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菀清
TAN, WAN CHENG
論文名稱: 馬來亞詞作研究——以《檳城新報》為例(1911-1936)
Research on "Ci" Poetry in Malaya———"Penang Sin Poe" as an example(1911-1936)
指導教授: 潘麗珠
Pan, Li-Chu
口試委員: 潘麗珠
Pan, Li-Chu
黃培青
Huang, Pei-Ching
林淑雲
Lin, Shu-Yun
口試日期: 2023/06/20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馬華文學馬華古典文學馬來亞詞檳城新報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文獻探討文本分析法文本歸納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72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2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為了完整與填補馬華舊文學中古典詞的空缺,故先對《檳城新報》從1895年至1936年間的古典詞作品進行整理、統計、辨識、歸納與校對。此外,針對報刊中1911年至1929年的古典詞文本進行辨識與校對,以可提供馬華舊文學更多的研究材料。

    在「南來華人背景與檳城古典文學風氣」一章中,首先探討南來華人的歷史背景之意義,從漢代開始中國與馬來亞在商業貿易與交流直到明清時期大量華人南來,南來原因眾多,但離開故土的他們始終對祖國有著強烈的思鄉之情與關懷之情。報章成為他們主要獲取祖國消息的媒介,同時也成為文學創作的園地,進而能夠探討以此建構的文學風氣。然而在更早之前,力鈞於1891年到檳榔嶼遊玩三個月期間,以當時的見聞寫了《檳榔嶼志略》並收錄了許多文學作品,視為目前已知有收錄檳城文學的著作。從《檳榔嶼志略》與《檳城新報》中收錄的文學作品試圖建構檳城古典文學風氣。

    在「《檳城新報》古典詞作品(1911—1929)」一章是把從1911年至1929年間的古典詞中題材最多的是女性自主、應酬唱和及離情送別。女性主題主要是以「琴公」的十四闕詞為主要探討的對象,從而了解當時女性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的影響。應酬唱和之作以女性之間的唱和及祝賀的作品為探討對象,進而發現當時推崇月瓊女士的創作是沒有南洋本土符號的作品,藉此了解當時文人對古典詞的追求。最後是離情送別,主要是以中國傳統文學的模式來書寫,包括所用之典故、語言、語境和意象。雖然偶有運用現代詞彙的作品,但多數就算是在新思潮、新文化的影響之下,還是有保留古典文學的特質。

    最後是欲論述「〈詩詞專號〉古典詞作品(1930—1936)」,為刊載於《檳城新報》最多古典詞的時期。由於當時正經歷文字案,新文學陷入低潮期。這個時期的舊文學得以返回文壇的機會,然而作品多以應酬唱和為主。是以從創作數量最多的作家——曾夢筆、伍錫培及郭碧峯為主要的探討對象,以探討應酬唱和之作與當時背景的關係。

    In order to complete and fill the gaps in the classical Ci poetry of the former literary works of the Malayan Chinese, an organization, compil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identification, summarization, and proofreading of classical Ci works from the "Penang Sin Poe"(《檳城新報》) newspaper between 1895 and 1936 were carried out.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focus on the recognition and proofreading of classical Ci texts from the period 1911 to 1929 in the newspapers, aiming to provide more research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old Malaya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chapter titled "The Background of Southern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 Classical Literary Atmosphere of Pena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Southern Chinese immigrants was explored. The trad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alaya started from the Han Dynasty, leading to a substantial influx of Chinese immigrants to the regio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periods. While there were various reasons for their migration, these immigrants always held strong feelings of homesickness and concern for their homeland. Newspapers became their primary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homeland, as well as a platform for literary creation,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literary atmosphere. Additionally, as far back as 1891, Lijun's visit to Penang Island for three months resulted in the creation of "Penang Island Sketch"(《檳榔嶼志略》) which included numerous literary works and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known works containing Penang literature. The literary works collected from "Penang Island Sketch" and "Penang Sin Poe" were used to attempt to construct the classical literary atmosphere of Penang.

    In the chapter titled "Classical Ci Works in 'Penang Sin Poe' (1911—1929)," the most prevalent themes in classical Ci poetry between 1911 and 1929 were found to be women's autonomy, socializing and singing, and farewells due to separation. The primary focus of the exploration was on the fourteen Ci poems of "Qin Gong,"(琴公) shedding light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on women during that time. The analysis of socializing and singing works involving women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praise and celebratory compositions among women, further revealing that the highly regarded works of YueQiong(月瓊女士) during that period lacked local symbols from the Nanyang region. This provided insights into literati pursuits of classical Ci during that era. Lastly, farewell poems follow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ry model, encompassing allusions, language, context, and imagery. While occasional usage of modern vocabulary could be found, most works, ev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thoughts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reta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Finally, there's a discussion of the "Ci Poetry Special Edition (1930—1936)" (《詩詞專號》)which was the period featuring the highest number of classical Ci poems published in the "Penang Sin Poe" newspaper. As this era coincided with the text reform, the new literature experienced a decline, allowing old literary works to return to the literary scene. However, these works mostly revolved around socializing and singing. Therefore, the discussion primarily revolves around the works of the most prolific writers during this period—Zeng Mengbi(曾夢筆), Wu Xipei(伍錫培), and Guo Bifeng(郭碧峰)—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works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at tim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文獻回顧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南來華人背景與檳城古典文學風氣 17 第一節 南來華人背景 17 第二節 檳城古典文學風氣 20 第三節 小結 29 第三章 《檳城新報》古典詞作品(1911-1929) 31 第一節 女性主題 32 第二節 應酬唱和 36 第三節 離情送別 41 第四節 小結 44 第四章 〈詩詞專號〉古典詞作品(1930-1936) 46 第一節 曾夢筆 47 第二節 伍錫培 52 第三節 郭碧峯 54 第四節 小結 56 第五章 結語 57 參考資料 58 附錄 60

