     5. Establish a promotion unit for public relationship for multiple channel communication.
     6 Layout the futur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bring it into the operating goal of school.
     7. Put up in-depth interaction, and set up a base of trust and service.

    (4) Estimation
     1. Think about the future and take care of both process and result.
     2. Set up an encouragement system and carry out action research.
     3. Coordinate the mind, integrate the resource, and promote reciproc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First of all, for collecting more objective data, the following methods can be adopted into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i.e. individual case study, action research, or profound interview. Secondly, the objects of the research can be expanded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nd Taipei County, or even in the nation. Lastly, the subject of the research can be focused on the issue of community based school or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ommunity based school and school’s function.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區意識的概念與意涵……………………………………13 第二節 社區意識的相關研究………………………………………19 第三節 學校社區化的意義與意涵…………………………………24 第四節 學校社區化的本質與相關理論……………………………31 第五節 學校社區化的認同感分析…………………………………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樣本 …………………………………………………6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0 第四節 實施程序 …………………………………………………8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88 第四章 調查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教育工作人員個人背景變項分析 ………………………91 第二節 學校社區化執行現況分析……………………………… 94 第三節 教育工作人員社區意識分析…………………………… 99 第四節 教育工作人員背景變項與社區意識間之關係…………105 第五節 教育人員之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分析……………………119 第六節 教育人員背景變項與學校社區化認同感之關係………126 第七節 社區意識與學校社區化認同感之關係…………………1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42 第二節 建議………………………………………………………15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65 英文部分……………………………………………………………170 附錄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172 附錄二 預試問卷…………………………………………………177 附錄三 正式問卷…………………………………………………183 表 目 次 表2-2-1 社區意識組成因素相關研究歸納表……………………………………22 表2-4-1 比較社區教育和服務學習對照…………………………………………40 表2-5-1 推動學校社區化組成因素相關研究歸納表……………………………62 表3-1-1 影響社區意識之個人背景變項表………………………………………64 表3-2-1 問卷調查學校抽樣數……………………………………………………68 表3-2-2 問卷調查抽樣對象………………………………………………………69 表3-3-1 量表內容鑑定之學者名單………………………………………………71 表3-3-2 社區意識量表預試問卷各層面題目分配狀況…………………………71 表3-3-3 學校社區化認同感預試問卷各層面題目分配狀況……………………72 表3-3-4 「社區意識」量表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74 表3-3-5 「學校社區化認同感」量表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75 表3-3-6 社區意識量表「社區關懷」層面第一次因素分析摘要表……………77 表3-3-7 「社區意識」第二次因素分析摘要表…………………………………78 表3-3-8 「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因素分析摘要表………………………………79 表3-3-9 「社區意識」預試問卷各向度與其總量表之內在相關………………80 表3-3-10「學校社區化認同感」預試問卷各向度與其總量表之內在相關……81 表3-3-11「社區意識」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之一………………………………81 表3-3-12「學校社區化認同感」信度分析摘要表之二…………………………82 表3-3-13「社區意識」正式問卷各層面題目分配表……………………………83 表3-3-14「學校社區化認同感」正式問卷各層面題目分配表…………………83 表3-3-15 社區意識量表正式問卷題目………………………………………… 84 表3-3-16「學校社區化認同感」正式問卷題目摘要表…………………………85 表4-1-1 個人為單位之有效樣本基本資料分析表………………………………93 表4-2-1 學校學校社區化執行現況分析表………………………………………95 表4-2-2 學校對社區協助摘要表………………………………………………… 96 表4-2-3 社區作為摘要表………………………………………………………… 97 表4-2-4 學校與社區溝通管道摘要表…………………………………………… 98 表4-3-1 社區意識高低分組次數分配表…………………………………………100 表4-3-2 社區意識總分與各分層向度得分等級表………………………………100 表4-3-3 社區意識整體與四個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100 表4-3-4 教育工作人員社區意識各子題同意情形摘要表………………………104 表4-4-1 個人背景變項與高低社區意識群組卡方檢定分析表摘要表…………109 表4-4-2 不同性別在「社區意識因素層面」的t考驗…………………………110 表4-4-3 不同年齡在「社區意識因素層面」的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差異比較…111 表4-4-4 不同婚姻狀況在「社區意識因素層面」的t考驗……………………112 表4-4-5 不同現任學校服務年資之社區意識因素層面的平均數與標準差之 差異比較………………………………………………………………… 114 表4-4-6 不同職務之社區意識因素層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5 表4-4-7居住台北市時間社區意識因素層面的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差異比較… 