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沈秀宸
Shen, Shiou-Chen
論文名稱: 探討國中學生對於不同的數學價值認同程度以及不同的數學價值對於學生數學學習動機的影響
探討國中學生對於不同的數學價值認同程度以及不同的數學價值對於學生數學學習動機的影響
指導教授: 王婷瑩
Wang, Ting-Ying
口試委員: 鄭英豪 陳建誠
口試日期: 2021/06/2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數學價值數學學習動機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82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0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欲探討國中學生對於不同的數學價值認同程度以及不同的數學價值對於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做數學作業以及思考數學問題學習動機的影響。
    基於此研究目的,本研究第一階段透過觀點問卷針對正在接受新生訓練的高一新生進行施測獲取質性資料。第二階段為透過分析觀點問卷中學生的回答所歸納出來的結果,編製成封閉式的正式問卷,正式問卷出於題數的考量,分為A,B兩卷,並於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台中市以及宜蘭縣共13所國中,838位學生進行施測,其中A卷共施測422位學生,B卷共施測416位學生。
    研究結果將觀點問卷學生回答的數學價值分為六個維度,分別是「數學應用與外拓能力」、「數學與科技」、「數學能力」、「數學知識」、「社會文化」以及「情意」。
    在學生認同的數學價值中,學生最為認同第一維度「數學應用與外拓能力」的數學價值項目,其中又以「解決問題」、「思考」以及「推理」相關的數學價值是學生最為認同的。
    在能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動機的數學價值項目中,學生依然最認同第一維度「數學應用與外拓能力」的數學價值項目能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動機,而其中又以「思考」相關的數學價值項目是學生最為認同可以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動機。
    而在提升學生「做數學作業」動機的數學價值項目中,學生最為認同第五維度「社會文化」的數學價值項目能夠提升學生做數學作業的動機,尤其是和能讓學生「獲取好成績」以及「為未來做好準備」相關的數學價值項目是學生最認同可以提升學生做數學作業的動機的。
    在提升學生「思考數學問題」動機的數學價值項目中,第一維度「數學應用與外拓能力」以及第五維度「社會文化」皆為學生認同程度較高的維度,「思考」、「推理」以及「獲取好成績」相關的數學價值項目皆為學生認同可以讓學生想要思考數學問題的項目。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釋譯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價值理論 5 第二節 動機理論 1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4 第四節 研究樣本 31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34 第肆章 研究結果 36 第一節 學生對於不同數學價值的認同程度 36 一、 各維度數學價值項目學生回答的平均值 36 二, 認同比例最高與最低的數學價值項目 37 三、 學生在各維度數學價值項目的認同情形 41 第二節 不同數學價值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意願的認同程度 54 一、 參與課堂活動,各維度數學價值項目的平均 54 二, 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意願認同比例最高與最低的數學價值項目 55 三、 各維度價值項目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意願的認同情形 59 第三節 不同數學價值提升學生「做數學作業」意願的認同程度 73 一、 做數學作業中,各維度數學價值項目的平均 73 二, 提升學生「做數學作業」意願認同比例最高與最低的數學價值項目 74 三、 各維度價值項目提升學生「做數學作業」意願的認同情形 79 第四節 不同數學價值提升學生「思考數學問題」意願的認同程度 92 一、 思考數學問題中,各維度數學價值項目的平均 92 二, 提升學生「思考數學問題」意願認同比例最高與最低的數學價值項目 94 三、 各維度價值項目提升學生「思考數學問題」意願的認同情形 99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對未來研究建議 112 第一節 結論 112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16 第三節 對未來研究建議 117 參考文獻 118

    一、 中文文獻
    1. 江長民(2015).從學生觀點探討能提升國中學生數學學習動機之教師教學安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所
    2. 張春興(2008)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3. 黃光國(1994).自我實現與華人社會中的價值變遷。在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頁121-172)。桂冠圖書公司。
    4. 劉政宏、張景緩、許鼎延和張瓊文(2005)。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成分之分析及其對學習行為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2), 173-196。

    二、 英文文獻
    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9).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th ed.).Washington, DC: Author
    2. Angela M. O' Donnell, Johnmarshall Reeve, & Jeffrey K. Smith(2008)。教育心理學:為行動而反思。(陳奎伯、嚴思瑜譯)。台北市:雙葉書廊。
    3. Atkinson, J. W. (1957). 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risk taking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64, 359-372.
    4.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US: Prentice-Hall, Inc.
    5. Bishop, A. J. (1991a). Mathematical Valu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6. Bishop, A. J. (Ed.) (1988). Mathematical Enculturation: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Dordrecht: Kluwer.
    7. Cohen, J. (1988).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2nd ed.).Hillsdale, NJ: Erlbaum.
    8. Eccles, J. S. (1983). Expectancies, values and academic behaviors. In J. T. Spence (Ed.), 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es (pp. 75-146). San Francisco: Freeman.
    9. Eccles, J. S., Adler, T., & Meece, J. L. (1984). Sex differences in achievement: A test of alternate theor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1), 26-43.
    10. Feather, N. (1982). Human values and the prediction of action: An Expectancy- Value Analysis. In expectations and actions: Expectancy-Value Models in psychology (pp. 263-28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11. Frondizi, R. (1970). What Is Value? An Introduction to Axiology. Buenos Aires: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12. Hall, G. S. (1904). Adolescence : its psychology and its relations to physiolog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sex, crime, religion and education (Vol.1). Retrieved from https://archive.org/details/adolescenceitsps01hall/page/n21/mode/2up?view=theater
    13. Maslow,A.H.(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4. Mogens Niss (2003). Mathematical Competencies and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The Danish KOM project. Demark
    15.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Foy, P., Kelly, D. L., & Fishbein, B. (2020). TIMSS 2019 International Result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Retrieved from Boston College,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16. OECD (2013), PISA 2012 Results: Ready to Learn: Students’ Engagement, Drive and Self-Beliefs (Volume III), PISA, OECD Publishing
    17. Pintrich, P. R.(2003).Motivation and classroom learning.Handbook of psychology: Educational psychology,7,103-122.
    18. Pintrich, P. R.(1989).The dynamic interplay of student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enhancing environments,6,117-120.
    19. Pintrich, P. R.,Schunk, D. H.(2002).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nd ed.).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Merrill.
    20.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1. Rokeach, M. (1979). Understanding human values: Individual and societal.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2. Rokeach, M. (1980).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23. Slavin, R.E. (2013).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 (張文哲譯)。台灣培生教育出版:學富文化發行。(原著出版於2011年)
    24. Staude,J.R.(1967). Max Schel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5. Weiner, B. (1974).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attribution theory. General learning Press.
    26. Weiner, B.(1992).Human motivation:Metaphor,theories,and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27. Wigfield, A., Eccles, J. S. (2000). Expectancy-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 68-81.
    28. Wigfield, A., Eccles, J. S., Yoon, K. S., Harold, R. D., Arbreton, J. A., Freedman-Doan, C., & Blumenfeld, P. C. (1997). Change in children’s competence beliefs and subjective task values across the elementary school years: A 3-year stud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3), 451-46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