    一、 專書
    (一) 原典(按朝代為順序)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62年。
    晉.顧微:《廣州記》,《廣州大典》,第三十四輯,史部地理類,第10册,2015年。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9年。
    明.張廷玉:《明史》,臺北市:臺灣商務,2010年。
    清.陳桂森:《文淵閣四庫全書》,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锡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杭州古籍書店,1985年。
    清.王锡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補編再補編六》,杭州古籍書店,1985年。

    (二) 近人著作(按作者姓名筆畫為順序)
    力鈞著,陳可冀編:《清代御醫力鈞文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
    巴素著,劉前度譯:《馬來亞華僑史》,檳城:光華日報有限公司,1950年。
    方修:《馬華新文學簡史》,新加坡:萬里書局,1973年。
    方修:《馬華文藝思潮的演變》,新加坡:萬里文化企業公司,197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走上絲綢之路的中國文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
    王潤華、潘國駒編:《五四在東南亞》,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19年。
    宋哲美:《馬來西亞華人史》,香港:東南亞研究所,1966年。
    李慶年:《馬來亞華人舊體詩演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李慶年:《南洋竹枝詞彙編》,新加坡:今古書畫店,2012年。
    李慶年:《馬來亞粵謳大全》,新加坡:今古書畫店,2012年。
    李元瑾:《東西文化的撞擊與新華知識分子的三種回應——邱菽園、林文慶、宋旺相的比較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八方文化企業公司,2000年。
    林水檺、駱靜山編:《馬來西亞華人史》,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出版,1984年。
    范若蘭:《性別與移民社會——新馬華人婦女研究(1929—1941)》,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9年。
    高嘉謙:《移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台北:聯經出版,2016年。
    許雲樵:《馬來亞史》,新加坡:新加坡青年書局,2006年。
    黃賢強:《跨域史學: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台北:龍視界,2015年。
    陳劍虹:《檳榔嶼潮州人史綱》,檳城:檳榔嶼潮州會館,2010年。
    馬崙:《新馬華文作家群像(1919-1983)》,新加坡:風雲出版社,1984年。
    馬崙:《新馬文壇人物掃描(1825-1990)》,吉隆坡:書輝出版社,1991年。
    張夢機:《詞律探原》,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張少寬:《檳榔嶼叢談》,檳城:南洋田野研究室,2005年。
    張錦忠:《關於馬華文學》,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2009年。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
    傅無悶編:《星洲日報週年紀念冊》,新加坡:星洲日報,1930。
    楊松年:《戰前新馬文學本地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八方文化企業公司聯合出版,2001年。
    趙穎:《新加坡華文舊體詩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年。
    管林:《嶺南晚清文學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鄭文輝:《笑傲報林》,新加坡:藍點圖書私人有限公司,2020年。
    劉少雄:《唐宋詞的情感世界》,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鍾怡雯、陳大為編:《馬華文學批評大系:張錦忠》,桃園:元智大學中文系,2019年。
    鍾怡雯:《后土繪測:當代散文論 II》,台北:聯經出版,2016年。
    龍沐勛:《唐宋詞格律》,台北:里仁書局出版,1994年。

    二、 論文(按發表時間為順序)
    王慷鼎:〈《檳城新報》編採部人員點將錄(1895-1911)〉,亞洲文化第21期,1996年6月。
    莫嘉麗:〈中國傳統文學在新馬的傳播——兼論土生華人的作用〉,華僑華人歷史研究第三期,2001年9月。
    曾維龍:〈馬華文學場域的原生態考察——副刊研究建构的意義初探〉,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3年1月。
    郭惠芬:〈論新馬華文舊體文學的形成與建構——以中國漢文化的傳播與影響為考察視閾〉,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2013年7月。
    高嘉謙:〈赤道線上的風土:論新馬華人的粵謳與竹枝詞〉,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臺灣與星馬華文文學及文化論集,2014年。
    譚勇輝:《早期南洋華人詩歌的傳承與開拓》,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4年。
    林立:〈流寓與本土意識:新加坡華文舊體詩中的南洋色彩〉,《東方文化》第48卷第一期,2015年6月。
    辛金順:〈南洋作為一種想像的方式——論馬華古典詩(1881—1941)的在地意識〉,馬來西亞漢學刊第二期,2018年。
    王兵:〈近現代報刊傳媒與戰前新馬漢詩〉,人文中國學報第28期,2019年6月。
    江劍聰:〈五四以前的馬來亞華文報刊文藝現象——以「檳城新報」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第二十七屆金聲中文研究生論文研討會,2020年10月。

    三、 電子媒體
    國立新加坡大學東南亞華人歷史文獻資料庫 https://libguides.nus.edu.sg/seah
    馬華文學電子圖書館資料庫 https://www.mcldl.com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電子報資料庫 https://eresources.nlb.gov.sg/newspapers/
    《檳城新報》 https://digitalgems.nus.edu.sg/collection/935
    《叻報》 https://digitalgems.nus.edu.sg/collection/97
    搜韵 https://sou-yun.cn/index.aspx

    下載圖示
    QR CODE