117 表4-4-8 不同學校規模在「社區意識因素層面」的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差異比 較表………………………………………………………………………118 表4-5-1 學校社區化認同感總分與各分層向度得分等級表………………… 119 表4-5-2 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四個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 119 表4-5-3 學校社區化認同感整體的平均數、標準差…………………………… 122 表4-5-4 不同社區意識組在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各子題的平均數、標準差…… ………………………………………………………………………… 124 表4-6-1 不同性別在「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因素層面」的t考驗摘要表……… 127 表4-6-2 不同年齡在「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因素層面」的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差 異比較………………………………………………………………… 129 表4-6-3 不同婚姻在「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因素層面」的t考驗摘要表…… 130 表4-6-4不同職務在「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因素層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131 表4-6-5學校規模在「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因素層面」的平均數與標準差之差 異比較…………………………………………………………………… 132 表4-7-1社區意識因素層面與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因素層面相關分析表……… 133 表4-7-2 典型相關「社區意識因素層面」與「學校推動社區化因素層面」典 型相關摘要……………………………………………………………… 136 表4-7-3高低意識群組在「學校社區化認同感因素層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41 圖 目 次 圖1-4-1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 12 圖2-5-1 非本位模式之學校社區化概念圖…………………………………… 56 圖3-1-1 教育人員基本背景架構圖…………………………………………… 64 圖3-1-2 本研究之調查研究架構圖…………………………………………… 65 圖3-3-1 問卷編製之流程圖…………………………………………………… 74 圖4-7-1 典型相關分析徑路圖…………………………………………………13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大美百科全書(1990)。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編譯。大美百科全書。臺北:光復書局。
    王大修(1997)。社會變遷下的社區學習文化,國民教育月刊,37,6。
    王國聯(1995)。社區發展與學校社區工作。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師大
    書苑。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466。
    王如哲(2002)。以知識經濟、知識社會的觀點論如何提升學校社區化之教育效能。教育資料集刊,27,63~72。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政彥(2002)。英國學校與社區互動的關係及其對我國學校社區化的啟示。教育資料集刊,27,211~238。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心理。
    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臺北:文建會。
    內政部(2002)。社區發展工作綱要。http://vol.moi.gov.tw/sowf3w/06/10.htm
    江雪齡(1999)。服務學習與社區發展。中等教育,50(6),26-28。
    朱元祥(1999)。終身學習社會中學校公共關係之角色。中等教育,50(6),32。臺北。
    朱若柔 譯(1990)。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楊智,785-826。
    朱經明(1989)。教育統計學。臺北市:五南。
    余安邦、林民程等(2003)。社區有教室:社區有教室課程之理念。臺北:遠流。
    李永展(1995)。社區環境權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69,53-61。
    李永展與馬力文(1996)。臺北縣市居民社區意識及環境認知之探討。臺灣土地金融季刊,
    33(1):75-89。
    李建興(1994)。學校應成為社區文化的堡壘。社會教育雙月刊,64,11-13。
    李勝富譯(2000)。學校為社區中心:規劃與設計的準則。
    http://class.eje.isst.edu.tw//files/學術論文期刊/newwaves/53/1-4html/
    李錫南(2002)。學校社區化與社區發展-以金門縣國民中小學「教育優先區規劃」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念謙(1997)。都市居民居住社區意識與景觀管理維護態度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黎明
    住宅社區為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文欽(1995)。心裡與教育測驗。臺北市:心理。
    吳明隆(1990)。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市:松岡。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
    吳宜蓁(1996)。有線電視公益頻道規劃與社區意識的提昇。臺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
    吳宗立(1999)。學校與社區關係的經營。中等教育,50,6,11-13。
    吳麗琴(2001)。國民小學實施學校社區化可行性認同度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蔡菁芝(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157~168。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法務部(2002)。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fll.asp
    林清山(1987)。國民體育季刊:21世紀之我國全民運動。臺北:教育部國民體育雜誌社。
    林家永(2001)。學校教育、社會網絡與社區意識。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林明地(2002)。學校社區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教育資料集刊,27,259~280。
    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臺北:五南。
    林振春(1993)。社會工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4)。整建社區社會凝聚社區意識。社教雙月刊,61,31-39。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9。
    林振春(1998)。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1)。開放學習的理念與社區服務學習的實踐。社教雙月刊,42-45。
    林振春(2002)。教師參與學校內部社區的營造。教育研究月刊,95,56-69。
    林瑞穗(1978)。都市社區鄰里關係社區團結與社區發展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5,38-62。
    林瑞欽(1993)。都市新興社區居民之社區意識的發展研究-以臺中市松安社區為例。臺灣省政府社會處。
    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1~21。
    林瑞欽(1995)。「社區意識」凝聚之道。社會福利,118,8-17。
    林勝義(1995)。學校辦理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國立編譯館主編。臺北:師大書苑。
    林玲君(1999)。國立藝術學院教師資訊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天助(1996)。推展社區學校教育落實終生教育理念。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137-150。臺北:師大書苑。
    邱天助(1999)。建構心靈對話的世界。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終身學習。臺北:師大書苑。
    邱威程(1993)。社區大學參與及非參與社團活動課程學員社區意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婉麗(2003)。學校與社區資源互享互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錦雄與宋念謙(1998)。臺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研究。建築學報,24,51-65。
    徐震(1979)。社區一詞的用法及其演進。社區發展季刊,6,8-12。
    徐震(1995)。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建設,90,4-12。
    徐薇(1998)。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米婷(1998)。學校本位社區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水德(1996)。學校社區化-教育改革的方向。社會教育雙月刊,64,8-10。
    許忠文(2003)。學校、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清俊(2001)。鄰里性文教設施周邊環境之形塑-臺南市43所國民小學環境調查分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錦雄(1996)。學校在社區教育中的角色探討──以臺北縣泰山鄉同榮國小為例。一九九六年臺北國際社區教育學術研討會。
    柯正峰(2002)。我國學校社區化政策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27,1~9。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子利(2002)。衝突理論在學校社區化之運用。教育資料集刊,27,35~44。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李聰明(2002)。日本推動學校社區化之政策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7,239~258。
    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葉至誠(1997)。蛻變的社會。臺北:洪葉文化公司。
    教育部(2001)。國民教育法。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教育基本法。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各級學校辦理社會教育辦法。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說明。
    http://teach.eje.ntnu.edu.tw/data/ao1/2000330144152/
    教育部(2002)。終身學習法。
    http://www.edu.tw/society/Laws/Laws/L01/1-8/lifelong.doc
    教育百科辭典(1994)。教育百科辭典編審委員會主編。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玉賢(1997)。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是「教育改革工程」的良藥。臺灣教育,558,47-50。
    陳水扁(1995)。學校為社區的文化中心,社區為學校的精神支柱。教師天地,76,2-4。
    陳其南(1996)。學校、社區與地方的教育學習體系,教改通訊,17,19-21。
    陳怡如(1990)。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參與及其社區意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錦煌(2001)。序言。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文建會九十年度社區總體營造年會論文集,3~5。
    陳益興(1998)。建構我國社會教育教師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益興(1992)。我國社會教育析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浙雲(2002)。從課程出發-學校社區化的再思考。北縣教育,44,14-21。
    曾燕春(1998)。學校社區化的內在驅力與相應措施。國立編譯館通訊,40,14-20。
    黃鴻文(1994)。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社會教育雙月刊,64,25-28。
    黃基森(1995)。談社區環境保護,社區發展季刊,69,62-66。
    黃富順(1995)。成人教育和教育改革。成人教育輔導季刊,2。
    黃富順(1996)。推展社區成人教育,加強社區意識。成人教育雙月刊,30,5-11。
    黃義良(2002)。學校與社區資源的合作教學模式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21,64-77。
    黃譯瑩(2001)。從系統理論觀點探究活動課程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課程:本質、原理與展望。應用心理研究,9,215-251。
    張立科(2002)。國民小學教職員工社區意識與學校社區化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屏東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
    張幸愉(1994)。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張碩玲(2001)。臺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德永(2002)。未完的旅程?-檢視社區的概念、議題與運動。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兩岸社區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議資料,188-196。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張經昆(2002)。學校社區化之理論與實務-以臺北縣「社區有教室」方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德銳、丁一顧(2002)。美國中小學學校社區化之內涵分析及其對我國之啟示。教育資料集刊,27,171~190。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郭生玉(1989)。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書局。
    湯梅英(1996)。學校社區化-舊觀念?新口號?發表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辦,現代教育論壇-學校與社區的關係:談學校社區化。
    楊如晶(1993)。臺北縣市國民中學公共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國德(1996)。成人教育發展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1980)。我國社會教育析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楊國賜(1982)。進步主義教育哲學體系與應用。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詹棟樑(1996)。學校社區化的兒童教育因素。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臺北:師大書苑。
    厲以賢(2002)。大陸社區教育的理論與實務。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兩岸社區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議資料,45-57。
    蔡文輝(1986)。社會學理論。臺北:三民書局。
    鄧運林(1997)。開放教育新論。高雄:復文。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4.11.02)。北市教國字第09338617200號函。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4.11.09)。北市教國字第09338815600號函。
    臺北縣政府(2002)。北縣教育,第四十四期。
    楊千儀(2003)。國民中小學在社區總體營造中所扮演角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仲成(1990)。學校社區化新探討。南投文教,13,76-83。
    蔡祈賢(1996)。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124,21-26。
    蔡祈賢(1997)。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學校與社區關係的新探討。教師天地,86,6-10。
    蔡培村(1996)。高雄市社區成人教育體系之規劃研究。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
    熊瑞梅、吳文楦(1997)。都會化與居民地方連繫-以臺中地區為例。載於蔡勇美、章英華主編,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
    盧蘭馨(2004)。學校社區化-澳門公立巴波沙中葡小學的經歷。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主辦,2004兩岸四地社區教育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26-39。

    二、英文部分

    Ballantine,J.H.(1989).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 Systematic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
    Buckner, J.C.(1988). The Develpo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Neighborhood Cohe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lolgy,16(6):771-791.
    Elias,J.L.& Merriam,S.M.(1980).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Malabar,Florida:Robert E.Krieger Publishing Co.Inc.
    Everson,C.(1994).Local government and schools.Sharing support
    services.I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Report,26(5)
    Georjeanna W. & Baldassare,M. (1996). Overall sense of community in a
    suburban region:The effects of Localism,privacy, and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
    & Behavior, (28),1,27-44.
    Glynn, T.,(1981).Psychl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Human Relations,34:789-818.
    Ittelson,W. H.,(1978).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nd Urban Experience. 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r,10:193-213.
    Jarvis,P.(1985).The Sociolog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London:Routledge.
    McMillan, D.W.,& Chavis D.M. (1986).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4),1,6-23.
      Millers,B.(1993a).Promising rural practices in school-to-worktransition:
    Portrait One,Broads,Montana.Portland:Northwest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Parsons,T.(1971).The System of Morden Society.New Jersey:Pentice Hall,pp35-70.
    Ungeg,D.G. and Wandersman(1982).Neighboring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Amerci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lolgy,(10):139-169.
    Ungeg,D.G. and Wandersman (1985) The importance of Neighbors:Th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Components of Neighbo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3:139-169.
    Stephens,L.S.(1995) The complete guide to learning through community service.
    Boston:Allyn & Bacon
    Bagin,D.,and Gallagher,D. R. (2001) 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7th ed).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and Baco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